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9-0959
  • 国内刊号:11-4395/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9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92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09-0959
国内刊号:11-4395/R
邮发代号:2-492
创刊时间:1999
发行周期:月刊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简介

       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医药工作者。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担任总编,国内100多名著名临床医药专家、药品审评和评价专家参与编审。本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是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医药生产及营销企业了解我国临床信息的重要窗口。

 

栏目设置

临床医学、临床药学、经验交流、病例分析、管理与实践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来稿要求 所投稿件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设计合理,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统计学方法经专业人士确认正确。若有基金资助,请在题名下方另行“基金项目”,写明项目编号及项目名称,并上传基金批文复印件。

  2 文题 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内容,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避免用副标题。文题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

  3 作者及单位 论文作者限于参加论文写作、实验数据采集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解答有关问题者。应列出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每位作者右上角依次用1,2,3…标注单位(科室用a,b,c…标注)。通讯作者应加注 * 号上标。作者的排列顺序应由供稿者自行商定;一经投稿,原则上不予更改。

  4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来稿均需附有中、英文摘要。除综述等个别栏目内的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其余文章均按结构式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形式、英文摘要(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形式进行书写,约200~500字。 “结果”项要有重要数据。每篇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5个以内);各词间隔以分号(;)分隔。请注意英文摘要的质量,按照英文语法规则和语言逻辑撰写,保持中英文摘要内容信息一致,以利于国际交流。

  5 正文主体格式 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不要超过3阶,用1…… 1.1…… 1.1.1……表示。各级小标题一律左顶格,字数不宜过多;同级小标题不应时有时无。各级标题宜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二级以上(含二级)层次序号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 .” 相隔,如“ 1” ,“2.1” ,“3.1.1”,末位数字后不加标点。一级标题一般用黑体排印,二级标题一般采用楷体排印,三级标题一般采用宋体排印,各级标题后不加标点。论文正文按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撰写。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圆括号数码“⑴”或圈码“①”。

  6 前言 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领域前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已经解决的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立题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实验设计等,无需对主题展开回顾,勿作文献综述,一般不超过300字。

  7 资料与方法 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患者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详细实验方法、仪器(注明制造厂商、厂址)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列出建立方法的文献,其中包括统计学方法和文献。药物和化学品名称、剂量、出处以及给药途径、病例号,生产批次号,仪器型号,所用动物的清洁度种系性别等均应列出。所用药品信息请按照以下要求准确提供:最新版药典名药品名称(生产单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表达方式若报告以人为对象的研究时,应有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等相关资料交待。

  8 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包含重要的阴性结果。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至少要标示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在P值前宜给出具体检验值。并经专业人士确认正确。

  9 讨论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着重阐述研究中的体会和新的发现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与见解,并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应当避免交待不成熟的论点和不足以支持自己资料的结论。讨论中一般不应有图表。

  10 代号与缩写 遵照国家法定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规范使用计量单位和符号,如1秒 应为 1 s,2分钟 应为 2 min,3小时 应为3 h,4天 应为 4 d,第四天 应为 第4天,5米 应为5 m,6克 应为 6 g,7毫克 应为 7 mg, 8微克 应为8μg,9升 应为 9 L,10毫升 应为10 mL,11勒[克斯]应为 1lx等;压力单位应换算为Pa或kPa;血压单位可用mmHg表示;土地面积单位应将“亩”换算为m2;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1 M硫酸应为1 mol·L-1硫酸;1 N 硫酸应为0.5 mol·L-1硫酸;r·min-1(转速)不能写成rpm;μg,μL或μm,不能写成μ;“mg·mL-1 ”不能写成“mg/mL”;“mL·min-1 ”不能写成“mL/min”,以此类推;不能全部用英文单位表示的中文、英文单位之间用“/”表示,如“g/株…”以此类推;分子量、相对分子量全部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当用符号表示时再分Mr,Mn。

  以下若需要英文缩写,请注意标准规范,如“相对标准偏差”应为“RSD”,“静脉注射”应为“iv”,“肌肉注射”应为“im”,“腹腔注射”应为“ip”,“皮下注射”应为“sc”,“灌胃”应为“ig”,“口服”应为“po”,“每日1次”应为“qd”,“每日2次”应为“bid”,“每日3次”应为“tid”。

  11 数字与有效数字 数字作为量词及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1个,2种,3次”等。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如16 mg,20 mL;数字以小数点开始,每个千分位加空格,如786 438.126 110;范围表示方法为中文正文中用波浪号(~)如200~300只,200~300 g,英文摘要中用半线(-)200-300 g。古籍文献的卷次、页码,农历及我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固定词语中作词素的数字用汉字,如二倍体、十二指肠等。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测得的数据不得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作者应认真核实,确保来稿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

  12 图表 图表应力求精简,设计正确、合理及易懂。请尽量提供原图或其复印件,照片用黑白片,显微镜照片应具长度标尺。文字与图表不应重复表达。如用图表标明,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图、表可自明。表格须使用三线表,栏目项不应有空缺。图和表中的量与单位表示法应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用括号标注分隔,如t(min)。注意:HPLC不称“HPLC法,HPLC色谱法”,HPLC图不称“HPLC色谱图”;HPLC图一律不用纵坐标,横坐标单位依次为t(min)(HPLC),图标一般写成: A.对照品;B.样品;C.阴性;1.绿原酸(对照品峰名) ******HPLC图

  13文字 严格执行《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除特殊需要(如中医古籍整理及文献考证的文章,专向境外发行的期刊等),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论文中人称“我们”一律改为“作者”,“本人、本文”改为“本研究,本实验”。 拉丁药材名注意正斜体,实验药材要提供鉴定人及其单位、职称。

  14标点符号 应根据GB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用“。”,不用“.”;年份之间用长划线,如1995——2008年;表示数值范围的连接号用“~”(浪纹),不用“—”(一字线);参考文献中页码起止范围应一律采用半字线,与外文文献表达方式统一;连接复合词、重叠词的两个部分的连接号,用半字线; 省略号应采用两个三连点“……”,其后不应再写“等”字;外文中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外文无“、”(顿号)、“~”(浪纹连接号)和“《》”(书名号),句号用“.”。

  15正斜体问题 外文正斜体的问题主要是为了便于区分,避免误解。涉及统计学的字母用斜体,如F, T,t检验,P值,(x±s,n=6)等。因素设计中的因素如A2B1C3;回归方程中的X,Y,R2,r等,如:Y=1 253X609,r=0.999 9,;取代位的元素如N,O,P,S等,表示手性化合物空间构型的S,Z等,化合物标位的字母如o-(临位),p-(对位),m(间位)-,iso-(对位)等;公式中的变量如平衡常数K及速度常数k均为斜体,但不变的常数如e,π以及少数缩写如RSD,AUC,MRT为正体;药材拉丁名用正体,植物拉丁学名用斜体,体内(in vivo)体外(in vitro)用斜体。

  16 参考文献 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3~5年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论著性文章尽量提供近3年的参考文献25个左右;综述性文章尽量提供参考文献40~100个左右。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式,以文中出现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排序。国外参考文献一律用原始文种著录,作者姓名均为姓在前,名在后(不加缩写点);英文杂志名使用缩写(不加缩写点);日文不可用中文简化字。作者3人以内全写,3人以上在第3作者之后加“等”。应标注文献类型标志: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血清IL-18和IL-33对急性哮喘发作患者的检测价值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探讨分析IL-18和IL-33与肺功能水平以及支气管哮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IL-18和IL-33在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体检中心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口服甲泼尼龙40~80mg/d,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L-18、IL-33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及嗜酸粒细胞(EOS)等,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与IgE、EOS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和IL-33水平分别为(307.3±171.1)pg/ml和(216.7±84.6)p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血清IL-18和IL-33水平分别为(207.3±83.3)pg/ml和(151.3±37.2)pg/m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与IgE和EOS变化一致;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Ppre、FEV1/FVC等与治疗前相比水平比均升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IL-18、1L-33、lgE、EO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呈正相关(P<0.05),与FEVl%、FEV1/FV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lL-18和IL-33与哮喘急性发作有关,与肺功能异常具有相关性,是反映哮喘不同阶段及不同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作者:孙丽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85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2004~2008年我科收治的85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麻醉处理的患者.结果:手术平均时间(65.2±12.6)分钟(4~120分钟).1%普鲁卡因平均用量(260.3±18.2)ml(150~500ml),琥珀胆碱平均用量(210.3±14.4)mg.呼气末CO2分压在气腹后呈上升趋势,高达5.5 kPa.回病房后行床旁鼻导管吸氧,SpO2在96%以上,病人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患者因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且并存疾病多,手术麻醉风险高.在整个麻醉过程中诱导药物的合理选择和恰当的麻醉处理对手术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347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急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关键点,以期提高早期救治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7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急诊资料,总结其治关键点。结果:347例患者经急诊抢救后,318例康复出院,急救成功率91.64%,29例死亡,死亡率8.36%。其中重度休克患者死亡率66.67%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休克患者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关键点在于建立高效的急诊抢救流程、合理实施液体复苏、尽早进行对症手术治疗。

    作者:周靖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在骨科下肢手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骨科下肢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下肢术后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和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各8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48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骨科下肢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应用镇痛效果明确,可减少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晓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梭者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100例)服用培哚普利前后窦性心率震荡指标(TO、TS)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O、T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培哚普利治疗后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震荡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哚普利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从而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作者:袁云波;廖俊龙;马竹仙;任海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自动睡眠功能开放对左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前瞻性观察单腔起搏器自动睡眠功能开放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2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成功置入永久单腔心脏起搏器(VVI),随机分为自动睡眠功能打开组(n=12)及对照组(未开放,n=12),分别在植入后出院前,1年时随访,测定总心搏数及心房颤动(AF)发生率,右室起搏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的右室起搏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刚植入时24h总心搏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总心搏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AF发生率在刚植入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前与1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开组LVEDD及LV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VEDD及LVEF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功能开放可减少右室起搏数量,延缓左室扩大,减少心功能下降.

    作者:匡政字;陈俊贤;陈永洲;潘少奕;张晓华;张卓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肺功能指标变化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老年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研究组),与56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三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在治疗之前老年肺心性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BNP、PaCO2以及D-二聚体水平、血浆黏度都处于较高水平,PaO2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和PaO2呈现负相关关系(r=-0.59,P=0.03);而与PaCO2呈现正相关关系(r=0.58,P=0.04)。血浆BNP和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D-二聚体水平以及血浆粘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63,P=0.001)。在治疗后患者的血浆粘度、D-二聚体水平、BNP、PaCO2以及全血黏度(高/低切还原黏度)显著性降低,PaO2显著性提高,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5.63,P=0.02)。但各项指标的正相关、负相关关系和治疗前相同。此外,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凝血功能(TT、APTT、PT)明显较短,但是治疗以后数值明显延长,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三项肺功能指标可作为评价老年肺心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郎永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二维法乳腺不可触及病变钼靶X线引导钢丝定位手术切检的研究

    目的:探讨钼靶X线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切检技术在乳腺不可触及病变(NPBL)的应用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钼靶X线片上NPBL患者,利用二维定位装置在X线引导下穿刺留置带钩钢丝,在钢丝引导下手术切检。切除标本X线摄影后行术中快速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或结束手术。结果:64例患者定位准确,手术完整切除病变。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50例,乳腺癌14例,其中导管原位癌7例,行保乳术3例,行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4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行保乳术2例,改良根治术4例,髓样癌1例,行改良根治术。结论:合理的钢丝定位及切检技巧可提高切除病变的准确性,对乳腺X线发现的BI-RADS 4类及5类NPBL进行钢丝定位手术切检能明确病变性质、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

    作者:张永辉;韩晓侠;王喜平;刘明;李华民;宋少伟;李锋;李晓辉;卜智斌;赵渭东;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SLE患者心脏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病变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等检查在心脏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人民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诊治的109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心脏病变临床表现与体征,相关检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相关数据,得出相应结论.结果:109例SLE有心脏病变的患者共62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心慌55例(50.46%),气急38例(34.86%),胸闷24例(22.02%),心前区不适19例(17.43%),心前区疼痛11例(10.09%),心衰2例(1.83%),心肌梗死1例(0.92%).所有患者中有99例患者进行过心电图检查,其中有58例存在异常,占53.21%.其中T波改变47例(43.12%),窦性心动过速41例(37.61%)为常见;109例病例中有75例进行过心脏超声和,或胸部X线检查,其中有29例显示异常,占26.61%,所提示的异常依次为:心包积液18例(16.51%),心包粘连5例(4.59%),心脏增大15例(13.76%),二尖瓣轻度脱垂2例(1.83%)、二尖瓣轻度返流1例(0.92%).结论:SLE患者心脏病变较常见,心脏超声/胸片可发现部分心脏异常,虽然这些常规检查特异性有限,但可作为无创伤性检查反复进行,以尽早发现可能的心脏病变.有关心脏病变与SLE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

    作者:邓金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前液体护理管理

    有研究发现,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在术前给予扩充血容量对于低血压有较好的预防作用[1],而扩容时选用针头大小,血管位置及麻醉后体位摆放可能对血压维持亦有影响,为此,我们观察了麻醉前补充乳酸林格液及聚明胶后护理方式的选择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以探讨维持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血压稳定的安全方法。

    作者:彭懿;何英;周麟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小鲸** 的反馈: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国医药导刊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