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80-220
  • 国内刊号:1672-8475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200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临床医学
国际刊号:80-220
国内刊号:1672-8475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04
发行周期:月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简介

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枢神经、头颈部及心血管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微创介入学,超声介入学,介入材料学、药物学及护理学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学工作者、心脏病学、神经科学等临床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本刊是介入影像、治疗学工作者相互学习、交流的园地,是医院图书馆必备的学术刊物。

栏目设置

临床研究、方法技术学、综述、个案报道

杂志收录/荣誉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总体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读性,力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资料详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写作规范,表达准确,文字精炼。文稿撰写应遵照国家标准GB 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6447文摘编写规则,GB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专家述评4000字左右,研究论著、综述类论文5000字左右,经验交流一般不超过2500字,短篇报道不超过1000字。

  2 题目 力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设副标题,题目中尽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

  3 作者 作者姓名标注在文题下方,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投稿后作者署名及顺序不得随意修改或变更。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列为作者:①参加选题、研究工作并能解释论文有关问题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对研究工作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在致谢中列出。通讯作者姓名旁应上标加注“*”号,其应对全文内容负责,还应具有对读者提出的质疑进行答辩的能力和义务。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有本人签字。

  4 单位 在作者的下一行写出单位的全称(具体到科室)、省市和邮政编码。署名作者分别在多个单位者,应分别写出各单位的全称(具体到科室),并用阿位伯数字在对应的署名作者右上角标注。

  5 英文题目 应简明扼要,便于检索,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除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外,不宜使用缩略词语。

  6 英文作者 用汉语拼音拼写,姓前名后,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例如:王小五,写为:WANG Xiao-wu。依据《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国家标准编号:GB/28039—2011),姓氏“吕”的汉语拼音应为“LYU”。

  7 英文单位 应与中文单位对应,按查阅本单位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职能部门,规范英文单位名称。

  8 基金项目 书写格式应为:××基金(编号××)。基金论文投稿时应同时将基金项目批文扫描上传。本刊将优先选登基金论文。

  9 作者简介 书写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和E-mail。尚未毕业者学位写为“在读××”,如“在读硕士”、“在读博士”。投稿时,简介中需注明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10 通讯作者 通常为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其姓名、单位、邮编和E-mail。

  11 摘要 研究论著和综述性论文均须附中、英文摘要,英文在前,中文在后;经验交流和短篇报道不设摘要。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宜超过350个汉字,不宜使用“我们”、“作者”等词作为主语。研究论著类论文的摘要应按结构式摘要的特征撰写,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项。综述性论文的摘要应按指示性摘要的特征撰写,简要叙述文章内容,无须按“四项式”编写。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英文摘要在300个实词左右,内容和形式要求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

  12 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应以《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年版)》为准,以标引能表达全文主题概念的叙词2~5个,尽量少用自由词。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以《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年版)》及《Mesh》内所列的主题词为准,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13 正文标题层次 如:1 资料与方法(或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或材料),1.2 方法,2 结果,3 讨论,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文内连序号为圈码,如①、②、③……表示。

  14 医学名词 应注意规范、标准、前后统一,尽量少用缩略语,原词过长且在文中多次出现(2次以上)者,可于括号内写出全称并加注简称,以后用简称。医学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

  15 计量单位 采用国际单位制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 3100~3201《量和单位》的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再使用N(当量浓度)、M(克分子浓度)、百分比浓度[%(V/V)、%(m/m)]等已废除的非标准计量单位和符号。

  16 统计学符号 以国家标准GB/T 3358.1-19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斜体 ±s;标准差用英文小写斜体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斜体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斜体r;自由度用希文斜体γ;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样本数用英文小写斜体n。

  17 统计学方法 需注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名称和版本,以及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率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年龄需要提供 ±s或者中位年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8 图片 研究论著类论文和短篇报道均需附有相应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片分辨率应在300 dpi以上,JPG/JEPG格式,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最好是医院图像工作站中直接提取的图像。每图下面应标有图序号、图题、图说(解释图片内容的文字),文中应有图位。图中箭示或文字应有说明,病理图应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

  19 表格 本刊采用三线表,表格列于文后,每表应标有表序号、表题,文中应有表位。

  20 参考文献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的近5年的文献,尽量不用二次文献,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提倡引用国内外同行新近发表的研究论文为参考文献,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除短篇报道外,论文参考文献应至少来源于5种以上的期刊,研究论著类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3条,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应在20条以上,以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以及对前人科学工作的继承性。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按每条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逐条列于文后,并在文内引用处用右上角加方括号注明角码。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 Lopera JE, Trimmer CK, Lamba R, et al. MDCT angiography of mesenteric bypass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 AJR Am J Roentgenol, 2009,193(5):1439-1445.

  [2] 李雷,王文辉,邹英华,等.症状性下肢动脉疾病与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10(6):325-328.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随访报告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天,复发率10.8%.并发椎间盘炎1例,进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较高,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方法.

    作者:张年春;周跃;郝勇;初同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乙醇消融治疗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术(PEI)对无功能性肾上腺偶发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21例肾上腺偶发瘤,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直径均小于5 cm,其中7例病灶直径小于3 cm.采用CT引导下无水乙醇瘤内注射进行治疗,每个病灶治疗次数不少于2次,治疗后1~2个月,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坏死情况.结果 PEI治疗后CT增强扫描复查,13个病灶(包括直径小于3 cm的7个病灶)完全坏死;8个病灶大部分坏死,经过重复治疗,病灶彻底坏死.已随访1~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无功能性肾上腺偶发瘤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乙醇消融疗法治疗疗效确切,创伤小.

    作者:邵成伟;左长京;田建明;吕桃珍;李长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乳腺髓样癌的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

    目的 分析乳腺髓样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乳腺髓样癌患者的超声造影形态学特征,比较造影前后肿块横径、肿块与周围乳腺正常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表现相对照.结果 乳腺髓样癌超声造影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均匀增强分别为10、11、11例,与病理形态学特征相符合.造影前后肿块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与病理学膨胀性生长方式相符合.与周围乳腺正常组织相比,髓样癌造影剂到达时间和达峰时间显著提前(P=0.034、0.021),峰值强度显著提高(P=0.005),与病理学上病灶内血管密度增高且分布均匀、病灶周边有较大管径血管的特征相符合.结论 乳腺髓样癌特征性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其病理学依据,可作为临床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作者:童玲;胡蓉菲;李盛妍;朱婷;张海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腹部横截面积的低剂量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基于腹部横截面积的低管电压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腹部CT检查,根据患者的腹部横截面积(s)分为3组:大面积组(A组),s≥600 cm2;中等面积组(B组),400 cm2≤s<600 cm2;小面积组(C组),s<400 cm2,分别采用120、100、80 kV管电压行螺旋CT扫描.对3组不同辐射剂量扫描图像进行评价并作出影像学诊断,记录3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终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比较3组中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能.结果 A、B、C组患者腹部横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07,P<0.01),DLP分别为(424.51±40.28)mGy·cm、(201.57±9.23)mGy· cm、(134.12±8.91)mGy·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171.19,P<0.01);CTDIvol分别为(10.39±0.61)mGy、(5.02±0.62)mGy、(3.37±0.07)m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2 439.17,P<0.01),3组间两两比较DLP和CTDIvol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中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100%(32/32)、66.67%(2/3)、96.97%(32/33)、100%(2/2)、97.14%(34/35),92.50%(37/40)、100%(2/2)、100%(37/37)、40.00%(2/5)、92.86%(39/42),83.33%(15/18)、100%(5/5)、100%(15/15)、82.50%(5/8)、86.96%(20/23).结论 根据患者腹部横截面积差异采用不同管电压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亦可用以诊断急性阑尾炎.

    作者:杨峰;周静然;赵传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管扩张声像特征在梗阻性胆管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胆管扩张声像特征在梗阻性胆管疾病(DBDO)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64例DBDO患者分为4组:胆管结石组(n=52)、胆管癌组(n=56)、胆管囊状扩张症组(n=32)和胆管乳头状瘤组(n=24).将胆管扩张声像表现分为规则型、不规则型、囊状扩张型和胆汁湖型,比较各组胆管扩张大内径平均值以及各组胆管扩张类型所占的比例.结果 164例DBDO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17%(161/164).胆管结石组和胆管癌组胆管扩张内径分别与胆管囊状扩张症组与胆管乳头状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胆管囊状扩张症组胆管扩张内径与胆管乳头状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管结石组胆管扩张规则型(34/52,65.38%)、胆管癌组胆管扩张不规则型(47/56,83.93%)、胆管囊状扩张症组胆管囊状扩张型(26/32,81.25%)以及胆管乳头状瘤组胆管扩张呈胆汁湖型(20/24,83.33%)所占比率分别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胆管扩张的不同声像特征在DBDO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上达;林礼务;俞丽云;薛恩生;何以敉;吴丽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T引导下PAI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瘤内注射乙酸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远期疗效. 方法对27例(35个病灶)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直接瘤内注射乙酸治疗,术后随访10~60个月,动态监测肿瘤治疗后CT表现和患者存活时间. 结果对27例患者(35个病灶)共实施79次治疗,穿刺成功率100%;肿瘤坏死率为100%;1、2、3、4、5年存活率分别为96.30%(26/27)、88.89%(24/27)、77.78%(21/27)、62.96%(17/27)、37.04%(10/27).PAI主要并发症为局部疼痛和局限性腹膜炎等. 结论肿瘤分化好,体积小者及单病灶者存活时间长.CT引导下PAI治疗SHCC疗效安全可靠、微创,可作为非手术治疗小肝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多发并发症,常继发于肝硬化,其主要表现为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腹水,同时亦可引起脾功能亢进.大量临床研究报道,部分性脾栓塞(PSE)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门脉高压症、脾肿大的发病机制,分析了门脉高压与脾脏的血流动力学关系,从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及脾脏与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出发,进一步总结了PSE对脾脏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机制.

    作者:陈存飞;周伟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明胶海绵颗粒与Embosphere微球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明胶海绵颗粒及Embosphere微球栓塞肝癌破裂出血靶血管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对422例破裂出血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出血靶动脉栓塞止血,其中198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明胶海绵组),224例采用Embosphere栓塞微球栓塞(微球组),术后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观察和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22例均有效止血.明胶海绵组中,34例栓塞术后24~36 h有复发出血,122例肝转氨酶有不同程度升高(31例转氨酶升至1000 U/L以上),198例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微球组中,术后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明胶海绵栓塞剂比较,Embosphere栓塞微球颗粒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再通出血概率低,对术后肝功能的损害甚微,有利于围术期患者的良性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余强;彭晓明;杨斌;张敏;孙萌;周霖;王华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细针穿刺涂片分类法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常见癌症的第6位[1].早期定性诊断甲状腺结节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超声引导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本研究探讨涂片分类法联合FNA细胞学术前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

    作者:陈云云;齐亚飞;常筱颖;黄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嗜酸性肝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目的 探讨嗜酸性肝脓肿的影像和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嗜酸性肝脓肿的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8例行CT增强扫描,表现为3种强化方式:动脉期病变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分隔状强化3例;动脉期病变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蜂窝状强化4例;动脉期病变表现为连续的环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1例.MR检查2例,平扫病灶均呈T1WI等、T2WI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MR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呈蜂窝状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持续强化.结论 了解嗜酸性肝脓肿的影像表现对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雪芹;赵大伟;李宏军;刘晖;陈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小鲸** 的反馈: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