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影响因子:2.32
  • 创刊:199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37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神经病学
国际刊号:1009-0126
国内刊号:11-4468/R
邮发代号:2-379
创刊时间:1999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栏目设置

述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综述

杂志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征稿范围 本刊欢迎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病例报告、短篇报道等栏目的稿件。述评、专家论坛、专题会议纪要等栏目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2 对稿件的要求 本刊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专业学术杂志,临床研究对象应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基础研究应突出衰老研究或老年人特点,实验设计应设非老年对照组。

  2.1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人体试验的伦理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2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章首页左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843)”,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2.3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4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顺序排列,顺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和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者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2.5 摘要 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接符号)、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左右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2.6 关键词 论著、综述、继续教育等栏目中需标引2~5个关键词。各词汇之间用分号“;”分隔。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

  2.7 统计学方法 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书写,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排印。

  2.8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

  2.9 缩略语 题名不使用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隔(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2.10 图表 请将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表格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与宽的比例以5:7为宜。若为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图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表)的书面材料。

  2.11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在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如ng/kg/min应写为ng/(kg·min)的形式。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台、次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成的单位,如:心率75/min,3次/d。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或cm H2O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0.133 kPa,1 cm H2O=0.098 kPa)。

  2.12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应写成5%~95%、(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mm×2 mm×3 mm。

  2.13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排列于文后。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所引用文献(包括格式和文内所表达的原意)务必与原文核对无误。举例:

  期刊:[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止页.

  [1] 曾静,何耀,刘淼,等.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8(10):1026-1029. DOI:10.3969/j.issn.1009-0126.2016.10.006.

  [2] Gruneir A,Griffith LE,Fisher K,et al.Increasing comorbidity and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prior stroke[J].Neurology,2016,87(20):2091-2098.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3329.

  专著:[序号] 编著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列出).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 刘梅林.老年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4] Halter JB.Hazzards geriatric medicine and gerontology[M].7th ed.New York:McGraw-Hill Medical,2017.

  专著析出的文献:[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篇)名//原文献的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5] 陈灏珠.冠心病//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2-273.

  [6] Colman RW,Clowes AW,George JN,et al.Overview of hemostasis//Colman RW,Hirsh J,Marder VJ,et al.Hemostasis and thrombosis:basic principles and clinical practice[M].4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1.3-16.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发文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心肌细胞凋亡在老年性缺血再灌注后心力衰竭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5例,分为年龄<65岁组(AMI 1组)29例,年龄≥65岁组(AMI 2组)36例.另选健康志愿者45例,分为年龄<65岁组(志愿1组)24例,年龄≥65岁组(志愿2组)21例.AMI 1组和AMI 2组患者均在发病6 h内接受急诊PCI,并于术后1、3和5 d检测可溶性脂肪合成酶(sFas)、白细胞介素(IL)6、TNF-α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在入院即刻及第5天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并采用Killip分级评价心功能.结果与志愿1组、AMI 1组比较,志愿2组、AMI 2组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AMI 1组比较,AMI 2组Killip分级、sFas、IL-6、TNF-α及PCI术后1、3和5 d 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老龄化加剧了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心肌细胞凋亡水平的差异在其中可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作者:张武宁;陈牧雷;杨新春;范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多种细胞因子的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57例患者分为AD组和VaD组进行血清和脑脊液(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检测.对照组28例均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结果(1)AD组CSF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V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2)AD组和VaD组CSF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血清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V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AD组和VaD组血清和CSF中IL-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4)AD组患者CSF中的TNF-α、IL-1β及IL-8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06,P<0.05);(5)血清或CSF中的TNF-α、IL-1β及IL-8检测水平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韩杰;李明;郑莉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对代谢综合征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讨钴原卟啉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7周龄雄性高血压大鼠52只,分为对照组、MS组、MS+钴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和MS+钴原卟啉+锡中卟啉组(锡中卟啉组),每组13只.采用Langendorff装置测量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阻力,染色切片观察心脏横截面积和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HO-1、HO-2、环氧化酶2,氮氧化物酶2、蛋白激酶(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磷酸化Akt、脂联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心肌超氧化物和TC水平,ELISA血浆脂联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组冠状动脉阻力明显增高(26.70±0.90 vs 19.30±0.40,P<0.05).与MS组比较,钴原卟啉组上调HO-1后不仅改善了心功能指标,脂联素、磷酸化AMPK/AMPK、磷酸化eNOS/eNOS明显增高,iNOS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上调HO-1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提高脂联素水平,改善MS大鼠心功能.

    作者:刘璐;曹剑;黄鑫;陈德友;高进辽;郭玉松;范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龄老人反复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成功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3岁,主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6天于2004年1月2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入院后给予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趋于平稳.同年11月行气管切开术.2005年1月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双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术、上消化道出血等病史.

    作者:张璐;曹剑;李小鹰;朱平;樊瑾;李维;王俊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管抑素(rAAV-AS)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rAAV-AS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选择体外培养的HUVECs传至第5代,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高糖组、高糖+rAAV-010(6)v.g./cell组、高糖+rAAV-AS10(4)v.g./cell组、高糖+rAAV-AS10(5)v.g./cell组、高糖+rAAV-AS10(6)v.g./cell组.分别检测rAAV-AS+预后24、48、72h HUVECs凋亡及VEGF、ICAM-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rAAV-010(6)v.g./cell组不同时间HUVECs增殖明显,VEGF和ICAM-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rAAV-AS10(4)v.g./cell组、高糖+rAAV-AS10(5)v.g./cell组、高糖+rAAV-AS10(6)v.g./cell组增殖明显降低,VEGF和ICAM-1表达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rAAV-AS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下调内皮细胞中VEGF和ICAM-1的表达,从而减少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徐维;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九例急性双侧半球大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急性双侧半球大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9例急性双侧半球大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影像所见以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1种以上病史,曾患脑梗死6例.所有患者均表现意识障碍和四肢瘫痪.9例患者中,6例见双眼球水平徘徊,3例见双眼球向一侧凝视.头颅CT或MRI均显示双侧额、顶、颞叶或基底节区大片状低密度影或异常信号.5例死于脑疝或并发症,4例呈去皮质状态.结论 9例急性双侧半球脑梗死系双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支配区的大灶梗死,心源性或主动脉源性栓塞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其预后极差.

    作者:曲方;周中和;何凡;张广生;穆新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DHF住院患者200例,心功能(NYHA)Ⅲ~Ⅳ级,随机分为试验组(rh-BNP+硝普钠治疗)100例,对照组(硝普钠治疗)100例,分别静脉滴注48 h.观察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症状、心脏超声变化,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给药1h后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MPCWP,(19.09±3.33)mm Hg(1 mm Hg=0.133 kPa) vs (24.62±5.15)mm Hg,P<0.05]、平均肺动脉压[(26.71±2.92)mm Hg vs (35.67±4.22)mm Hg,P<0.05]、心输出量[(3.57±o.53)L/min vs (3.15±0.40) L/min,P<0.05]有显著差异.2组MPCWP和心输出量的差异持续至给药4 h(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第1天(24 h)总尿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410.00±826.88)ml vs (2110.00±768.64)ml,P<0.05];试验组全身临床症状变化比例在给药1h高于对照组(99.0% vs 82.0%,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 rh-BNP和硝普钠联合治疗ADHF能更快更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尿量,改善临床症状,提高LVEF,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作者:梁海青;郭牧;张云强;贾志;宋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亚型分布特点

    目的 评价Lipoprint法检测的LDL亚型在老年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24例,按年龄分为3组,A组(年龄<60岁)48例,B组(年龄60~79岁)137例,C组(年龄≥80岁)39例.应用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系统时LDL细分类胆固醇及血脂4项定量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体质量指数及血脂、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LDL3、LDL4、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TC、TG存在差异,与A组比较,B组VLDL、TG降低,B组、C组体质量指数偏低,VLDL、LDL、sdLDL、LDL3、LDL4、LDL5、LDL6、nonHDL、TC、T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男性比例低(48.7% vs 72.9%)、高血压(82.1% vs 60.4%)和颈动脉斑块比例增高(82.1% vs 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HbAlc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预测价值,年龄、性别对颈动脉斑块有预测价值.结论 老年患者血浆LDL亚型分布不同于年轻人,其分布特点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相关性不明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作者:刘广彬;龚开政;张振刚;薛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应用3830起搏电极室间隔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3830电极起搏与普通翼状电极起搏的优劣.方法 选择需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59例,根据起搏电极及起搏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应用3830电极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患者)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置入翼状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LVEF、左心室内径等指标.结果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均明显延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左心室内径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减小,LVEF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830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翼状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生理传导模式,QRS波群时限更短,更接近正常水平,对心功能影响更小,适合进行广泛临床应用.

    作者:张新才;邱立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生理指标联合应用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应用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2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直接夹闭或动脉瘤孤立加旁路移植手术,同时行SEP、脑电图和BAEP实时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其的影响.结果 23例患者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操作时,均不同程度引起SEP、脑电图和BAEP的变化.其中SEP的N20、P25潜伏期延长3~5 ms,波幅较术前降低50%;BAEP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0.7~1.0 ms,Ⅰ~Ⅲ、Ⅲ~Ⅴ波峰间期及Ⅰ、Ⅴ波幅电位较术前降低30%~50%以上.结论 术中动态监测SEP、脑电图和BAEP的电位变化,可以提示颈动脉阻断后的脑灌注状态,对调整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姜燕;许百男;孙正辉;姜金利;卜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haiyu** 的反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