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46-367
  • 国内刊号:1674-134X
  • 影响因子:1.38
  • 创刊:200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广州市沿江西路151号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46-367
国内刊号:1674-134X
邮发代号:广州市沿江西路151号
创刊时间:2007
发行周期: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简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于2007年4月份创刊,是每期以DVD-ROM光盘附导读形式出版发行的多媒体期刊。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传统纸质期刊与电子媒体的结合,除具有传统媒体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还可以传递语音、视频,例如展示新术式、可以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附加重点操作的视频,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目前本刊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本刊编委会阵容强大、专家云集,由卢世璧、戴尅戎、邱贵兴等国内国际一流的知名专家院士和各大医院的骨科主任、中青年骨干医生组成。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关节镜学组为本刊的学术指导组织。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论著性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左右(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2.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

  3.来稿要求字迹清楚、标点准确, 双倍行距。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斜体字等均应注明。请自留底稿,本刊不退还原稿(图片除外);若需退还原稿,请在投稿时声明。

  4.投稿时务请另页附注题名、所有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等信息;标明正文字数,并请附20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要文字介绍和一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jpg格式照片的电子文档。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发文量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骨水泥固定内衬矫正髋臼外展角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将聚乙烯内衬以骨水泥固定于金属髋臼并矫正髋臼过大的外展角对内衬内表面应变的影响.方法 对3具尸体骨盆6个髋关节髋臼行生物型髋臼固定,髋臼假体右侧45°外展,左侧65°外展,前倾均为15°,放置聚乙烯内衬后,在SANS生物力学机上施加一组大值为500 N的垂直载荷,通过电阻应变片测定内衬应变值,再把左侧髋臼的内衬取出,以骨水泥固定外径小4 mm的聚乙烯内衬于外展45°,施加同样的垂直载荷,再次测定内衬应变值.结果 随着载荷增加,外展65°时的内衬应变明显增加,其上升速度较快,在3个标本均高于右髋外展45°内衬的应变值;骨水泥固定聚乙烯内衬于外展45°后,其应变值接近于正常45°外展的内衬应变值.结论 髋臼外展角过大导致内衬应变增加,骨水泥固定内衬矫正外展角可减少内衬的应变.

    作者:李之琛;卢伟杰;陈东峰;陈艺;徐海中;吴梅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疼痛灾难化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疼痛灾难化对全膝关节置换( TKA)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连续77例因骨关节炎( OA)行TKA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术前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 HSS评分)及疼痛灾难化量表( PCS)评分检查。术后1年时,进行HSS评分检查及慢性疼痛分析。对术前HSS评分和术前PCS评分,术前HSS和术后HSS评分,术前PCS评分和术后HSS评分进行线性相关检验,对存在慢性疼痛和不存在慢性疼痛的患者进行非配对 t检验。结果患者术前HSS评分与术前PCS评分存在中度负相关关系(r=-0.6939,P<0.01)。患者术前HSS评分与术后HSS评分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r=0.8132,P<0.01)。患者术前PCS评分与术后HSS评分存在中度负相关关系(r=-0.7143,P<0.01)。术后1年发生慢性疼痛患者8例,无慢性疼痛患者66例。术后慢性疼痛患者与无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的术前HSS评分( t=2.029,P<0.05)和术前PCS评分( t=6.215,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拟行TKA的换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灾难化现象,并会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及关节功能产生影响。

    作者:王春生;杨佩;张子琦;李有平;王坤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靶向人白细胞介素17受体C的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同时靶向人白细胞介素17受体C(IL-17RC)的小发夹状干扰RNA (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人IL-17RC cDNA的寡聚DNA引物,退火并连接至载体pGenesil-1,将重组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提取转染或未转染293T细胞的mRNA,逆转录成cDNA,经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IL-17RC基因表达水平,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阳性细胞表面IL-17RC的表达.结果 1.限制性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人IL-17RC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shRNA-IL-17RC.2.流式细胞仪显示pGenesi1-IL-17RC的转染效率大于40%,并能显著抑制细胞IL-17RC的表达.结论 shRNA-IL-17RC的构建为深入研究IL-17在骨关节炎(OA)中的功能以及针对细胞因子受体设计新的治疗OA的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李永忠;胡大军;李欣;林华;陈贤梅;陈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肘关节镜下清理松解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并发强直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肘关节镜下清理松解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并发肘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上肢损伤科共治疗并发肘关节强直的重度肘关节骨关节炎19例,平均年龄(57±17)岁.男14例,女5例;右侧15例,左侧4例;优势侧14例,非优势侧5例;其中并发肘尺管综合征7例.行关节镜下肘关节滑膜清理,取出游离体,进行尺骨鹰嘴和鹰嘴窝,尺骨冠突、冠突窝和桡骨窝骨赘清理磨削成形,对挛缩的关节囊和侧副韧带等给予松解,并发肘尺管综合征病人予以内侧切口尺神经松解原位放置或皮下前置.采用t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肘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和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获得随访17例,失访2例,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16例患者肘关节疼痛和屈伸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1例疼痛改善不明显但活动度改善明显,平均关节活动度由术前(84.2±14.1)°增加为术后(113.1±15.5)°(t=26.182,P<0.01),平均VAS评分从术前(4.9±2.1)分降为术后(1.6±0.7)分(Z=4.991,P<0.0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从(56.8±13.6)分改善为(80.4±12.5)分(t=23.629,P<0.01),1例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4个月随访时完全恢复,无感染、其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发肘尺管综合征病人中6例感觉完全恢复正常,1例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肘关节清理松解术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术后功能,并发肘尺管综合征可以通过相应松解有效处理.

    作者:张川;张作君;昌中孝;杨林平;赵明;李星星;王国杰;段小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前交叉韧带原位双束重建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个性化原位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与结果.方法该技术包括3部分内容,首先在术前进行膝关节三维CT与MRI扫描了解患者韧带足迹与排列特点,其次在术中对髁间窝和ACL在股骨与胫骨的足迹进行测量,以明确可以进行双束重建.后,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手术前后采用KT2000、Lysholm评分、IKDC评分、拉赫曼与轴移试验进行手术效果评估.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选择82例患者,男52例,女30例,评均年龄25.2岁.根据术前CT与MRI评估发现,股骨外侧髁3种形态:四边形、中间形、三角形3种,其中四边形髁适合进行双束重建,三角形髁需要术中仔细测量;股骨与胫骨的ACL足迹均有2种排列:直行与斜行,术中可据此进行骨道钻制.本组术中将ACL足迹长度大于14 mm,且髁间窝宽度大于12 mm的患者入选进行双束重建.手术前后,ACL足迹测量结果完全相符者65例,髁间窝宽度相符者71例.82例均进行个性化双束重建.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术后三维CT显示骨道与术前设计相符,Lysholm评分由(49.3±9.2)分到(93.7±8.0)分,IKDC正常者77例,占94%.77例显示前后与旋转稳定均良好,4例双侧KT200检查显示3~4 mm前向松弛,但轴移阴性.1例失败需进行翻修.所有病例均对疗效满意.结论 术前对股骨外髁形态、ACL股骨与胫骨足迹特点的判断对手术的设计至关重要,但手术中对髁间窝、ACL股骨与胫骨足迹的测量更具决定意义.采用个性化解剖位双束重建能较好地恢复患者膝关节稳定性.

    作者:陆伟;王大平;肖德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至2015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98病例资料,其中有7例患者为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归纳在病情观察、出血处理、功能锻炼等专科护理方案.结果 7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于膝关节置换术后3~8 d,平均(6.1±2.5)d;术后上消化道出血量320~1 100ml,平均(814 ±89) ml;止血时间3~6d,粪便隐血消失时间7~13d,平均住院(20±2)d.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伸直平均(5.6±3.9)°,屈曲平均(102.1±10.8)°.术后无静脉血栓栓塞症、心肺等重要并发症,伤口愈合痊愈出院.结论 TKA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多在术后第6天发生,突出胃肠外科护理干预,及时控制出血、止血,积极配合、协同关节外科专科护理,能帮助患者及早进行下肢功能康复锻炼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症等并发症,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美华;刘素霞;陈燕娜;胡明;严广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可活动间隔垫(articulating spacer,mobile spacer,articulated spacer)

    可活动间隔垫包括由骨水泥或金属制成的股骨和胫骨假体样部件构成的关节面连接,及股骨和胫骨与相应假体样部件之间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期彻底清创后置入膝关节腔内,以保存膝关节腔间隙,维持膝周围软组织平衡,并可允许患肢在间隔期内有一定的活动和部分负重.

    作者:严广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节腔内注射不同蛋白酶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蛋白酶诱导的骨关节炎(OA)模型的异同.方法 12只新西兰兔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经皮右膝关节腔内注入1.6%木瓜蛋白酶0.3 ml (4.8 mg)或Ⅱ型胶原蛋白酶溶液0.5 ml(2 mg)各两次建立模型,末次注射后第6周行右膝放射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模型大体及显微镜病理检查均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呈骨关节炎样退变,其中胶原蛋白酶组的软骨退变程度较木瓜蛋白酶组严重,Mankin评分分别为(10.2±1.9)分及(4.3±1.0)分(t=-4.699, P<0.01),胶原蛋白酶组的关节边缘还可见骨赘形成,而木瓜蛋白酶组无可见骨赘.结论 两种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均可成功建立起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低剂量的胶原蛋白酶可较稍高剂量的木瓜蛋白酶诱导出更为严重的软骨退变.

    作者:邓宇;伍筱梅;任医民;钱元新;吴玉新;杨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roweⅣ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神经并发症预防

    目的 探讨Crowe Ⅳ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肢体延长后神经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 37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施行 39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 Crowe Ⅳ有 8位(10例).均劈大粗隆行钢丝或大粗隆再连接装置和钢缆固定.所有髋臼假体均放置在真髋臼.髋臼侧有 1例采用骨水泥假体,5例选用小髋臼生物型假体(其中 1例采用髋臼内移技术),4例采用普通生物型髋臼;股骨侧选用生物型假体 2例,普通骨水泥假体 6例,长柄骨水泥假体柄 1例,S-ROM假体 1例.1例短缩超过 4 cm的患者除了软组织松解外还施行了粗隆下去旋转截骨.结果 1例患者采用髋臼内移技术,1例采用粗隆下去旋转截骨卧床 3个月后进行功能锻炼.劈大粗隆行钢丝或大粗隆再连接装置和钢缆固定的在术后 3周下床活动,有 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完全股神经麻痹,术后 3个月恢复.结论 术中牵引和术后的屈膝屈髋放松神经,避免放置拉钩和安置大粗隆再连接装置时的神经损伤,去除骨水泥突起或避免血肿压迫,骨水泥产热时注水降温,肢体延长超过 4 cm的患者采用粗隆下去旋转截骨等措施可较有效地预防神经并发症.

    作者:范永前;刘志宏;王毅;冯建民;杨庆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股外侧皮神经的手术安全区与前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的选择

    目的 探讨股外侧皮神经的手术安全区和前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的选择.方法 解剖23具成年尸体标本(46髋),记录股外侧皮神经(LFCN)的走向,分支及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统计标示出股外侧皮神经的手术风险区和安全区.结果 28.3%的股外侧皮神经在穿过腹股沟韧带下方前有分支,多4支;LFCN手术风险区为出骨盆处沿腹股沟韧带方向距髂前上棘(ASIS)距离范围为6~71 mm;LFCN沿缝匠肌方向穿出缝匠肌外缘处距ASIS距离范围为21~112 mm;LFCN出缝匠肌外侧缘处水平垂直于ASIS垂线的距离范围为1~35 mm.结论 相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的安全区,微创前侧入路MIS-THA前侧位于髂前上棘下方偏向外侧的皮肤切口更为安全,同时具有更便宜的扩展性.

    作者:秦啸龙;张先龙;蒋垚;王琦;沈灏;邵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haiyu** 的反馈: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小鲸** 的反馈:

中华关节外科(电子版)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