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顽固性隐源性咯血(CH)和慢性肺结核(CTB)咯血的动脉造影表现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对17例顽固性CH患者(CH组)及20例CTB咯血患者(TB组)行责任血管栓塞,比较两组责任血管数目、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后中远期效果.结果 TB组人均责任血管数目、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多于CH组(t'=5.469,t=5.212,P<0.01);TB组血管增粗、纡曲、富血管化、BP分流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均高于CH组(P均<0.05).TB组术后2年复发率高于CH组(P<0.01).CH组和T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71% (11/17)、95.00% (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动脉是CH的主要责任血管.CTB咯血因存在大量NBSA供血,责任血管复杂.CTB咯血复发率高,与栓塞不彻底有关.根据造影特点选择栓塞剂及决定栓塞程度可预防严重并发症.
作者:田锦林;郭跃辉;杜亚辉;王伟;李云松;李春雷;陈硕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低场MRI分级对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60膝,360处关节面)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MRI资料,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低场MRI分级诊断软骨损伤的价值.结果 低场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总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50%(157/200)、91.25%(146/160)和84.17%(303/360);诊断2~4级膝关节软骨损伤与关节镜无差异,对1级诊断有所差异.结论 低场MRI对分级诊断膝关节2~4级软骨损伤的价值较高,而对1级损伤价值有限.
作者:李润根;郑鑫;赵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孕期胎儿心室斑点状强回声(ICEF)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年龄、胎儿性别之间的关系,探讨胎儿ICEF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于本院接受产检的中孕期单胎孕妇1833名,按年龄分为5组.所有孕妇均接受胎儿系统超声筛查,记录是否有ICEF,ICEF的大小、数目和位置.比较有无ICEF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不同年龄孕妇胎儿ICEF的发生率和不同性别间胎儿ICEF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共检出220胎胎儿有ICEF,出现于左心室178胎、左心室和右心室31胎、右心室11胎.ICEF胎儿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1.36%(3/220),无ICEF胎儿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0.62%(10/16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9,P=0.22).不同年龄孕妇间胎儿ICEF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x2=3.33,P=0.50).不同性别间胎儿ICEF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7,P=0.06).结论 胎儿ICEF不能提示先天性心脏病高风险,且ICEF在不同年龄孕妇间发生率和不同性别胎儿间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刘建新;贺祎;张文君;赵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脊索样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样脑膜瘤患者的CT和MRI.6例中4例接受CT,其中2例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仅接受平扫、1例仅接受增强扫描;5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接受动态增强MRA检查.结果 4例病灶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桥小脑角区,1例跨小脑幕上下生长.3例侵犯邻近组织.3例伴瘤周水肿.3例病灶CT平扫分别呈低、等、高密度;5例病灶平扫MR T1WI均呈低信号,T2WI 4例呈高信号.4例MR增强检查中病灶明显强化,3例见脑膜尾征.2例MRA动脉期肿瘤均未见显影,其中1例静脉期肿瘤显影,1例MRA全程未见显影.结论 脊索样脑膜瘤女性多见,发病年龄较轻;肿瘤好发于幕上,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且呈延迟强化;易侵袭邻近组织,尤其是骨组织,但较少突破软脑膜侵袭脑实质.
作者:杨金晶;钱银锋;张婧婧;李小虎;余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引导真空辅助穿刺活检术在BI-RADS 4类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MRI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患者行MR引导真空辅助穿刺活检术.采用1.5T MR仪,8通道专用乳腺MR活检线圈,乳腺适度加压后固定于定位装置内;定位扫描采用矢状位3D动态增强扫描,将数据传至乳腺活检专用定位工作站,由工作站自动计算活检位置及进针深度.以14.5 cm、8G真空辅助活检针进行穿刺.结果 9例中,8例病灶准确定位,并成功取得组织病理结果;1例因病灶位置表浅、工作站不能定位而终止活检.每例取组织6~20条,共取96条;每例操作时间为30~65 min.组织病理学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腺病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硬化性腺病合并导管扩张1例,腺病伴不典型增生1例.结论 MR引导下乳腺病变真空抽吸活检术用于BI-RADS 4类乳腺病变安全可行,能够取得足够的组织用于病理学评估.
作者:邢宁;张爱莲;王建东;李金峰;王全胜;安宁豫;肖越勇;杨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核素全身骨显像中肋脊关节放射性浓集灶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对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骨显像示肋脊关节受累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以同期高分辨率CT、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核素全身骨显像中肋脊关节骨异常放射性浓集的特点,探讨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60例中,54例(54/60,90.00%)存在骨转移瘤.骨显像示肋脊关节处放射性异常浓集灶呈中心靠肋骨侧和中心靠椎体侧,呈现为横向和纵向条形.将中心靠肋骨侧浓集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骨显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59.26%(32/54)和83.33%(5/6);将横向条形浓集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29.63%(16/54)和100%(6/6);将中心靠肋骨侧浓集或横向条形浓集均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89%(48/54)和83.33%(5/6).结论 核素全身骨显像显示肋脊关节处放射性异常浓集,尤其当病灶中心靠肋骨侧和呈横向条形浓聚时,应高度警惕骨转移瘤.
作者:谢良骏;曾凤伟;张峰;李建芳;姜航;程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2例(120条患肢)接受腔内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116条患肢介入治疗获得技术成功,治疗后踝肱指数0.82±0.21,较术前(0.38±0.16)明显提高(P<0.05).术后3、6、12、24个月随访率分别为95.51%(85/89)、92.77%(77/83)、70.77%(46/65)、60.71%(17/28),相应动脉通畅率分别为90.99%(101/111)、86.00%(86/100)、77.97%(46/59)、65.22%(15/23).2例股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置管溶栓术治愈;2例行膝下截肢术.结论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大林;颜京强;陈允惠;张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对评价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取10只大鼠建立SHR模型(SHR组),另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大鼠于醋甲唑胺灌胃前后行脑CTPI,分别测量负荷前后ROI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光镜下观察大鼠脑小动脉管壁厚度、微循环毛细血管网情况,通过TTC染色明确各组大鼠脑组织有无脑梗死灶.结果 CTPI显示,组内比较,静息状态与负荷状态下两组4个灌注参数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负荷状态下CBV、CBF值增加,MTT、TTP值缩短.组间比较,静息状态下,两组间仅T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状态下,两组MTT、T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负荷状态下MTT值改变更显著.病理:两组小动脉管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循环网毛细血管数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SHR组微循环网毛细血管数增加;SHR组脑组织无明确脑梗死灶.结论CTPI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可反映SHR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变.
作者:王欣全;顾红梅;李敏;陆德明;李敏达;周国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空化阻断兔VX2皮下肿瘤血供对无水乙醇消融肿瘤的增强作用.方法 将32只VX2皮下肿瘤兔随机分为4组:超声空化组、乙醇消融组、超声空化联合乙醇消融组、对照组.对各组肿瘤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24h均行CEUS检查,分析肿瘤造影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后获取肿瘤标本估算肿瘤坏死率.结果 超声空化联合乙醇消融组治疗后24 h,肿瘤CEUS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超声空化联合乙醇消融组肿瘤坏死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超声空化治疗可显著提高无水乙醇对兔VX2肿瘤的消融效果.
作者:张莉;高文宏;乔璐;刘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推算肿瘤靶向新生血管的分子探针(修饰后的RRL多肽与碘-131)131Ⅰ-RRL在人体主要器官内的照射吸收剂量,探讨其在日本大耳白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对40只荷瘤B16黑色素瘤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RRL,之后于不同时刻处死,测定体内各脏器放射性分布,换算标准成人体131I-RRL辐射吸收剂量.对4只荷瘤小鼠注射探针后行SPECT全身显像.对5只日本大耳白兔注射131I-RRL后,于不同时刻取血,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判断房室模型.结果 注射131 I-RRL初期,放射性主要分布于荷瘤小鼠双肾及膀胱,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迅速;随时间延长,靶组织/非靶组织值较高;SPECT显像肿瘤组织放射性浓聚显著高于其他器官或组织,24 h后仅见肿瘤内放射性聚集.成人体内照射吸收的有效剂量为0.0293 mSv/MBq.兔药代动力学呈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为(o.32+0.07)h,清除相相半衰期为(33.15+5.67)h.结论 131I-RRL是一种安全的显像剂,在体内吸收速度快、清除缓慢,具有较高靶组织滞留率和良好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作者:赵倩;王飞;王荣福;闫平;李娟;张春丽;殷雷;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基于大螺距原始投影数据的图像质量增强重建(IQE)技术的图像质量.方法 ①采集头颅标本原始数据,分别以传统方式和IQE方式进行重建并评价图像伪影.②选择60例于16排CT接受头颅检查患者,其中30例采用螺距1∶1.75,另30例采用螺距1∶1.375,管电压及管电流均为120 kVp、200 mAs,重建层厚和重建间隔均为0.625 mm.对1∶1.75螺距采样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常规技术和IQE技术进行重建,评价不同螺距、不同重建方式图像质量的差异,并获取图像噪声标准差(SD)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头颅模型数据显示,采用IQE重建较传统重建图像中的风车状伪影明显减少.②临床图像数据显示,螺距为1∶ 1.75时,采用IQE重建图像的伪影明显少于传统技术重建图像;IQE图像质量优于传统重建(P<0.05).传统重建技术和IQE重建图像的SD值分别为27.42±3.70和20.11±4.20(t=4.913,P<0.05).结论 采用IQE技术进行大螺距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降低图像噪声.
作者:程传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触诊、三维容积重建成像和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诊断肛提肌撕裂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患者均接受问诊、经阴道触诊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数据进行三维容积重建,并在离线状态下应用QLab软件进行断层显像,观察三种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经阴道触诊和两种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肛提肌损伤的一致性为80.5%~87.5% (Cohen's Kappa,0.51~0.67).结论 经阴道触诊、经会阴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及三维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皆可对肛提肌损伤进行诊断与评估.
作者:张浩;王鑫璐;史铁梅;陈思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