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9-0959
  • 国内刊号:11-4395/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9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92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2009年7期文献
  • 弥漫性轴突损伤诊断及治疗(附39例报告)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突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科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39例弥漫惟轴突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预后.结果:39例患者中恢复好转18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结论:弥漫性轴突损伤及早诊断,及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和特异化治疗,可以降低其致残率、植物生存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邢永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5.0%、47.1%、15,0%、92.9%,明显高于对照组27.5%、30.0%、12.5%、70.0%(X2=3.95,x2=4.01,x2=4.25,x2=4.11,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P(O2)、Sa(O2)、FEV1含量均高于治疗前(t=2.154,t=2.245,,t=2.233,t=2.314,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含量均低于于治疗前(t=2.411,t=2.344,t=2.325,t=2.322,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疗效肯定,有利于调节机体与药物平衡.

    作者:李轶群;钟启腾;孙惠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闭合性肾损伤的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损伤的诊断达100%.肾损伤可根据i临床与CT表现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三型.轻型及多数中型钝性肾损伤可经临床保守治疗治愈,少数中型肾损伤及全部重型肾损伤需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损伤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少平;尹定尧;宋淮;周立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温针灸治疗脊柱裂引起尿失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脊牲裂引起尿失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0例膀胱训练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9.4%,对照组为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脊柱裂引起尿失禁疗效显著.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有薄层纤维包膜,由短梭形细胞和大量小至中等大小的血管构成,梭形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可见多核瘤细胞,血管壁增厚伴广泛玻璃样变,部分血管扩张.免疫组化:肿瘤Vimentin弥漫阳性,CD34弱阳性,EMA局灶阳性,而desmin,actin,ER,PR,S100,CD117均阴性.结论: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间叶性肿瘤,应注意与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侵袭性血管粘液瘤,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等鉴别.

    作者:戴莉萍;赵妤;严常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15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59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9例中手术治疗125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39例经动态B超、血β-HCG及诊刮术确诊.其中34例行药物治疗,除5例失败改手术治疗,其余均临床治愈.结论: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成为可能.病史结合B超、β-HCG检测以及后穹窿穿刺,在基层可对异位妊娠及时确诊.异位妊娠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基层得到了广泛开展.

    作者:邓文媛;彭罡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对两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药量明显减少(P<0.01),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影响也各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败时间短,用药量少,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法.

    作者:虞焰;卢玉敏;王宏斌;郭忠宝;龚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或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空腹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及MS其他参数的关系.方法: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17例)、MS+CHD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09例)空腹血浆MCP-1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胰岛索(FINS)水平,井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腰围、体霞指数(IMB)、空腹血糖(FPG)和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MCP-1在正常对照组为(167.1±44.8)mg/,MS组为(413.9±107.5)mg/L,MS+CHD组为(551.6±1167.3)mg/L,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4.94,P<0.05);hs-CRP在正常对照组为(1.241±0.25)mg/L,MS组为(2.02±0.53)mg/L,Ms+CHD组为(3.28±1.60)mg/L,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0.05);(2)MCP-1水平与ISI呈负相关,与FINS、CRP、BMI呈正相关;ha-CRP与ISI呈负相关,与FPG、BMI呈正相关;(3)以MCP-1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同归分析提示,ISI、FINS、hs-CRP、BMI与MCP-1具有相关性:以hs-CRP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同归分析提示,ISI、FPG、BMI与hs-CRP具有相关性.结论:MS 患者的MCP-1、hs-CRP水平增加,合并CHD的MS患者更为明显,并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尹作民;李郁金;张京波;李鹏;李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近况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在脑卒中后30天的急性期间即有3%~10%的复发率,2年为25%,5年男性为42%,女性为24%,其中65%是缺血性卒中,尤其是首次卒中后6个月期间是复发的高阶段,故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应在卒中发病后即刻进行,特别是一周之内.

    作者:王介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妇外联合手术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妇外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0年12月~2008年12g利用腹腔镜技术完成24例妇科外科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24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术后近期及2月、6月门诊复查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够安伞有效利用一次手术同时处理相距较远的多种盆腹腔疾患,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多学科协作是成功关键.

    作者:邹琦;张晓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合并鼻中隔偏曲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121例同时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鼻腔情况后分成2组,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前组筛窦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21例常年性AR患者手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95.04%(115/121),术后1年有效率为90.91%(110/121).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彝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鼻中隔,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健祥;阙运龙;代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

    高血压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常同时并存.两者合并存在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2-8倍,糠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1.5~3倍[1].

    作者:鲍龙伟;金世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9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的诊治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钛板对口腔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对95例4颌面部骨折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95例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大多数满意,3个月复查X片或CT三维重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皆≥37mm.无感染病例,无排异及炎性反应.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咬合关系.

    作者:周志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我科1114例颅脑手术后39例颅内感染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13例(33.3%).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5例(12.8%),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5例(12.8%),幕上颅内肿瘤切除术3例(7.7%),幕下颅内肿瘤切除术4例(10.4%),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12.8%),脑脓肿摘除术2例(5.1%),颅骨修补术2例(5.1%).术后留置引流管26例,脑脊液切口漏12例,切口下积液9例.脑室外引流3例,手术时间>4小时23例.结论:颅内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脑脊液耳鼻和切口漏、术中所置引流管和脑室外引流管、手术时间过长、激素的术前应用的等有关.致病菌以肺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大多数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膏霉索耐药.

    作者:马国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异位妊娠保守手术后持续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异位妊娠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及PEP的预防.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176例.结果:176例病例中,12例发生PEP(6.82%),其中5例在腹部B超下见盆腔包块直径>2cm盆腔有少许积液,在B超下引导行局部穿刺注入MTX20mg+0.9%NS5ml,其中1例加服米非司酮,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7例包块<2cm.盆腔无明显积液,一次性口服米非司酮200mg,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MTX及来非司酮是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术后PEP有效的药物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韦先颖;刘嵩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与症状性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及类型、有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除外引起癫痫的脑部其他疾病和代谢障碍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多发性脑梗塞.每例均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随访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本研究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22例,癫痫发生率为5.36%(28/522),各病种发生率分别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9.35%(6/31).脑出血4.54%(10/220),脑梗塞4.43%(12/271)(其中脑梗塞9.08%,脑血栓形成3.98%,P<0.05).82.4%的癫痫与病发内两周后发作.癫痫发作的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全身性发作为主,脑出血和脑梗塞以部分性发作为主.除蛛嘲膜下腔出血外,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脑血栓形成患者可能与病灶大小有关.脑出血和脑梗摩合并癫痫一月内死亡率较未合并癫痫者为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发生率为5 36%,多数于病后两周内发生,发生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高.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皮层或临近皮层者为多,可能与病灶大小有关.合并癫痫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死亡率高.

    作者:张聚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阻抗血流图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观察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泵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利用心阻抗血流图观察36例AMI患者左心室土动舒张期功能,检测主动舒张期(A2-0)、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三项指标,并设心绞痛组和对照组.结果:AMI组左心室功能三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异常(P<0.001).A2-O延长的发生率(60%)高于EF减低的发生率(40%),P<0.01.A2-O值与CI值呈高度负相关(r=0.61),P<0.01.结论:AMI患者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同时,也存在明显舒张功能障碍,且与泵功能受损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何庚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环氧合酶-2:治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新靶点

    环氧合酶(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Gs)的关键酶.目前认为,COX存在3种亚型,即COX-1、COX-2、COX-3[1].其中,COX-2是一种诱导型酶,在正常状态下几乎不表达,而在炎症等病理状态下表达增多.

    作者:郝言杰;王元书;牟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Meta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整体疗效并比较纯西药治疗疗效.方法:通过国内多数据库平台电子服务系统检索有关中西结合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RCTs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15篇.其中治疗小儿的随机对照实验3篇;治疗外伤性的随机对照实验4篇;癫瘸持续状态随机对照实验1篇;小儿脑瘫后癫痫的随机对照实验1篇;脑梗死继发癫痫的随机对照实验1篇.结论: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有利于提高控制率、缓解率和降低复发率;且较高于纯西药疗效.

    作者:陈怡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穿针配合减压术后小脑幕切开抢救外伤性脑疝

    目的:探讨术前尽早减压及术中完全减压抢救外伤性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术前穿针抽吸血胂配合去骨瓣减压术后小脑幕切开抢救外伤性脑疝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在随访半年以上的9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7例,中残9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26例.结论:术前尽早减压及术中完全减压能减少脑干受压时间,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

    作者:杨春林;张彪;侯月华;南远顺;尚丽彬;张惠明;潘密;孙仁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动态脑电、心电图同步监测对晕厥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和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同顾分析11 5例晕厥患者的24h AEEG和AECG监测结果.结果:115例患者中诊断为脑源性晕厥或症状性癫痫12例,心源性晕厥36例,疑为反射性或其他晕厥67例.结论:24h AEEG,AECG监测对晕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静;刘玺芳;郝崴;武杨;邵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阴囊急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儿童阴囊急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8例患儿的117个急性病变的阴囊,将其分为3组:睾丸扭转(12个),睾丸附件扭转(76个),附睾炎和(或)睾丸炎(29个).对下列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影像特征进行分析:阴囊壁水肿,睾丸肿胀,睾丸实质回声不匀,附睾增大,睾丸外结节,鞘膜积液,睾丸内血漉分布(正常、增多、减少或消失)及精索扭转.结果:与睾丸扭转相关的声像图特征是睾丸肿胀、睾丸实质回声不匀、睾丸内血流分布减少或消失及精索扭转;与睾丸附件扭转相关的特征为附睾与睾丸之间的小结节、正常的睾丸形态实质回声及血供;与附睾睾丸炎相关的特征是病灶内血流分布明显增多(以上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囊壁水肿、附睾增大及鞘膜积液等声像图表现是急性阴囊疾病共有的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儿童阴囊急症.

    作者:张丽娥;张玉林;苏英姿;王峥嵘;崔彦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骨髓检查在145例原因不明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骨髓检查对发热患者诊断的作用.方法:对发热病因待查患者1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发热患者,诊断急性白血病24例,再牛障碍性贫血、慢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24例,感染性疾病89例(其中有特异性骨髓象改变者28例).正常骨髓象8例.结论:通过骨髓检查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明确诊断.

    作者:张静静;董敏;俞红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开通时心律失常的预防

    目的:治疗窦缓、交界区心律以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同时,力求减少室颤等发生率.方法:将急性右冠状脉完全闭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放置临时起搏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另一组,不放置临时起搏器,而在通过导丝、通过球囊、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放置后,均通过导管,对冠脉内推注硝酸甘油及乍理盐水冲洗,必要时给予阿托品及多巴安药物治疗.结果:不放置起搏器组,在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颤方面,其发生率均较放置起搏器组减少.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小放置临时起搏器,而在通过导丝、通过球囊、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放置后,均通过导管,对冠脉内推注硝酸甘油及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给予阿托品及多巴安药物,可减少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颤发生率.

    作者:许立庆;刘志;李东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近些年来,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每4个发热患者就有1个考虑结核病的诊断.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HIV的感染和吸毒、滥用药物等原因,结核病也有增加的趋势[1].

    作者:张建;胡文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前白蛋白(PA)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我院内科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7天的CRP、PA、SIR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按预后把患者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死亡组入院第1天CRP、PA与存活组比较无差异,SIR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第7天PA较前降低(p<0.05),CRP、SIRS评分和APACHE Ⅱ较前相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第7天CRP、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较第1天降低,PA较前升高(p<0.05),与死亡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RP和PA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CRP持续高水平与PA持续低水平是预后不良的袭现,动态观察CRP和PA对预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徐洪伟;王长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综合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无效、总有效率为(41.7%、18.3%、81.7%),高于对照组(30.0%、36.7%、66.7%),(x2=3.86,x2=3.91,x2=3.94,P<0.05);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丽娟;李琼;魏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肠气囊肿症影像学诊断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肠气囊肿症患者的必要性,为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时间.方法:对1998年11月-2008年4月本科收集到的肠气囊肿症5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及病理结果加以回顾分析,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肠气囊肿症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5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达80%.结论:肠气囊肿症是以肠壁黏膜下或(和)浆膜下出现单个或多个含气的囊肿为特征的疾病,由于本病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故患者有腹部症状且已除外急腹症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为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质量.

    作者:杨江萍;关素安;石静;张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磁性附着体为31例患者制作覆盖义齿共39副,同时以19例常规总义:齿患者作为对照.对治疗效果和义齿的固位、咀嚼、修复体使用情况的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磁性附着体覆盖总义齿效果满意,患者总体满意度高;应用磁力固位的覆盖义齿戴用后并发症较少.结论:应用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覆盖义齿的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sol-CXCL1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规律

    目的:初步探讨sol-CXCL1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名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0名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他汀治疗组,分别在治疗2周和4周后测定sol-CXCL16和hs-CRP的浓度.结果:常规治疗组Sol CXCL16水平和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r=0.169,P>0.05);治疗2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sol-CXCL16浓度较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4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sol-CXCL16及hs-CRP浓度均较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研究提示sol-CXCL16浓度的升高与ACS患者独立相关,并可能在评估ACS危险分层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林爱珍;潘景良;陈朝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乳腺微小病变123例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123例患者乳腺微小瘸变的诊治,探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法:采用数字钼靶X线摄片,彩色B超检查,定位活检技术,对乳腺微小病变患者123例诊断分析.结果:123例钼靶摄片病灶136个,彩色B超检查病灶78个,经x线或B超定位活检发现乳腺纤维瘤39例,乳腺癌27例,乳头状癌9例,乳腺囊性增生48例.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片和彩色B超检查定位活检,对发现乳腺微小病变和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陈锭光;池华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监测血清CA125与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CAl25与早期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孕6-8周的单胎妊娠孕妇118例,包括正常妊娠者(对照组)45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55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18例.测定其孕6、7、8周时的血清CA125,进行比对.结果:先兆流产失败组血清CAl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P均<0.01.结论:测定血清CA125对预测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红梅;臧灵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三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单纯昧喹莫特组(A组)60例、单纯电灼组(B组)60例、电灼联合白细胞介素-Ⅱ组(C组)60例,分别治疗.结果:A、C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x2=1.65,x2=187,P均>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95,x2=7.05,P均<0.01);B组复发率58.3%,高于A组16.7%和C组15.0%(x2=.93,x2=6.99,P<0.01).结论: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

    作者:纪建平;钟贵才;钟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鈷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鈷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的50例患者,对其中的30例使用甲鈷安联合卡马两平治疗为治疗组,另外20例一般治疗为对照组,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病例在痊愈率、显效率、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甲鈷古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可文;李又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缓解脊柱融合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缓解脊柱融合术中应用了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20例行脊柱融合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氟比洛务酯组(A组,n=60)和对照组(B组,n=60),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1mg/kg氟比洛芬酯或0.1ml/kg安慰剂(脂肪乳).分别记录术毕苏醒后立即、1、2、4、6、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苏醒后1、2、4、6h VAS A组均低于B组(P<0.05),在苏醒历立即,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术后24h A组的曲马多用量(255.6±45.2)rng低于B组(325.5±56.2)mg(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明显缓解脊柱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疼痛和痛觉过敏,减少术后的曲马多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伞可靠.

    作者:杨亚杰;闫卫国;孙志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克罗米芬促排卵因宫颈因素导致不孕的治疗

    目的:分析可行的方法来治疗不孕症造成克罗米芬的排卵.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5月~2006年4月343例临床资料和克罗米芬促排卵.根据宫颈因素,患者分为自然怀孕(A组)和人工授精(B组),以及怀孕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怀孕率A组为7.8%.B组33%(P<0.05),B组优于A组,两组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克罗米酚的促排卵可诱导ropiness在宫颈粘液或粘液分泌.但人工授精可以解决问题,提高妊娠率.

    作者:吴秀芳;栾鑫;栾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酒精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合并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酒精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合并酒精性心肌病的患者50例,通过治疗方案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的超卢心动图左室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价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可作为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药物.

    作者:鲍天昊;王娓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紊乱的疗效.方法: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维持合理的膳食.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继续服用不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同时用药前后检测肝、肾功能、血浆肌酸激酶(CK)、血常规、心电图各一次.结果:治疗后观测指标的变化,用药4周末,患者血清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HDL-C则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本组显效24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无恶化病例.结论:阿托伐他汀是TC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可反馈性刺激细胞表面的LDL受体增加,加速LDL-C进入细胞降解,使血液中LDL-C水平降低.本文证实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效性高、安全、不良反应小,长期服用比较安全,患者耐受较好,是治疗高脂血症、血脂紊乱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永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 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炎,其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破坏,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作者:高业奇;王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PCI术中替罗非班替代肝素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部分替代肝素化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瞢罗非班组+部分肝索组(A组)与完伞肝索组(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之间比较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52%vsl.43%,1.52%vsl.43%,P>0.05),出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2.65%vsll.43%,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部分替代普通肝素是安全而有效的.

    作者:王钢;张军;赵荣诚;袁琛;颜利求;曹绪芬;韩立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豌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用疏血逋注射液6ml加生理盐水250ml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用血塞通注射8ml加水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脱水剂,肠溶阿司匹林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进行自身比较和相互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漉变学,并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刘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阿司匹林(拜阿斯匹灵)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用药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阿司匹林和疏血通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15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4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与疏血通联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董彦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安普贴薄膜在护士医疗锐器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普贴薄膜应用在护士医疗锐嚣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将63例不同种类医疗锐器致伤手部的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选择安普贴粘于刨面.对照组使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分别观察两组锐器伤口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原因.结果:包扎伤口方式不同的两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换药原因也有差异(P<0.01).结论:应用安普贴薄膜在护士医疗锐器伤中,可有效地保护伤口、促进愈合,从而提赢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高萌;曹珊;卢丽华;何宇迪;霍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116例老年肝硬化伴肠源性内毒寨血症的患者采用口服西沙必利5~10mg,每日三次,或应用乳果糖清洁灌肠,并根据捧出毒素需要对老年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利于老年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顺利排除毒素,减少内毒素吸收入血.结果:老年肝硬化患者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愉快接受泊疗及护理.结论:应用正确护理干预措施,联合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肠源性内毒素水平,阻止并发症及合并者的发生,有利于机体快速康复,提高老年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辛洪英;宫祥峰;张凤朝;李洪霞;郭素玲;王雪梅;王新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进行临床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减少了狼疮性肾炎的复发因素和约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避免诱发因索,加强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关键.

    作者:申成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脑血管造影41例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伞脑血管造影患者采取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n=20)和全程护理干预组(n=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全程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成功率为100.0%,常规护理组为95.0%;全程护理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患者采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十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玉敏;虞焰;孙悦;郭忠宝;龚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危孕妇心理特点及护理

    高危妊娠对妇女身心健康威胁极大,常导致母体和胎儿的发病和死亡以及高额的医疗花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高危孕妇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时了解高危孕妇的心理状态,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是关系到高危妊娠管理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1].

    作者:董秀英;文景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氯胺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HMGB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肺损伤大鼠中对肺组织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SPF级雄性成年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假手术组(sham组)、(2)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CLP组)、(3)氧胺酮干预组(KET组).CLP组和KET组施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毕半小时开始给药,KET组给予5%氯胺酮50g/kg,im,q12h;Sham组和CLP组则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a在术后6h、24h、72h各随机处死大鼠5只,分别作为Ⅰ、Ⅱ、Ⅲ亚组,无菌留取大鼠肺组织、动脉血待测.采用热干法测肺组织湿/干(weVdry,W/D)重比值;光镜下观察肺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问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法分别检测肺组织HMGB1蛋白和HMGB1mRNA.结果:与CLP组相比,氯胺酮组在CLP术后6h、24h和72h时间点PaO2较CLP组明显增高,而肺组织W/D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HMGB,免疫组化及HMGB.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氯胺酮能够抑制CLP脓毒症大鼠肺组织HMGB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轻肺组织PMN浸润,减轻CLP诱导的大鼠肺损伤的程度.

    作者:康华;孙宇;姜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脉象的解剖映射、血流映射与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误区分析

    脉诊在古今中医学里都是学术热点和临床难点,笔者提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地发现脉诊的若干问题.

    作者:孙晓华;林宇春;赵宏杰;袁肇凯;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细胞SOD、MDA及Cdk-5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的关系变化.方法:用三管结扎法建立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沉淀法测定Cdk-5的酶活性,用比色法测定SOD的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缺血和/或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内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伴有细胞内cdk-5活性升高(P<0.05,P<0.01).结论:本研究从整体水平上证实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大鼠海马神经元Cdk-5活性升高,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毕建波;胡日光;李亮;曲忠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L-阿拉伯糖对喂养高糖高脂饲料的新西兰大白兔血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采用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L-阿拉伯糖对喂养高精高脂肪饲料的新西兰大白兔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将L-阿拉伯糖应用到顶防和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防止高糖高脂饮食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择体重在1.8~2.0kg范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8只,其中A-C组均喂养高糖高脂和高胆固醇饲料,D组喂普通饲料,同时采用软滴管代替以往使用的导胃管的方法,A组口服1.24-g/d,B组口服1.11g/d L-阿拉伯糖进行干预.分别于30天,60天检测空腹血糖,糖耐量.结果:本实验采用软滴管进行兔子定量口服喂食液体的方法证明,该方法比以往的导胃管方法方便,实施过程肘兔子安全,而且在喂的过程中对兔子的刺激少.减少因为过分刺激对兔子的生理状态产生的影响.30天的检测结果证明,A,B,C,D组兔子间检测指标差异无显著性;60天后检测结果证明,A.B组空腹血糖比C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耐AUC值A,B组比C组明显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今后兔子定量口服液体食物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并且证明L-阿拉伯糖对喂养高糖高脂肪食物的兔子防止高血糖以及增强糖耐量作用方面效果明,为L-阿拉伯糖应用于预防糖尿病防止因为平常高糖高脂肪饮食引起的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吴汉洲;韩伟;谢予朋;杨彩霞;王倩倩;薛婉玮;张忠英;张厚瑞;刘升发;周克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方对肾阴虚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对肾阴虚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加利血平诱发肾阴虚小鼠模型,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肾阴虚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耐低温和耐高温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方明显延长肾阴虚小鼠耐缺氧和游泳时间,可使肾阴虚小鼠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延长.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较好的抗应激作用.

    作者:朱萱萱;吴旭同;倪文彭;王淑云;张忠华;秦晓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苹果酸舒尼替尼对LA795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SU11248)对LA795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移植瘤模型,将50只接种高转移性LA795肺腺癌细胞T739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阴性治疗组、低剂量SU11248组、中剂量SU11248组、高剂量SU11248组.接种4d后开始用SU11248干预,每5d用游标卡尺测量皮下移植瘤大长径(a)和横径(b),计算肿瘤体积,平均瘤体积=axb2/2,计算肿瘤乍长抑制率.接种24d后脱颈臼处死全部小鼠,解剖剥离皮下移植瘤固定,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计数增殖指数和凋亡率.结果:各剂量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以岛剂量组生长慢;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以高剂量组生长高,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间增殖指数与剂量呈反向变化,剂越大,SPF越低,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间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剂量呈同向变化,剂量越大,肿瘤细胞AR越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U11248可能具有抑制肺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

    作者:卢平;张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纳豆激酶纤维蛋白溶解和抗血栓作用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纳再激酶的纤维蛋白溶解和抗血栓的作用.方法:通过研究纳豆激酶对正常新西兰兔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大鼠血小板血栓(动-静脉旁路法)的影响来评价纳豆激酶的纤溶和抗血栓作用.结果:纳豆激酶中、高剂量可明显缩短ELT、延长TT、APTT.增加FDP的含量;纳豆激酶高剂量能减少大鼠血小板血栓模型之血栓湿重,但对血栓干重无明显影响.结论:纳豆激酶具有纤维蛋自溶解作用.

    作者:梁惠婵;杨鹊;欧慧瑜;肖百全;杨威;王茜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MMP-2、MMP-9、TIMP-1、TIMP-2及Ⅰ、Ⅲ型胶原的变化

    目的:观察单纯胰岛素抵(IR)大鼠心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摹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n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及Ⅰ、Ⅲ型胶原的改变,探讨胰岛索抵抗状态下心脏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高脂食物喂养诱导胰岛索抵抗模型.测定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和计算HW/BW;观察两组大鼠心脏组织结构:正糖高胰岛索嵌铗技术(EICT)检测两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RT-PCR测定两组大鼠MMP-2、MMP-9、TIMP-1、TIMP-2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和Ⅰ、Ⅲ胶原蛋白水平.结果:胰岛索抵抗大鼠GIR明显降低(P<0.01),体重增加(P<0.05).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HW和HW/BW高于正常对照组,光镜可见心脏间质纤维化改变.心脏Ⅰ、Ⅲ型胶原明显增多(P<0.05).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MMP-2、TIMP-1的mRNA表达增加(P<0.05),MMP-9、TIMP-2的mRNA有增多趋势(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TIMP-2的蛋白含量增加(P<0.05),MMP-2、MMP-9、TIMP-2有增多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索抵抗大鼠MMP-2,MMP-9与TIMP-1蛋白水平比值及MMP-2与TIMP-2蛋白水平比值降低.结论:胰岛素抵抗时大鼠心脏MMP-2、MMP-9表达增加.但TIMP-1、TIMP-2增加更显著;MMP-2、MMP-9、TIMP-1、TIMP-2的这种变化与胰岛素抵抗时心脏间质纤维化有关.

    作者: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胆木叶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胆木叶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对二甲苯致小鼠鼠耳肿胀的影响.对二甲苯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来观察胆木叶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来考察胴木叶的镇痛作用.结果:胆术叶醇提物(20g/kg)具有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鼠耳肿,胀的作用(P<0.01)、具有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P<0.01);能明显抑制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P<0.01)、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疼痛作用(P<0.05).结论:胆木叶醇提物(20g/kg)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唐菲;王豪;骆辉;王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坏血酸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的体外实验探讨

    目的:探讨药物抗坏血酸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和鉴定NSCs,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分化细胞中酪鲺酸羟化酶(TH)表达.结果:对照组、AA20μm、AA50μm、AA100μm、AA150μm诱导7d后TH阳性细胞分别平均为1.5%、3.2%、5.5%、5.7%.结果显示AA处理后NSCs分化细胞明显TH阳性细胞表达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异(P<0.05).结论:抗坏血酸从体外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敏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智仁提取物对β淀粉样肽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分析

    目的:观察益智仁水提物对β淀粉样肽(Aβ)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小鼠侧脑室注射凝聚态Aβ4nmol,次日开始给予益智仁水提物,10天后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寓训练.检测各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以及皮层、海马组织内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智仁水提物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少皮层和海马组织内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益智仁水提物可改善Aβ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作者:马娜;朱东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黄芪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亚低温(33±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常温对照组、黄蓖治疗组(插入线栓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亚低温组(插入线栓后立即诱导亚低温并维持2h)、黄芪联合亚低温组(插入线辁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并维持亚低温2h).线栓插入2b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再灌注24h后观察: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②计算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③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超微结构;④检测SOD、MDA含量.结果:①大鼠MCAO2h再灌注24b后均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黄芪组和亚低温组可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5),联合治疗组可显著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1).②与常温组相比,黄芪治疗组、亚低温组能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5),黄芪联合亚低温组可显著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1).与常温组相比,三个治疗组脑含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联合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⑨电镜观察:三个治疗组较常温组膜性结构损伤减轻.④与常温组相比,亚低韫组、黄芪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可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P<0.01);联合治疗组较单独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作者:张瑛;姜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二级医院门诊药学咨询服务的环境与内容

    2002年以来,卫生部相继颁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其共同的宗旨,简而言之,即加强医院药事工作和临床用药管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陈海波;严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现代化住院药房的建立与运行的探讨

    目的:为推行现代化药房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住院药房功能区域划分、工作职责划分和药房特色管理制度的实际,对现代化住院药房的建立和运行进行总结.结果:我院住院药房区域划分明确,工作流程顺畅,现代化管理制度与上作性质相适应.结论:我院住院药房建设符合现代化药房的标准.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辛海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关于改善医学生医患关系具体方法的研究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加强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作者:于泉;白山;刘显云;张淑萍;邹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后医院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

    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使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关注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对医疗机构来说,患者的满意和忠诚是医院大的无形资产,对医患双方而言,患者满意大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必要前提.

    作者:方孝梅;孙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实验室自制HbsAg质控物应用体会

    以前本实验室使用的HBsAg质控物多为商品质控血清,由于受供货时间、运输条件和保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使HBsAg质控血清质量显著降低,而且常造成室内质控工作中断和困难.

    作者:张红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BV-DNA检测在HBV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应用

    目的:ELISA方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观察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HBV-DNA阳性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8年我院就诊乙肝患者778例,用荧光定量聚台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其血清的HBV-DNA和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1组(HBsAg、HBeAg、抗HBc阳性)、2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3组(HBsAg阳性)的患者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6.7%、54.2%、18.8%,其拷贝数分别为1.62×108/ml,1.12×106/ml,7.61×104/ml.结论:荧光定量PCR对乙型肝炎早期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及疗效观察具有临床实用及指导意义.

    作者:代龙文;雷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功能与血清微量元素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AR)的免疫功能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AR患者血清中Ca、Mg、Fe、Zn、Cu、Mn、Sr的含量及其检测AR患者免疫球蛋IgG、lgM、lgA、IgE,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R 组与对照组相比Zn、Mn、Sr的含量明显下降IgA降低,IgE升高,且zn与lgA呈正相关,Mn与IgE呈正相关,Sr与IgE、IgA呈正相关.结论:AR 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与血清Zn、Mn、Sr的含量降低有关AR患者开展血清微量元素溯定对于临床诊治具有积极的辅助意义.

    作者:李炎梅;梁荣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栓前体蛋白(TpP)用于心肌梗塞诊断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的检测在心肌梗塞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组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前体蛋白的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Tp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TpP和D-Dim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cTn Ⅰ、CK-MB和TpP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pP在心肌损伤的4小时内就开始升高,4~8小时内达到高峰后有下降趋势,而cTn Ⅰ在心肌损伤的4小时内未见升高,4~12d,时内维持在较高水平,TpP阳性率先升高后降低,CK-MB和cTn Ⅰ阳性率一直升高AMI组中,小于2小时,TpP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显著商于CK-MB和cTn Ⅰ(P<0.01,P<0.05);3-4小时,TpP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CK-MB和cTn I(P<0.01),TpP特异性显著低于cTn Ⅰ(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Tp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浆TpP水平动态研究发现,其可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一项敏感指标,对心肌梗塞的早期溶栓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孙进学;刘振军;刘新风;王德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出现假阴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用尿十一联试纸在尿液分析仪上检测自细胞时出现假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500例干化学法检测细胞阴性患者尿液再用Neubauer计数板计数白细胞.结果:尿液中含大剂量庆大霉素、试纸从尿中取出后立即测定、尿液中含大剂盈先锋霉素Ⅳ、尿中偶见脓细胞、尿糖阳性时千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出现假阴性几率分别是93%、92%、90%、80%和54%.结论:尿液中含大剂量庆大霉素、试纸从尿中取出后立即测定,尿液中含大剂量先锋霉素Ⅳ、镜检尿中偶见脓细胞、尿糖阳性等因素都会使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出现假阴性.

    作者:朱向辉;王荣霞;王贵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VCS技术和细胞形态学技术对正常WBC分类之比较

    目的:利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VCS技术和外周血片血细胞形态学技术对健康人群正常(WBC)进行分类比较,了解两种技术对正常WBC分类有无显著性差异,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静脉血3ml,经EDTA-K2抗凝,而后经VCS技术和血细胞形态学技术对WBC分类检测出成熟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各自的百分比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两种技术对100例正常WBC进行比较其中性粒细胞(N)无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细胞(L)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核粒细胞(M)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CS技术和细胞形态学技术对正常WBC分类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锡坤;王江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ⅪAP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定量PCR方法枪测ⅪAP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发争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 1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ⅪAPmRNA的表达.结果:XIAP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的表达(P<0.0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ⅪAP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赵剑波;夏宗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冬虫夏草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分析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昆虫幼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作者:张阵阵;汪家春;储智勇;刘李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景天庚酮糖研究进展

    景天庚酮糖(D-altro-heptulose)早在1917年由LaForge和Hudson在景天科植物Sedum spectabile中发现[1,2],该糖主要分布在含多汁的肉质植物中,如景天科植物Sedum spectabile和马桑属植物Coriaria,aponica含量较为丰富[3].

    作者:谢予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10例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疾病遍布I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为常见,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我们对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给予评价,以监测临床用药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廖景光;梁艳容;吴庆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全球年龄为60-69岁的人群的发病率高达约50%,而70岁以上的发病率则高达75%[1].选择和应用高血压药物不合理是造成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控制率低的重要原因,本文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作者:谭落娇;郑全慧;蒋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干大量出血抢救成功一例

    1病历摘要男患,50岁,病历号37089.因头痛、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昏迷3小时于2004年5月9日入院.该患晨起发病、头痛、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1小时后昏迷.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

    作者:宋佩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室温下呈罕见果冻状标本一例并文献复习

    室温下呈果冻状(或称凝胶状)的血液标本,在检验科较为罕见,国外报道不多[1,2],国内仅有1篇文献报道[3].对于这类标本,血浆难于分离且红细胞聚集,严重影响实验室对标本的检测.近期本实验室遇到1例.现对此病例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类标本及疾病的认识.

    作者:罗建蓉;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分散片工艺设计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又称水分散片(water dispersible table)[1],系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液的一种片剂.中药分散片就是以中药提取物、中药原粉或精制中间体为原料,加上适宜辅料制成的,能在水中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作者:苏占辉;刘玉翠;李国军;陈四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猴头菌菌丝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猴头菌菌丝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热水煎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研究了菌丝粉细度、加水倍数、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菌丝粉细度、提取温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细度65目的菌丝粉,提取温度为95℃,料液比(g:ml)1:8,提取时间为4h,分二次提取,在此工艺条件下,猴头菌菌丝粉中粗多糖提取率可达到2.67%.结论:正交试验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发酵猴头菌菌丝多糖的提取工艺.

    作者:赵金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改进剖宫产术后护理记录单记录时间成本的比较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既符合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又方便快捷的割宫产末后护理记录方法.方法:将7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记录按不同记录书写方式分为两种,并随机按不同记录方式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取表格式产(术)后护理记录单书写护理记录;对照组采取非表格式产后护理记录单书写记录.比较两组在术后首次护理记录及出院小结记录这一时段的平均耗用时间的比较.结果:在不影响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实验组书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表格式产后护理记录单能够缩短书写记录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李建新;高鹤华;张霞;赵淑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2009年会热点报道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09年学术大会2009年3月28-31 日在奥兰多市召开.世界各地参会代表25 000多人.因受经济危机影响,参会人数较去年减少18%.本次大会期间,我国19名心内科医生被授予Follow of ACC(FACC).大会隆重庆祝Acc成立60周年.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术前体位训练对经皮肾镜手术的重要作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理想的治疗肾、输尿管结石方法,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近年来已得到推广.选取合适体位建立适合通道是经皮肾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20例分析

    子宫腺肌病用药治疗几乎无效,主要行子宫全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但由于患者较年轻对保留子宫欲望强烈,近3年来,我院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保守性手术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拜如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拔牙75例分析

    老年人不仅是全身疾病的好发年龄,又是牙周病和龋病好发年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防治老年口腔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口腔科医生的重要责任[1].

    作者:蒋文忠;刘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干预

    宫颈病变是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阴道镜是筛选无症状妇女宫颈病变的有效工具.

    作者:付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检查

    1888年Twyman首次报道沉箱作业工人股骨干坏死病灶,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随着X线的发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911年首次用x线摄像检查到高压暴露引起的骨坏死,目前已有千例以上减压性骨坏死(Dysbaric osteoneerosis DON)的检查报道.

    作者:于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护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见的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亦称Graves病.

    作者:王月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责任倒置的颁布实施,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已广泛开展.近几年,在日常手术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手术医疗纠纷并不少见.认真查找引起纠纷的环节,尽大的努力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工作[1].

    作者:苏晖;贾春怡;张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0例甲亢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川,导致机体出现代谢亢进和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45例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可引起贫血、产褥感染导致身体虚弱,大量出血会引起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掌握病因,积极预防,及时处理可明显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华素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肤型)患儿70例临床观察

    我院小儿肾病中心对2008年3~7月的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常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艳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49例儿童龋齿病因分析及防治

    龋齿是牙体组织脱钙、有机质分解、牙体解剖形态溶解破坏引起的口腔常见疾病.致病原因有机体内外多种因素[1].临床发现,牙釉质的钙化不良[2]和牙咬面裂、窝沟和点隙部位的龋齿发病率高,前者多见于乳牙列期,而后者多见于年青恒牙.

    作者:褚红岩;褚惠文;尤欣;果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影响的初探

    乳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女性多见,而男性乳腺癌非常少见,仅占男性恶性肿瘤的0.38%~1.50%,占所有乳腺癌的1%~2%[1].

    作者:朱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妊娠期手术及麻醉,存在其特殊性,麻醉要求既要保证母子安全,又要满足手术要求,麻醉危险性较非妊娠的妇女大,必须高度重视,极其谨慎.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和胃贴防治化疗所致延迟性呕吐的临床观察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杀伤正常细胞.

    作者:古宏晖;杨振江;张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蛇毒血凝酶纱条宫腔填塞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30例止血效果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原因,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量多且难于控制.剖宫产是临床处理前置胎盘的急救措施与适时分娩的主要手段[2].

    作者:翁宇红;陈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康龙化成分析化学部副总裁苗文芳博士专访

    6月11日,康龙化成分析化学部副总裁苗文芳博士的专访在沃特世(Waters)公司北京分公司进行.苗博士向记者介绍,康龙化成早做国外药物化学合成方面的服务外包公司,从两年前,为适应国际药物研发趋势,开始做全面药物研发服务,包括药物设计,生物活性检测,药代动力学,合成工艺研发及放大生产,从研发到上市都提供外包服务.

    作者:顾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