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现代化住院药房的建立与运行的探讨

辛海莉

关键词:现代化药房, 管理制度, 探讨
摘要:目的:为推行现代化药房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住院药房功能区域划分、工作职责划分和药房特色管理制度的实际,对现代化住院药房的建立和运行进行总结.结果:我院住院药房区域划分明确,工作流程顺畅,现代化管理制度与上作性质相适应.结论:我院住院药房建设符合现代化药房的标准.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环氧合酶-2:治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新靶点

    环氧合酶(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Gs)的关键酶.目前认为,COX存在3种亚型,即COX-1、COX-2、COX-3[1].其中,COX-2是一种诱导型酶,在正常状态下几乎不表达,而在炎症等病理状态下表达增多.

    作者:郝言杰;王元书;牟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坏血酸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的体外实验探讨

    目的:探讨药物抗坏血酸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和鉴定NSCs,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分化细胞中酪鲺酸羟化酶(TH)表达.结果:对照组、AA20μm、AA50μm、AA100μm、AA150μm诱导7d后TH阳性细胞分别平均为1.5%、3.2%、5.5%、5.7%.结果显示AA处理后NSCs分化细胞明显TH阳性细胞表达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异(P<0.05).结论:抗坏血酸从体外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敏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动态脑电、心电图同步监测对晕厥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和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同顾分析11 5例晕厥患者的24h AEEG和AECG监测结果.结果:115例患者中诊断为脑源性晕厥或症状性癫痫12例,心源性晕厥36例,疑为反射性或其他晕厥67例.结论:24h AEEG,AECG监测对晕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静;刘玺芳;郝崴;武杨;邵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 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炎,其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破坏,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作者:高业奇;王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合并鼻中隔偏曲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121例同时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鼻腔情况后分成2组,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前组筛窦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21例常年性AR患者手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95.04%(115/121),术后1年有效率为90.91%(110/121).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彝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鼻中隔,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健祥;阙运龙;代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分散片工艺设计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又称水分散片(water dispersible table)[1],系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液的一种片剂.中药分散片就是以中药提取物、中药原粉或精制中间体为原料,加上适宜辅料制成的,能在水中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作者:苏占辉;刘玉翠;李国军;陈四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穿针配合减压术后小脑幕切开抢救外伤性脑疝

    目的:探讨术前尽早减压及术中完全减压抢救外伤性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术前穿针抽吸血胂配合去骨瓣减压术后小脑幕切开抢救外伤性脑疝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在随访半年以上的9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7例,中残9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26例.结论:术前尽早减压及术中完全减压能减少脑干受压时间,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

    作者:杨春林;张彪;侯月华;南远顺;尚丽彬;张惠明;潘密;孙仁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或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空腹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及MS其他参数的关系.方法: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17例)、MS+CHD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09例)空腹血浆MCP-1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胰岛索(FINS)水平,井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腰围、体霞指数(IMB)、空腹血糖(FPG)和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MCP-1在正常对照组为(167.1±44.8)mg/,MS组为(413.9±107.5)mg/L,MS+CHD组为(551.6±1167.3)mg/L,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4.94,P<0.05);hs-CRP在正常对照组为(1.241±0.25)mg/L,MS组为(2.02±0.53)mg/L,Ms+CHD组为(3.28±1.60)mg/L,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0.05);(2)MCP-1水平与ISI呈负相关,与FINS、CRP、BMI呈正相关;ha-CRP与ISI呈负相关,与FPG、BMI呈正相关;(3)以MCP-1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同归分析提示,ISI、FINS、hs-CRP、BMI与MCP-1具有相关性:以hs-CRP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同归分析提示,ISI、FPG、BMI与hs-CRP具有相关性.结论:MS 患者的MCP-1、hs-CRP水平增加,合并CHD的MS患者更为明显,并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尹作民;李郁金;张京波;李鹏;李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0例甲亢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川,导致机体出现代谢亢进和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全球年龄为60-69岁的人群的发病率高达约50%,而70岁以上的发病率则高达75%[1].选择和应用高血压药物不合理是造成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控制率低的重要原因,本文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作者:谭落娇;郑全慧;蒋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猴头菌菌丝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猴头菌菌丝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热水煎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研究了菌丝粉细度、加水倍数、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菌丝粉细度、提取温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细度65目的菌丝粉,提取温度为95℃,料液比(g:ml)1:8,提取时间为4h,分二次提取,在此工艺条件下,猴头菌菌丝粉中粗多糖提取率可达到2.67%.结论:正交试验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发酵猴头菌菌丝多糖的提取工艺.

    作者:赵金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拔牙75例分析

    老年人不仅是全身疾病的好发年龄,又是牙周病和龋病好发年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防治老年口腔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口腔科医生的重要责任[1].

    作者:蒋文忠;刘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5.0%、47.1%、15,0%、92.9%,明显高于对照组27.5%、30.0%、12.5%、70.0%(X2=3.95,x2=4.01,x2=4.25,x2=4.11,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P(O2)、Sa(O2)、FEV1含量均高于治疗前(t=2.154,t=2.245,,t=2.233,t=2.314,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含量均低于于治疗前(t=2.411,t=2.344,t=2.325,t=2.322,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疗效肯定,有利于调节机体与药物平衡.

    作者:李轶群;钟启腾;孙惠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肠气囊肿症影像学诊断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肠气囊肿症患者的必要性,为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时间.方法:对1998年11月-2008年4月本科收集到的肠气囊肿症5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及病理结果加以回顾分析,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肠气囊肿症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5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达80%.结论:肠气囊肿症是以肠壁黏膜下或(和)浆膜下出现单个或多个含气的囊肿为特征的疾病,由于本病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故患者有腹部症状且已除外急腹症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为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质量.

    作者:杨江萍;关素安;石静;张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脑血管造影41例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伞脑血管造影患者采取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n=20)和全程护理干预组(n=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全程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成功率为100.0%,常规护理组为95.0%;全程护理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患者采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十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玉敏;虞焰;孙悦;郭忠宝;龚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阿司匹林(拜阿斯匹灵)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用药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阿司匹林和疏血通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15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4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与疏血通联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董彦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闭合性肾损伤的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损伤的诊断达100%.肾损伤可根据i临床与CT表现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三型.轻型及多数中型钝性肾损伤可经临床保守治疗治愈,少数中型肾损伤及全部重型肾损伤需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损伤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少平;尹定尧;宋淮;周立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阻抗血流图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观察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泵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利用心阻抗血流图观察36例AMI患者左心室土动舒张期功能,检测主动舒张期(A2-0)、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三项指标,并设心绞痛组和对照组.结果:AMI组左心室功能三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异常(P<0.001).A2-O延长的发生率(60%)高于EF减低的发生率(40%),P<0.01.A2-O值与CI值呈高度负相关(r=0.61),P<0.01.结论:AMI患者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同时,也存在明显舒张功能障碍,且与泵功能受损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何庚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sol-CXCL1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规律

    目的:初步探讨sol-CXCL1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名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0名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他汀治疗组,分别在治疗2周和4周后测定sol-CXCL16和hs-CRP的浓度.结果:常规治疗组Sol CXCL16水平和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r=0.169,P>0.05);治疗2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sol-CXCL16浓度较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4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sol-CXCL16及hs-CRP浓度均较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研究提示sol-CXCL16浓度的升高与ACS患者独立相关,并可能在评估ACS危险分层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林爱珍;潘景良;陈朝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49例儿童龋齿病因分析及防治

    龋齿是牙体组织脱钙、有机质分解、牙体解剖形态溶解破坏引起的口腔常见疾病.致病原因有机体内外多种因素[1].临床发现,牙釉质的钙化不良[2]和牙咬面裂、窝沟和点隙部位的龋齿发病率高,前者多见于乳牙列期,而后者多见于年青恒牙.

    作者:褚红岩;褚惠文;尤欣;果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