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景天庚酮糖研究进展

谢予朋

关键词:景天庚酮糖, 缩水景天庚酮糖, 进展
摘要:景天庚酮糖(D-altro-heptulose)早在1917年由LaForge和Hudson在景天科植物Sedum spectabile中发现[1,2],该糖主要分布在含多汁的肉质植物中,如景天科植物Sedum spectabile和马桑属植物Coriaria,aponica含量较为丰富[3].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脉象的解剖映射、血流映射与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误区分析

    脉诊在古今中医学里都是学术热点和临床难点,笔者提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地发现脉诊的若干问题.

    作者:孙晓华;林宇春;赵宏杰;袁肇凯;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近些年来,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每4个发热患者就有1个考虑结核病的诊断.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HIV的感染和吸毒、滥用药物等原因,结核病也有增加的趋势[1].

    作者:张建;胡文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20例分析

    子宫腺肌病用药治疗几乎无效,主要行子宫全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但由于患者较年轻对保留子宫欲望强烈,近3年来,我院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保守性手术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拜如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温针灸治疗脊柱裂引起尿失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脊牲裂引起尿失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0例膀胱训练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9.4%,对照组为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脊柱裂引起尿失禁疗效显著.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冬虫夏草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分析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昆虫幼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作者:张阵阵;汪家春;储智勇;刘李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干预

    宫颈病变是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阴道镜是筛选无症状妇女宫颈病变的有效工具.

    作者:付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sol-CXCL1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规律

    目的:初步探讨sol-CXCL1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名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0名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他汀治疗组,分别在治疗2周和4周后测定sol-CXCL16和hs-CRP的浓度.结果:常规治疗组Sol CXCL16水平和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r=0.169,P>0.05);治疗2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sol-CXCL16浓度较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4周后强化他汀治疗组sol-CXCL16及hs-CRP浓度均较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研究提示sol-CXCL16浓度的升高与ACS患者独立相关,并可能在评估ACS危险分层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林爱珍;潘景良;陈朝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苹果酸舒尼替尼对LA795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SU11248)对LA795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移植瘤模型,将50只接种高转移性LA795肺腺癌细胞T739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阴性治疗组、低剂量SU11248组、中剂量SU11248组、高剂量SU11248组.接种4d后开始用SU11248干预,每5d用游标卡尺测量皮下移植瘤大长径(a)和横径(b),计算肿瘤体积,平均瘤体积=axb2/2,计算肿瘤乍长抑制率.接种24d后脱颈臼处死全部小鼠,解剖剥离皮下移植瘤固定,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计数增殖指数和凋亡率.结果:各剂量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以岛剂量组生长慢;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以高剂量组生长高,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间增殖指数与剂量呈反向变化,剂越大,SPF越低,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各剂量组间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剂量呈同向变化,剂量越大,肿瘤细胞AR越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U11248可能具有抑制肺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

    作者:卢平;张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综合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无效、总有效率为(41.7%、18.3%、81.7%),高于对照组(30.0%、36.7%、66.7%),(x2=3.86,x2=3.91,x2=3.94,P<0.05);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丽娟;李琼;魏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乳腺微小病变123例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123例患者乳腺微小瘸变的诊治,探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法:采用数字钼靶X线摄片,彩色B超检查,定位活检技术,对乳腺微小病变患者123例诊断分析.结果:123例钼靶摄片病灶136个,彩色B超检查病灶78个,经x线或B超定位活检发现乳腺纤维瘤39例,乳腺癌27例,乳头状癌9例,乳腺囊性增生48例.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片和彩色B超检查定位活检,对发现乳腺微小病变和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陈锭光;池华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5.0%、47.1%、15,0%、92.9%,明显高于对照组27.5%、30.0%、12.5%、70.0%(X2=3.95,x2=4.01,x2=4.25,x2=4.11,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P(O2)、Sa(O2)、FEV1含量均高于治疗前(t=2.154,t=2.245,,t=2.233,t=2.314,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含量均低于于治疗前(t=2.411,t=2.344,t=2.325,t=2.322,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疗效肯定,有利于调节机体与药物平衡.

    作者:李轶群;钟启腾;孙惠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对两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药量明显减少(P<0.01),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影响也各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败时间短,用药量少,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法.

    作者:虞焰;卢玉敏;王宏斌;郭忠宝;龚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我科1114例颅脑手术后39例颅内感染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13例(33.3%).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5例(12.8%),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5例(12.8%),幕上颅内肿瘤切除术3例(7.7%),幕下颅内肿瘤切除术4例(10.4%),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12.8%),脑脓肿摘除术2例(5.1%),颅骨修补术2例(5.1%).术后留置引流管26例,脑脊液切口漏12例,切口下积液9例.脑室外引流3例,手术时间>4小时23例.结论:颅内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脑脊液耳鼻和切口漏、术中所置引流管和脑室外引流管、手术时间过长、激素的术前应用的等有关.致病菌以肺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大多数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膏霉索耐药.

    作者:马国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鈷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鈷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的50例患者,对其中的30例使用甲鈷安联合卡马两平治疗为治疗组,另外20例一般治疗为对照组,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病例在痊愈率、显效率、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甲鈷古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可文;李又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护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见的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亦称Graves病.

    作者:王月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49例儿童龋齿病因分析及防治

    龋齿是牙体组织脱钙、有机质分解、牙体解剖形态溶解破坏引起的口腔常见疾病.致病原因有机体内外多种因素[1].临床发现,牙釉质的钙化不良[2]和牙咬面裂、窝沟和点隙部位的龋齿发病率高,前者多见于乳牙列期,而后者多见于年青恒牙.

    作者:褚红岩;褚惠文;尤欣;果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缓解脊柱融合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缓解脊柱融合术中应用了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20例行脊柱融合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氟比洛务酯组(A组,n=60)和对照组(B组,n=60),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1mg/kg氟比洛芬酯或0.1ml/kg安慰剂(脂肪乳).分别记录术毕苏醒后立即、1、2、4、6、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苏醒后1、2、4、6h VAS A组均低于B组(P<0.05),在苏醒历立即,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术后24h A组的曲马多用量(255.6±45.2)rng低于B组(325.5±56.2)mg(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明显缓解脊柱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疼痛和痛觉过敏,减少术后的曲马多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伞可靠.

    作者:杨亚杰;闫卫国;孙志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现代化住院药房的建立与运行的探讨

    目的:为推行现代化药房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住院药房功能区域划分、工作职责划分和药房特色管理制度的实际,对现代化住院药房的建立和运行进行总结.结果:我院住院药房区域划分明确,工作流程顺畅,现代化管理制度与上作性质相适应.结论:我院住院药房建设符合现代化药房的标准.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辛海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危孕妇心理特点及护理

    高危妊娠对妇女身心健康威胁极大,常导致母体和胎儿的发病和死亡以及高额的医疗花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高危孕妇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时了解高危孕妇的心理状态,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是关系到高危妊娠管理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1].

    作者:董秀英;文景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纳豆激酶纤维蛋白溶解和抗血栓作用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纳再激酶的纤维蛋白溶解和抗血栓的作用.方法:通过研究纳豆激酶对正常新西兰兔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大鼠血小板血栓(动-静脉旁路法)的影响来评价纳豆激酶的纤溶和抗血栓作用.结果:纳豆激酶中、高剂量可明显缩短ELT、延长TT、APTT.增加FDP的含量;纳豆激酶高剂量能减少大鼠血小板血栓模型之血栓湿重,但对血栓干重无明显影响.结论:纳豆激酶具有纤维蛋自溶解作用.

    作者:梁惠婵;杨鹊;欧慧瑜;肖百全;杨威;王茜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