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9-0959
  • 国内刊号:11-4395/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9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92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2011年2期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浆miR-125b-5p表达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miR-125b-5p表达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为观察组.据临床分型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共37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共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共37例;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浆miR-125b-5p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浆miR-125b-5p与hs-CRP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miR-125b-5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miR-125b-5p水平低于SAP、UAP、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SAP、UAP、对照组(P<0.05).UAP组患者miR-125b-5p水平低于SAP、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SAP、对照组(P<0.05),SAP患者miR-125b-5p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元回归Logistic分析表示,血浆miR-125b-5p水平低、hs-CRP水平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与hs-CRP呈正相关(P<0.01),与miR-125b-5p呈负相关(P<0.01),miR-125b-5p与hs-CRP呈负相关(P<0.01);miR-125b-5p、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均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随着疾病越来越严重,其血浆miR-125b-5p水平降低,hs-CRP水平则上升,且两者呈负相关,miR-125b-5p水平低、hs-CRP水平高是影响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者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指标.

    作者:耿汉科;刘雅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罩式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索头罩式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科6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NIPPV头罩组(n=32)和NIPPV鼻面罩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心率(HR)、pH以及动脉收缩压(SAP)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漏气发生率、NIPPV治疗时间、初始24 h治疗中断例数、住院死亡例数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头罩式NIPPV治疗后,COPD患者PaCO2水平降低,PaO2/FiO2指数提高,通气治疗2 h后,其HR、RR、SAP更容易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IPPV头罩组患者治疗时间、初始24 h治疗中断率、漏气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罩式NIPPV治疗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作者:马芳丽;张志刚;李斌;岳伟岗;侯宇颖;张彩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艾滋病患者合并特大尾骶部压疮1例报道

    目的:本文通过对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艾滋病(AIDS)患者尾骶部巨大压疮疗效观察,明确AIDS患者尾骶部压疮的特点、临床分期以及治疗的特殊性.方法:给予AIDS患者尾骶部巨大压疮临床分期治疗.结果和结论:AIDS患者控制压疮关键的是预防.临床实践中,当溃疡深达肌肉组织时,需做局部清创手术.对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选择正确的敷料,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合理换药,改正不恰当或无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效果和预后效果.

    作者:李敏;王晓旭;王春红;沈逸婷;陆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保肝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保肝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疗效及成本-效益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80例急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护肝治疗,包括B族维生素、保肝类药物,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定期复查肝功能.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成本-效益.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7%、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平均成本高于对照组,但其总有效率、成本-效益比(C/E)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保肝治疗急性肝损伤,通过纠正失调的肠道菌群状态从而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且经济及社会效益高.

    作者:陈耀明;施杨利;周柳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院精神病区2015—2017年抗精神病主要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病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精神病区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日均费用(DDC)、排序比(B/A)等情况,并探究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①我院精神病区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每年快速增长,而经典型抗精神药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②2015年我院抗精神病药DDDs值大的是氯氮平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利培酮,2016年、2017年DDDs值除氯氮平片与盐酸齐拉西酮外均上升且幅度较大;③2015—2017年,除氯氮平片、舒必利片、氯丙嗪片、氟哌啶醇注射液、氟哌啶醇片与利培酮外,其他抗精神病药的DDC值无明显变化;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B/A值除奥氮平片与氨磺必利外大多大于1或接近1,而经典型抗精神病药除了氟哌啶醇注射液、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其他药物的B/A值均>1.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较为合理,其中疗效好、安全性高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临床医生仍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经济状况合理选择药物,切实做到有效、安全用药.

    作者:杨廷江;刘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童支气管肺炎与血清维生素A、D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肺炎与血清维生素A、D水平的相关性,提供补充维生素A、D防治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4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儿童保健科查体的儿童14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维生素A、D水平.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男59例,女87例,平均年龄(8.66±7.94)月,维生素A、D均值分别为:(1.105±0.659)μmol·L-1;(38.563±11.314)nmol·L-1.健康对照组男74例,女72例,平均年龄(9.51±5.80)月,维生素A、D均值分别为:(1.471±0.741)μmol·L-1;(41.437±12.406)nmol·L-1.观察组患儿维生素A、D平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维生素A、D缺乏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A正常构成比低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A不足构成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维生素D不足及正常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D不足在肺炎儿童中普遍存在,补充维生素A、D可能有助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防治.

    作者:田新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基酸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氨基酸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住院患者21例,采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白天的3袋为正常腹膜透析液,夜间以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留腹8 h左右,应用8周,观察CAPD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为341 mOsm/kg·H2 O,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渗透压提高到365~379 mOsm/kg·H2 O,与2.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基本相似,但单袋出超量较1.5%及2.5%腹膜透析液增加.治疗8周后,患者血ALB由(27.49±3.82)g·L-1增加到(28.64±4.41)g·L-1(P<0.05);多数患者血ALB水平升高,高增幅为8 g·L-1左右.患者血BUN、UA、血P水平均降低(P<0.05),血HB水平升高(P<0.05),但血Cr及血Ca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短暂恶心、呕吐,未观察到有腹痛、腹泻及腹膜炎的发生.结论:应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对CAPD患者进行夜间留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效能,并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营养不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彬;李雪芹;马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信息化建设与监管业务的正向反馈模式实践研究

    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逐渐进入政府行政管理领域,成为提升监管业务效能、降低监管成本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支撑是监管工作的基本手段,而数据服务决策可有效推动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反之,监管工作中的资源配置、监管绩效又反作用于信息化建设.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构建信息化建设与监管业务的正向反馈模式,信息化建设的正向反馈成功运用于人员机构库构建、i办公、移动监管APP、一网通办、药品实时监控和两个大平台智能化转变等方面,监管业务对信息化建设正向反馈作用主要表现为绩效评估、业务部门参与、信息中心转型等方面.

    作者:赵燕君;柴雄;周凤舞;吴季平;黄伟俊;王龙;陈华;王广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社区医院信息认证平台的慢性胃炎用药智能化管理

    目的:基于社区医院信息化认证平台,构建更契合社区医院慢性胃炎用药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结合慢性胃炎用药特点,梳理各生产厂家提供的新版药品说明书.结果与结论:从明晰认证平台建设需求,开发在线监控系统,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升药学服务能级.

    作者:张丽;杨耀芳;朱建萍;胡坚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医养结合研究主题剖析

    目的:系统分析中文发表的医养结合相关文献,揭示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的主要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医养结合的中文期刊文献.采用BICOMS-2抽取和整理关键词,生成共现矩阵,采用gCLUTO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目前医养结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社会化养老、医疗机构的改制、养老服务以及一些护理保险制度等内容.社会网络图显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的原因(老龄化、空巢老人、失能老人 、留守老人)、医养结合的现状和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结论:通过共词聚类分析确定的研究主题符合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建成;潘蓓;王稼祥;李沐阳;贾俊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针注射系统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回顾无针注射系统的发展历史,汇总无针注射系统的类型、原理及优缺点,总结无针注射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提出无针注射系统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hk1与Chk2高表达对DADS阻滞人胃癌BGC823细胞G2/M期的影响

    目的:在建立Chk1/2基因高表达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基础上,探讨Chk1/2基因在二烯丙基二硫(DADS)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G2/M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ADS作用于Chk1/2高表达BGC823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hk1、p-Chk1、Chk2、p-Chk2、Cdc25C与Cyclin B1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Chk1高表达组G2/M期细胞较对照组与空载体组增加(P<0.05).而15 mg·L-1 DADS处理后,各组G2/M期细胞较处理前增加,Chk1高表达组较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k2高表达组G2/M期细胞较对照组与空载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ADS处理Chk2高表达组后,G2/M期细胞较对照组与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Chk1/2蛋白及p-Chk2表达水平不受DADS的影响,但p-Chk1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5).DADS处理Chk1高表达BGC823细胞12、24、36、48 h后,Cdc25C磷酸酶与Cyclin B1表达较对照组呈时间依赖性下降(P<0.05).结论:DADS阻滞人胃癌BGC823细胞G2/M期与激活Chk1/Cdc25C/Cyclin B1通路有关.Chk1高表达可增强DADS阻滞G2/M期细胞的作用,而Chk2高表达对DADS无影响.

    作者:王莉;曾颖;夏红;刘芳;苏波;曾希;凌晖;苏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奥卡西平改善NMDA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奥卡西平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病变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卡西平组、美金刚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均通过双眼玻璃体内注射NMDA的方法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造模后开始干预,奥卡西平组灌胃给予80 mg·kg-1奥卡西平,美金刚组灌胃给予10 mg·kg-1美金刚,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6天,采用视网膜电图评估每组大鼠视功能的差异.视网膜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Brn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Bcl-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奥卡西平组及美金刚组大鼠明视负向反应(PhNR)振幅增加(P<0.05),视网膜厚度增加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数目增加(P<0.05),视网膜中的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比值降低(P<0.05).结论:奥卡西平能通过抑制凋亡通路改善NMDA诱导的视网膜病变.

    作者:杨欣;张勇;姚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我国医养结合文献作者研究能力和团队特征分析

    目的:对我国医养结合文献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合作关系进行分析,挖掘我国医养结合核心研究团队和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期刊发表的医养结合相关中文文献.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COMS)提取和整理关键词信息,生成共现矩阵,采用NetDraw绘制社会网络图谱,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70位作者在2008—2016年间发表了485篇医养结合相关研究,其中发表文献数量超过8篇的有94名.聚类分析将94名研究人员分为32个团队,其中以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团队为庞大;然而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度较小.结论:我国医养结合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人员散落,研究团队之间合作度较弱.

    作者:王建成;潘蓓;张菊霞;蔡辉;贾俊海;郭天康;包国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LA-IOT技术在医药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在医药物流领域,温度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确保冷链全程不超温、数据不断链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北京中集开发了LA-IOT智能监控管理系统.LA-IOT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冷链过程中温度信息采集、出入库识别、位置追踪,真正实现冷链全程温度不断链,同时便于资产管理.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突破批量出入库自动识别技术、堆垛无线信号传输等关键技术,系统成功应用对医药冷链物流监控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解决医药冷链安全问题,实现国家有效监管和人民健康保障.

    作者:孙长国;程绍海;刘峻旭;王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及其同源性探讨

    目的:了解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中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及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试验结果不敏感的CR-KP共34株,根据CLSI M100S-27th文件的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确证其是否为产酶菌株,通过PCR方法扩增5种碳青霉烯酶基因(bla KPC、bla IMP、bla OXA-48、bla VIM、bla NDM),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明确基因型;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4株肺炎克雷伯菌经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确证均为产酶菌株,PCR检测显示均为KPC-2型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显示34株菌可分为5组,其中1、2、4组为主要流行菌株.结论:院内存在以KPC-2为主要耐药基因的CR-KP克隆株的流行,且主要以重症医学科耐药株流行,34株菌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

    作者:别立翰;马晨芸;蒋秀娣;陆志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痰阻心脉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清TIMP-1、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痰阻心脉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hocardiography,ECG)变化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痰阻心脉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绞痛评分量表(GRACE)评分、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心电图变化、血清TIMP-1和sICAM-1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64.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RACE评分均下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评分均下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8.10%)比对照组(66.67%)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IMP-1水平上升,sICAM-1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佳(P<0.05).结论: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痰阻心脉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调节血清TIMP-1和sICAM-1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谭忠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宝库,在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各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其中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两种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着临床治疗和患者用药安全,因此,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从而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已成为广大药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越来越重要,本文对近十年相关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新想法.

    作者:马静;田亮玉;周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组给予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分别治疗10个月,观察患者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尤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叶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更好地改善各项指标,疗效更加确切.

    作者:阎保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重症病毒性肺炎住院病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26例给予基础抗感染治疗联合甲泼尼龙2 mg·kg-1·d-1,静滴;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高剂量干扰素20万IU·kg-1· 次-1,bid,雾化吸入;观察组26例在治疗组基础上予减甲泼尼龙为1 mg·kg-1·d-1,静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观察组退热时间、氧饱和度恢复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缩短(P<0.05);三凹征消失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观察组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间疗效比较,24 h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23.1%、治疗组57.7%、观察组53.8%(P<0.05);72 h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73.1%、治疗组100%、观察组96.2%(P<0.05);住院7 d治愈率分别为对照组39.5%、治疗组80.8%、观察组73.1%(P<0.05).结论:雾化吸入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短疗程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未见不良反应.二者联用显著缩短热程,肺部啰音消失和病灶吸收快,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作者:孙海蓉;朱爱云;过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国内医药卫生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对我国医药卫生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CAI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获取CAI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S-2)对作者机构、发表时间和期刊信息进行提取和整理,对作者机构生成共现矩阵,并采用NetDraw生成机构的社会网络图,对于作者和关键词采用VOSviewer软件进行提取,并生成主要作者的合作图,关键词的密度图和聚类图.结果:国内医药卫生领域CAI研究呈由递增到递减的趋势,4596篇研究刊载在805种期刊上,载文量多的期刊为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发文量大于5篇的作者仅有20名,主要作者分为9个主要的合作团体,作者机构团体有5个,研究主题主要有7个.结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CAI研究开展的较晚,总体呈由递增到递减的趋势,参与研究的团体和机构团队众多,但各团体之间、作者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仍需进一步增强合作.研究主题较多,但仍需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朱弈蒙;张福利;蔡润津;高亚;邢丽娜;田金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B超、MRI及宫腔镜联合诊断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B超、MRI及宫腔镜联合诊断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6例疑似宫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6例患者均于宫腔操作前接受经阴道B超检查、MRI检查,并于宫腔镜下行活检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分别对B超、B超联合MRI、B超联合宫腔镜、B超联合MRI及宫腔镜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宫腔异常者114例,宫腔无病理变化者22例.宫腔异常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子宫内膜增生33例,子宫内膜癌5例,其中良性病变占96%(109/114).对良性宫腔病变的诊断,B超联合宫腔镜、B超联合MRI及宫腔镜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较高,且二者计算值无明显差异;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B超联合MRI、B超联合MRI及宫腔镜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较高,且二者计算值无明显差异.结论:育龄期或围绝经期女性宫腔占位病变多为良性病变,选择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价值较高.对绝经后女性考虑宫腔病变或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需常规行B超联合MRI检查,必要时联合宫腔镜定位活检明确诊断.

    作者:韩艳芳;姚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