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益肝灵胶囊中辅料大豆磷脂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肝灵片对照组,益肝灵胶囊对照组,大豆磷脂小、中、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豆磷脂组以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复制实验性肝损伤模型后,给予大豆磷脂治疗,周期10 d,并与益肝灵片及益肝灵胶囊进行对照.结果 仅大剂量大豆磷脂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而对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脏系数则无明显影响.而益肝灵胶囊和益肝灵片均能降低升高的ALT,AST和肝脏系数.结论 益肝灵胶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不是辅料卵磷脂所致,但一定剂量的卵磷脂可能对降低ALT有所帮助.
作者:贾乐陶;陈进;魏福荣;高瑞银;张宏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考察微肥处理对连作川明参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明参中总多糖的含量,以正交法设计试验,比较评定施加不同的微肥对川明参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 葡萄糖质量浓度在20~80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98 8X+0.046 4,r=0.999 7(n=5),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1.24%(n=6).正交试验表明,以锰0.1%、硼0.1%、锌0.01%作叶面喷施加微肥时,连作川明参的总多糖含量高.结论 适当施加微肥能够提高连作川明参中总多糖的含量.
作者:曾庆秋;严铸云;汪杨丽;郭晓恒;罗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40%体表皮肤Ⅲ度烫伤模型(时相点为伤后6,12,24 h),应用生理记录仪监测、心肌组织切片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等技术观察大鼠严重体表烫伤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变化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它们的影响,同时检测三七总皂苷对烫伤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大鼠严重烫伤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显著下降,心肌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心肌组织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烧伤后12 h显著.应用三七总皂苷后心脏功能下降趋势缓解、TUNEL阳性细胞率下降、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结论 烧伤后心肌组织发生了以心功能下降、心肌细胞凋亡为特征的心肌损害,三七总皂苷能减轻大鼠烧伤后的心肌功能损害,其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及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有关.
作者:黄恩;金宏伟;郑永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二氮唑蓝(MTT)法观察青蒿琥酯及其含药血清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青蒿琥酯及其含药血清均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青蒿琥酯的半数抑瘤浓度(IC50)为31.21 μg/mL,20%和10%的含药血清的抑制率分别为29.78%和21.91%.结论 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武晓玉;张玉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调查分析,促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医院2006年6~12月门、急诊处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除外)共计12 660张,对每份处方中药物的适应证、相互作用、联合用药、用量用法、重复用药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 660张处方中1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1 099张,2项及2项以上不合理用药的处方201张;不合理用药共计1 510项次,不合理用药处方1 300张,占总处方的10.27%.结论 医院门诊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大力倡导和支持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与医师一道努力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赵延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反流性食道炎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方法 将12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B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加铝碳酸镁片,C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加法莫替丁,治疗4周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组治疗成本分别为1092.68,1 321.16,1107.24元;有效率分别为53.49%,73.81%,87.5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43,17.90,12.65;B组和C组相对于A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24和0.43.结论 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加法莫替丁是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较佳治疗方案.
作者:张惠卿;李梅;尹逊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 对深圳市中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到的292例ADR报告,利用Microsoft Escel电子表格进行频数分析.结果 292例ADR患者中>60岁有186例(63.70%);涉及药品11大类共73个品种,其中以中药注射液的ADR发生率高,为98例(33.56%),其次为抗微生物药82例(28.08%);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有203例(69.52%);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多(214例,49.77%).结论 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及抗微生物药,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郭彬;梁林军;刘志承;魏俊婷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2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 224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159例(占70.98%),中成药制剂26例(占11.61%);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为常见,占总数的58.93%(132例),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较严重的ADR有4例,占1.79%;女性ADR高于男性,≥6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79.46%(178例).结论 ADR的发生原因诸多,表现多样,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定春;莫陵;范平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统计医院2004-2006年抗菌药物的采购金额、销售金额、数量等数据,对其销售比例、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采购金额排序、每日药费、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进行微机化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抗菌药物采购金额逐年增长,销售比例高于国际抗菌药物消耗水平,销售金额居前3位的分别是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DDDs始终居前3位的药物是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差别较大.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口服制剂的使用基本合理,注射剂有滥用现象.
作者:卢利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结果 苯甲醇质量浓度在0.1~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0.5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黄连痱子散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法直接提取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在350 nm波长处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5~25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62 2 C+0.018 2,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2%,方法的日间精密度为1.08%,日内精密度为0.7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痱子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力;刘砚韬;申向黎;张伶俐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蜜炙罂粟壳种子中的吗啡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orsil C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0.055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2∶2∶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吗啡进样量在0.084 6~0.676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 058 836X-42 185,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44%,RSD=2.6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作为蜜炙罂粟壳中吗啡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何禄仁;宋平顺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蒙药四味土木香散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氨基柱,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0∶10∶10),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198~1.9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1%,TSD为1.49%.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马晔斐;温爱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菌毒清颗粒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15∶85),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结果 绿原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150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3%,RSD为0.85%(n=6).结论 方法可靠、简单,为控制菌毒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运景;王乾蕾;陈钧茂;邢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考察复方替硝唑栓剂的稳定性.方法 以性状、融变时限、pH值、微生物限度及含量为指标,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结果 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5±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室温(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24个月,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复方替硝唑栓剂的有效期可暂订为2年.
作者:朱兴年;王震;景荣芳;王雪晴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茵陈、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茵陈、白芍的薄层色谱分离良好,斑点明显,专属性好,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483~2.41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0.33%(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世玲;金向群;肖芳;刘永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苦参碱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苦参碱及有关物质的含量.以乙腈-0.1%磷酸(7∶93)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2 nm,理论塔板数按苦参碱计算应不低于1 500.结果 与放置0 d时比较,放置6个月后3批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苦参碱在避光、阴凉处保存时稳定性良好.
作者:李克雄;徐为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乐霜中哈西奈德和盐酸苯海拉明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82.5∶17.5),检测波长为258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采用外标法.结果 哈西奈德质量浓度在8.92~44.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72%;盐酸苯海拉明质量浓度在0.09~0.4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1.0%.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复乐霜中哈西奈德和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
作者:刘燕;周本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首乌藤中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首鸟藤的大黄素含量.方法 采用酸水解和氯仿回流提取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2C)法测定首乌藤药材的大黄素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80∶20,用磷酸调pH值至3.0),检测波长为444 nm,灵敏度为1.0 AUFS.结果 大黄素进样量在0.046~0.15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0.93%(n=6).江苏(两批次)、贵州、河南、湖北产首乌藤药材的大黄素含量分别为0.075 6%,0.0504%,0.1721%,0.0184%,0.055%.结论 不同产地的首鸟藤药材的大黄素含量差异显著.
作者:瞿发林;谈丽娜;董文森;赵勇;叶光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双虎肿痛宁喷雾剂的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结果 乌头碱质量浓度在1.015 2~5.076 0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3%,RSD为1.1%(n=6).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虎肿痛宁喷雾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专属性强,稳定性好.
作者:冉海琳;吴佳;杨惠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降糖甲片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 以Lu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流速为0.8 mL/min,检测器为Alltech ELSD 2000.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2.014~10.07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7%,RSD为1.97%(n=6).结论 该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降糖甲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姝红;李军兰;金继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测定前列舒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2~2.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9%,RSD为0.64%(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亚林;张浩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注射用帕米磷酸二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氢氧化钠溶液-乙腈(86∶14),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95 nm,发射波长为48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帕米膦酸二钠质量浓度在2.995~23.9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32%.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帕米磷酸二钠的含量.
作者:刘爱芹;马淑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浊度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的效价.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加菌量为0.5%~1.0%(V/V),于(37±0.5)℃培养约4 h后测定.结果 抗生素线性质量浓度为0.03~0.10 U/mL,二剂量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2.2%(n=9).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影响因素较少,可作为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效价的测定方法.
作者:王金龙;高燕霞;王茉莉;姜建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优选胰腺安胶囊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因素为溶剂用量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药材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90 min.结论 优化工艺合理、稳定,为胰腺安胶囊的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于秀华;张永和;王明星;付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优选补肾调经颗粒的佳醇提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山茱萸中熊果酸含量为指标.结果 佳工艺为加醇4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提取1 h为宜.结论 该工艺条件能充分提取山茱萸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刘洪;古碧秀;宋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研制供临床直接使用的大容量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方法 苦参碱浓配,葡萄糖先浓配除热原后稀配,混合苦参碱溶液,精滤、灌封、灭菌,得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并建立其质量标准.结果 试制的3批样品均符合质量标准,稳定性考察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研制的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处方及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可控,稳定性良好.
作者:杨善彬;梅虎;周原;李志良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通过查阅文献,回顾喜树碱和紫杉醇的开发历程,总结目前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现状,发现天然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以改善其药理学特性;2)以新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靶点为指导寻找新的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3)发现新的作用靶点;4)加强构效关系研究.
作者:申向黎;张伶俐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为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乙素.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该文介绍了近10年灯盏花素心血管方面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张晓丹;刘婧;张伟兵;刘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机体在受到创伤后全身和局部的免疫状态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免疫系统除了在机体防御及炎症反应中起作用,还通过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对创伤愈合过程进行调节,并伴随创伤修复的整个过程.T淋巴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之一,它通过识别抗原并产生各种细胞因子来参与创伤愈合的调控.完整的细胞免疫反应对良好的组织修复是必需的,而各种导致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因素会延缓伤口愈合.该文就创伤后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介绍.
作者:谢成;简华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患者,男,75岁,因多饮、多食、多尿11年,血糖控制不佳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示心率56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清,血压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糖9 mmol/L,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作者:文明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P-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P-转移因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68.7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转移因子口服液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且易被接受的药物.
作者:马霞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血清中奥氮平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血清碱化后用乙醚提取,采用RP-HPLC法检测,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150 mm ×4.6 mm,2.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6.86,内含0.5%三乙胺)-甲醇(40∶6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25℃.结果 血清中奥氮平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16~203.00 μg/L(r=0.999 8),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22 μg/L,相对回收率为99.4%~100.6%,日内RSD为2.00%~2.29%(n=5),日内RSD为2.05%~4.28%(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奥氮平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唐亚芳;宋伟明;吴柳松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治疗组)和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对照组(对照组),均予常规抗感染、扩张支气管、止咳、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好.
作者:陈俊玲;夏蕾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国产头孢泊肟酯片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78例轻度及中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头孢泊肟酯片200 mg(2次/d),对照组38例口服头孢克洛片500 mg(3次/d),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5%与81.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2%与85.0%,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头孢泊肟酯片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周燕萍;张军;庞宗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3种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致恶心、呕吐(PONV)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行LC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于手术结束前Ⅰ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5 mL,Ⅱ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Ⅲ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地塞米松5 mg,Ⅳ组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20 mg,分别于手术后24 h评估并记录患者的PONV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相比,其余3组24 h内PONV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Ⅳ组24h内PONV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组口干、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 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方案预防PONV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花费较低,是3种治疗方案中理想的方案.
作者:徐文峥;梅祎军;何伟珍;陈文钦;徐璐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诱发原因.方法 归纳和分析医院临床近期发现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结果 喜炎平注射液的过敏反应较为常见,诱发原因除制剂本身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物质及制剂稳定性外,也与生产、储存不规范所产生的杂质有关.结论 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必须高度重视喜炎平注射液的过敏反应.
作者:杨人泽;李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保护创伤性截瘫患者皮肤完整性及预防褥疮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脊髓损伤所致瘫痪患者通过早期温水擦浴,骨突部按摩,气圈、软枕、软垫合理使用,正确翻身等有效措施,可以预防褥疮.结果 78例脊髓损伤所致瘫痪患者中,在外院已发生褥疮的9例有8例治愈,1例未治疗自动出院,其余69例无一例发生褥疮.结论 创伤性截瘫患者通过密切观察及早期皮肤护理,能有效防治褥疮.
作者:钟渝;吴新军;方青;吴雪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直肠黏膜保护剂(太宁栓剂)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将74例不同病因引起的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直肠黏膜保护剂组(治疗组)和0.9%盐水熏洗肛门皮肤组(对照组),并进行治疗及疗效对比.结果 太宁栓剂能较快地缓解局部瘙痒症状,有助皮肤损害的恢复,有效率达75.7%,明显高于对照组(16.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在外用疗法治疗继发于肛肠疾病的肛门瘙痒症时,太宁栓剂可作为一种常用的局部治疗药.
作者:陈鑫;吴诚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发生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结果 212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有效94例,进步42例,死亡70例,有效率为44.3%.调查发现,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者效果不佳,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头孢吡肟与乳酸环丙沙星联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重症肺部感染,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的治愈率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提高患者免疫力、切断感染源、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海滨;孙艳;谭次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方案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临床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氟西汀+电针)、B组(电针+心理治疗)、C组(氟西汀+心理治疗),各20例,观察各组的起效时间、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94.7%,B组为88.9%,C组为94.7%(P>0.05);C组复发率为63.2%,明显高于A组的26.3%和C组的27.8%(P<0.05);A组和B组在治疗2周后起效,C组在治疗3周后起效.结论 A组和B组是轻、中度抑郁症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段冬梅;图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治疗输液反应寒战的效果,探讨输液反应寒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输液反应中出现寒战的患者27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曲马多,对照组使用异丙嗪,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寒战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且寒战停止1 h后患者体温升高差值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曲马多可有效治疗输液反应寒战.
作者:徐晓众;徐振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3种头孢哌酮钠注射液对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780例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头孢哌酮钠注射液(派先,A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注射液(优哌,B组)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注射液(澳必健,C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率为83.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B组有效率为93.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3%;C组有效率为94.6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疗效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刘仕彪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丙泊酚配伍小剂量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86)采用丙泊酚配伍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后行人流术,对照组(n=78)采用常规人流术,术前1 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4 mg.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中无痛苦者分别为85例(98.84%)和0例,术后并发人流综合征者分别为1例和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术中宫颈松弛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丙泊酚配伍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镇痛效果好且安全.
作者:晏永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及耐药特征.方法 对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2005年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 该院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从2003年的38.98%和36.36%上升到2005年的55.56%和50.54%;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ESBLs菌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其中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上升较慢,而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较快,特别是所有第3代以上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趋势令人担忧.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检出率与耐药率逐年增加,这与第3代以上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率逐年增加有密切关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和避免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所在;产ESBLs菌重症感染的患者应首选亚胺培南.
作者:周晨霞;张瑞忠;汪宇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