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蒿琥酯抗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

武晓玉;张玉萌

关键词:青蒿琥酯, 抗肿瘤作用, 人宫颈癌HeLa细胞,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二氮唑蓝(MTT)法观察青蒿琥酯及其含药血清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青蒿琥酯及其含药血清均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青蒿琥酯的半数抑瘤浓度(IC50)为31.21 μg/mL,20%和10%的含药血清的抑制率分别为29.78%和21.91%.结论 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浊度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的效价

    目的 建立浊度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的效价.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加菌量为0.5%~1.0%(V/V),于(37±0.5)℃培养约4 h后测定.结果 抗生素线性质量浓度为0.03~0.10 U/mL,二剂量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2.2%(n=9).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影响因素较少,可作为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效价的测定方法.

    作者:王金龙;高燕霞;王茉莉;姜建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的研制

    目的 研制供临床直接使用的大容量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方法 苦参碱浓配,葡萄糖先浓配除热原后稀配,混合苦参碱溶液,精滤、灌封、灭菌,得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并建立其质量标准.结果 试制的3批样品均符合质量标准,稳定性考察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研制的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处方及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可控,稳定性良好.

    作者:杨善彬;梅虎;周原;李志良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甲片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降糖甲片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 以Lu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流速为0.8 mL/min,检测器为Alltech ELSD 2000.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2.014~10.07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7%,RSD为1.97%(n=6).结论 该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降糖甲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姝红;李军兰;金继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我院2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2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 224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159例(占70.98%),中成药制剂26例(占11.61%);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为常见,占总数的58.93%(132例),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较严重的ADR有4例,占1.79%;女性ADR高于男性,≥6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79.46%(178例).结论 ADR的发生原因诸多,表现多样,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定春;莫陵;范平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青蒿琥酯抗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二氮唑蓝(MTT)法观察青蒿琥酯及其含药血清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青蒿琥酯及其含药血清均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青蒿琥酯的半数抑瘤浓度(IC50)为31.21 μg/mL,20%和10%的含药血清的抑制率分别为29.78%和21.91%.结论 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武晓玉;张玉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国产头孢泊肟酯片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40例

    目的 评价国产头孢泊肟酯片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78例轻度及中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头孢泊肟酯片200 mg(2次/d),对照组38例口服头孢克洛片500 mg(3次/d),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5%与81.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2%与85.0%,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头孢泊肟酯片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周燕萍;张军;庞宗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三七总皂苷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40%体表皮肤Ⅲ度烫伤模型(时相点为伤后6,12,24 h),应用生理记录仪监测、心肌组织切片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等技术观察大鼠严重体表烫伤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变化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它们的影响,同时检测三七总皂苷对烫伤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大鼠严重烫伤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显著下降,心肌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心肌组织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烧伤后12 h显著.应用三七总皂苷后心脏功能下降趋势缓解、TUNEL阳性细胞率下降、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结论 烧伤后心肌组织发生了以心功能下降、心肌细胞凋亡为特征的心肌损害,三七总皂苷能减轻大鼠烧伤后的心肌功能损害,其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及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有关.

    作者:黄恩;金宏伟;郑永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调查分析,促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医院2006年6~12月门、急诊处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除外)共计12 660张,对每份处方中药物的适应证、相互作用、联合用药、用量用法、重复用药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 660张处方中1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1 099张,2项及2项以上不合理用药的处方201张;不合理用药共计1 510项次,不合理用药处方1 300张,占总处方的10.27%.结论 医院门诊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大力倡导和支持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与医师一道努力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赵延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丙泊酚配伍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86例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丙泊酚配伍小剂量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86)采用丙泊酚配伍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后行人流术,对照组(n=78)采用常规人流术,术前1 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4 mg.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中无痛苦者分别为85例(98.84%)和0例,术后并发人流综合征者分别为1例和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术中宫颈松弛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丙泊酚配伍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镇痛效果好且安全.

    作者:晏永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复方替硝唑栓剂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复方替硝唑栓剂的稳定性.方法 以性状、融变时限、pH值、微生物限度及含量为指标,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结果 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5±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室温(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24个月,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复方替硝唑栓剂的有效期可暂订为2年.

    作者:朱兴年;王震;景荣芳;王雪晴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不同联合方案治疗60例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方案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临床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氟西汀+电针)、B组(电针+心理治疗)、C组(氟西汀+心理治疗),各20例,观察各组的起效时间、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94.7%,B组为88.9%,C组为94.7%(P>0.05);C组复发率为63.2%,明显高于A组的26.3%和C组的27.8%(P<0.05);A组和B组在治疗2周后起效,C组在治疗3周后起效.结论 A组和B组是轻、中度抑郁症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段冬梅;图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黄连痱子散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黄连痱子散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法直接提取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在350 nm波长处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5~25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62 2 C+0.018 2,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2%,方法的日间精密度为1.08%,日内精密度为0.7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痱子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力;刘砚韬;申向黎;张伶俐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清肝利胆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茵陈、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茵陈、白芍的薄层色谱分离良好,斑点明显,专属性好,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483~2.41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0.33%(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世玲;金向群;肖芳;刘永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及耐药特征.方法 对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2005年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 该院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从2003年的38.98%和36.36%上升到2005年的55.56%和50.54%;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ESBLs菌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其中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上升较慢,而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较快,特别是所有第3代以上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趋势令人担忧.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检出率与耐药率逐年增加,这与第3代以上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率逐年增加有密切关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和避免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所在;产ESBLs菌重症感染的患者应首选亚胺培南.

    作者:周晨霞;张瑞忠;汪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诱发原因.方法 归纳和分析医院临床近期发现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结果 喜炎平注射液的过敏反应较为常见,诱发原因除制剂本身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物质及制剂稳定性外,也与生产、储存不规范所产生的杂质有关.结论 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必须高度重视喜炎平注射液的过敏反应.

    作者:杨人泽;李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直肠黏膜保护剂治疗肛门瘙痒症37例

    目的 观察直肠黏膜保护剂(太宁栓剂)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将74例不同病因引起的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直肠黏膜保护剂组(治疗组)和0.9%盐水熏洗肛门皮肤组(对照组),并进行治疗及疗效对比.结果 太宁栓剂能较快地缓解局部瘙痒症状,有助皮肤损害的恢复,有效率达75.7%,明显高于对照组(16.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在外用疗法治疗继发于肛肠疾病的肛门瘙痒症时,太宁栓剂可作为一种常用的局部治疗药.

    作者:陈鑫;吴诚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发生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结果 212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有效94例,进步42例,死亡70例,有效率为44.3%.调查发现,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者效果不佳,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头孢吡肟与乳酸环丙沙星联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重症肺部感染,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的治愈率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提高患者免疫力、切断感染源、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陈海滨;孙艳;谭次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3种方案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反流性食道炎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方法 将12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B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加铝碳酸镁片,C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加法莫替丁,治疗4周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组治疗成本分别为1092.68,1 321.16,1107.24元;有效率分别为53.49%,73.81%,87.5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43,17.90,12.65;B组和C组相对于A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24和0.43.结论 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加法莫替丁是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较佳治疗方案.

    作者:张惠卿;李梅;尹逊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创伤性截瘫患者早期皮肤护理

    目的 探讨保护创伤性截瘫患者皮肤完整性及预防褥疮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脊髓损伤所致瘫痪患者通过早期温水擦浴,骨突部按摩,气圈、软枕、软垫合理使用,正确翻身等有效措施,可以预防褥疮.结果 78例脊髓损伤所致瘫痪患者中,在外院已发生褥疮的9例有8例治愈,1例未治疗自动出院,其余69例无一例发生褥疮.结论 创伤性截瘫患者通过密切观察及早期皮肤护理,能有效防治褥疮.

    作者:钟渝;吴新军;方青;吴雪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中苯甲醇含量

    目的 建立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结果 苯甲醇质量浓度在0.1~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0.5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