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6-4931
  • 国内刊号:50-1054/R
  • 影响因子:1.36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重庆市科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业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脑蛋白水解物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将脑蛋白水解液柱前荧光衍生,采用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柱温37℃,经梯度洗脱后用紫外检测仪检测分析.结果:16种氨基酸在40 min内完全分离,各种氨基酸之间没有出现干扰现象,且多次重复测定结果误差很小.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可以有效地检测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许峰;赵广荣;张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痛宁胶囊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bcl-2及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痛宁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检测胃黏膜细胞bcl-2,bax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痛宁胶囊组bcl-2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7 d后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胃乐组,14 d后无明显差异;bax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7 d后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胃乐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14 d后的比值均有所恢复.结论:胃痛宁胶囊能显著提高胃黏膜细胞bcl-2基因蛋白和mRNA的表达强度,调节bcl-2和bax的比值,使其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

    作者:李佃贵;李瑞东;刘金里;李晓荟;顾洁;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两厂家产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正常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4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测定奥美拉唑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和参比制剂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性一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2 719.9±1 551.7),(2 820.8±1 668.1)ng·h/mL,峰浓度(Cmax)分别为(820.1±420.1),(760.0±415.4)n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4±0.6),(2.5±0.6)h,血浆半衰期(t1/2)分别为(2.2±0.8),(2.4±0.9)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69±13.51)%.结论:两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刘吉祥;曾建国;张毕奎;阳利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对尿结石矿物草酸钙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土家族药物天葵化石汤治疗尿石症的化学基础.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对尿石晶体草酸钙(CaOxa)结晶的影响.结果:当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加入量小于5.0 mL(相当于生药1.5 g)时,与空白试验结果相近,主要形成一水草酸钙(COM);随着提取液加入量分别增加至8.0,15,0 mL, CaOxa晶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别形成了约73%,100%的二水草酸钙(COD).结论:该结果在理论上支持临床使用天葵化石汤作为防治泌尿系结石的有效药物.

    作者:邓芳;胡鹏;欧阳健明;颜文斌;彭武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2-2004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2-2004年使用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销售总金额、用药频度、年平均增长率和药品日耗费用等情况.结果:销售总金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6.79%,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3年中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4.44%;用药频度列前5位的药品有氯丙咪嗪、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及文拉法辛;新型抗抑郁药因其不良反应相对少而轻,治疗地位不断上升.结论:该院在抗抑郁药使用中还存在用药较为集中的问题,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石佳娜;袁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病例抗菌药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2004年9月份的外科手术病例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121例围手术期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有29个品种,3 729例次;手术切口甲级愈合120例,乙级愈合1例.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管理.

    作者:郑桂茹;王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正确对待和处理医院门诊的退药问题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院门诊退药现象.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一般不得退换,如系医院责任或患者无法抗拒的特殊原因,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可考虑退药.

    作者:周清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穿琥宁致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对穿琥宁致过敏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中收录的96例穿琥宁致过敏反应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穿琥宁致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致过敏性休克74例次(77%)、致皮肤黏膜症状42例次(44%)、其他类型过敏反应24例次(25%),46例次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发生时间短为开始用药15 s内,长为用药后72 h,有88例次(92%)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过敏性休克在穿琥宁致过敏反应中为常见,应引起注意并及时预防.

    作者:张跃文;时莉锋;禹桂菊;徐亚丽;李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1-2004年重庆地区18家医院钙通道阻滞剂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长江流域医院用药信息网中重庆地区18家入网医院钙通道阻滞剂近4年的应用状况,为该类药物的生产、销售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18家医院2001-2004年钙通道阻滞的消耗品种、金额、DDDs和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重庆地区钙通道阻滞剂居购入金额前5位的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莫地平、氟桂利嗪,且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的DDDs逐年上升;氨氯地平、氟桂利嗪和尼卡地平的DDC值逐年下降,硝苯地平的DDC值逐年上升.结论: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多年,其作用已为临床所证实,特别是第3代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

    作者:向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泛硫乙胺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泛硫乙胺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39.85~1 594.00μg/mL,r=0.999 7,低检测限为2.28 ng,样品溶液在72 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小于1.0%(n=9),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16%和0.17%.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陈雪帆;罗金文;曾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转移因子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转移因子保存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将转移因子分别放于4℃,22℃和37℃环境中,并于4℃保存1,2,2.5,3年,22℃保存1~6个月,37℃保存1~3个月,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转移因子在4℃保存2年、22℃保存6个月、37℃保存3个月后生物学活性并未降低.结论:转移因子稳定性良好.

    作者:李华;谢忠平;柯华昕;沈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谷维素片含量均匀度考察

    目的:测定谷维素片的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均匀度,并提取参数进行相关的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及相同厂家不同批次的谷雏素片的含量均匀度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议增加该制剂的含量均匀度检查项目.

    作者:张玲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洗必泰含漱剂中醋酸洗必泰含量

    目的:建立醋酸洗必泰含漱剂中醋酸洗必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乙醇为溶剂,测定波长为(259±1)nm.结果:醋酸洗必泰浓度在3.0~15.0μg/mL范围内和吸收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60 78 C-0.001 21,r=0.999 8(n=7),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0.43%(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黎俊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中加替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缓冲液-乙腈-甲醇(65:25:10,V/V/V),检测波长为290 nm.峰面积外标法.结果:加替沙星浓度线性范围为2~12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12%.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巧;李东;聂中越;徐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配液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不同输液配伍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不同生产厂家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用氯化钠注射液配液后的稳定性情况.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配液后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不同时间段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观察配液后颜色变化情况.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在配液后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结论:该产品配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较为合适,其他含葡萄糖的注射液均不合适;该产品浓度越高,变化越快,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应立即稀释,并应在3 h内(25℃以下)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作者:祝璇;黄喆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差示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抑痤凝胶剂中2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抑痤凝胶剂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分别以0.1 mol/L的盐酸和水为溶剂,278 nm和320 nm为测定波长,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两组分含量.结果:被测组分的浓度与吸收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6%和98.79%,RSD分别为0.93%和0.9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消除了两组分之间的相互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夏曙辉;张月娟;单夕凤;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岛津ODS色谱柱(150 mm×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60:40:0.1),检测波长为319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1%,线性范围为0.264~1.320μg,r=0.999 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方便、快速、准确.

    作者:赵慧;陈涛;杨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含量

    目的:建立紫杉醇聚乳酸钠米粒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ODS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回归方程为A=0.648 798 C-0.027 076,r=0.999 9;总的紫杉醇浓度及游离紫杉醇浓度的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2±3.99)%(n=9)和(100.51±2.01)%(n=9);日内精密度RSD≤1.75%,日间精密度RSD≤1.23%;纳米粒胶体中药物含量为(34.83±2.64)μg/mL,包封率为(99.30±0.1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含量测定.

    作者:傅若秋;何凤慈;孟德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莲子心超临界C02萃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对莲子心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莲子心中提取亲脂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连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萃取物得率为2.5%,萃取物主要由前荷叶碱等14种成分组成.结论:该法安全无毒,结果有效.

    作者:季爱民;车瓯;徐峰;张忠义;王秉钧;陈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灵敏度选择

    目的:探讨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时采用不同灵敏度对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仪器设定的10-7A,10-8A和10-9A 3种灵敏度进行永停滴定,记录到达终点时间和计算样品含量,并与高氯酸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与高氯酸滴定法比较,选用10-7A,10-9A灵敏度时含量测定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选用10-8A灵敏度时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时,宜选用10-8A灵敏度.

    作者:苗云海;张姝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桃颗粒剂中原儿茶醛含量

    目的:建立丹桃颗粒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0: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9 nm.结果:原儿茶醛进样量在0.040 48~0.404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2%,RSD为1.7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丹桃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童荣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疣毒净霜剂的薄层鉴别方法

    目的:建立疣毒净霜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鸦胆子、细辛、莪术进行了鉴别.结果: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结论:此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瑞芝;袁小红;丘小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西洋参等3种贵细中药材的鉴别

    介绍了目前市场上西洋参、龟甲、沉香等3种贵细中药材的混乱现状,以及正品性状特征、冒充品鉴别要点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王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骨伤外洗剂壹号的质量控制初探

    目的:制订医院制剂骨伤外洗剂壹号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方法能准确地鉴别出桂枝、当归两味药,而且试验所用仪器、试剂简单,操作时间较短,符合医院制剂室药检工作的实际情况,可行性好.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骨伤外洗剂壹号的质量.

    作者:柯颖川;彭天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野马追佳采收期的研究

    目的:研究野马追生长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野马追的佳采收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野马追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的野马追中,总黄酮含量以7月20日高,即顶花初开时.结论:建议采收野马追应在顶花将开前2~3 d开始收割,顶花开后2~3 d内收割完毕.

    作者:胡林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消疣合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消疣合剂有效成分丹皮酚、挥发油、甘草酸、水溶性提取物的提取工艺.方法:针对处方中各药物有效成分的不同特性,对提取工艺分步进行考察.第l步,通过对丹皮中丹皮酚两种提取途径考察,优选出佳方案;第2步,通过考察提油时间及收油率,筛选出野菊花水蒸气蒸馏法的佳提取条件;第3步,将两药残渣与剩余药材合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甘草酸含量和水溶性提取物为考核指标考察影响水提的因素.结果:丹皮酚佳工艺为加碱酸中和醇提法、加入丹皮粉末6倍量的乙醇、在45℃的温度下提取2 h;第2,3步提取条件重合,可合并至多功能提取罐内提取,即丹皮残渣与其余药材浸泡4 h后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有效成分含量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江建国;王爱民;龚旭东;陈明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真空度对注射用冻干无菌粉装量差异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国药典>附录Ⅰ B对真空状态下的注射用冻干无菌粉装量差异检测的适用性.方法:测定冻干工艺生产的真空压塞产品吸入空气量及按药典方法检测时吸入空气量对装量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真空度对产品装量差异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结论:<中国药典>附录ⅠB中,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检测方法需具体细化,以减少系统误差.

    作者:庞雄;周福富;谭力;王益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左氧滴眼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制备复方左氧滴眼液,用于治疗眼部细菌感染.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眼液中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含量测定,并考察其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疗效.结果:复方左氧滴眼液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乳酸左氧氟沙星及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3%,100.31%,RSD分别为0.56%,0.73%(n=6).结论:复方左氧滴眼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康银丽;万燕;陶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五虎壳聚糖凝胶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五虎壳聚糖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他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以壳聚糖为凝胶材料制备五虎壳聚糖凝胶剂;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结论:该制剂符合<中国药典>凝胶剂项下有关规定.

    作者:王志朝;孙卓琳;刘祖雄;余敦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压缩颗粒的防潮包衣技术

    压缩颗粒的包衣防潮技术在中药制剂工艺方面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颗粒粘结、防潮的工艺技术问题及制剂的稳定性,减少了制剂内包装质量的成本,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及较好的可实施性.

    作者:高庆凌;路钧;陈彦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超微粉碎应用研究概况

    简要介绍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阐述其在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方面的应用研究概况,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相关问题作了讨论,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开文;谭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的临床有益作用

    参阅国内外新文献资料,介绍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及临床应用,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他汀类药物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刺激骨形成,免疫调节,抗肿瘤细胞增殖,保护肾脏等作用,需要及时总结其除调脂作用外的临床有益作用,进一步研究开发其药理作用并扩大应用范围.

    作者:张建英;杨平;李益强;祁丕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山茱萸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山茱萸化学成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山茱萸多糖的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报道,对山茱萸抗炎免疫、抗菌、降血糖、抗休克、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山茱萸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活性,对肾阳虚动物模型生命质量及多个脏器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戴建子;张志豪;唐蕾;林婉贞;叶毅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复方制剂

    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复方制剂的组成及前景进行介绍,以供临床参考.复方制剂设想为含有1种他汀类药物、3种降血压药物、叶酸和阿司匹林的一种药片,每日一片给所有心脑血管病患者和55岁以上无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服用,其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少见,临床应用前景比较乐观.

    作者:陈容清;谭礼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变化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配伍的变化.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变化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许多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配伍后会发生变化,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杨久丽;李明臣;孙淑娟;甄怡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蛋白分离技术的应用和进展

    综述盐析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等电沉淀、亲和沉淀及亲和层析等蛋白分离技术的应用和进展.

    作者:张相年;赵树进;李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全方位创新

    做好一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在基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局)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层,也是工作的前沿,而每一个基层局(分局)能否履行好、实践好、担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关键在工作上的创新.笔者根据自身在基层药监部门的工作经验,认为基层药监工作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作者:贾广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必须依法加强对药品生产工艺规程的监管

    优质药品是靠生产而非检验出来的,要保证药品的质量,确保人体用药的安全有效,必须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但现在药品生产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的现象却仍然常见,这应引起药品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作者:黄循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从苏丹红事件看加强药用辅料监管的必要性

    以苏丹红事件为契机,分析我国制药工业中药用辅料的使用状况,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对药用辅料的管理,以保证药物制剂质量.

    作者:王虎;陈华庭;吕永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对麻醉药品使用和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

    为认真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癌症患者申办麻醉药品专用卡的规定(暂行)>,我局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监管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在麻醉药品的供应、保管、使用和监管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安全的隐患,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以确保麻醉药品的合理安全使用.

    作者:高立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零库存并不普遍适合药品流通企业

    通过对零库存概念及库存目的、结构合理性等方面的诠释,论证零库存策略并不普遍适合药品流通企业的观点.

    作者:黎慧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实行物流外包是我国医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简述物流外包的概念,分析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医药物流外包是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发展我国医药物流外包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四个方面问题.

    作者:刘丽娜;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的影响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雾化前、雾化后1 h分别取痰液进行理化性质测试.结果:雾化前和雾化后痰液干/湿重、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弹力酶则改变不明显.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稀释痰液,缓解黏液高分泌所致的气道阻塞,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对于其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吉录;周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2例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予α-2b干扰素(6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对照组(30例)每天给予甘利欣胶囊、凯西莱片等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42.3%,3.3%,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5.8%,3.3%;治疗组停药12周后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8.5%,40.4%;两组病毒的应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2b干扰素冲击疗法能促进HBeAg,HBV-DNA转阴,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余浩东;李泽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210株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病原菌分布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4年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在过去的12年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结论:应当熟悉抗生素特性,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慎重选用,控制耐药菌株增长.

    作者:左秀萍;王世岭;李秀青;陈珊珊;吴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红霉素对胺碘酮消除速率常数的影响

    目的:考察红霉素对胺碘酮体内消除速率常数的影响.方法:以兔为实验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用及合用红霉素后胺碘酮的血药浓度.结果:合用红霉素对胺碘酮的体内消除速率常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试验条件下,合用红霉素不影响胺碘酮的体内消除速率常数.

    作者:林玳;顾卓珺;吴晓薇;王琼芬;童立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两药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原服用氯氮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利培酮治疗4周,分别于联合用药前及联合用药2周末、4周末时测定氯氮平血药浓度,同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合用利培酮后,氯氮平血药浓度无明显升高,BPRS评分明显降低(P<0.01),起效快,TES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静坐不能、视力模糊.结论: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两药联用能增加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宋伟明;史尧胜;吴向平;高树贵;龚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寻求可有效治疗急性肺损伤并能阻止其发展的临床药物,促进乌司他丁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介绍了乌司他丁的化学性质、药理学作用及其对蛋白酶、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乌司他丁具有保护损伤肺脏的药理学基础,对急性肺损伤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开秀;简华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连锁药店市场扩张的外延与内涵

    分析连锁药店市场竞争的态势,阐述连锁药店市场扩张的战略应外延和内涵并重,尤其要注意内涵的充实和提高,以避免盲目扩张规模所带来的恶果.

    作者:刘志刚;陈玉文;李维涅;李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药企业对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科学选择

    根据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可选择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企业进行模式选择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提醒医药企业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应依据自身特点积极稳妥地决策,切忌盲目一哄而上.

    作者:常峰;刘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关注药品直销模式

    介绍药品直销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我国药品直销的现状,探讨发展药品直销的思路,指出药品直销在我国有一定发展前景.

    作者:邢花;董丽;王丹;邵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简述我国国家药物创新体系的历史演进

    以时间为序,对我国早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三个历史阶段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以总结历史经验,促进我国国家药物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作者:曲凤宏;黄泰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英国对传统植物药管理的新变化

    介绍英国植物药的管理体制和申请传统植物药注册的具体要求,提出中药在英国申请简化注册的策略,以促进我国中药产品进入英国市场.

    作者:陈巧;潘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我国运用中医药疗法戒毒取得突破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山东烟台打造世界一流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

    作者:黄杰;卢锡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强调要当好人民健康的保卫者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