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萍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岛津ODS色谱柱(150 mm×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60:40:0.1),检测波长为319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1%,线性范围为0.264~1.320μg,r=0.999 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方便、快速、准确.
作者:赵慧;陈涛;杨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雾化前、雾化后1 h分别取痰液进行理化性质测试.结果:雾化前和雾化后痰液干/湿重、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弹力酶则改变不明显.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稀释痰液,缓解黏液高分泌所致的气道阻塞,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对于其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吉录;周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综述盐析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等电沉淀、亲和沉淀及亲和层析等蛋白分离技术的应用和进展.
作者:张相年;赵树进;李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予α-2b干扰素(6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对照组(30例)每天给予甘利欣胶囊、凯西莱片等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42.3%,3.3%,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5.8%,3.3%;治疗组停药12周后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8.5%,40.4%;两组病毒的应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2b干扰素冲击疗法能促进HBeAg,HBV-DNA转阴,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余浩东;李泽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做好一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在基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局)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层,也是工作的前沿,而每一个基层局(分局)能否履行好、实践好、担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关键在工作上的创新.笔者根据自身在基层药监部门的工作经验,认为基层药监工作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作者:贾广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制订医院制剂骨伤外洗剂壹号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方法能准确地鉴别出桂枝、当归两味药,而且试验所用仪器、试剂简单,操作时间较短,符合医院制剂室药检工作的实际情况,可行性好.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骨伤外洗剂壹号的质量.
作者:柯颖川;彭天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院门诊退药现象.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一般不得退换,如系医院责任或患者无法抗拒的特殊原因,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可考虑退药.
作者:周清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介绍了目前市场上西洋参、龟甲、沉香等3种贵细中药材的混乱现状,以及正品性状特征、冒充品鉴别要点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王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野马追生长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野马追的佳采收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野马追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的野马追中,总黄酮含量以7月20日高,即顶花初开时.结论:建议采收野马追应在顶花将开前2~3 d开始收割,顶花开后2~3 d内收割完毕.
作者:胡林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五虎壳聚糖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含挥发油的药材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他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以壳聚糖为凝胶材料制备五虎壳聚糖凝胶剂;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结论:该制剂符合<中国药典>凝胶剂项下有关规定.
作者:王志朝;孙卓琳;刘祖雄;余敦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不同输液配伍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不同生产厂家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用氯化钠注射液配液后的稳定性情况.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配液后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不同时间段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观察配液后颜色变化情况.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在配液后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结论:该产品配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较为合适,其他含葡萄糖的注射液均不合适;该产品浓度越高,变化越快,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应立即稀释,并应在3 h内(25℃以下)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作者:祝璇;黄喆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根据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可选择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企业进行模式选择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提醒医药企业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应依据自身特点积极稳妥地决策,切忌盲目一哄而上.
作者:常峰;刘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简要介绍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阐述其在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方面的应用研究概况,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相关问题作了讨论,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开文;谭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时采用不同灵敏度对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仪器设定的10-7A,10-8A和10-9A 3种灵敏度进行永停滴定,记录到达终点时间和计算样品含量,并与高氯酸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与高氯酸滴定法比较,选用10-7A,10-9A灵敏度时含量测定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选用10-8A灵敏度时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时,宜选用10-8A灵敏度.
作者:苗云海;张姝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丹桃颗粒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0: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9 nm.结果:原儿茶醛进样量在0.040 48~0.404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2%,RSD为1.7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丹桃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童荣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土家族药物天葵化石汤治疗尿石症的化学基础.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对尿石晶体草酸钙(CaOxa)结晶的影响.结果:当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加入量小于5.0 mL(相当于生药1.5 g)时,与空白试验结果相近,主要形成一水草酸钙(COM);随着提取液加入量分别增加至8.0,15,0 mL, CaOxa晶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别形成了约73%,100%的二水草酸钙(COD).结论:该结果在理论上支持临床使用天葵化石汤作为防治泌尿系结石的有效药物.
作者:邓芳;胡鹏;欧阳健明;颜文斌;彭武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介绍药品直销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我国药品直销的现状,探讨发展药品直销的思路,指出药品直销在我国有一定发展前景.
作者:邢花;董丽;王丹;邵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两厂家产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正常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4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测定奥美拉唑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和参比制剂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性一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2 719.9±1 551.7),(2 820.8±1 668.1)ng·h/mL,峰浓度(Cmax)分别为(820.1±420.1),(760.0±415.4)n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4±0.6),(2.5±0.6)h,血浆半衰期(t1/2)分别为(2.2±0.8),(2.4±0.9)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69±13.51)%.结论:两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刘吉祥;曾建国;张毕奎;阳利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简述物流外包的概念,分析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医药物流外包是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发展我国医药物流外包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四个方面问题.
作者:刘丽娜;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优质药品是靠生产而非检验出来的,要保证药品的质量,确保人体用药的安全有效,必须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但现在药品生产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的现象却仍然常见,这应引起药品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作者:黄循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