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桃颗粒剂中原儿茶醛含量

童荣生

关键词:原儿茶醛, 丹桃颗粒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丹桃颗粒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0: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9 nm.结果:原儿茶醛进样量在0.040 48~0.404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2%,RSD为1.7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丹桃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脑蛋白水解物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将脑蛋白水解液柱前荧光衍生,采用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柱温37℃,经梯度洗脱后用紫外检测仪检测分析.结果:16种氨基酸在40 min内完全分离,各种氨基酸之间没有出现干扰现象,且多次重复测定结果误差很小.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可以有效地检测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许峰;赵广荣;张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210株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病原菌分布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4年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在过去的12年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结论:应当熟悉抗生素特性,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慎重选用,控制耐药菌株增长.

    作者:左秀萍;王世岭;李秀青;陈珊珊;吴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痛宁胶囊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bcl-2及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痛宁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检测胃黏膜细胞bcl-2,bax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痛宁胶囊组bcl-2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7 d后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胃乐组,14 d后无明显差异;bax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7 d后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胃乐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14 d后的比值均有所恢复.结论:胃痛宁胶囊能显著提高胃黏膜细胞bcl-2基因蛋白和mRNA的表达强度,调节bcl-2和bax的比值,使其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

    作者:李佃贵;李瑞东;刘金里;李晓荟;顾洁;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关注药品直销模式

    介绍药品直销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我国药品直销的现状,探讨发展药品直销的思路,指出药品直销在我国有一定发展前景.

    作者:邢花;董丽;王丹;邵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转移因子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转移因子保存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将转移因子分别放于4℃,22℃和37℃环境中,并于4℃保存1,2,2.5,3年,22℃保存1~6个月,37℃保存1~3个月,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转移因子在4℃保存2年、22℃保存6个月、37℃保存3个月后生物学活性并未降低.结论:转移因子稳定性良好.

    作者:李华;谢忠平;柯华昕;沈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中加替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缓冲液-乙腈-甲醇(65:25:10,V/V/V),检测波长为290 nm.峰面积外标法.结果:加替沙星浓度线性范围为2~12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12%.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巧;李东;聂中越;徐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正确对待和处理医院门诊的退药问题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院门诊退药现象.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一般不得退换,如系医院责任或患者无法抗拒的特殊原因,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可考虑退药.

    作者:周清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泛硫乙胺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泛硫乙胺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39.85~1 594.00μg/mL,r=0.999 7,低检测限为2.28 ng,样品溶液在72 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小于1.0%(n=9),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16%和0.17%.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陈雪帆;罗金文;曾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差示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抑痤凝胶剂中2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抑痤凝胶剂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分别以0.1 mol/L的盐酸和水为溶剂,278 nm和320 nm为测定波长,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两组分含量.结果:被测组分的浓度与吸收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6%和98.79%,RSD分别为0.93%和0.9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消除了两组分之间的相互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夏曙辉;张月娟;单夕凤;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的临床有益作用

    参阅国内外新文献资料,介绍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及临床应用,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他汀类药物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刺激骨形成,免疫调节,抗肿瘤细胞增殖,保护肾脏等作用,需要及时总结其除调脂作用外的临床有益作用,进一步研究开发其药理作用并扩大应用范围.

    作者:张建英;杨平;李益强;祁丕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两厂家产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正常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4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测定奥美拉唑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和参比制剂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性一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2 719.9±1 551.7),(2 820.8±1 668.1)ng·h/mL,峰浓度(Cmax)分别为(820.1±420.1),(760.0±415.4)n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4±0.6),(2.5±0.6)h,血浆半衰期(t1/2)分别为(2.2±0.8),(2.4±0.9)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69±13.51)%.结论:两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刘吉祥;曾建国;张毕奎;阳利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1-2004年重庆地区18家医院钙通道阻滞剂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长江流域医院用药信息网中重庆地区18家入网医院钙通道阻滞剂近4年的应用状况,为该类药物的生产、销售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18家医院2001-2004年钙通道阻滞的消耗品种、金额、DDDs和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重庆地区钙通道阻滞剂居购入金额前5位的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莫地平、氟桂利嗪,且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的DDDs逐年上升;氨氯地平、氟桂利嗪和尼卡地平的DDC值逐年下降,硝苯地平的DDC值逐年上升.结论: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多年,其作用已为临床所证实,特别是第3代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

    作者:向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药企业对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科学选择

    根据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可选择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企业进行模式选择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提醒医药企业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应依据自身特点积极稳妥地决策,切忌盲目一哄而上.

    作者:常峰;刘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病例抗菌药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2004年9月份的外科手术病例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121例围手术期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有29个品种,3 729例次;手术切口甲级愈合120例,乙级愈合1例.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管理.

    作者:郑桂茹;王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两药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原服用氯氮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利培酮治疗4周,分别于联合用药前及联合用药2周末、4周末时测定氯氮平血药浓度,同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合用利培酮后,氯氮平血药浓度无明显升高,BPRS评分明显降低(P<0.01),起效快,TES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静坐不能、视力模糊.结论: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两药联用能增加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宋伟明;史尧胜;吴向平;高树贵;龚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寻求可有效治疗急性肺损伤并能阻止其发展的临床药物,促进乌司他丁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介绍了乌司他丁的化学性质、药理学作用及其对蛋白酶、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乌司他丁具有保护损伤肺脏的药理学基础,对急性肺损伤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开秀;简华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配液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不同输液配伍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不同生产厂家的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用氯化钠注射液配液后的稳定性情况.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配液后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不同时间段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观察配液后颜色变化情况.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在配液后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结论:该产品配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较为合适,其他含葡萄糖的注射液均不合适;该产品浓度越高,变化越快,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应立即稀释,并应在3 h内(25℃以下)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作者:祝璇;黄喆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红霉素对胺碘酮消除速率常数的影响

    目的:考察红霉素对胺碘酮体内消除速率常数的影响.方法:以兔为实验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用及合用红霉素后胺碘酮的血药浓度.结果:合用红霉素对胺碘酮的体内消除速率常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试验条件下,合用红霉素不影响胺碘酮的体内消除速率常数.

    作者:林玳;顾卓珺;吴晓薇;王琼芬;童立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莲子心超临界C02萃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对莲子心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莲子心中提取亲脂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连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萃取物得率为2.5%,萃取物主要由前荷叶碱等14种成分组成.结论:该法安全无毒,结果有效.

    作者:季爱民;车瓯;徐峰;张忠义;王秉钧;陈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山东烟台打造世界一流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

    作者:黄杰;卢锡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