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复方制剂

陈容清;谭礼蓉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复方制剂, 药物预防
摘要: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复方制剂的组成及前景进行介绍,以供临床参考.复方制剂设想为含有1种他汀类药物、3种降血压药物、叶酸和阿司匹林的一种药片,每日一片给所有心脑血管病患者和55岁以上无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服用,其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少见,临床应用前景比较乐观.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关注药品直销模式

    介绍药品直销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我国药品直销的现状,探讨发展药品直销的思路,指出药品直销在我国有一定发展前景.

    作者:邢花;董丽;王丹;邵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山东烟台打造世界一流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

    作者:黄杰;卢锡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压缩颗粒的防潮包衣技术

    压缩颗粒的包衣防潮技术在中药制剂工艺方面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颗粒粘结、防潮的工艺技术问题及制剂的稳定性,减少了制剂内包装质量的成本,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及较好的可实施性.

    作者:高庆凌;路钧;陈彦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疣毒净霜剂的薄层鉴别方法

    目的:建立疣毒净霜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鸦胆子、细辛、莪术进行了鉴别.结果: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结论:此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瑞芝;袁小红;丘小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210株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病原菌分布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4年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在过去的12年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结论:应当熟悉抗生素特性,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慎重选用,控制耐药菌株增长.

    作者:左秀萍;王世岭;李秀青;陈珊珊;吴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的影响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雾化前、雾化后1 h分别取痰液进行理化性质测试.结果:雾化前和雾化后痰液干/湿重、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弹力酶则改变不明显.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稀释痰液,缓解黏液高分泌所致的气道阻塞,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对于其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吉录;周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西洋参等3种贵细中药材的鉴别

    介绍了目前市场上西洋参、龟甲、沉香等3种贵细中药材的混乱现状,以及正品性状特征、冒充品鉴别要点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王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寻求可有效治疗急性肺损伤并能阻止其发展的临床药物,促进乌司他丁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介绍了乌司他丁的化学性质、药理学作用及其对蛋白酶、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乌司他丁具有保护损伤肺脏的药理学基础,对急性肺损伤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开秀;简华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2-2004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2-2004年使用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销售总金额、用药频度、年平均增长率和药品日耗费用等情况.结果:销售总金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6.79%,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3年中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4.44%;用药频度列前5位的药品有氯丙咪嗪、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及文拉法辛;新型抗抑郁药因其不良反应相对少而轻,治疗地位不断上升.结论:该院在抗抑郁药使用中还存在用药较为集中的问题,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石佳娜;袁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病例抗菌药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2004年9月份的外科手术病例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121例围手术期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有29个品种,3 729例次;手术切口甲级愈合120例,乙级愈合1例.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管理.

    作者:郑桂茹;王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谷维素片含量均匀度考察

    目的:测定谷维素片的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均匀度,并提取参数进行相关的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及相同厂家不同批次的谷雏素片的含量均匀度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议增加该制剂的含量均匀度检查项目.

    作者:张玲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对尿结石矿物草酸钙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土家族药物天葵化石汤治疗尿石症的化学基础.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对尿石晶体草酸钙(CaOxa)结晶的影响.结果:当天葵化石汤提取液加入量小于5.0 mL(相当于生药1.5 g)时,与空白试验结果相近,主要形成一水草酸钙(COM);随着提取液加入量分别增加至8.0,15,0 mL, CaOxa晶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别形成了约73%,100%的二水草酸钙(COD).结论:该结果在理论上支持临床使用天葵化石汤作为防治泌尿系结石的有效药物.

    作者:邓芳;胡鹏;欧阳健明;颜文斌;彭武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中加替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缓冲液-乙腈-甲醇(65:25:10,V/V/V),检测波长为290 nm.峰面积外标法.结果:加替沙星浓度线性范围为2~12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12%.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巧;李东;聂中越;徐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药企业对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科学选择

    根据电子商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可选择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企业进行模式选择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提醒医药企业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应依据自身特点积极稳妥地决策,切忌盲目一哄而上.

    作者:常峰;刘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脑蛋白水解物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将脑蛋白水解液柱前荧光衍生,采用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柱温37℃,经梯度洗脱后用紫外检测仪检测分析.结果:16种氨基酸在40 min内完全分离,各种氨基酸之间没有出现干扰现象,且多次重复测定结果误差很小.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可以有效地检测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许峰;赵广荣;张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岛津ODS色谱柱(150 mm×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60:40:0.1),检测波长为319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1%,线性范围为0.264~1.320μg,r=0.999 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方便、快速、准确.

    作者:赵慧;陈涛;杨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灵敏度选择

    目的:探讨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时采用不同灵敏度对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仪器设定的10-7A,10-8A和10-9A 3种灵敏度进行永停滴定,记录到达终点时间和计算样品含量,并与高氯酸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与高氯酸滴定法比较,选用10-7A,10-9A灵敏度时含量测定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选用10-8A灵敏度时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含量时,宜选用10-8A灵敏度.

    作者:苗云海;张姝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实行物流外包是我国医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简述物流外包的概念,分析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医药物流外包是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发展我国医药物流外包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四个方面问题.

    作者:刘丽娜;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必须依法加强对药品生产工艺规程的监管

    优质药品是靠生产而非检验出来的,要保证药品的质量,确保人体用药的安全有效,必须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但现在药品生产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的现象却仍然常见,这应引起药品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作者:黄循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两药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原服用氯氮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利培酮治疗4周,分别于联合用药前及联合用药2周末、4周末时测定氯氮平血药浓度,同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合用利培酮后,氯氮平血药浓度无明显升高,BPRS评分明显降低(P<0.01),起效快,TES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静坐不能、视力模糊.结论:利培酮对氯氮平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两药联用能增加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宋伟明;史尧胜;吴向平;高树贵;龚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