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10-1411/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0-955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10-1411/R
邮发代号:80-955
创刊时间:2016
发行周期: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简介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血管外科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血管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报道血管外科及相关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血管外科及相关学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血管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国血管外科》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中国血管外科》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中国血管外科》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的过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并抑制内膜增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TRAP)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凋亡并抑制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ATRAP过表达的腺病毒,转染离体VSMC及球囊损伤后的大鼠颈总动脉,利用TUNEL、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ATRAP转染组(Adv.ATRAP)相比对照组(Adv.GFP),VSMC凋亡率显著增加[Adv.ATRAP+AngⅡ组比Adv.GFP+AngⅡ组为(11.50±1.66)%比(1.13±0.27)%,P<0.05;Adv.ATRAP组相比Adv.GFP组为13.17±0.48比1.20±0.17,P<0.05],AngⅡ不影响ATRAP对VSMC的凋亡作用,而且过表达的ATRAP抑制AngⅡ诱导的PI3K-Akt的磷酸化;而用PTEN抑制剂(bpV)增强Akt的磷酸化后,ATRAP对VSMC凋亡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Adv.ATRAP+AngⅡ组相比Adv.ATRAP+AngⅡ+bpv组,(11.50±1.66)% 比(1.81±0.19)%,P<0.05;Adv.ATRAP相比Adv.Adv.ATRAP+bpV组为(13.17±0.48)%比(1.45±0.15)%,P<0.05).Adv.ATRAP转染组相比对照组,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14 d大鼠颈总动脉内膜面积减少(P<0.05),内膜中膜比减少(P<0.05),新生内膜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 ATRAP的过表达可能促进VSMC凋亡,从而抑制AngⅡ或球囊损伤所致的VSMC增生.

    作者:岳永强;马珂;李楠;曹灿;李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通道长度对泡沫硬化剂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通道长度对制备泡沫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长度的小直径橡皮管水平连接两个注射器,研究通道长度对制备泡沫稳定性的影响.选用5 ml注射器,液气比1∶4,并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了5组不同长度橡皮管的实验.实验全程摄像,每组设置重复实验4次,对稳定性指标(析水时间、半衰期、泡沫半衰期体积量和析水率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cm,4 cm,6 cm,8 cm长橡皮管实验下,泡沫的各个析水率时间从4s逐步变长至27 s,而10 cm长度橡皮管实验下,泡沫的析水率时间较之8 cm变短,为18s左右.结论 实验中8 cm为佳通道长度.改变通道长度能够使制备的泡沫硬化剂稳定性显著提高,临床可以考虑使用佳通道长度的平行连接装置来制备泡沫.

    作者:祝盼盼;白逃萍;田琳;何新;蒋文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的评价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 yndrome, PTS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远期主要的并发症, 以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病率高,症状也为严重[1]. PTS患者轻者表现为活动后下肢肿胀、疼痛等不适,重者则以小腿色素沉着、静脉性溃疡等皮肤营养障碍为主要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传统的开放性静脉旁路转流术,包括下腔-股静脉或股-股静脉转流术, 由于手术创伤较大,且移植物转流桥的通畅率较低,目前已被腔内支架成形术所取代[3].本文旨在评价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PTS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静脉型支架的发展预期做一简要的展望.

    作者:叶开创;陆信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尿激酶快速泵入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尿激酶快速泵入在导管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行CDT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患者资料,比较分析尿激酶快速泵入和24 h持续泵入两种给药方式的溶栓效果、并发症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146例患者,其中快速泵入组52例,持续泵入组94例.快速泵入组及持续泵入组的总溶栓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0±1.25)d比(5.52±1.60)d,P=0.011];两组纤维蛋白原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1.01)g/L比(2.48±1.25)g/L,P=0.015];D-二聚体达峰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3±2.60)mg·L-1·d-1比(6.61±1.16)mg·L-1·d-1,P=0.009].两组在D-二聚体浓度峰值、血小板计数、尿激酶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PTS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时,快速泵入尿激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与持续泵入相比,其在对纤维蛋白原影响、缩短导管溶栓时间、一般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存在优势,但对PTS的预防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文东;刘晨;姜坤;乔彤;冉峰;刘澄;刘昭;李承龙;李晓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深切缅怀张培华教授

    张培华教授是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先后于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宏仁医院、仁济医院和第九人民医院工作. 曾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室主任、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之一.曾被聘为 《临床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等杂志编委,并被聘为美国血管病学会会员(图1). 张培华教授于2017年12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87岁.

    作者:陆信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复杂弓部病变弓上分支重建方法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复杂弓部病变不同弓上分支重建方法的早中期随访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主动脉弓病变腔内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其中进行了弓上分支重建的80例患者,重建方法包括杂交手术(21例,杂交组)、烟囱技术(46例,烟囱组)、单分支支架(13例,单分支组),分析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12~72个月的随访,杂交组1例死于围术期并发症,烟囱组1例术后3年死于夹层动脉瘤破裂,单分支组1例术后6个月死于心脏病.杂交组所有重建分支血管通畅,烟囱组术后3例烟囱支架闭塞,单分支组术后2例单分支支架闭塞.术后随访中,杂交组未发现明显内漏;烟囱组2例内漏;单分支组1例内漏.烟囱组术后4例患者因远端破口接受再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未进行再次手术.结论 对于Z0区以及部分复杂Z1区病变,杂交手术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对于Z1、Z2区病变,烟囱技术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林;章希炜;邹君杰;杨宏宇;马昊;焦元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无创影像学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影像检查中,超声、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准确性,并对三种检查的准确性等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得到60个完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标本处理后,完成斑块稳定性分析.收集术前颈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造影(CTA)、增强MRI(e-MRI)对斑块稳定性的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断三项影像学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CDUS、CTA、e-MRI对于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1.7%、16.7%、81.7%.纤维帽薄弱的评估,CDUS和CT几乎无法实现,e-MRI对薄纤维帽的诊断符合率达63.3%.在纤维帽完整性和血栓形成的评估中,CTA无法实现,而CDUS和e-MRI的诊断符合率几乎相等.溃疡形成的诊断方面,三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3.3%、70.0%、73.3%,e-MRI的敏感度相对较高.斑块下出血,CTA无法实现,CDUS和e-MRI对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5%和60%.三项检查对于钙化成分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80%及71.7%.结论 三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各有优势和劣势,总体上对稳定性评估的符合率,e-MRI高,CDUS其次之,CTA可以在溃疡评估方面给临床一些参考.

    作者:王艳阳;唐小斌;寇镭;吴章敏;刘晖;王盛;杨耀国;陈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发展与展望

    自腔内治疗问世以来,支架植入始终是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血管支架也不断升级换代,从传统金属裸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虽然治疗效果逐渐提升,但是永久性金属残留所导致的二次干预困难与异物反应严重等问题始终严重影响着临床预后.可降解镁合金作为替代耐腐蚀金属的新型材料应运而生,已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可在植入早期提供有效的径向支撑力,而随着降解的开始镁合金逐渐被机体吸收,血管恢复原有收缩功能,在减少长期异物反应的基础上实现了同一部位多次干预的可能,解决了现阶段支架治疗中存在的沉疴,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文就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李宇罡;杨栋;辛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开放手术挽救废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例

    患者 女性,64岁.因“右颈内静脉血透导管流量不佳4d”于2017年3月14日入院.患者因肾小球性肾炎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十余年.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血透通路史:左腕部自体动静脉瘘维持6年;失功后行右股静脉无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同时行左前臂肱动脉-正中静脉人工血管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graft,AVG),6周后穿刺使用人工血管,并拔除右股静脉透析导管.左前臂肱动脉-正中静脉AVG维持3年,因人工血管AVG闭塞外院行右颈内静脉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维持16个月.此次因导管流量不佳4d人院,要求新建AVG.

    作者:胡婧伊;施娅雪;葛玮婧;刘思洁;陆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颈外动脉球囊阻断在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起源于颈动脉体的副神经节肿瘤,由头颈部非嗜铬性细胞分化而来.CBT约占头颈部肿瘤的0.6%[1],恶变率为6%~12.5%[2],外科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国外报道CBT围术期死亡率为1%[3],术中出血过多是导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为了探讨颈外动脉球囊临时阻断在CBT切除术中的止血作用及临床意义,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对5例CBT患者应用球囊阻断术控制术中出血,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煜杰;李震;李明省;化召辉;刘仕睿;王创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小鲸** 的反馈: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血管外科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血管外科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haiyu** 的反馈: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