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2-27432618
  • 国内刊号:28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中医学
国际刊号:022-27432618
国内刊号:28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12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简介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2012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国内第一本针灸(电子版)学术连续出版物。总编辑为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本刊以突出特色、创新求精、重在应用、面向全球为办刊宗旨。开设专家论坛、石学敏经验专题,论著,指尖医学,针灸传承,综述、海外交流、理论探讨、研究生论坛、专家讲座(视频/幻灯)、临床经验及健康护理等栏目。力求及时、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国内外针灸医学发展现状与研究成果,介绍临床针灸治疗技法,提升针灸学科的学术水平,促进医学学术交流,推进针灸医学健康稳步发展。

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针灸传承、指尖医学、综述、临床经验、理论探讨、文献研究、研究生论坛、中医药临床应用、专家讲座(视频)

杂志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当报道是以人体为对象的试验时,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地区性、国家性、国际性)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一般不超过5 000字,综述、讲座文稿要求5 000字左右,并附400字左右中英文对照的摘要、英文的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全部作者姓名。中医百家、医籍探讨、研究生论坛等文稿要求字数在4 000字,应附中英文对应的摘要200字,英文文题。病例报道一般不超过1 000字。以上文稿均应列出3~5个关键词。疑难病例分析、典型声像图分析等栏目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1 0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和评析。讲座(视频、幻灯)一般时长为30~40分钟,操作演示时长10~40分钟。

  3.文章题目

  力求简明扼要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最好不设副标题,尽量不用缩略语和标点符号。英文文题不应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文题的含义应一致。

  4.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依次排列,投稿后不应再作更动,确需改动时,应有作者单位出具证明。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应具备以下3条:(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的重要观点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方面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

  5.摘要

  论著性文章要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要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类文章的摘要应不加任何评论和解释,高度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少于200字。务必注意不要和前言部分雷同。英文部分除和中文摘要对应的摘要外,还应包括文题、全部作者的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6.关键词

  文稿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3~5个中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的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列出的词。如无相应的词,可做如下处理: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列于最后。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7.内文序号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按照:居中黑体、一、(一)、1…的形式编排顺序。

  8.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立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9.统计学方法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67),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 ;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经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0.缩略词

  摘要中尽量不用缩略词。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词。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词时,注出中文全称,后用括号注出英文全称和英文缩略词,这两者中用“,”隔开。

  11.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文章中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

  12.插图

  来稿须附3幅以上插图,插图是电子出版物文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杂志的特色,配置适当的插图可形象、生动地对正文内容进行说明、解释及补充,使读者一目了然。文稿中常用的插图有线条图、照片图、彩色图、水墨图等。每3张插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插图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或缩写应有文字说明。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度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掩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说明文字不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图如有引自它刊者,应注明出处。电子版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彩色照片分辨率最小值为350 ppi(像素/英寸),灰白照片图为300 ppi,线条图不低于800 ppi,图像尺寸大小为5×7in(127mm×178mm)。

  13.表格

  表格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表应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三线横表力求结构简洁,数据单位明确。横、纵标目间应有逻辑上的主谓语关系,主语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在表的右侧。

  14.动态图像

  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或MEPG格式,时长10~40min,有条件的请配上字幕或解说。每个文件名均应与中文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声音与画面要同步,格式为WAV或MP3。

  15.参考文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有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每条文题后加文献标识:期刊[J]、图书[M]、学位论文[D]、汇编[G]、报纸[N]、报告[R]、专利[P]、标准[S]、数据库[DB]、磁带[MT]、光盘[CD]、网络[OL]。不要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电子文献分别用载体标志代码如CD(光盘CD-ROM)、OL(联机网络)在被引刊名前用方括号注明。例如:

  [1]郑宇,张露芬,任晓暄,等.石氏“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血浆AngⅡ、CGRP及ET含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34):140-144.

  [2] Andres RH,Horie N,Slikker W,et al.Human neural stem cells enhance structural plasticity and axonal transport in the ischaemic brain[J].Brain,2011,134 (6): 1777-1789.

  [3]包新民,舒斯云编著.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1-29.

  [4]杨阿根.石学敏针刺补泻手法量学切入点浅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1):32-34.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调肝针法治疗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出血一例

    患者男,56岁。因右眼突发视力下降、视物重影1日,于2014年1月23日到天津市南开医院就诊。1日前,患者因家庭琐事情绪波动,自觉右眼视物模糊、变暗并有重影,次日入住针灸科。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规律服抗高血压药,血压保持145/95 mmHg (1 mmHg=0.133 kPa)。刻诊:患者神清,精神可,情绪稳定,右眼视物模糊,有光感,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右瞳孔大小约3 mm,对光反应可见,晶体透明。无眼痛、头晕、心慌等症状,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脉弦。血压160/100 mmHg。眼科检查回报:视力右2.6,左4.5,双眼压2.3 kPa,双眼球无充血,角膜透明。右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淡红,动脉极细,部分呈铜丝样,静脉迂曲、扩张。黄斑周围网膜灰白,黄斑区呈红色,血管旁有片状出血。左眼底示视乳头边界清,色淡红,动脉细,静脉迂曲。其他检查血尿常规、红细胞沉降速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胸部X光片、结核菌素试验均未见异常。颅脑MR未见异常。正常心电图。中医诊断:肝风内动,肝火上炎。西医诊断:视网膜动脉硬化Ⅱ级。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清热明目。取穴及操作:双侧太冲、行间、三阴交、捻转提插泻法;双侧风池、完骨捻转泻法;百会平刺捻转补泻;双侧精明深刺1.5寸(注意将眼球拨离穴位一侧);双侧攒竹,向精明穴斜刺;瞳子髎,平刺;印堂,提捏法向下平刺。以上穴位留针20 min。1次/d。中药丹栀逍遥散方加减:白术10 g,柴胡10 g,当归10 g ,茯苓15 g,甘草6 g,牡丹皮10 g,山栀10 g,芍药15 g,砂仁10 g,决明子15 g,菊花10 g和香附10 g。水煎服,1次/d。

    作者:李光辉;邵义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药并用治疗顽痹案例解析

    顽痹,因气血衰弱,风寒所侵,气血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医林绳墨·痹》:“久风入中,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也。”该病在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且长期服用西药不良反应较大。此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可见于任何年龄,且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1]。临床跟随导师治疗顽痹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晋玲;冀来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与思考

    脑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失调或脑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一类疾病,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中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疾病和精神与行为障碍类疾病.脑病可分为三类:(1)脑功能失调或障碍:本类疾病没有明显的脑部器质性病变,而只表现为脑功能的失调或障碍,如原发性失眠、嗜睡症、原发性癫痫等.(2)脑器质性病变:本类疾病是脑实质本身受到明显的损伤,出现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如脑外伤、小儿脑瘫、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继发性癫痫.(3)心身性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或关键作用,实质上是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如抑郁症、癔病、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等.

    作者:杜元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半身疾病的针灸取穴规律

    半身疾病是指部分好发于或特发于身体偏侧的疾病,多为左或右偏侧患病。此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病机不同,但都具有单侧发病之特点。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对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阐释独具特色。针灸治疗半身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针灸治疗的取穴规律加以归纳总结。

    作者:赵祥斐;徐家淳;李瑞超;孙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一例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心、脑、肾功能,而且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的治疗多以西药对症降压为主。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也是一种有效的降压治疗方式,同时可调理患者整体状况,使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笔者在进行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中治疗1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趁;刘健;王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多系统萎缩一例

    患者女,56岁,主因双侧肢体不遂1年,加重1月于2012年5月3日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肢体不遂,近1月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并伴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语言不利,呈暴发性语言,饮食水咳呛,吞咽困难,四肢阵发不自主颤动,时有头晕,坐起或站立时头晕症状明显,以致不能站立。纳少,夜寐欠安,小便淋漓不尽,大便调。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6℃,心率75次/min,律齐,呼吸19次/min,血压:90/50 mmHg。肌肉无明显萎缩,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以右侧为著,双侧跟腱反射、膝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均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霍夫曼征(+),左侧肢体肌力:上肢3级,下肢4级;右侧肢体肌力:上肢2级,下肢3级,呈蹒跚样步态。舌淡暗,苔薄白,脉沉涩。颅脑CT:脑干密度欠均匀;颅脑MRI:考虑桥脑小脑橄榄萎缩,两侧桥臂区异常信号影(首先考虑变性或脱髓鞘性改变),桥前池局部信号欠均匀,局部脑皮质萎缩,脑桥十字征。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

    作者:刘屹;李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坐对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影响的多视角阐释

    静坐一词起源于儒释道文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身心调节活动方式,作为养生修行的方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文化、哲学与科学的角度探讨超觉静坐的历史文化渊源、分类与习练方式、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的影响,探讨防治其作用机制,期待在继承中创新,将古老的运动养生疗法赋予崭新的理论意义,进而指导其临床医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迟相林;于永鹏;王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一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常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临床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临床跟随导师实习期间,收治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治疗效果较佳,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艳;石学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广告刊登细则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刺与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

    目的 观察针刺与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针灸科门诊顽固性面瘫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小者23岁,大者60岁,病程短2个月,长3个半月.36例患者均采用针刺与放血配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36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34/36).结论 针刺与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针灸电子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