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一)论文起始导引依次序包括:1.题目;2.作者;3.单位;4.关键词;5.摘要;6.中图分类号;7.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所在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8.通讯作者(姓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前5项须有中、英文,后几项只用中文书写。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名:英文名用汉语拼音拼写,姓全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字间用连字符连接;单位名:英文名用英译名,并写明邮政编码;关键词:3-8个,各词间用分号隔开,不用缩写[关键词的中文按《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词汇书写,英文按'Index Medicus'内医学主题词表(MeSH)选词]。摘要:包括目的(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
(二)中文摘要限在200字之内。为明了全文主要内容,英文摘要字数可酌情增加,更明确全文主要内容。进展和综述文章也需要有中、英文摘要和中、英文关键词(包括目的及相关主要核心内容)。
(三)表、图均采用中、英对照式(包括注释)。
(四)缩写词采用国际通用的。文中首次出现时应先列出中文全称(英文全称,缩写词),以后才可在文中引用缩写词。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对北京和上海两城市抽样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脑卒中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和上海市奉贤区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人群中年龄≥40岁者为目标人群(北京2 910名,上海5 244名).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对目标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并进行脑循环动力学检测,此后随访脑卒中的发病情况.比较和分析两城市脑卒中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脑循环动力学综合积分的差异.结果:北京市和上海市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饮酒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4.64%和21.09%、23.16%和5.53%、10.79%和2.38%、23.02%和2.59%、28.63%和7.70%、26.74%和4.27%、36.8%和33.6%、36.9%和18.5%,地区间各因素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发病密度分别为6.29‰和2.51‰.男女组间各危险因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积分值及脑卒中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及脑卒中发病率均显著高于上海市.脑循环动力学损害可能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曹奕丰;王文志;刘红梅;王桂清;黄久仪;郭吉平;俞学海;杨永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海马培养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18 d,荧光倒置显微镜下选择健康神经元入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浓度为10 μmol·L-1)、[D-pen2,D-pen5]-enkephalin(DPDPE)和埃托啡(浓度均为1 μmol·L-1)处理3 d,对照组不加药.全细胞模式记录mEPSCs,用软件MiniAnalysis 6.0(Synaptosoft,Inc)对mEPSCs频率及幅度进行分析.结果:吗啡显著降低了海马神经元mEPSCs的频率和幅度,与对照组相比,频率和幅度分别下降了38.5%和38.0%(均P<0.01);埃托啡对mEPSCs的幅度无影响(P>0.05),但频率增加了26.0%(P<0.05);DPDPE对mEPSCs的频率及幅度均无影响(P>0.05).结论:不同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其引起受体内化的能力不同,对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有不同的突触后作用.
作者:林杭;孙梅琴;张涛;王庆松;吴渝宪;王伟文;曹仁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γ-氨基丁酸(GABA)类抗癫(癎)药物在治疗量内对视觉功能影响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治疗作用机制有关,本综述探讨GABA类抗癫(癎)药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作者:王庆平;叶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ortico-striato-spmaldegene tion,又名creutzfeldt-Jakob病,CJD)或亚急性海绵状脑病(subacute spongiforn en-cephalopathy)。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国内至今有30余例报道,其中20余例已经尸解或活检证实,我院1999年7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病历摘要 男性,55岁,汉族,因头晕、走路不稳、精神异常伴四肢不规则抽动2个月而于1 999年7月1 3日转入我院。2个月前首发头晕、全身乏力、思睡当时未加注意,逐渐出现走路不稳,偶伴恶心呕吐,不能工作,此时家属发现患者有精神异常,如:视门窗变形、房内暖气包变狭长形、墙角下废纸视为老鼠,房顶上有很大裂缝等。MRI示双基底节区及双颞区多发腔梗无其他异常。
作者:翁建英;杨新玲;蒋雨平;陈朝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与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芭)联用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6-羟多巴(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MFB)建立SD大鼠PD模型.成模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美多芭与恩他卡朋,观测大鼠旋转圈数和持续时间.结果:单用恩他卡朋不能诱导PD大鼠旋转.采用美多芭(6.25、12.5 mg·kg-1)和不同剂量的恩他卡朋(10、5、0mg·kg-1)联用的PD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增加、旋转时间也明显延长;恩他卡朋的剂量越大,旋转运动的持续时间越长,但出现旋转反应高峰的时间向后推迟.结论:足量的恩他卡朋可以加强左旋多巴的疗效,半量的恩他卡朋疗效欠佳.
作者:张厚亮;丁正同;王坚;邬剑军;兰丹梅;蒋雨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众多帕金森病(PD)细胞移植的供体中,肾上腺髓质细胞由于其存活率低已被淘汰.人胚胎腹侧中脑虽然研究深入、广泛,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异种胚脑组织是近年来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供体.神经干细胞-基因联合治疗为干细胞移植治疗PD提供了一个新方向.本文就PD细胞移植的这些供体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杜望春;蒋雨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使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颅脑手术取得较好效果[1,2].可是手术中注册成功后参考架的消毒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早期病例我们需拆下参考架蒸汽消毒后重新安装,但消毒时间常超过半小时或更长影响手术的进行.
作者:杜固宏;周良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周器官病变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我院82例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病历和尸检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外周器官的主要病理改变包括肾、脾、胰腺、肾上腺等器官的细小动脉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内附壁血栓和瓣膜赘生物、糖尿病胰岛萎缩和恶性肿瘤等脑血管病的病前病变;另外,还包括坠积性肺炎、肺水肿、脏器出血(胃肠道、肺、脾、肾上腺)、脏器梗死(肾、肺、脾、小肠、肢体)、败血症等脑血管病发病后的继发或并发病变.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的内科并发症主要是肺部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结论:早期防治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能减轻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死亡率.
作者:曲方;宋福林;张广生;何祥;王耀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癫癎敏感大鼠内嗅皮质神经元及GFAP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方法:用红藻氨酸(KA)10 mg·kg-1诱发大鼠出现癫癎发作.1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及硫瑾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内嗅质层(EC)神经元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发现EC的第3层细胞有大量的神经元损失,伴有GFAP免疫反应活性增强.结论:这一现象可能与动物癫癎敏感性长期增强有关.
作者:程卫国;张剑平;赵杰;张万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胚胎脊髓神经干细胞(NSC)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14d胚胎大鼠的脊髓组织中分离培养脊髓NSC,并随机分为3组:EGF组、bFGF组和bFGF+EGF组.通过光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脊髓NSC克隆细胞团数量及直径大小,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脊髓NSC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 ①EGF组培养1、3、7d后NSC克隆细胞团数量和直径均少于bFGF和bFGF+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EGF组仅在培养1d时克隆细胞团数量多于bFGF组,在培养3、7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EGF组分化细胞中神经元比例显著少于bFGF和bFGF+EGF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大于bFGF和bFGF+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和bFGF+EGF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GF对脊髓NSC克隆形成有一定作用,而bFGF能较好地促进克隆细胞团的形成及生长,两者联合应用在培养早期可显著促进克隆细胞团形成.EGF可诱导脊髓NSC更多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而bFGF则可促进脊髓NSC向神经元分化.
作者:温秀杰;刘鲁川;王尧;王妤;董天贞;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昨天联系了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你好,请问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急急,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尊敬的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