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6 000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2 000字。
2.文题:力求准确、简明表达论文的核心内容;文题一般不用英文缩小;最好不设副标题。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写明,在编排过程中不得再作更动。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以上4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及国名。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 Wu Jianping, Qin Jio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 China”。中文摘要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内容。作者投稿时需另附一份供英文审稿专家参考的600字左右(与大英文摘要对应)的中文摘要。大中、英文摘要在 [目的]项中可增加背景资料;在[方法]项中增加研究对象及例数,研究的过程和方案,研究的种属或人类所用的材料;在[结果] 项中应具体介绍主要研究的结果、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如需要包括对照组的内容,则最后叙述对照组的数据;[结论] 项应与目的相呼应。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每组英文关键词首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6.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7.图表: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如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则写为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图片需要清晰度和对比度良好的原图,格式一般为JPG、TIF、EPS格式,像素要求在每平方英寸300点以上。要避免提供镶嵌在Word等办公软件上的图片(这样的图片像素过低,制版清晰度不佳)。
8.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一条斜线下加括号,括号内的两个单位符号之间加圆点,如ng/(kg·min)。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量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1 cmH2O=0.098 kPa)。
9.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50.2±0.6%,可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可写成4×3×5 cm3。
10.统计学符号及方法: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关于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实验或调查设计类型和资料的条件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能盲目套用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不能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能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统计学处理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资料的 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
11.缩略语: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正文中也应尽量少用。用时必须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2.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排列于文后。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后加“,等”。
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T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
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期号及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举例:
[1]周爱卿,王荣发,黄美容,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后疗效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1):72-74.
[2]You CH, Lee KY, Chey WY, et al. Electrogastrographic study of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nausea, bloating and vomiting[J]. Gastroenterology, 1980, 79(2):311-315.
[3]汪敏刚.支气管哮喘[M]//戴自英.实用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833-840.
[4]Sodeman WA Jr, Sodeman W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M]. 8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4:457-472.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特征为广泛的中小血管炎症,以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为严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功能障碍是血管炎发生的始动环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免疫损伤主要指内皮细胞在一系列的刺激因素作用下,表达并释放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p-选择素、L-选择素等黏附分子,以及癌胚抗原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上述黏附分子引起循环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继而进入细胞内膜,并激活补体结合而损伤内皮细胞.本文从细胞因子及免疫信号传导通路方面对川崎病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性损伤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马乐;杜忠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难治性癫癎(intractable epilepsy)是指临床经过迁延,对抗癫癎药(AEDs)治疗反应差的癫癎,也称顽固性癫癎(refractory epilepsy, RE).RE的患病率缺乏准确统计,一般认为成人患者可达20%~25%,儿童患者占10%~20%[1,2] .临床诊断RE的意义在于:(1)明确患儿对所用AEDs治疗效果差,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及时改变治疗方案;(2)明确患儿是否具备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能否经手术治愈;(3)一旦诊断为RE,医患双方都应预见到患儿可能预后较差,包括: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操作技能下降,精神、心理、行为以及社交活动能力恶化,AEDs不良反应几率进一步增加等.
作者:吴家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临床使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以来,发现其可选择性的舒张肺血管,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体外膜肺(ECMO)的使用率[1].但NO易与氧或超氧离子形成毒性的氮氧化物,引起肺损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副作用,已受到人们的重视[2].传统的NO供体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缺乏较好的肺血管选择性,而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3].
作者:吴西玲;杜立中;唐兰芳;杜靖;蒋静静;叶怀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患儿男,3岁.因患隐睾准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检查时发现除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外,其他均正常.患儿发育正常,无鼻衄、牙龈出血,无四肢、关节肿胀等.未曾患过肝炎等相关疾病,父母及家系均无出血性疾病或遗传病史.体检:发育良好,无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紫癜或出血点,四肢关节正常,左侧睾丸未降至阴囊,心肺正常,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4.16×1012/L,白细胞6.63×109/L,血小板161×109/L;(2)凝血象: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3.5 s,APTT 58 s(正常值:30~45 s),纤维蛋白原含量(Fg)2.5 g/L,凝血酶时间(TT)18 s;(3)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Ⅷ:C为1.23,Ⅸ:C为0.60;(4)APTT纠正试验:正常人血浆和患儿血浆等量混合后检测APTT为58 s,富含磷脂血浆与患儿血浆等量混合后检测APTT为40 s,可以纠正;(5)其他实验: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agulant,LA)阳性(法国STAGO公司),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IgG阳性(中国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作者:邬志伟;翟志敏;徐静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儿童弥漫性肺实质疾病/肺间质疾病治疗建议”的制定,是一项既困难又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但治疗的规范化又是临床医生迫切需要的,尽管本次只是提供了专家观点相对一致的治疗原则,我们坚信今后一定能逐渐完善,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农光民;赵顺英;郑跃杰;陈慧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儿童保健体检人群乳牙萌出的一般规律,为全面评估儿童体格生长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2581名0~40月龄健康儿童的乳牙萌出情况。由儿童保健医生登记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乳牙初萌年龄、初萌牙位、目前乳牙数目及乳牙萌齐年龄。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被运用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581名儿童中0~6月龄506名,7~12月龄600名,13~24月龄730名,25~40月龄745名;男1473名,女1108名;早产儿89名,足月儿2492名;已经萌牙1829名;乳牙萌齐626名。儿童乳牙萌出年龄2~15月龄,中位数为8月龄[95%可信区间(CI):2.7~12.7];乳牙早萌齐(20枚)年龄为23~35月龄,中位数为31月龄(95%CI:24.7~36.7);初萌年龄与萌齐年龄间正相关( r=0.879, P<0.05);并获得0~40月龄间不同性别儿童乳牙萌出曲线图。95.3%(1743/1829)的儿童先萌出下正中切牙,4.6%(84/1829)为上正中切牙;乳牙萌出≤16枚时,乳牙数目与儿童实际年龄及初萌年龄间存在线性关系,即乳牙数目(枚)=实际月龄-初萌月龄+1;儿童实际乳牙数目与采用新公式估算的乳牙数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2.957, P=0.05),相关系数为0.972( P <0.05)。结论儿童乳牙萌出的中位数年龄为8月龄,萌齐中位数年龄为31月龄,绝大多数初萌牙位为下正中切牙;乳牙数目(枚)=实际月龄-初萌月龄+1可作为乳牙萌出数目的估算公式;不同性别儿童乳牙萌出曲线可为完善儿童体格生长数据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瑞香;胡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36名HDMTX化疗前后ALL患儿及36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标本,并提取目标细菌DNA.用细菌的16SrRNA/D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引物,行常规PCR完成细菌的定性,然后取准确定量的2种细菌DNA,经系列稀释后做荧光定量PCR,制作出标准曲线,待测样品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并和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获得各样品中2种细菌的量.结果 ALL组HDMTX化疗前1 d、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7.24±0.33)拷贝数/克湿便、(6.00±0.27)拷贝数/克湿便、(6.59±0.33)拷贝数/克湿便和(9.49±0.41)拷贝数/克湿便;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ALL组化疗前1 d、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的分别是(6.62±0.42)拷贝数/克湿便,(5.96±0.42)拷贝数/克湿便,(7.02±0.41)拷贝数/克湿便,(7.52±0.43)拷贝数/克湿便.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对照组均较ALL组高(F=739.61,88.67,P均<0.01).ALL组化疗前和后,大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化疗第3天下降明显,第7天有所回升.结论 (1)HDMTX化疗方案对ALL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影响,化疗后数量显著下降;(2)ALL患儿肠道菌群和健康儿童相比,益生菌明显减少.
作者:杨武;刘华;段晶;张瑛;黄永坤;何雯;鲁萍;李海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例1 女,2岁7个月.18个月前曾有高热17 d伴口唇及球结膜充血.起病2个月后出现乏力,面色苍白,颜面水肿,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扩大,射血分数(EF) 0.47,短轴缩短率(FS) 0.23.北京儿童医院诊为: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呼吸衰竭.治疗23 d出院.出院后间断服地高辛及利尿剂,未再出现水肿及呼吸困难.体检:T 36.5℃,P 114次/min,R 34次/min,BP 82/52 mm Hg(11/7 kPa,1 mm Hg=0.133 kPa),体重12.5 k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乳线外2 cm处,心率114次/ min,律齐,心音稍低钝,未闻及杂音,双肺(-),肝肋下2 cm.
作者:陈永红;刘雪芹;李万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一、前言紫癜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由于诊断标准不统一、观察随访时间差异,因而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发生肾损害的报告率差别较大,文献报道为20%~100%[1-3].Brogan和Dillon[4]依据临床表现诊断,紫癜性肾炎发牛率为40%~50%.2000年11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在珠海制定了紫癜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草案)[5],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在此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本指南;适用于有一定儿童肾脏疾病诊治基础或经验的儿科医师.在针对具体患儿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采纳适合的诊疗方案.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蛇舌状虫病(armilliferiasis)是舌形虫病的一类,也是一种罕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作者:潘存娒;汤宏峰;裘明华;熊启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儿科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你好,请问中华儿科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尊敬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中华儿科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