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多媒体光盘配纸质学术期刊,是国际第一本肿瘤代谢与营养专业刊物,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官方学术期刊。我刊于2014年6月创刊,2016年10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登内容:肿瘤营养预防、肿瘤营养治疗、肿瘤营养康复以及肿瘤代谢相关文章。
为了提高文稿质量、规范来稿格式、减轻作者负担、缩短审稿时间、加快论文发表,特制订本刊投稿须知,敬请作者投稿前对照投稿须知、自我核对清单及名词统一表自我审查。
一、投稿须知
(一)文章题目
1. 题目力求简明、醒目,准确反映文章主题,吸引读者。
2. 中文题目不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目不超过25个单词。
3. 不设副标题,不用缩略语,不加标点符号。
4. 中、英文题目需保持一致。
(二)作者信息
1. 请提供完整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具体到科室)、城市、邮政编码;通讯作者需在文章第一页添加页脚,标注通讯作者信息,格式为:通讯作者:xxx,电子邮箱:xxxx。
2. 为了方便联系,请作者投稿时留下本人及通讯作者电话。
3. 本刊优先录用省、部、国家基金项目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格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345678)。
(三)论文摘要
1. 所有论文均需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字数要求400~600字,并检查中、英文内容是否一致。
2. 论著摘要请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格式编写,其它论文摘要无需按此格式编写,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四)论文正文
1. 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词,请标注英文全称及中文名称,举例:肿瘤代谢调节疗法(cancer metabolic modulation therapy,CMMT),此后即用英文缩写词代替中文。
2. 正文文字及图表内的数字要求统一,小数点请保留相同的位数,统计学意义将具体值和取值范围统一,切忌既有取值范围又有确切值,如P=0.023和P<0.05不能同时存在;本刊鼓励提供确切值,如P=0.023。
3. 文中或图表中出现的量,请作者务必使用国际单位。
4. 论文全文重复性检测结果需低于20%。
(五)图表
1. 本刊所有论文均要求有图或表,并请确保无版权问题。为方便修改,请作者提供可修改版本的图表。
2. 需要加图的位置请在文章中标出,举例:xxxx,见图1。所有的图需要在图的下方添加中英文图题,举例:图1 xxxx,图题居中排列。图中出现的缩写词请在图题的下方给出英文全称及中文名称,多个图注间请用“;”隔开,举例:注:IR,ionizing radiation,电离辐射;KD,ketogenic diet,生酮饮食。图中有需要说明的内容请给出恰当的说明性中英文注释。图片应用英文图片。
3. 本刊原则上采用标准三线表,特殊情况请作者加以说明。需要加表的位置请在文章中标出,举例:xxxx,见表1。所有的表需要在表的上方添加表题,举例:表1 xxxx,表题居中排列。表中出现的缩写词请在表的下方给出英文全称及中文名称,多个表注间请用“;”隔开,举例:注:IR,ionizing radiation,电离辐射;KD,ketogenic diet,生酮饮食。表中有需要说明的内容请给出恰当的说明性中英文注释。表的内容为英文。
(六)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总量要求:专家论坛大于等于30篇,论著大于等于40 篇,综述大于等于50篇。
2. 为了准确引用,让读者有据可查,引用文献时切忌出现[1-10]的引用方法,要求逐个引用。
3. 中文文献量不超过文献总量的1/3,近5年的文献量不少于文献总量的1/3。
4. 正文引用英文文献时,除了作者的姓外,我刊要求同时使用作者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如Wilder RM不能写成Wilder。
5. 外文杂志名称用标准缩写词,中文刊名用全名。
6. 参考文献请按照Pubmed标准格式编写,保留前3位作者。
7. 参考文献各部分的标点符号全部为英文状态,并注意统一。如:石汉平, 许红霞, 林宁, 等. 营养不良再认识.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5;2(4):1-5.(后缀英文翻译)
8. 参考文献中的中文文献需在中文文献后缀上英文翻译,英文中的杂志名称需采用标准缩写。
(七)杂志收费标准
1. 审稿费:论文发表后作者需缴纳审稿费200元/篇。
2. 版面费:论文发表后作者需缴纳版面费700元/页,不足(包含)1/2页,版面费为350元;超过1/2页,版面费为700元。图表不另外收费。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活性乳清蛋白(active whey protein)是采用低温专利萃取技术获得的牛乳中以乳清蛋白为主的产品,蛋白含量高达90%以上,具有改善营养状况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是临床营养治疗中提供机体营养的重要组分之一.本研究构建胰腺癌荷瘤鼠模型,探讨活性乳清蛋白在胰腺癌营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构建胰腺癌panc-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不同的营养干预方式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标准饲料喂养组(SD组)、添加黄豆蛋白粉饲养组(Soy组)、添加活性乳清蛋白饲养组(ABD组),观察不同喂养前后小鼠生活状态、体质量、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比较小鼠的平均生存周期,同时检测血液及瘤组织谷胱甘肽含量.结果 实验过程中,三组小鼠均出现了体重下降,ABD组小鼠治疗8周后,体重为(24.35±1.89)g,显著高于Soy组(19.24±2.40)g和SD组(20.04±2.41)g(P<0.05);三组移植瘤体积和瘤组织质量无显著差异;至实验终点,ABD组平均生存周期为(62.13±2.47)天,与Soy组(51.63±10.54)天和SD组(56.00±5.29)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y组和SD组生存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血液GSH含量明显高于Soy组和SD组(P<0.05),而ABD组瘤组织GSH含量低于Soy组和SD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性乳清蛋白可预防荷瘤鼠的体重下降,明显延长生存期,可能与其防治肿瘤恶液质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杰;刘笑;俞伟男;缪明永;石汉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研究发现,肠内营养具有以下优势:①食物直接刺激胃肠道,加速胃肠蠕动功能恢复;②对促进肠道黏膜生长,稳定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易位和术后内源性感染均有重要作用;③减少肝脏负担,降低应激性血糖升高;④术后早期可以通过调节小肠功能来缓解全身炎症反应,进而能减少严重并发症 ; ⑤术后小剂量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可以改善液体在第三间隙蓄积,进而改善术后肺功能.
作者:阎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恶液质发生率极高.营养不良可能引起患者治疗耐受性下降,治疗机会减少,并发症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生存期缩短.这些不仅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营养治疗作为临床治疗及康复的基础手段之一,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并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率或转移率、降低生存率,反而可明显提高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救治率、降低病死率,降低药占比及医疗支出,对大部分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将肿瘤的医学营养治疗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从肿瘤与营养的关系出发,并结合我国膳食现状和特点,对该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总结,逐一分析膳食营养因素对肿瘤患者的影响,规范肿瘤医学营养治疗原则和步骤,以便临床医师、临床营养专业人员、护士等医疗保健人员应用,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
作者:李增宁;陈伟;齐玉梅;胡雯;葛声;周春凌;杨雪锋;张片红;于仁文;赖建强;焦广宇;胡怀东;高淑清;张勇胜;胡小翠;周莉;周岚;冯颖;辛宝;刘晓军;李莉;施万英;杨勤兵;郑锦锋;韩磊;夏羽菡;刘庆春;方玉;胡环宇;骆彬;谢颖;杜红珍;李薇;王昆华;缪明永;许红霞;李苏宜;李勇;江波;巴一;孙明晓;曹伟新;石汉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主要包括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管两种.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术中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行X-ray检查确认营养管位置;B组行空肠造瘘术.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小时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结果 A组患者术中均顺利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平均置管时间为15分钟,术后经X-ray证实A组营养管末端均位于合适位置.B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空肠造瘘术,平均置管时间为20分钟,两组患者对营养管的耐受程度、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管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中各有利弊.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是安全、经济、可行的,尤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人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志宇;张军;王硕;马振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肿瘤恶液质是以肿瘤患者骨骼、内脏的肌肉消耗为特征,伴或不伴有食欲减退、厌食、饱胀感、体重下降、肌肉萎缩、乏力、贫血、水肿、低蛋白血症等一系列临床并发症.肿瘤恶液质的存在使患者的抗肿瘤治疗难以进行,影响患者生存;同时临床并发症的出现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肿瘤患者恶液质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一旦进入恶液质期难以逆转.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才能改善体重、防止肌肉丢失、减轻恶液质的相关症状,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改善预后的治疗目的 .本文以肿瘤恶液质的定义为基础,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改变出发,总结了目前关于肿瘤恶液质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而阐述了肿瘤恶液质的筛查与评定及诊断要点,综述了对应的治疗策略及方法 ,包括营养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及其他药物干预等,并对未来肿瘤恶液质多学科规范化诊疗进行了展望,期望通过多学科诊疗(MDT)的模式,能为肿瘤恶液质患者的早诊早治、延长生存、改善预后提供新的理念,创建新的平台.
作者:吴海涛;王畅;李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KD 原本是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一种食品组合,随着社会发展及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研究者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KD 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代谢失调是肿瘤基本生物学特征之一,其中“ Warburg 效应”是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的核心,因此,对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的KD 日益受到肿瘤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阐释了 KD 抗肿瘤的机制,包括减少葡萄糖供应、降低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应答抑制、调节mTOR 途径、增加肿瘤细胞的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线粒体功能等。这些机制为KD 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曲芊诺;饶本强;石汉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对胃食管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连续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胃食管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常规饮食组,根据患者进食梗阻程度、营养结构和进食量不同给予营养治疗,同时肠内营养组患者在化疗开始前两天至化疗结束后1周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监测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化指标、免疫水平及化疗后血液系统和胃肠道毒副反应等.结果共56例患者入组,其中肠内营养组29例,常规饮食组27例,男36例,女20例.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肠内营养组患者营养状态明显改善,白细胞、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CD4+/CD8+水平显著提高(P<0.05).肠内营养组3~4度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明显减轻(P<0.05).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食管癌患者化疗期间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升免疫水平和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由于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扩大研究.
作者:徐惠君;杨杨;何义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病例简述患者,男,56岁,因上腹不适、消瘦半年,腹胀2个月,呕吐宿食1周于2014年2月20日人院.饮食以半流食为主,总摄入量较平时明显减少.6个月体重减轻10kg,近1个月体重减轻2kg,近2周体重减轻1kg.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6年.人院查体: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膨隆,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身高174cm,体重65kg,BMI20.47kg/m2.
作者:王轶卓;王畅;姚程;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日,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行新书发布会,热烈庆祝国际上第一部肿瘤营养指南专著—《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出版发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卫计委《医学参考报》报社周赞社长等知名人士出席了新书发布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肿瘤厌食是指肿瘤患者进食欲望下降,引起食物摄取减少和(或)体重丢失.肿瘤患者极易发生厌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治疗耐受性下降,影响疗效及增加死亡风险.因此,正确认识、评估及干预厌食在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本文从肿瘤厌食的发生机制、诊断评估、治疗、随访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肿瘤厌食与肿瘤疾病因素、各种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所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胃排空延迟、吸收不良等相关.肿瘤组织向循环系统释放引起厌食的活性物质或肿瘤本身诱导患者代谢异常致使宿主组织释放抑制食欲因子.依据相关症状如味觉改变、恶心、早饱,结合食欲相关症状的量表(常用的有“基于症状评估”问卷法和视觉模拟类似物测量法)进行诊断,并对营养状况、肿瘤学特征、心理全面评估.营养状况评估推荐使用PG-SGA法评估,遵循营养不良三级诊断模式.心理评估包含观察、访谈和心理测验三方面,推荐使用症状自评量表法(SCL-90).治疗目的是改善肿瘤患者进食状态,改善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保证肿瘤患者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取,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肿瘤治疗耐受力.治疗需多模式,包括抗肿瘤,对症治疗和消除厌食因素,刺激食欲及针对炎性因子药物治疗,营养代谢疗法及肠功能调节,运动及心理情绪调节的多种疗法.厌食患者需定期随访评估,包括实验室参数、营养状况、肿瘤学等指标,根据随访情况予以指导或调整治疗.
作者:马怀幸;李苏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请问一下,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昨天联系了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尊敬的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