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稿 来稿应为皮肤性病学及相关学科的稿件。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鲜明,文字精练。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类文稿一般不超过4000 字,其他文稿不超过3000 字,病例报告等文稿不超过1500 字。
2 文题 要简明、醒目、准确的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目以不超过20 个汉字为宜,尽量不设副标题、不使用缩略语和标点符号。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 个实词。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所有学术文稿均需有中、英文题目及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
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在文稿首页左下方标注。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在文题下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1、2 等序号,并将单位全称脚注于同页左下角处。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4 摘要 学术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采用结构式摘要,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述评、专家论坛、技术交流、综述等可采用指示、报道性摘要。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 本文” 等主语,应包括全文重要信息,不得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前须以英文依次写出题名、所有作者汉语拼音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中文摘要一般250 个汉字,英文摘要约250 个实词,为对外交流的需要,英文摘要可稍详细些,但不宜超过400 个实词。中、英文摘要内容要相互对应。
5 关键词 学术论文均需附中、英文关键词2 ~ 5 个。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 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MeSH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
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 分隔。
6 标题层次 正文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全文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4 个层次, 各层次小标题顶格写,两位数字之间加下圆点,末位数字后不加标点。文内连排序号使用圈码表示,如①、②……。
7 名词术语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暂未公布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
8 图和表 每幅图表均应冠有图( 表)题,序号需标记清楚;说明性文字置于图( 表)下方。图表中文字尽量不与正文重复。建议使用三横线表( 顶线、表头线、底线),表中不用斜线、竖线、边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 如t 值、p 值等)可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应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cm,通栏图不超过17.0cm,线条图高与宽的比例以5 ∶ 7 为宜。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皮肤科临床照片力求显示皮损典型、清晰( 色彩鲜明、色真、背景不宜杂乱,以蓝色或黑色为佳);病理图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所有图片像素应不低于2M,分辨率300dpi。
9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稿约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应采用mg ? kg-1? min-1 的形式,或mg/(kg ? min)的形式。
10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 ~ 95%,(50.6 ± 0.8)%不能写成50.6 ± 0.8 %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
11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阿拉伯数字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标出,同时顺序排列于文后。每篇文献题名后需标注文献类型。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相应文字。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对男性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在治疗中进行心理干预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6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分成生殖器组和非生殖器组,应用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器组CECA10的情感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生殖器组得分(P<0.05),而性活动维度则无差异(P>0.05);在SCL-90的各因素中,生殖器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总分较非生殖器组低(P<0.05);SCL-90总分与CECA10总分呈负相关(r=-0.654,P<0.01)。结论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心理治疗,会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作者:包振宇;张云杰;邹先彪;郭晓娟;林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Ortonne等[1]推测欧洲银屑病患病率约为2%,Wozel等报道德国银屑病患病率为1.5%~2%。根据我国6个城市调查结果推测,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47%,即现有银屑病患者约624万。银屑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阿维A、甲氨喋呤、环孢素等,在治疗过程中,上述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肾毒性、致畸性和(或)皮肤肿瘤等不良反应。英夫利西单抗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制剂是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在银屑病的治疗方面该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0例斑块状银屑病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的疗效和护理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裴璐;王妍妍;曹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消斑敷剂定向透药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活血散瘀汤联合透药仪将消斑敷剂导入皮损,每周3次;对照组口服活血散瘀汤、外用白凡士林,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瘙痒指数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评估.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65.51%,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PASI评分、瘙痒指数评分、DLQ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斑敷剂定向透药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肯定.
作者:刘久利;钱佳丽;李冠汝;孙丽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主因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皮疹伴鳞屑20余天,于2011年3月10日就诊.患者20 d前咳嗽、乏力,但无发热、咳痰等症状,当地医院为排除肺结核,给予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于左前臂掌侧中下1/3处皮内注射PPD 0.1 ml,48h后注射部位出现红晕,伴瘙痒,未予重视.后于注射部位周围出现散在分布的红斑,渐增多,累及左上臂.就诊于当地诊所,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给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未见明显好转.后皮疹累及躯干、四肢,皮损上覆白色鳞屑,瘙痒症状明显.
作者:段妍;王剑;李柏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主因左臀部肿物2年,于2015年9月1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臀部出现一绿豆大小皮下肿物,无自觉症状,近半年来肿物逐渐增大。既往体健,发病前无局部注射史及外伤感染史,未接受钙剂治疗,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突眼及甲状腺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心、肺、腹查体均未见明显异常,四肢关节无畸形,肢端无硬化。皮肤科检查:左臀部可见一黄豆大小粉白色结节,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呈半球形隆起,质硬,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差(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钙、磷均正常。甲状腺功能、肌酶水平正常,类风湿、红斑狼疮等疾病相关筛查未见异常。门诊手术切除,局麻下距肿物边缘2 mm做梭形切口,肿物完整切除,深达皮下脂肪层,肿物标本送病理。组织病理示:肿物位于真皮内,真皮内大量钙盐沉着,呈砂砾状,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钙沉积处HE染色呈深蓝色。(图2)。诊断: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
作者:任明媛;李思;康瑞花;程毅;赵璐;王学良;高顺强;张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52岁。主因面部皮损2年,加重1个月,于2013年9月4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颧部出现10余个粟米大小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皮损增多、渐累及面颊部,外用自购药膏略有好转。1个月前,皮损明显增多,于外院按“湿疹”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甲泼尼龙片16 mg/d等治疗15 d,来诊时仍口服甲泼尼龙片12 mg/d,效欠佳。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颜面对称分布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以额部、双颧部较为集中,鼻侧、口周未累及(图1a)。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正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胸部X线正侧位片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突变平,真皮中上部可见由组织细胞构成的结节,外周绕以大量淋巴细胞,可见多核巨细胞,无干酪样坏死。诊断: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给予米诺环素100 mg每日2次、雷公藤多苷10 mg每日3次口服。3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遗留萎缩性瘢痕(图1b)。
作者:李明鑫;辛淑君;彭琳琳;赵晓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在皮肤科小儿局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患儿睡眠剥夺后在术前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后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待患儿入睡5~10 min后进行手术.结果 2例患儿无法诱导入睡,3例患儿术中苏醒,其余患儿5~20 min后入睡.术中患儿呼吸平稳,心率正常,使手术能顺利完成,无1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睡眠剥夺后在局麻术前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及制动效果,临床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小文;赵涛;王雷;廖文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国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4年笔者确诊的6例肿胀性红斑狼疮及自2003年中国报道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女9例,男10例;平均发病年龄38.1岁。临床特点主要为曝光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少数发生在腰背部等非曝光部位。2例患者伴有脱发。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全层的血管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束之间的黏蛋白沉积。羟氯喹及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有效。结论肿胀性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临床表现相对单一,没有统一诊断标准,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患者病情迁徙、误诊、误治。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作者:史冬梅;严红霞;贾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以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主要特征.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均属于非蛋白质编码RNA,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和多种人类疾病,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和lncRNA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该文将miRNA和lncRNA与银屑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乔锰;孙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请问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急急,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9月中旬在投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尊敬的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