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1.接受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投稿,以纸质版为产生稿号的依据。
2.纸质版投稿包括:纸质版、介绍信(加盖单位相关部门公章)、基金课题批件的复印件。
3.电子版以Word的形式发送到zgzxyjhjjbjb@163.com。
4.所有投稿都要有:文章题目(完整中英文)、作者(完整中英文)、作者工作单位(完整中英文)。如果有通信
作者请注明电子邮箱。
5.表格采用Word中的表格形式,不需做成三线表。编辑部收到投稿后有专业的排版人员负责排版。
6.“组别”做为表格的纵向表头,“检测指标”做为表格的横向表头。
7.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达呈偏态分布的数据。
8.英文缩写及英文术语在文中首次出现,应写成完整中文翻译+括号内英文的形式。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9.实验动物与主要试剂:实验动物要注明提供动物的机构和动物合格证号,主要试剂要注明生产公司及国别。
如:新西兰大耳白兔由南昌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赣动96021;胎牛血清(美国Hyclone公司),
磷酸盐缓冲液(PBS,美国Gibco公司)。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和胃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骨髓抑制轻微、胃肠道反应小、无明显肾和耳毒性等优点,但其神经毒性反应比前两代铂类强[1].奥沙利铂急性神经毒性虽大多能耐受,但其发病率可高达90%左右;其慢性神经毒性具有强烈的剂量依赖性,累积剂量达750 ~ 850 mg/m2的患者中有10% ~20%可能发生严重感觉异常,甚至可发展成感觉性共济失调和功能障碍[2].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给抗肿瘤持续治疗带来很大局限性,而且神经病变的长期存在,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减轻或避免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从而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是目前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陈群伟;石倩玮;冯正权;舒琦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缺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脑皮质BMEC体外培养模型,并施加12 h缺氧条件.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和阿魏酸钠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ET-1含量,用原位杂交法测定ET-1 mRNA表达.结果:缺氧明显增加ET-1分泌[(426.13±64.80)ng/L比(160.19±32.34)ng/L,P<0.01],阿魏酸钠(100 mg/L)能够抑制缺氧诱导的ET-1释放[(240.07±42.21)ng/L,P<0.01].原位杂交显示缺氧明显增加ET-1 mRNA表达(0.21±0.04比0.06±0.02,P<0.01),此作用可为阿魏酸钠(0.13±0.02,P<0.01)所抑制.结论: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BMEC缺氧诱导的ET-1分泌及ET-1 mRNA水平,其对缺氧诱导的ET-1表达作用发生在转录水平.
作者:陈莉芬;陶陶;余震;胡长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 例肠梗阻住院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复方大承气汤组(30 例)及丙氨酰谷氨酰胺组(30 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复方大承气汤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200 ml 保留灌肠,每日2 次;丙氨酰谷氨酰胺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后取血,采用鲎试剂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IL-1 β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IL-1 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内毒素和IL-1 β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丙氨酰谷氨酰胺组较复方大承气汤组降低更显著[内毒素(,kU/L):2.09±0.28 比2.56±0.31,IL-1β(ng/L):55.6±13.7 比71.9±1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及IL-1 β水平,有助于肠梗阻患者肠黏膜修复,促进肠功能恢复.
作者:肖元廷;付金鹏;田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含气的肺脏一直被看作是超声检查的禁区,但是当肺脏受损时,肺泡和间质充气、含水量将发生改变,这时会产生一些异常的超声影像和超声伪影,从而使肺脏超声检成为可能.正常肺超声征象有肺滑动征、A线、海岸征等;异常的肺超声有B线或彗尾征、平流层征、肺点、肺搏动、支气管气影、碎片征、四边形征等.通过观察肺的异常征象可以在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炎、胸腔积液有无以及胸腔积液的多少、气胸、鉴别ARDS与心源性肺水肿、监测肺脏疾病的治疗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价值,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樊凌华;李振伟;董绍群;刘永岭;王勇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临床尚缺乏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完善的治疗方案,甚至存在混乱现象.
作者:唐桂兰;唐中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论文中的统计表格是对统计数据和统计结果的一种简洁、明了、有效的表达形式,是一种特殊的传递语言信息的方法,是文章中描述资料的重要工具和特定表达形式。表格能让读者清楚地看到变量的变化趋势,比文字叙述更直观、更有条理、更易懂。然而在医学论文中,不少作者对表格的设计不够重视,导致表格错误百出、错误类型多种多样,甚至晦涩难懂。因此,参照国家标准GB/T 7713.1-2006和GB/T 7713.3-2009和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表格编辑规范,就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表格常见错误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邸美仙;孙茜;杨程伍;保健媛;刘菁;焦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系以不明原因心脏增大、心室扩张、收缩功能障碍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为特征的疾病[1],目前对终末期DCM尚无根治手段.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CM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礼学;万书平;杨广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损伤后高钠血症较为常见,机制复杂,部分高钠血症对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被称为难治性高钠血症.1998年10月~2000年3月,我们采用腹泻法治疗本症17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病例与方法
作者:邢锐;吴恒义;程多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血必净组于CLP后2、12、24、36、48、60 h经阴茎背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CLP后6、12、24、72 h分别活杀大鼠取肝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HIF-1α和iNOS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和iNOS蛋白表达均迅速升高,其中HIF-1α蛋白表达24 h升高幅度明显,iNOS蛋白表达12 h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必净治疗组HIF-1α、iNOS 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LP后12、24、72 h HIF-1α、iNOS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iNOS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 h均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升高,CLP后6、12、24、72 h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脓毒症大鼠HIF-1α及其靶基因iNOS的表达.
作者:朱海云;郑贵军;李银平;姚咏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以及中医药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盐水组和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PGI)组,每组10只.制作MIRI模型,观察血清及心肌组织LDH活性、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TXB2/6-keto-PGF1α(T/K)比值变化及PGI对它们的影响.结果:MIRILDH活性进行性升高(P<0.05或P<0.01),心肌组织内LDH活性明显下降(P<0.01)而T/K比值显著增高(P<0.01);PGI能降低血清中升高的LDH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LDH活性和T/K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 P<0.01).结论:PGI可通过纠正TXA2与前列环素的平衡,对MIRI时LDH活性的异常改变起积极的调节作用,以达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王万铁;沈炳权;金可可;宋张娟;王卫;王青;潘雪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