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科杂志·IJO》简介 《国际眼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眼科理事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主办的国际性中英文混合版眼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5123、CN61-1419/R。本刊于2000年创刊,现为月刊。《国际眼科》杂志社是经国家工商总局审名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胡秀文总编为法人代表。本刊由国际眼科理事会主席G.O.H. Naumann/Bruce E. Spivey教授和世界卫生组织特别顾问R. Pararajasegaram教授及国际防盲协会主席G.N.Rao教授出任总顾问;中华眼科学会原主任委员张士元教授等出任名誉总编;陕西省眼科学会常委胡秀文教授任社长/总编辑;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眼科研究所所长惠延年教授任主编;中华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黎晓新教授及陕西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王雨生教授等任副主编。本刊已被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国内外权威性检索系统收录,并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据权威机构统计,2006年本刊影响因子为1.063,在我国16种眼科专业期刊中名列第二。它是我国眼科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刊物,遵照“让中国眼科走向世界 让世界眼科关注中国”的办刊宗旨,现已率先实现编委会及稿源国际化。英文原著栏目为本刊特色栏目,所刊发的全英文论文和国际论文居国内眼科杂志之首。它已成为我国眼科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并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我们本着“想读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的办刊理念,将竭诚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引用本刊文献!地址:(710054)中国西安友谊东路269号电话:029-82245172/83085628 传真:029-82245172邮箱:ijo.2000@163.com ijo2000@126.com网址:www.IJO.cn;www.world-eye.cn(国际眼科网)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简练,数据准确。论著、综述一般5 000字左右,临床研究、临床报告4 000字左右。
2、特色栏目:本刊为国际性刊物,英文论著栏目为本刊特色栏目,为便于国际交流,特别欢迎全英文研究论文。全英文论文请附中文摘要及中文对照稿,以便审稿时参考。
3、题名:题名是论文的总纲,应当准确得体、简短精练、便于检索、容易认读。论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所用的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索引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这就要求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关键词,关键词多一些更好。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
4、摘要:所有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应简明扼要,英文摘要内容要相对详细。中英文摘要均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结构式书写。综述、专题报告类论文附短文式中英文摘要。篇幅以300字以内为宜。
5、关键词:关键词是论文检索的标志,是能表达文献主要内容的中心词。它是从其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包括正式主题词(MeSH),非正式主题词及自由词,一般是词或词组。每篇论文应列出3~8个关键词,其中正式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
6、统计符号:统计符号根据GB/T3358.1~3358.393书写: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中位数M):标准差s,不用SD;t检验,F检验,χ2检验,相关系数r,自由度γ(钮),样本数n及概率P等均用斜体。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准确、充分,并尽量多引用近五年新的原始文献,不引用或少引用陈旧性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文献原文作者列出前3位,3位以后用“等/et al”表示。全英文论文引用中文期刊的参考文献必须用英文表达并需列出每条参考文献原文全部作者,中文刊名用汉语拼音全名。外文期刊刊名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请务必认真核对作者姓名、文题、杂志名称、年、卷(期)和起止页码,按引用先后顺序排于文末并在正文中适当位置标注。此外,需在每篇参考文献后面列出相应的DOI号格式为http://dx.doi.org/DOI号或参考文章在PubMed, MEDLINE等数据库中的网址,例如:
(1)罗琰君,徐国兴. 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 2017;17(9):1663-1666[http://ies.ijo.cn/cn_publish/2017/9/201709014.pdf] DOI:10. 3980/j.issn.1672-5123.2017.9.14
(2)俞捷心,姚克.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发生的新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1):2126-2129[http://ies.ijo.cn/cn_publish/2017/11/201711033.pdf]
(3)谢立信.对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几点建议.中华眼科杂志 2017;53(1):1-2[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hyk201701002]
(4) Chen C, Guo CG, Meng L, Yu J, Xie LY, Dong HW, Wei WB.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and microvascular retinopathy in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Int J Ophthalmol 2017;10(9):1396-1401,doi:10.18240/ijo.2017.09.11
(5) Zhao PF, Li SM, Lu J, Song HM, Zhang J, Zhou YH, Wang NL. Effects of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on contrast sensitivity in normal eyes of a large myopic population. Int J Ophthalmol 2017;10(9):1407-1411,doi:10.18240/ijo.2017.09.13
(6)Ali NQ, Patel DV, McGhee CNJ. Biomechanical responses of healthy and keratoconic corneas measured using a noncontact scheimpflug-basedtonometer.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4;55(6):3651-3659. doi:10.1167/iovs.13-13715
(7) Chi-Chao Chan.Animal models of ophthalmic diseases.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7:62-77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对1 000例2 000眼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后Diff≥50μm 25例,眼底病变46例,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47.50D者17例,薄角膜(中央厚度<450μm)13例,青光眼4例,角膜炎2例.结论:全面细致术前检查是准分子激光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薛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Hiline硬性透气性接触镜(Hiline RGPCL)矫治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RGPCL基弧的预测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选取圆锥角膜患者36例57眼验配Hiline RGPCL,并按相关标准分为轻度组10眼,中度组24眼,重度组23眼.评估镜片配适状态,比较框架眼镜和Hiline RGPCL佳矫正视力,并根据角膜曲率指标分析RGPCL基弧的预测性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通过Hiline RGPCL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各组Hiline RGPCL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为t=-2.968,P=0.016,中度组为t=-6.293,P<0.01,重度组为t=-12.792,P<0.01).平均RGPCL基弧为6.8±0.75,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具有相关性,其中轻度组RGPCL基弧与陡K值(Sim K steep)具有相关性(r=0.715,P=0.02),中度组RGPCL基弧与平均K值(Average K)及较平均K值陡0.2mm K值均具有相关性(r=0.495,P=O.014),重度组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各项指标均有相关性,其中角膜中央曲率相关性强(r=O.802,P<0.01).结论: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圆锥角膜患者验配HilineRGPCL可以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并且通过不同预测性指标的选择有助于提高验配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辉;陈海波;邢健强;金仕远;刘俐娜;钟兴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病理性近视和共同性外斜视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患病理性近视并发共同性外斜视的患儿行双眼改良后巩膜加固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1.9mo,其中25名患儿的眼位均在±5°之内,其余6名患儿约5°~10°外斜.所有患儿双眼近视度数增加不超过-0.50D,眼轴增长不超过0.5mm,双眼均无明显的运动障碍.结论:对于同时患有病理性近视和共同性外斜视的患儿可通过联合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理想,而且可免除患儿多次手术的痛苦,并节约患儿家庭的经济支出,重要的是可为患儿挽救建立双眼视功能的宝贵时机.
作者:郅瑛;Tan Long;赵仙桃;Hou-Cheng Lia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6/2016-03于我院视光门诊单眼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单眼近视患者56例112眼,将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眼作为试验组,未作处理的另一眼作为对照组.观察戴镜前和戴镜12mo后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变化情况.结果:戴镜12mo后,试验组屈光度增加量(0.29±0.15D)与对照组(0.76±0.41D)差异显著(t=2.8631,P<0.001);试验组水平角膜曲率变化量(0.27±0.11D)与对照组(0.20±0.14D)无差异(t=0.8204,P>0.05);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量(0.14±0.10mm)与对照组(0.32±0.14mm)差异显著(t=2.7518,P<0.001).结论:角膜塑形镜可通过减缓眼轴增长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加,从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作者:陈小虎;代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vitreomacular traction syndrome,VTS)手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1经OCT检查确诊并接受25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11例1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mo,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及OCT检查情况,比较手术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局部形态的变化.结果:单纯玻璃体牵引8眼,术后6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提高;黄斑前膜牵引1眼(术中给予黄斑前膜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术后视力不提高;玻璃体合并视网膜黄斑前膜牵引2眼(术中给予黄斑前膜剥除)术后视力提高.其中视力达0.1以上者所占比例由术前的46%提高至术后的73%.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619.27±195.13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39.12±143.84μm,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解除玻璃体对黄斑部的牵引,阻止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减轻黄斑水肿,并提高部分患者视力,OCT对本组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宋殊琪;王磊峰;董玉萍;姚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0 引言角膜栗刺异物是秋季板栗收获季节的常见病.现将1997-09/2005-10门诊治疗的角膜栗刺异物89例113眼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11/2016-07我院眼科中心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120例24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LASIK组60例120眼、LASEK组60例120眼(采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3、6、12mo,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力等效球镜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屈光力等效球镜值较术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LASIK组患者的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大于LASE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3、6、12、18 c/d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度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LASIK组患者在6、12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显著低于LASE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肯定,对患者CCT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较小,但是对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影响较明显.
作者:范丽英;朱虹;贾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渐进多焦点眼镜缓解视屏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操作者视疲劳的效果.方法:有视疲劳症状且屈光不正的VDT操作者98例,按自愿原则分为2组,其中一组配戴普通单光眼镜,共52例;另一组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共46例,经1a随访,分析两组屈光状态及其缓解视疲劳的效果.结果:所有98例患者中,44例存在未矫正、屈光矫正不足和过矫正;视物不能持久、眼部酸胀2种症状在两组中的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眼痛、眼干和眼睑沉重3项在两组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对缓解轻中度近视VDT操作者视疲劳有效.
作者:郭嫱;韩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方法:对经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确诊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43例45眼,其中湿性型28例30眼、干性型15例15眼,按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0例43眼利用OCT分别进行检测.观察黄斑部神经纤维层(nerve fiber layer of macular,MNFL)、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oriocapillaris,RPE/CC)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 neurepithelium layer,RNE)的厚度变化.应用秩和检验比较其差异性.结果:MNFL厚度: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76.5±51.7 μm、干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32.5±7.6 μm、正常对照组为27.7±6.4 μm,湿性型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NE厚度: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307.1±130.8 μm、正常对照组为239.9±13.4 μm、干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223.4±22.6 μm,湿性型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PE/CC厚度: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115.3±30.6 μm、干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81.7±20.4 μm、正常对照组为76.4±11.5 μm,湿性型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斑部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厚度随着老年黄斑变性病程的发展,其厚度增加.OCT可以作为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发生与发展的监测工具之一.
作者:汤洋;唐罗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接受CK的老视患者30例(36眼).术前及术后1mo采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角膜后表而的高度及屈光度差异,分析角膜后表面改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CK术后角膜后表面平均前凸量为(32.7±20.4)μm,平均屈光度变化为(-0.64±0.40)D,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前中央角膜厚度、眼压及拟矫正屈光度和角膜后表而前凸有关.结论:CK术后角膜后表面存在轻微的前凸.角膜较薄、眼压较高及拟矫正屈光度较大的受试眼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程度更大.
作者:雷澄;骆向阳;罗晓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国际眼科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尊敬的国际眼科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昨天联系了国际眼科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国际眼科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你好,请问国际眼科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