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114
  • 国内刊号:12-1381/R
  • 影响因子:0.22
  • 创刊:197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6-102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 特种医学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特种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14
国内刊号:12-1381/R
邮发代号:6-102
创刊时间:1977
发行周期: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简介

               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栏目设置

综述、文摘、专家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报道、出国学术考察、报告

杂志收录/荣誉

/ 1999-2000年被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为一级期刊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投稿要求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 稿件内容 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练。综述、论著、经验交流等稿件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 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论著一般不超过2000 字;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2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应是淤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于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盂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 条须同时具备。

  4 摘要 所有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采用结构式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其他论文采用指示性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 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 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5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 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sh 数据库(http://www.ncbi.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egi?db=mesh) 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

  6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常用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见2016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超过4 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7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耀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年出版)。

  8 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书写。

  9 文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 》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 年12 月24 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 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 年10 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 年3 月国家语言文字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0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1 图表 图表设计应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有自明性。文中图表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仅1 幅图或1 个表应写作图1 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中、英文)。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含义。

  采用三线表(顶线、栏目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 值、P 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线;表内数据要求标明单位,有效位数应一致。

  线条图应尽量用计算机制作打印,并提供数据、图的Excel 格式的数据文件,标明图号及说明。图的高、宽度之比为5颐7 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2 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必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

  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 名时全部著录;超过3 名只著录前3 名,后依语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

  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忆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对有DOI 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参考文献为中文时,必须使用中英文双语著录。

  13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并需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每项基金项目名称还需提供其英文名称。

  14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5 推荐信和“一稿两投”的处理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搞。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不属于一稿两投,但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发文量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电离辐射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电离辐射可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随着接受辐射治疗后长期存活肿瘤患者的增多,受照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辐射诱发AS涉及炎症性改变、氧化应激及基因不稳定性等过程,电离辐射旁效应也可能与AS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笔者对近年来辐射诱发AS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试图为深入研究辐射诱导AS的形成机制、为放射治疗预防药物靶点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肖林林;金问森;张江虹;邵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种胰腺良性病变的18F-FDG PET/CT诊断辨析

    胰腺病变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以外分泌腺肿瘤、内分泌腺肿瘤、间质来源肿瘤为代表的肿瘤性疾病和以胰腺真、假性囊肿等为代表的非肿瘤性病变.鉴于不同疾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笔者选取了临床工作中易误诊的两个病种进行分析讨论,即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肿,并分别从临床特点、常规影像学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诊断辨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尹国涛;江伟;付蔷;于筱舟;朱湘;徐文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3C标记试剂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3C是稳定性核素,其标记的诊断试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是13C标记的尿素呼气实验,其被广泛用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13C标记的其他化合物如氨基比林、美沙西丁、辛酸、混合甘油三酯等还可用于消化系统中其他疾病的诊断。由于13C标记的诊断试剂具有无创、安全、无辐射的特点,其适用于儿童、孕妇等患者,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文对近几年13C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昱;刘兴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31I治疗甲亢后甲减的综合预防和处理措施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重要的并发症,它制约着131I治疗甲亢的广泛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情况分析每一个病例的差异,运用现有的手段进行综合处理,包括131I治疗前的病例选择,敏感性估计,联合用药和治疗后的监测复查,早发甲减的及时处理.

    作者:李诗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心肌灌注显像及其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肌灌注显像(MPI)在冠心病的危险度分层、诊疗、预后评价中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的联合能给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SPECT/CT能使两者同时显示.出于辐射剂量的考虑,低剂量非门控CT已经被用于CACS.该文综述了CACS、MPI及其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倩倩;姚稚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坏死性凋亡在肿瘤放化疗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肿瘤具有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抵抗作用,这是肿瘤细胞会产生放化疗耐受的原因之一.细胞程序性死亡不仅包括依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的细胞凋亡,也包括一种近研究热门的非依赖caspase的死亡形式——坏死性凋亡.目前研究发现坏死性凋亡是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以及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MLKL)进行调控.笔者简要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坏死性凋亡相关的研究进展,为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肿瘤放化疗新靶点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董佳丽;路璐;樊赛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常见的99Tcm-MDP骨扫描骨外摄取研究进展

    99Tcm-MDP可通过离子交换或化学吸附的方式与骨组织内羟基磷灰石晶体结合,从而特异性地显示骨骼影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然而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骨外软组织摄取,骨外摄取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多数研究认为与软组织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等)、局部血流变化及伪影有关,也可能与放射性显像剂与某些成分结合形成大分子有关.了解骨外摄取的原因便可通过骨扫描为临床提示其他系统可能的病变,减少盲目检查,提高骨扫描的诊断价值.笔者就当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报道的骨扫描中的骨外摄取及其可能的原因进行综述.

    作者:邹珍;常娅妮;武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09 小猎犬吸入不溶性144Ce的毒性:非肿瘤效应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8F-FDG PET/CT代谢活性参数及其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PET/CT中PET图像分析方法主要为视觉评估法与定量或半定量参数分析法,其中,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参数主要包括SUV、肿瘤代谢体积和病灶糖酵解总量。PET/CT集功能显像与解剖显像于一体,成为淋巴瘤重要的影像检查设备。笔者主要综述18F-FDG PET/CT常用代谢活性参数及其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作者:胡娜;吴永港;肖立志;谭延林;王云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迷途风雨** 的反馈: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小鲸** 的反馈: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