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2-27432618
  • 国内刊号:28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华佗夹脊刺加醒脑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感觉障碍一例

    人类丘脑是各种感觉传导的皮质下中枢和中继站,因此丘脑损伤会产生深浅感觉及复合感觉障碍,临床较为难治,症状一般很难消除。丘脑损伤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将产生极大影响。介绍笔者临床治疗的1例丘脑出血后感觉障碍患者的体会。

    作者:李美玲;闫博景;高其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刺法治疗风邪侵袭型耳鸣一例

    患者女,26岁。主因左耳耳鸣伴听力下降1月,于2013年10月15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自诉1月前因受风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咳嗽伴左耳耳鸣,未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重视,自行口服抗感冒药物(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症状基本缓解,遗留左耳耳鸣伴听力进行性下降,遂于2013年10月8日就诊于天津市南开医院,行耳颞部CT平扫示:未见异常,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经输液和药物治疗后耳鸣症状稍有缓解(具体用药不详)。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刻诊:神清,精神可,左耳耳鸣,嗡嗡作响,有阻塞感,听力下降,偶有头痛,纳可,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难入睡,多梦,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脉浮数。中医诊断:耳鸣,风邪侵袭证;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治疗原则为祛风散邪,聪耳启闭。针刺取穴:耳门、听宫、听会、风池、外关、合谷、百会和翳风。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用华佗牌0.30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浅刺皮下0.1~0.2寸,进针时伴快速捻转泻法,采用轻柔浅刺激,使针感传入耳内,1次/d,每次30 min,14 d为1个疗程。针剌治疗3次后患者耳鸣明显改善,左耳听力恢复,偶有头痛。治疗14次后耳鸣症状基本消失,无头晕头痛,二便调。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7次,临床基本治愈。1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未复发。

    作者:任长波;呼婧婧;路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加苓桂术甘汤治疗老年患者阴阳两虚水肿一例

    《中医内科学》认为水肿可分为阴水和阳水两类,阴水有脾阳衰微、肾阳衰微、瘀水互结3种证型,分别治以实脾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1]。笔者发现尚有三焦阳气虚弱,阴阳两虚之水肿,并不适宜以上3个方剂来治疗。针对此类型水肿,笔者在张锡纯加味苓桂术甘汤的基础上加减,组方三加苓桂术甘汤治疗此证型水肿一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尹伯阳;张久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毛刺配巨刺治疗阴虚风动型面肌痉挛一例

    患者女,60岁。主因右侧眼角抽搐连及面部2年,加重1月,于2013年3月10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2年前因洗澡受风、着凉后出现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眼角抽动并伴口角轻度左歪,诊断为“面神经麻痹”,予针刺并口服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二周后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右眼睑抽动逐渐加重,感觉睁不开眼,面部的肌肉逐渐出现跳动。入春以来,患者诉右眼睑跳动频繁,右眼下鼻旁面颊时发抽动,牵引嘴角,朝轻暮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刻诊:神清,精神可,情绪稳定,语清,症见右侧眼睑及面部抽动频繁不止,右侧眼裂明显小于左侧,说话时需一手按压右侧面部肌肉,纳呆,夜寐欠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痉证,阴虚风动证;西医诊断:面肌痉挛。治疗原则:调和营卫,滋阴潜阳。采用“毛刺法配伍巨刺法”治疗,取穴及操作:患侧采用毛刺法,此法特点为有位无穴,直接刺在皮部上,以面带点;其定位根据患侧肌肉痉挛部位即先刺两点,第三点与前两针呈正三角形。在痉挛强烈的局部采用密集针法(上下左右间隙各0.5寸),余处穴位之间用稀疏针法(上下左右间隙1.0寸)。选用0.30 mm×40 mm毫针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0.1~0.2寸,以针体悬挂于皮肤不脱落为度。健侧采用巨刺法,取颔厌、巨髎穴,颔厌斜刺0.5~1.0寸捻转泻法,巨髎直刺0.5~1.0寸提插泻法。远端取双侧阴郄穴,针尖向手掌方向斜刺0.5~1.0寸平补平泻,留针25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针刺3次后,右侧眼睑跳动及面部抽动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面部麻木感基本消失;治疗1周后,痉挛发作时间变短,频率明显降低;嘱患者合理用眼,调畅情绪,注意休息,继续治疗10次后患者面部抽动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翟丽媛;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核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的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补益脑髓”为主的针刺大法,选穴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且强调针刺手法量学标准,笔者将之用于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获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爽;王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一例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心、脑、肾功能,而且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的治疗多以西药对症降压为主。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也是一种有效的降压治疗方式,同时可调理患者整体状况,使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笔者在进行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中治疗1例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趁;刘健;王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参麦桔甘汤治疗喉源性咳嗽案例举隅

    喉源性咳嗽由著名中医学家干祖望教授在1986年光明日报出版的《中医喉科学》中首次提出。本病主要特点是以阵发性咳和痒为主症,咽痒如蚁行,痒即咳,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多为干咳,咳声短促而沉闷,咳时呈连续性,甚则痉挛状,愈咳愈不舒畅,时有无法终止,唯有饮水可暂时缓解。笔者从师侍诊于天津市津南区中医院苏玉仑主任医师,获益匪浅,其所授之方参麦桔甘汤每验于临床效果颇佳。

    作者:巴建全;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醒脑开窍法合醒脑静治疗颅脑外伤昏迷一例

    近几年,颅脑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约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20%左右,而颅脑外伤后昏迷则是颅脑损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昏迷患者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闫静伟;路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一例

    患者男,78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4 h,于2013年10月25日就诊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患者于入院前4 h,突发头晕、恶心、呕吐,继之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颅脑CT示:脑干及左侧小脑半球缺血性脑梗死,脑白质缺血性改变,脑萎缩。既往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当时神清,精神可,伸舌偏右,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右侧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Babinski征(+)。中医诊断:中风,肝肾阴虚证;西医诊断: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冠心病,糖尿病。经给予神经内科对症治疗3d后,患者病情平稳,右侧肢体无力,言语含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针对吞咽障碍,加予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针刺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1],针刺选穴: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咽后壁。操作方法:直刺三阴交,进针1.0~1.5寸,行提插补法1 min;内关行提插捻转泻法1 min;人中行雀啄手法,使眼球湿润为度;风池、完骨、天柱穴针向喉结,震颤徐入2.5~3.0寸,施以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1 min,以咽喉发胀为宜;咽后壁点刺。1次/d,14 d为1个疗程。吞咽治疗仪采用美国Chattanooga集团公司生产的VitalStim 5900治疗仪,双向方波,波宽700 ms,电荷1000Ω,波幅0~25 mA,强度2~10Ω,使用成人电极,连续性刺激收缩。操作方法:(1)电极放置,口腔期为通道Ⅰ电极1、2放置于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3、4放置于瘫痪侧面颊部。咽喉期为通道Ⅰ电极1、2放置于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3、4沿颈部正中线垂直放于甲状腺软骨处。

    作者:闫磊;马金娜;王智达;熊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偏瘫步态的康复研究进展

    偏瘫步态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康复训练治疗偏瘫步态方法多样且效果显著,具有重要地位。以“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分析近年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态的相关中西医临床研究报道,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同时指出文献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章颖;苏志超;于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进展

    检索近5年关于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文章,并进行归纳总结。临床应用上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肯定了针刺、艾灸及配合内服、外用中西药方式互相搭配,对治疗及控制AS的显著疗效,主要表现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与活动功能障碍,纠正脊柱的畸形,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目前针灸治疗已经逐渐成为防治AS的重要手段之一,且方法简便易用,值得推广。此外,有必要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增加论证强度较高的随机对照试验,提高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

    作者:黄华贺;许明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端锚聚合酶1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

    端锚聚合酶1(TNKS 1)可通过对端粒结合蛋白1的糖基化修饰调节,使端粒维持在一定长度,导致肿瘤的发生。在许多恶性肿瘤中,TNKS 1蛋白呈高水平表达。端锚聚合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小分子端锚聚合酶抑制剂可通过稳定轴蛋白表达,诱导β-连环蛋白降解,对抗Wnt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Wnt信号系统中的许多生物学进程和致病过程都受TNKS 1和TNKS 1抑制剂的调控。此外,联合应用TNKS 1抑制剂与其他抑制剂,可使肿瘤细胞发生坏死和凋亡的时间明显缩短。TNKS 1及其小分子抑制剂在维持端粒动态平衡和Wnt/β-catenin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日益明确,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研究药物。重点讨论TNKS 1的生物学特性,新型TNKS 1的特异性抑制剂及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李翀;郑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喝牛奶可延缓女性膝骨关节炎进展

    《关节炎护理与研究》(Arthritis Care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经常饮用脱脂或低脂牛奶可延缓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进展。饮用酸奶对男女性均无积极影响,而奶酪对女性则有负面影响。波士顿马萨诸塞布里格姆与妇女医院的主要作者Bing Lu表示:“饮用牛奶对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招募了2148例膝关节炎患者(3064处膝盖)。研究开始时收集了膳食数据,并采用X射线测量关节间隙宽度以评估OA进展。在12、24、36和48个月时进行随访。

    作者:医维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关节置换术前糖化血红蛋白不一定能降至7%以下

    在美国,接受关节置换的病例中约8.5%为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是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糖控制不佳会加大此风险。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是否良好的标准之一。研究发现HbA1c>7.0%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增加,但与术后深部感染并无特别关系。美国学者Giori NJ等所在医院从2004年10月1日起对所有拟行全关节置换的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术前HbA1c水平。如果HbA1c>7.0%,则要求患者由其初级保健提供者(primary care provider,PCP)继续控制糖尿病,直至HbA1c≤7.0%时才能进行全关节置换手术。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年征稿订阅启事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出审字[2011]814号文件)批准出版(CN11-9326/R;ISSN2095-3240)。本刊为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国内第一本针灸专业连续型电子出版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查询本刊路径

    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已能查询到本刊。广大作者、读者可登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于“便民查询”栏内点击“新闻出版机构查询”,于“新闻出版机构查询”栏内点击“连续型电子期刊”,在查询条件中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到我刊。作者、读者如有需要,可按上述路径查询,特此说明。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35种电子期刊已全部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上查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通督醒神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300例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法对脑瘫患儿运动、智力及脑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参与研究的1~5岁300例脑瘫患儿采用通督醒神针刺法,并配合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使用北京盖什尔(Gesell)神经发育评定量表及美国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患儿在智力及运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并应用头颅CT/MRI评估患儿治疗前后脑神经修复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处理,治疗前后Gesell各能区评分及GMFM(A、B、C)行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x±s表示,GMFM(D,E)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进行统计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临床康复疗效方面,显效42例(14%),有效148例(49.3%),无效110例(36.7%),总有效率63.3%(190/300)。治疗后Gesell治疗前后神经发育评定量表中社会适应发育商(DQ)、大运动DQ、语言DQ、精细动作DQ、个人社交DQ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1.53、6.73、9.69、9.43,均P<0.05)。治疗后GMFM评定量表中A、B、C、D四个能区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提高(t=17.09、12.73、5.20,Z=4.50,均P<0.05),E能区评分较前无统计学意义(Z=1.81, P>0.05)。治疗前后头颅影像学检查比较,治疗后头颅CT/MRI病变恢复至正常者22例(8.2%),好转159例(59.1%),无明显变化者88例(32.7%),有效率达67.2%(181/269)。结论通督醒神针刺疗法能促进脑瘫患儿运动、智力的发育,且可促进患儿脑神经修复。

    作者:李诺;刘振寰;钱旭光;符文杰;张勇;罗冠君;招文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医者适当应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成为一种必要手段。但是,有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却又为男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问题。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降血脂的药物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一些降糖药物可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ED)。此外,中药及针刺疗法也可改善ED,但这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支持。

    作者:李佳莘;赵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欧洲拔罐疗法的发展与现状

    拔罐疗法在临床中发挥显著的作用。随着针灸学的发展,临床实践的应用,拔罐疗法发生了演变。系统地整理了欧洲拔罐疗法早期发展史、机制研究和发展,以期探究欧洲拔罐疗法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然而拔罐疗法的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在今后对罐疗的研究上需要更大规模、设计更为严格的临床试验来支持其有效性。

    作者:崔媛;陈泽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尤以腹泻型IBS多见。患者以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认为,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近年中医各医家虽对治疗和改善IBS临床症状见解不一,但都为治疗IBS提供了参考,其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日益引起医学界重视。结合目前相关研究文献,概述中医对IBS病机、治疗方法、基础实验等的研究现状。

    作者:沈冰;吴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百会功能浅析

    百会穴属于督脉,是足太阳、手足少阳、督脉、足厥阴之交会穴,位居巅顶。笔者根据文献中有关百会穴的应用进行分析,认为百会穴具有升阳举陷,升清降浊;温阳散寒,固脱回厥;健脑益髓;镇静安神,醒脑开窍;调节气血,通调经脉和祛风熄风的作用。

    作者:张久行;赵义静;王春兰;王振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王富春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王富春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对“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的病因病机进行新的理解,提出“三才”配穴并规范针法,临床疗效显著,受益匪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的要点和精髓收获颇丰,兹将其临证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韩东岳;周丹;蒋海琳;王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