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省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影响因子:0.94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23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河北
期刊标签:临床医学
国际刊号:1004-583X
国内刊号:13-1062/R
邮发代号:18-233
创刊时间:1986
发行周期:月刊

临床荟萃杂志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栏目设置

论著、综述、循证研究、病例报告、讲座

杂志收录/荣誉

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临床荟萃杂志投稿要求

临床荟萃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投稿方式

  本刊只受理网上投稿。投稿时请登录http://lchc.hebmu.edu.cn,有关稿件处理结果可在线实时查询,编辑部不再另行通知。

  2 稿件要求

  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做到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数据应有必要的统计学处理,标明统计学软件名称和版本,写明采用何种统计学方法,所选统计学方法必须正确。

  2.1文题 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用英文或英文缩略语。

  2.2作者 作者姓名放在文题下一行,作者必须是实际参加研究的人员。排列顺序来稿时就应确定下来,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放在姓名下一行,若作者为不同单位,则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序号(阿拉伯数字)加以区别,工作单位应写全称,注明科室。如在同一单位不同科室,用a、b、c等加以区分,工作单位后加省、城市名(县名)和邮政编码。通信作者应在文章首页左下脚注明电子信箱地址。

  2.3摘要 论著类文章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 包括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案、对象来源、分组、干预措施、观察指标)、结果( 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 和结论,结论要与目的相呼应。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2.4关键词 所有文章均要求标注关键词,一般标注2~5个。标引的关键词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2.5中图分类号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隔。

  2.6正文 正文序号尽量减少,一般勿超过3级,题号与小标题之间、小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格。

  2.7缩略语 正文内使用缩略语应恰当规范。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给出中文全称,然后在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认,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2.8医学名词 以1995年及其以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文题及正文的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0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使用商品名时应在首次出现时先注明通用名。

  2.9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组合单位中,不得有一条以上的斜线。

  2.10表和图 如用表和图,则文中叙述时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简述其主要发现。图表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只有1个表时,表序也写作表1,只有1幅图时,图序也写作图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表题放在表的上面,图题放在图的下面,图注放在图题的上面。表头左上角不用斜线。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彩色图请提供清晰照片。

  2.11参考文献 论著、综述类文章参考文献不少于20条。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主要文献,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示例如下:

  例1:期刊:[ 序号] 作者姓名( 列出前3 位作者,余者加“等”)。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刊名( 外文期刊可缩写),出版年,卷号( 期号):起止页码。

  [1]刘丽萍,李曼,刘婧伊,等.2018年中国卒中管理及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9 34(1):5-11.

  [2]Yang G, Wang Y, Zeng Y, et al. Rapid health transition in China, 19902010: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 Lancet, 2013,381(9882):1987-2015.

  例2:专著:[ 序号] 作者姓名( 列出前3 位作者,余者加“等”)。书名[文献类型标志]. 版本(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何礼赞. 实用内科学[M].1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75.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临床荟萃杂志影响因子
临床荟萃杂志发文量
临床荟萃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克罗恩病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支持治疗(连载五)

    营养状况与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1].营养不良是CD患者常见和突出的并发症,见于大约2/3或3/4活动期住院CD患者及1/3门诊患者,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CD本身的症状,诸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导致的摄食不足、厌食及吸收障碍是造成蛋白-热卡性营养不良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肠内或胃肠外途径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在CD患者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张晓岚;尹凤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1例

    患者女性,58岁.因咳嗽、咳痰伴低热、盗汗、活动后气促20天,于2004年5月4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2月13日因食管内枣核存留在我院住院治疗,胃镜示真菌性食管炎,枣核取出后经抗感染治疗(未行抗真菌治疗)7天好转出院.既往无过敏性疾病史及其他病史.

    作者:张骅;张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笔者对本院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住院的1 08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一些因素,为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减少病死率提供依据.

    作者:崔春吉;申顺子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28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组(联合组),共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3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变化.结果TC、TG、LDL-C、ox-LDL、hsCRP、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联合组和他汀组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又低于他汀组(均P<0.01);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颈动脉IMT联合组治疗前(1.59±0.07)mm vs治疗后(1.20±0.11)mm,他汀组治疗前(1.58±0.08)mm vs治疗后(1.33±0.09)mm,对照组治疗前(1.58±0.08)mm vs治疗后(1.62±0.08)mm;斑块面积联合组治疗前(0.97±0.07)cm2vs治疗后(0.50±0.07)cm2,他汀组治疗前(0.97±0.10)cm2vs治疗后(0.93±0.09)cm2,对照组治疗前(0.98±0.12)cm2vs治疗后(1.01±0.13)cm2.结论普罗布考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巫颖;李绍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50例、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F波,检测指标包括F波短潜伏期(Flmin)、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离散度(Fchd)、F波出现率.结果 无症状组正中神经Flmin、Flmean、Fch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lmin(21.33±2.22)ms vs (20.27±1.14)ms;Flmean(23.53±2.01) ms vs(22.15±1.70) ms;Fchd(5.37±3.50) ms vs(2.74±1.02) ms,F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45±15.55)%vs(92.25±7.78)%,无症状组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lmin(45.91±4.25) ms vs (43.79±2.98) ms;Flmean (49.48±3.61) msvs(45.48±2.96) ms;Fchd(7.35±4.77) ms vs (3.85±0.81) ms、F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0.75±18.41)% vs (98.75±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Flmin、Flmean、Fchd又比无症状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正常者中的F波总异常率达58.2%;在上下肢远端运动神经传导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Fchd异常率均高于F波出现率、Flmean和Flmin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远、近端周围神经均可受累,F波(尤其是Fchd)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并有助于发现亚临床DPN患者.

    作者:张云茜;王建林;周颐;王廷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以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直肠癌合并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是常见的低钠血症病因之一.1938 年,Wilkler 与Crankshaw首次提及低钠血症和肺癌的关系.1957年,Schwartz 等[1]首次提出了 SIADH.SIADH 起病隐匿,易误诊漏诊,多继发于其他疾病,且多为恶性肿瘤,有时甚至可为恶性肿瘤的首发或唯一表现.因此,早期识别诊断 SIADH 并积极寻找病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的报道显示,在恶性肿瘤中, SIADH 常见于小细胞肺癌,而直肠癌伴 SIADH少见报道.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是由高浓度免疫活性胰岛素和高效价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引起的,以反复发作性、严重自发性低血糖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经典的IAS多因自身免疫缺陷或由应用含巯基药物引起,而国内外应用胰岛素引起IAS报道较少.现有我院收治的以 SIADH 为首发表现的直肠癌合并IAS1 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华;李晓华;贝鹏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血管突发事件之一,其起病急骤,病程凶险,病死率高.心肌再灌注治疗(临床常用的为静脉溶栓治疗)是挽救心肌,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而能否及时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有赖于AMI能否及时准确诊断.要达到这一目标,临床所常用的心电图、心肌血清学检查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于急诊科室协助临床诊断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心脏急症有效的诊断措施之一.现总结急诊超声心动图在诊断AMI方面上的优势、特点及近年来的进展,希望能为临床医师尤其使心血管内科医师、急诊科医师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马纪冬;李俊峡;于富军;卫亚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

    我们自2003年以来对我院骨伤科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葛根素注射液(商品名:安欣达)治疗,并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做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立卿;杜景华;张晶;杜双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25例艾滋病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血象变化特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HIV/AIDS)常常出现血液细胞学改变,例如贫血、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但是,其特点如何、与疾病进展有什么关系?在这方面国内文献还鲜有报道.我们就我院诊治的HIV/AIDS 325例患者的血液细胞学改变特点进行分析,就以上问题作了初步总结.

    作者:李在村;董培玲;张可;吴昊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和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细胞受体和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开始了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l3tor,EGF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短臂(7p11-13)上,包含26个外显子,长约110 kb,所编码的蛋白为Ⅰ型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kinase,TPK).

    作者:田晓刚;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临床荟萃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临床荟萃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临床荟萃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临床荟萃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baiqian** 的反馈: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临床荟萃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临床荟萃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