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影响因子:0.94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23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临床医学
临床荟萃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外敷治疗感染性口炎临床观察

    感染性口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内病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到疗效显著,患儿和家长乐于接受.

    作者:赵燕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有3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1].本文以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为检测指标,观察ACS患者血浆Fg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居献;毛节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2001年8月至2002年10月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21例,其临床表现和血涂片有较多异形淋巴细胞均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血清嗜异凝集试验和EB病毒抗体均阴性,而所有病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且病情重,高热、腹部症状突出如腹痛、腹水等,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宝玺;赵晓庆;王素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指标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DM患者随病情的发展和病程的延长,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尿蛋白出现时,DN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早期发现DM患者肾脏受损,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阻止或延缓DM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联合检测和比较常规尿检阴性的2型DM患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ol binding protein,RBP)、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四项,以探讨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害的监控指标.

    作者:袁振祥;于小燕;杨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念珠菌败血症12例

    近年来,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临床以念珠菌性感染为常见,其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41%[1].现将我院1998年7月至2001年12月经血培养证实的12例念珠菌败血症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发;黄志刚;季蕴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普通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经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是对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1,2].大多在X线透视下放置临时起搏电极,但在患者病情危重、不宜搬动的情况下,经床旁盲插临时起搏电极,能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2年1月,在非X线、心电图指导下,以左锁骨下静脉为穿刺径路,使用普通起搏电极,共为32例患者实施了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卫东;王春霞;李金龙;吴云;尹鲁骅;张艳玲;王凤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易感人群.为探讨糖尿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我们对合并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糖尿病患者32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贾金广;王慧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 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用DXC心理测评仪输出测评结果,并以60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EPQ的精神质(P)、外倾性(E)、神经质(N)分值,LES总分及SSRS各分值,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积极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作者:姚定康;毛建生;谢渭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内皮素影响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内皮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76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观察治疗2个月、4个月时心绞痛的临床症状、血脂、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时普伐他汀治疗组便出现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升高,内皮素(endothelin,ET)下降;常规治疗组4个月时方出现上述变化.并且治疗4个月后普伐他汀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脂、内皮素改善更明显.普伐他汀组治疗4个月后,发现ET分别与TC、TG、LDL-C呈正相关.治疗4个月后,普伐他汀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提高,且在调脂方面以胆固醇降低明显.结论普伐他汀降脂疗效显著,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心绞痛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薛晶;张志凌;顾明;曹玉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唾液酸和脂蛋白(a)的测定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和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一试剂显色法测定唾液酸,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载脂蛋白(a),对45例健康青年组、33例健康老年组和38例老年CRF组进行测定.结果老年CRF患者血清唾液酸[(763±158.6) mg/L]及脂蛋白(a)[(219.6±97.3) 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青年组[(523±72.8) mg/L、(111.3±72.8) mg/L]和健康老年组[(586±92.7) mg/L]、[(141.4±101.2) m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健康老年组与青年健康组血清唾液酸含量则无明显变化.老年CRF患者血中唾液酸和脂蛋白(a) 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r=0.805,P<0.05).结论检测血清唾液酸和脂蛋白(a),对老年CRF患者病情的判定有一定价值,也可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预防判断指标,对于临床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彪英;王玉生;常玉正;吴健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指甲肌酐测定在鉴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测定指甲肌酐在鉴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碱性苦味酸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50例健康人、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指甲游离端肌酐(nail creatinine,Ncr)含量,并与3~4个月前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ne,Scr)水平比较.结果碱性苦味酸法测定Ncr表明,以22.5 mg/100g为正常值,CRF组Ncr含量(47.54±17.28) mg/100g及4个月前后Scr含量(645.33±78.6) μmol/L、(640.9±77.7) 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Ncr(10.45±6.38) mg/100 g和Scr(106.0±12.8) μmol/L(P<0.01).ARF组4个月前Scr(109.1±13.3 )μmol/L,与正常组无差别(P>0.05);发生ARF时,Ncr含量(10.12±5.36)mg/100g与正常组无差别(P>0.05),而Scr含量(653.0±80.8)μ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Ncr表明,若以7.75 mg/100g为正常值,CRF患者Ncr含量为(13.75±3.97) mg/100g、ARF组为(3.86±3.39) mg/100g、正常组为(3.81±2.15) mg/100g,ARF组含量与正常组无差别(P>0.05),但明显低于CRF组(P<0.01).结论指甲游离端肌酐含量可以反映4个月前Scr水平,Ncr测定可用于临床鉴别ARF和CRF,在临床上推广肌氨酸氧化酶法将比碱性苦味酸法更简便、灵敏、变异小.

    作者:石红;冯志坚;蒋红樱;尹从琦;扬敏;连希艳;胡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TCD检查,并与对照组就血流收缩期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参数的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TCD显示糖尿病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5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且频谱图有特异性改变.糖尿病患者各检测动脉以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终末端(ICA)、基底动脉(BA)的Vm、Vs、Vd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动态检测TCD改变,尤其在血流以加速为主时,TCD对预测和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玉荣;金秀平;刘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情况.方法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对其中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和cTnT的检测,并动态观察.结果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109例有心电图异常(80.1%),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109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心肌酶谱改变的65例,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P<0.05);109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cTnT阳性者为55例,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26例,缺血性卒中组有2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cTnT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护,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和cTnT,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

    作者:韩瑛;张颖琪;吴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苯那普利对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内分泌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具有诸多益处,已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无症状性心力衰竭(silent heart failure, SHF)心功能及心血管内分泌的研究尚较少.本文就一种新型的ACEI苯那普利对SHF患者心功能及血液内分泌影响作一报道.

    作者:姜蓉蓉;吴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奥曲肽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30例疗效观察

    奥曲肽(商品名:善得定)是一种合成的长效生长激素释放抑素,为8肽环化化合物,具有天然的14肽生长抑素的全部生物活性,并能延长其生物半衰期.近年来,国外学者报道善得定能降低胃肠道血流,从而使门静脉压力降低,用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多处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大出血,已获得满意疗效[1].我科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5月应用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福印;姚晓非;李秀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血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内皮素(ET)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ET升高,ET又加重CHF,因此治疗CHF时降低ET十分重要[1].我们用心血通注射液对33例CHF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测定了治疗前后血浆ET浓度,以探讨心血通对CHF患者血浆ET的影响.

    作者:赵世军;郑世良;张学臻;王宁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

    众所周知,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有足够的资料证明,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地控制心力衰竭时室性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和猝死率.在EMIAT和CAMIA等试验的回顾性分析中,显示出联合应用优于单一使用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1].据此,我们选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62例,通过对心脏功能、心率及心电图方面的观察,旨在探讨两药联用的安全性问题.

    作者:孔令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体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致病菌[1].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如儿童发育迟缓,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亦与HP感染有关[2].该菌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人群中HP的感染率约为40%~60%[1].

    作者:刘宝文;王利青;王苋;王沛;赵亚朴;钟立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近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及纠正得到临床的重视.甲状腺激素影响心肌合成及能量代谢,也影响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本文选择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的22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HLVH),已经得到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1,2].但ACEI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肥厚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卡托普利(商品名:开搏通)对HCM左室肥厚的作用.

    作者:杨喜山;董平栓;曾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1周后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1例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术后24小时可突发肺栓塞,但CAG术后一周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例较少见.现有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炯;牛玉岭;张学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挤压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

    例1,因在煤矿内意外被埋压后,出现无尿,全身痛,心悸,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右上肢不能活动,卧床不起5天入院,查体:血压135/90 mm Hg(1 mm Hg=0.133 kPa),急性危重病容.

    作者:杨立明;王琳;窦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

    患者男,26岁.既往健康,无结核病家族史.半月前其弟、妹先后因出血热住院治疗.3天前不明原因发热、头痛、腰部酸胀,经当地医生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00年4月20日就诊.

    作者:刘冬梅;苏方彪;曲文才;郑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狼疮性脑病2例

    例1,女,37岁,主因关节疼痛1年半,颜面皮疹半年,发热40天,头痛视物模糊3天入院.查体:体温37.6 ℃,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萎靡.毛发干枯,面部皮肤可见红色皮疹.眼睑无水肿,结膜略苍白,双眼视力下降,时有复视.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四肢各个关节无红肿畸形.血常规: 血红蛋白112 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作者:刘宝芹;刘金霞;徐晓慧;刘恩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组链激酶诱发严重心绞痛2例

    链激酶作为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在欧美及我国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3].但我院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上海实业医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思凯通,批号990503)治疗AMI,连续2例诱发严重心绞痛及低血压休克而使病情加重,其中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鹤秋;董杏芳;周训森;胡光友;廖艳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何杰金病误诊为伤寒1例

    患者女,25岁.间断发热3周,持续高热1周,于2001年2月2日入院.3周前不明诱因发热,体温在 37~40 ℃之间波动,伴畏寒、乏力、纳差.经院外不规则抗炎治疗,体温不稳定.

    作者:杨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影响因素

    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确定器质性心脏病诊断的可靠指标和预后的重要预报因子[1].常规心电图(ECG)是临床诊断左室肥厚的常用方法之一.迄今为止,有关左室肥厚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但与尸检及超声左室定量法比较,心电图检出左室肥厚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尤其是敏感性较低(20%~70%)[2,3].这是因为,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各项指标,只是根据尸检和临床其他检查已肯定存在解剖学上的心室肥厚归纳得出的.因此,其诊断的敏感性会受到一些限制[4];而且,在记录电场变化时,心电图所提供的常常是心肌实际产生电位差的近似值,心室肌的除极和复极综合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可受到许多心外因素和心脏本身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对这些影响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张冀东;崔炜;都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近年来冠心病诊断与治疗进展迅速,但其病因学研究却进展缓慢.弗明翰研究证实,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在随后的冠心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危险因素尚不能完全解释冠心病成因及严重性.大量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幽门螺杆菌、肺炎衣原体、某些病毒极有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AD)的感染性危险因素.

    作者:王晓俐;丁希芳;朱兴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50例糖耐量异常者胰岛功能的改变

    为了解糖耐量异常时胰岛功能的改变,我们选择了50例糖耐量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2型)者,对其糖耐量试验时胰岛功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社莉;李士新;吕双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角质蛋白抗体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病理改变即是发生滑膜炎.持续严重的滑膜炎可进一步导致软骨、骨和关节结构的破坏,使患者致残.

    作者:李琦芬;方凤宁;王志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兼症为主要表现的63例伤寒误诊分析

    近年来由于耐药伤寒杆菌菌株及L-型伤寒的出现,及早期应用各种抗生素、解热镇痛剂乃至激素[1],使伤寒的表现不典型化及多样化.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伤寒231例,其中63例以伤寒继发症、并发症、合并症、同源病等为突出表现,造成误诊,误诊率27.3%.为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提高兼症意识,现就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段风梅;刘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脓肿误诊为肺癌19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3~2001年共有19例肺脓肿误诊为肺癌,现将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黎劲松;邓玉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栓塞12例误诊分析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或栓子堵塞而引起的病理过程,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肺栓塞14例,误诊12例,误诊率85.7%,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冉;曹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症的多发性骨髓瘤4例误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症状并不很少,有人[1]统计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占6.7%.而我院的误诊率为9.6%,现将我院误诊的4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鹏翔;杜蔡英;郭晓丽;付佩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洲布隆迪36例艾滋病患者胸部X线的分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近年国内报道逐渐增多[1],但有关AIDS的胸部X线分析报告较少,现将作者2000年3月至2001年10月,在非洲布隆迪医疗队收集比较完整的36例胸部X线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在我国是常见病,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使其发病率已大大降低.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延误了治疗的佳时机.因此,近年来综合诊断TBM在临床上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38例TBM病例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进行分析,以探讨TCD、EEG在TB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俊;何国厚;曾少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疏血通是以水蛭、地龙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我院于1999年5月至2001年12月应用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智明;牛福来;孔瑞兴;陈香涛;成占强;郭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内皮素-1的影响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病变,是目前常见的肝病之一.近年来,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Haubrich等[1]认为所有脂肪肝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内皮素(endothelin,ET)在肝纤维化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本课题组经多年临床验证筛选以疏肝健脾,消痰化瘀为法,研制成脂肝泰胶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测定了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血浆ET-1的含量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牧祥;张一昕;李平山;耿兰书;王秉岳;冀绪;李栓路;戚忠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慢性并发症,随着病程延长,其发病率达60%~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单用西药降糖治疗DPN疗效多不显著.笔者在应用西药降糖的基础上,静滴刺五加,口服自拟芪仙汤联合应用治疗DPN 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兰;王倩;付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稳心颗粒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国家级中成药,以往大量的临床研究业已证实其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ction,AMI)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及报道.本文通过将稳心颗粒用于老年AMI溶栓后治疗的患者,旨在研究观察其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以期探索预防和控制心梗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新途径.

    作者:徐洪国;张玲;闫建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与肾脏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肾脏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的应用,由其引起的肾脏损害日趋突出,在原有肾病或肾功能不全者中尤其严重.本文就一些常用抗菌药物的肾毒性以及在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妊娠、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做一介绍.

    作者:李英;张益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黄连粉注射剂致不良反应38例分析

    我院于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间使用双黄连粉注射剂[哈尔滨中药二厂,批文号(96)卫药准字Z-33号]治疗感染性疾病1 873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38例,并且排除其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七总甙注射液导致过敏反应5例

    三七总甙(商品名:血塞通)注射液其化学名是三七总甙制剂的灭菌水溶液,为治疗心脑血管病常用药,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1年11月静脉输入血塞通注射液,常规剂量下共有5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在48~77岁.用药后到出现过敏反应的时间为48~120小时不等,并排除了其他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具体见表1.

    作者:王彦香;郭玉红;左月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痛 发热 无尿 黄疸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已婚,农民.因持续性弥漫性腹痛,发热2天,伴恶心、呕吐于2001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胀痛,继而出现全腹持续性弥漫性疼痛,阵发性绞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畏寒、发热、出冷汗,体温高达39.5 ℃,在当地卫生所给予静滴生理盐水250 ml加青霉素640万U每日1次,连用2天,治疗无效.腹痛继续加剧,并持续性高热,频繁呕吐,并出现胸闷、气短,寒颤,急诊入我院.发病后24小时尿量小于50 ml,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既往体健,否认慢性肝病史,无烟酒嗜好.

    作者:秦全喜;蔡玉敏;张宏博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