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症的多发性骨髓瘤4例误诊分析

郭鹏翔;杜蔡英;郭晓丽;付佩一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计算机辅助体层摄影术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症状并不很少,有人[1]统计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占6.7%.而我院的误诊率为9.6%,现将我院误诊的4例报告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情况.方法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对其中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和cTnT的检测,并动态观察.结果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109例有心电图异常(80.1%),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109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心肌酶谱改变的65例,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P<0.05);109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cTnT阳性者为55例,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26例,缺血性卒中组有2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cTnT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护,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和cTnT,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

    作者:韩瑛;张颖琪;吴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血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内皮素(ET)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ET升高,ET又加重CHF,因此治疗CHF时降低ET十分重要[1].我们用心血通注射液对33例CHF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测定了治疗前后血浆ET浓度,以探讨心血通对CHF患者血浆ET的影响.

    作者:赵世军;郑世良;张学臻;王宁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近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及纠正得到临床的重视.甲状腺激素影响心肌合成及能量代谢,也影响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本文选择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的22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念珠菌败血症12例

    近年来,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临床以念珠菌性感染为常见,其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41%[1].现将我院1998年7月至2001年12月经血培养证实的12例念珠菌败血症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发;黄志刚;季蕴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指标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DM患者随病情的发展和病程的延长,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尿蛋白出现时,DN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早期发现DM患者肾脏受损,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阻止或延缓DM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联合检测和比较常规尿检阴性的2型DM患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ol binding protein,RBP)、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四项,以探讨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害的监控指标.

    作者:袁振祥;于小燕;杨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奥曲肽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30例疗效观察

    奥曲肽(商品名:善得定)是一种合成的长效生长激素释放抑素,为8肽环化化合物,具有天然的14肽生长抑素的全部生物活性,并能延长其生物半衰期.近年来,国外学者报道善得定能降低胃肠道血流,从而使门静脉压力降低,用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多处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大出血,已获得满意疗效[1].我科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5月应用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福印;姚晓非;李秀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内皮素-1的影响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病变,是目前常见的肝病之一.近年来,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Haubrich等[1]认为所有脂肪肝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内皮素(endothelin,ET)在肝纤维化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本课题组经多年临床验证筛选以疏肝健脾,消痰化瘀为法,研制成脂肝泰胶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测定了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血浆ET-1的含量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牧祥;张一昕;李平山;耿兰书;王秉岳;冀绪;李栓路;戚忠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2001年8月至2002年10月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21例,其临床表现和血涂片有较多异形淋巴细胞均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血清嗜异凝集试验和EB病毒抗体均阴性,而所有病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且病情重,高热、腹部症状突出如腹痛、腹水等,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宝玺;赵晓庆;王素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普通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经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是对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1,2].大多在X线透视下放置临时起搏电极,但在患者病情危重、不宜搬动的情况下,经床旁盲插临时起搏电极,能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2年1月,在非X线、心电图指导下,以左锁骨下静脉为穿刺径路,使用普通起搏电极,共为32例患者实施了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卫东;王春霞;李金龙;吴云;尹鲁骅;张艳玲;王凤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影响因素

    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确定器质性心脏病诊断的可靠指标和预后的重要预报因子[1].常规心电图(ECG)是临床诊断左室肥厚的常用方法之一.迄今为止,有关左室肥厚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但与尸检及超声左室定量法比较,心电图检出左室肥厚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尤其是敏感性较低(20%~70%)[2,3].这是因为,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各项指标,只是根据尸检和临床其他检查已肯定存在解剖学上的心室肥厚归纳得出的.因此,其诊断的敏感性会受到一些限制[4];而且,在记录电场变化时,心电图所提供的常常是心肌实际产生电位差的近似值,心室肌的除极和复极综合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可受到许多心外因素和心脏本身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对这些影响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张冀东;崔炜;都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挤压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

    例1,因在煤矿内意外被埋压后,出现无尿,全身痛,心悸,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右上肢不能活动,卧床不起5天入院,查体:血压135/90 mm Hg(1 mm Hg=0.133 kPa),急性危重病容.

    作者:杨立明;王琳;窦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栓塞12例误诊分析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或栓子堵塞而引起的病理过程,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肺栓塞14例,误诊12例,误诊率85.7%,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冉;曹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组链激酶诱发严重心绞痛2例

    链激酶作为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在欧美及我国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3].但我院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上海实业医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思凯通,批号990503)治疗AMI,连续2例诱发严重心绞痛及低血压休克而使病情加重,其中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鹤秋;董杏芳;周训森;胡光友;廖艳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苯那普利对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内分泌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具有诸多益处,已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无症状性心力衰竭(silent heart failure, SHF)心功能及心血管内分泌的研究尚较少.本文就一种新型的ACEI苯那普利对SHF患者心功能及血液内分泌影响作一报道.

    作者:姜蓉蓉;吴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稳心颗粒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国家级中成药,以往大量的临床研究业已证实其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ction,AMI)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及报道.本文通过将稳心颗粒用于老年AMI溶栓后治疗的患者,旨在研究观察其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以期探索预防和控制心梗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新途径.

    作者:徐洪国;张玲;闫建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

    患者男,26岁.既往健康,无结核病家族史.半月前其弟、妹先后因出血热住院治疗.3天前不明原因发热、头痛、腰部酸胀,经当地医生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00年4月20日就诊.

    作者:刘冬梅;苏方彪;曲文才;郑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兼症为主要表现的63例伤寒误诊分析

    近年来由于耐药伤寒杆菌菌株及L-型伤寒的出现,及早期应用各种抗生素、解热镇痛剂乃至激素[1],使伤寒的表现不典型化及多样化.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伤寒231例,其中63例以伤寒继发症、并发症、合并症、同源病等为突出表现,造成误诊,误诊率27.3%.为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提高兼症意识,现就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段风梅;刘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TCD检查,并与对照组就血流收缩期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参数的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TCD显示糖尿病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5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且频谱图有特异性改变.糖尿病患者各检测动脉以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终末端(ICA)、基底动脉(BA)的Vm、Vs、Vd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动态检测TCD改变,尤其在血流以加速为主时,TCD对预测和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玉荣;金秀平;刘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黄连粉注射剂致不良反应38例分析

    我院于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间使用双黄连粉注射剂[哈尔滨中药二厂,批文号(96)卫药准字Z-33号]治疗感染性疾病1 873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38例,并且排除其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HLVH),已经得到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1,2].但ACEI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肥厚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卡托普利(商品名:开搏通)对HCM左室肥厚的作用.

    作者:杨喜山;董平栓;曾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