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是钩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多于钩体病之后2~5个月发病[1],国内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而国外甚少报道.散发性成人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容易漏诊与误诊,笔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苏全喜;申本昌;朱燕珍;桀骜;刘晓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的发病率为0.7%~0.8%,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CHD患儿达15万左右,为小儿时期常见的心脏病[1].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指左右心室之间存在着异常交通,引起心室水平的分流,导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VSD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常见为先天性,发生率约占CHD的12%~23%[2].
作者:周长浩;王震;王荫范;毛瑞芬;高磊;高秀江;张密林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对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其疗效一直也不尽如人意.为探索更佳的治疗方法,现对我科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56例患者(约占同期动脉瘤性SAH患者的20%)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史学芳;吴建梁;扈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醌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诱发哺乳动物细胞癌变、突变和坏死.
作者:刁兰萍;魏广川;李峥;高海祥;高玉环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近年来,成人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易于误诊而贻误治疗.为此,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78例成人麻疹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刘英辉;陈立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近年来神经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神经肽的研究取得的进展.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新发现的一种神经肽,具有调节血压、生物节律和内分泌功能等多种生物效应[1].有关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中NPY的变化研究尚少.
作者:于哩哩;徐丽瑾;王桂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001年3月至2005年11月,我科对23例血液病并顽固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凤;王惠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血型是遗传的标志之一,其与疾病的关系向来颇受人们的关注,已有不少报道指出血型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通过血型与疾病关联的研究,有可能提供关于疾病背景的信息.ABO血型可以影响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从血型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是值得探讨的新途径.为了探讨血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我们对7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ABO血型检查,并与879例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季榕;田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1],约占整个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在发病前或发病后往往伴有脂代谢异常,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与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肥胖为脂肪肝致病因素[2].现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或不伴脂肪肝的血清脂质的改变,报告如下.
作者:高鲜会;徐宏平;席孟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胸痛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常见症状,其病因多种多样.通过对本院干部病房有胸痛主诉的502例住院患者资料的总结,分析胸痛发生的病因及临床可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宋京中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体质量指数(BMI)与呼吸紊乱指数(AHI)是多导睡眠监测中两个重要指标.BMI是通过计算人体身高与体质量之间的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肥胖的一种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较好评估肥胖的人体测量指标.
作者:阎琦;郭淑静;尹娟;李雅静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病情复杂,尽管频繁检测血电解质,高钠血症仍有较高的发生率[1,2].文献报道高钠血症以医院获得性为主,老年患者居多,多与认识不足、不恰当或不充足的补液有关,病死率较高[3,4].笔者回顾分析了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所有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资料,旨在探讨高钠血症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王嘉;孙武装;于卫芳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危及生命的隐形杀手,近30年来SAS逐渐被人们认识,其患病率达1%~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20%~40%.SAS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造成低氧进而损害多种器官[1,2].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163例SAS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其临床特点,为今后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红;刘凡;郭山林;王海涛;李民强;高洪彬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重症肺炎指除肺炎常见的呼吸道表现外,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其可发生社区的获得性肺炎(CAP),也可发生于医院的获得性肺炎(HAP)中.老年重症肺炎又有其很多临床特点,并且病情发展迅速,常有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作者:续华;以淑君;柯毅青;李红波;熊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临床上有很多鼻病患者以头痛为主诉,大部分患者因伴有鼻部明显症状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而未有明显鼻部症状者多就诊于其他科室,易造成误诊或漏诊.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我科收治了无明显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116例,分析如下.
作者:段乃超;杨彦忠;任秀敏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近年来,国内外对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的研究较多,在传播途径研究中,母婴间的传播曾有报道[1,2],但传播方式及传播率目前尚无定论,仍在探索过程中.因此,我们对TTV母婴间传播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讨TTV在母婴间的传播方式及传播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景颇;赵艳阳;韩硕;姚利;胡文玉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肺癌和肺结核均为呼吸系统常见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种疾病常常相互误诊,而肺癌早期诊断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关键因素.现对石家庄市中心医院1991年3月至2003年12月肺癌首诊误诊为肺结核的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董淑芬;张光哲;高丽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已成为危及生命的隐形杀手,只是近30年来才逐渐被人们关注,其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造成脑缺氧,进而并发脑血管疾病.笔者现就我院脑血管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OSAS并发脑血管疾病28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贾锦英;孙锦青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急性脑血管病血糖的升高往往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胰岛素抵抗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并影响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本次试验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小时内的胰岛素(INS)、血糖(GLU)的水平,以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作者:詹三华;宋玉丽;季燕;马秀英;张孟改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及其终转归之一.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有限的,仍存在病程迁延、治疗困难、致残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等问题[1].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73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分析,探讨规律运动锻炼是否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杜丽娟;张福春;毛节明;郭静萱;高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甲型副伤寒是由沙门菌属A群(S.paratyphi A)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且所需时间较长,早期诊断困难.由于感染者可产生相应的O和H(A)抗体,因此常用肥达试验对患者血清抗体进行检测,辅助诊断.但是肥达试验对于甲型副伤寒的诊断价值存有争议,且无一致的诊断标准,所以评价肥达试验在甲型副伤寒中的诊断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慧;刘真真;刘焱斌;冯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发病率明显上升,对这些疾病的集结情况的诊断和防治日益受到重视[1].为了解北京市近郊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2005年笔者对北京市近郊719例常住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超;崔丽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的血管损伤及其影响因素,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关键.
作者:吴文成;王绵;周红;张松筠;孟凤苓;郝咏梅;王瑞英;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55例既往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减低(IGT)和新发现2型糖尿病(2-DM)3组. 结果从NGT至 IGT 至2-DM,非杓型血压发生率逐渐增高(分别为52.17%、64.70%和80.00%,P<0.01),且2-DM 患者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较NGT及IGT显著增加(分别为13.04%、17.64%和33.33%,P<0.01);IGT组的24小时舒张压负荷、24小时舒张压和夜间舒张压均显著低于NGT组和2-DM组(P<0.05),且脉压增大;并且发现,从NGT至IGT至2-DM过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逐渐增加(分别为1.41、1.66和1.92,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在IGT阶段较NGT增高(39.90比33.83,P<0.05),而到2-DM阶段较NGT下降(27.15比33.8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脉压的主要因素为餐后血糖.结论 糖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其24 h血压的昼夜节律紊乱,其中以IGT患者的舒张压降低和脉压增大为著,而脉压增大与餐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相关.
作者:陈晓燕;刘翠平;郑晓敏;崔丽梅;李彬;陶静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尿表皮生长因子含量与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球和肾间质病理改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0例有不同程度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IgAN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测定尿表皮生长因子浓度;采用CMIAS2000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肾小球的包曼囊、肾小管及血管面积总和以及所采集图像的总皮质面积.根据WHO诊断标准,将IgA 70例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另外,对照组为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结果 尿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对照组为(56.8±6.7) μg/L,轻度病变组为(97.6±15.1) μg/L,中度病变组为(36.1±6.9) μg/L,重度病变组为(6.7±2.6) μg/L.4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间质容量:对照组为(18.6±1.8)%,轻度病变组为(23.0±2.9)%,中度病变组为(36.2±6.7)%,重度病变组为(55.0±6.5)%.4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间质容量反映肾间质小管的损害程度.尿表皮生长因子与肾小管、肾间质损伤有密切关系,可作为IgAN病变进展的标志.
作者:李素敏;王英杰;路学文;杨林;段惠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po)AI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90例正常人和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poAI基因启动子多态性进行分析,扩增含apoAI基因启动子-75 bp和第一内含子+83 bp的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MspI酶)切此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多态性.结果 两组apoAI基因-75 bp位点均为G/G基因型占优势,但两组间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75 bp位点A、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 bp位点中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oAI基因-75 bp位点中GA/AA基因型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浆水平显著低于GG基因型携带者;ApoAI基因-75 bp与+83 bp位点基因变异在高血压不同分级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AI基因启动子(-75 bp)MspI酶切位点的突变与HDL-C血浆水平降低相关,与高血压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程爱娟;毛用敏;崔让庄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对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做客观评价,并就该技术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诸方面的技术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总结.方法 将我院2000年以后应用SBAE治疗的所有6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列为A组,而将我院1997~1999年3年内应用普通内科止血方法治疗的57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设为B组,对A、B两组的总有效率、病死率、平均止血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采取同样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在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方面,A组分别为90.77%和7.69%,B组分别为56.14%和22.8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B两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7天和8.6天.结论 SBAE作为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手段之一,具有创伤轻微、可重复性强、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少、简便易行等特点,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全胜;焦连丽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率变异性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实验组为老年OSAS患者30例,对照组为无OSAS患者20例,进行多导睡眠仪(PSG)及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夜间睡眠期间连续RR间期平均值(SDNN index)和标准差(SDNN)及24小时低频(LF)、高频(HF)和LF/HF值,定量分析心率变异性.结果 老年OSAS患者SDNN和SDNN index分别为(96.0±21.9) ms、(21±7) ms,而对照组为(73.0±23.6) ms、(31±8) m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OSAS患者的LF、HF及LF/HF值分别为(430.0±101.3) ms2、(302.0±53.6) ms2、2.81±1.52,与对照组(196.0±146.2) ms2、(87.4±70.6) ms2、2.06±0.8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OSAS患者存在心率变异性异常,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
作者:徐晏;张蔷;张蕴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阐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寻找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新方法.方法 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根据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6例;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30例(年龄、性别与糖尿病两组匹配)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的空腹血浆PAI-1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等相关指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2型糖尿病两组血浆PAI-1水平、Homa-IR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超体质量肥胖组[男腰臀比(WHR)≥0.90,女WHR≥0.85]血浆PAI-1水平高于非肥胖组(男WHR<0.90,女WHR<0.85)(P<0.05);相同WHR水平间PAI-1水平依正常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逐渐升高;PAI-1与BMI、WHR、FINS、总胆固醇、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PAI-1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浆PAI-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作者:崔克勤;苏胜偶;尹博英;郭雅卿;陈贤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肝硬化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多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而来.该病易复发,病死率高.为探讨拉米夫定对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作用,2001年1月至2004年2月,我们对98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阳性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新元;彭霞;黄艳;候军良;宁更献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的并发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病率为4.42‰[1],急性发作期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而米力农作为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增加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改变细胞内外Ca2+的转运,使Ca2+内流增加,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同时激活肌浆网内Ca2+三磷酸腺苷(ATP)酶使Ca2+释放加快,Ca2+与肌钙蛋白的亲和力下降,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此外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能降低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平均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具有强心兼扩血管作用.
作者:马洪林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患者,男性,62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心电图示:Ⅴ1~Ⅴ4 ST段抬高0.2~0.4 mV.入院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于入院后第9天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窦前部(图1),右冠状动脉分支丰富,其近端发出一较大分支近似左回旋支走行,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窦后部(图2),左主干短,前降支钙化明显,并弥漫斑块浸润,多处狭窄,以近端重达(99%),左回旋支细而短小.
作者:张一达;傅向华;郝国桢;范卫泽;张庆军;郝清卿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患儿,男性,40天,因水肿、腹胀10天,发热2天于2005年12月2日就诊.10天前患儿出现水肿及腹胀,逐渐加重,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不详).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体质量2.2 kg,产后无窒息.查体:体温38.6 ℃,脉搏120次/min,呼吸50次/min,1个月体质量3 kg.
作者:谢淑荣;华伟;万春生;曾慧勤;周丹;李晓英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患者,男性,37岁.主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伴乏力、恶心、呕吐5天,于2006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部胀痛,尤以夜间明显,未向它处放射,伴反酸,偶有恶心,但无呕吐及黑便.
作者:张杰;张春;魏雪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003年3月至200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4例并发脑结核瘤,现总结如下.
作者:卓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临床上少见但预后凶险的急腹症,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既往绝大多数患者靠剖腹探查得以明确,严重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极高.我科2005年收治MVT合并MODS 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艳玲;王宝民;刘丽檀;常玉坤;张霞;张艳军;张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例1,男性,39岁.反复腹泻、解黑便、血便、间隙性腹痛、消瘦6个月入院.患者每日腹泻数次至10余次不等,开始时为稀糊状粪便,其后粪便有时呈糊状,有时呈稀水样.
作者:孟定德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为淋巴组织恶性肿瘤之一,以淋巴结受累常见,淋巴结外NHL常见部位为胃肠道[1],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很少见,笔者报道1例PTL,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分型、预后因素、合理治疗进行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英华;王东梅;李志芳;孟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HBV感染可引起严重肝脏疾病,HBV感染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导致受感染的肝细胞破坏,由于宿主免疫应答不同,因而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的疾病谱.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斌;胡志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PPH)为一种少见的肺血管疾病,肺血管阻力、肺动脉压进行性增高为其重要特征.在西方,每年每100万人中新发病1~2人.国内缺乏大宗的流行病学调查.本病病因不清,预后差,确诊后未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为2.8年[1].
作者:张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脑功能成像方法,它使抽象的大脑活动得以用图像的方式显示.现就BOLD-fMR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晓云;耿左军;温丽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人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呼吸衰竭时肾脏在调节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存在,因而在COPD和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过程中肾功能损害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是反映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ys C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代俊合;姚雪曼;刘晓静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HBVpreS1-Ag)、前S2蛋白(HBVpreS2-Ag)和S抗原(HBsAg)三者共同构成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衣壳蛋白,分别由病毒负链DNA S区中的前S1基因、前S2基因和S基因所编码,病毒DNA存在于病毒的Dane颗粒的核内部,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别由负链DNA C区中的C基因和PreC基因所编码.
作者:王中兴;朱小琼;李敬元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胸水征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体征,可由肿瘤、结核及其他原因(如血液回流障碍、低蛋白血症等)所致,对胸水进行性质判别,是临床诊治胸水征决策的必要依据.结核性和恶性胸水常规检测方法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1,2].研究提示,检测糖链抗原19-9(CA19-9)和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G抗体(LAM-IgG)指标,对鉴别诊断恶性和结核性胸水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作者:于大兴;杨永利;薛承岩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治疗也充分显示出它的优势,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痛苦少、安全、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避免手术引起的颅神经损伤等优点.
作者:贾香丽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肉毒中毒临床上少见,但近年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其发病率急剧上升.笔者对本院2000年2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41例该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谭塔林;丁有勤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9亿人患有糖尿病,到2025年将超过3.3亿人.尽管有关血糖控制的临床治疗指南日益严格,但在现实中指南的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帮助患者达标上,临床医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合作组是一个来自全世界一流机构和糖尿病组织的多学科工作组,有9个国家的19名专家组成.该组织通过教育倡议,向糖尿病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并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提出了让更多患者达标的10个步骤.
作者:王战建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这一事实已众所周知,一些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如多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前瞻性心血管幕尼黑研究(PROCAM),已明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3~4倍,血清胆固醇为其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在10年随访的2 6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冠心病280例,研究发现其首要危险因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作者:潘长玉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