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0-1202/R
  • 国内刊号:10-1202/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90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安徽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1202/R
国内刊号:10-1202/R
邮发代号:26-190
创刊时间:1996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简介

               本刊是由解剖学专家临床医学专家共同创办的跨学科学术期刊,以广大解剖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促进解剖与临床两大学科间的信息交流为宗旨,坚持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面向临床,服务于临床。                

栏目设置

专家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综述、继教园地、技术与方法、学术动态、短篇及病例报道。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社征稿要求

  稿件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合理、文字通顺。

  1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 基金项目

  论文涉及国家或部、省级基金或攻关项目等课题资助,应以中英文双语著录基金项目名称,分别置于中、英文关键词下,并附基金项目证书复印件。

  示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2)

  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1269);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2013CB532002)

  3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准确反映论文的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宜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来稿均附英文题名。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4 作者署名及其单位名称

  作者姓名按序排列于题名下,投稿前确定排序,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稿件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每篇论文均需确定一位通信作者,通信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脚注于稿件首页左下方。

  5 摘要

  论著和综述类稿件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要素,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英文摘要应包括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其单位名称前加“*”。通信作者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和Email地址;当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通信作者的姓名和Email地址间加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例如:

  Deng Xuefei*, Tao Wei, Zhu Youyu, Liu Bin, Zhao Hong, Wang Feng, Han Hui.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an Hui, Email:knowou@163.com

  6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常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MRI”应标引为“磁共振成像”。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 ”分隔。

  7 研究设计

  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调查设计应介绍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是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类型;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进行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并说明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

  8 统计学方法

  (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排印。(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服从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P25,P75)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SNK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1, χ2=4.687, F=6.795等);P值请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方式表达,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9 文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0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11 图表

  每幅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插在相应位置。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

  12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13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等于或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 汉字空。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 ~95%。百分数的公差应写作50.2%±0.6%,不得写成50.2±0.6%。公差的表示,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 ng/L±18.2 ng /L,可以写作(75.4±18.2)ng/L,不得写作75.4±18.2 ng/L。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 3 cm× 5 cm,而不写成4× 3× 5 cm3。

  14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关键词不用缩略语,文中也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或本刊每期公布的常用词汇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

  15 志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志谢者本人同意。

  16 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并于文献题名项后增加标注文献类型标志项目,如期刊文献标注[J]。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对有DOI编码的参考文献,须在文献末尾著录DOI码。有关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请注意参考本刊2018年第1期所引文献的格式。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发文量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在犬股骨干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分析其性能,并观察其修复比格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6月龄雄性比格犬1只,截去右下肢股骨中段全层15 mm制成骨缺损模型后,放入动物专用Micro CT进行容积扫描,完成数据采集、转化及后期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CeraFab 7500光固化3D打印机中.根据设定参数启动打印程序,形成复合光敏树脂初胚,并对其进一步脱脂烧结,然后采用浸涂法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和生物力学实验分析HA/ZrO2梯度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对体外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将1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A组:截取犬股骨中段15 mm后,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C组、D组分别截去股骨中段15、25、35 mm制成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植入相应规格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术后第2、4、8、12周拍摄术肢股骨正侧位X片,观察植入材料与自身骨结合情况及周围骨痂生长情况.术后12周处死实验动物,截取整段股骨,大体观察标本植入材料与周围骨生长状况;行Micro CT扫描,测定新生骨量,并对新生骨进行3D图像重建;对股骨标本进行极限抗压实验,测量极限抗压强度.结果 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扫描电镜显示表面光滑,结构均匀,断口表面层均匀过渡结合,没有明显界限,相互之间冶金结合,结构稳定.XRD分析显示HA及ZrO2峰形明显、结晶程度较好、粉体纯度高.抗压试验显示极限抗压强度为(43.37±2.31)MPa.MTT试验显示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实验动物术后X线片显示:A组术后形成骨不连;B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人工假体与宿主骨之间的界线消失;C组术后第2、4、8周连续性骨痂及新生骨长入速度较B组缓慢,但人工假体与断端间隙逐渐被新生骨填充,有连续性骨痂通过;D组新骨生成缓慢,仅在断端周围出现新生骨.术后12周取材,Micro CT 3D重建及新生骨量检测,B、C、D组单位体积新生骨量分别为(238.55±19.11)mm3/cm3、(223.31±13.41)mm3/cm3、(110.83±6.48)mm3/cm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24,P<0.01),其中B、C组新生骨量明显多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生骨CT 3D重建显示:B组复合材料整体被新生骨包绕,无外露;C组复合材料少许外露,表面基本被新生骨填塞;D组复合材料大部外露,新生骨散在长入.B、C、D组股骨标本极限抗压强度分别为(49.72±2.33)MPa、(49.81±2.43)MPa、(46.92±3.61)MPa,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9,P>0.05).结论 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纳米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具有可靠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强度,可以实现临床个体化治疗原则,能很好地修复犬股骨干35 mm内骨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替换材料.

    作者:王拓;全仁夫;杜伟斌;邵荣学;杨迪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膜后间隙的交通及急性胰腺炎扩散解剖学基础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胰腺疾病,由于胰酶释放进入间质组织可向胰外区域扩散,其中急性胰腺炎扩散至腹膜后的途径包括[1~4]:(1)沿同一解剖间隙或相通间隙扩散.

    作者:韦炜;程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个体化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法与疗效,探讨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预测指标.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NSCLC根治术后个体化辅助化疗的相关文献,总结了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以及各种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预测指标.结果:含铂两药方案仍是目前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主要方案;对患者体内化疗相关的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测定,以及对NSCLC细胞基因突变方式和种类进行测定,可以预测化疗的效果.结论:随着分子医学时代的到来,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领域正迅速发展.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使进一步改善根治术后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成为可能.

    作者:张毅;姚舒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转位与骶神经吻合重建截瘫大小便功能的护理

    各种外伤后导致的骶髓损毁,因其排尿中枢受损,失去排尿反射,产生尿潴留和失禁性溢尿,这类病人虽经康复训练,也永远不能建立起反射性排尿,后期常可引起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成为此类病人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医疗和护理的棘手问题[1].我科自1986年以来,收治外伤性截瘫伴大小便功能障碍者156例,对其中31例腰骶段损毁的病例实施了损伤段以上正常神经与骶神经直接吻合或者桥接吻合,以期形成新的排尿反射通路,重建大小便便功能.术后12~36个月的随访,二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笔者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一定的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申彬;张晓霞;曹家月;张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正常股骨头骨骺血供的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评价正常乳猪股骨头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液供应特点.方法:对15只2周龄健康乳猪进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共获得26个股骨头的完整图像资料;统计并比较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三个解剖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并与相应组织学观察结果相对照.结果:骺板软骨的BF高于骨骺(P<0.05) .各解剖区域中,干骺端的BV高(P<0.05)、MTT长(P<0.05),骺板软骨的TTP短(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海绵状骨松质的血管密度高(70~95支/mm2),其次为生长板软骨(60~80支/mm2),骨骺软骨的血管密度小(15~25支/ mm2).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能够显示股骨头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作者:罗帝林;赵志清;黄春元;吴冬;叶定开;侯瑜;冯登殿;廖坚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切吸疗效不佳的附加因素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Automatic Percutaneuslumbar Discectomy,简称APLD),国内自刘加林1991年首次报告以来[2],杂志屡见报导,运用机械切吸椎间隙,切除部分髓核,降低盘内压,以减轻椎间盘突起的张力和高度,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达到治疗目的,是介入医学的一大进展.但如脱离临床分析观点,易造成误导,可引起事倍功半的结果,作者就1994~1997年16例切吸病人的临床论证,对引起疗效不佳的附加因素做一分析:

    作者:宋恒平;方健;王平均;倪凤民;王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Wallenberg综合征的诊疗体会

    Wallengberg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由于小脑下后动脉闭塞所致,该综合征在脑梗塞病例中较少见,现就近几年临床收集到的20例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辉;孟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感法行颈椎弓根入口周缘及四壁强度比较的研究

    目的:通过手感法比较颈椎弓根入口(EP)周缘及颈椎弓根四壁皮质强度.方法:采用2具新鲜下颈椎的20侧(C3~7)椎弓根,通过改良Abumi法暴露EP,以椎弓根内壁(MCP)为参照沿椎弓根髓腔钻孔.CT扫描证实EP四周及椎弓根四壁完整后,手持探针分别按压EP四周骨皮质,以感觉其强度差别.而后将探针插入椎弓根孔道内,向四壁撬拨,感受四壁皮质骨的强度差别.然后行CT扫描及肉眼观察证实手感是否正确.结果:EP处与LCP相移行的PCT先穿破,施加更大压力后其它三壁仍保持完好;椎弓根外壁先裂开移位,施加更大撬拨力后,其余三壁仍保持完好.CT扫描和肉眼观察均证实手感正确.结论:EP外侧的:PCT菲薄,力学强度小,寻找EP时应以ACL为参照.椎弓根行径上LCP菲薄,力学强度小,椎弓根髓腔钻孔时,应以MCP为参照.

    作者:侯黎升;阮狄克;林井副;何勍;姜丽;张燕群;叶晓健;徐云科;徐成;张荣峰;崔洪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重建支撑内侧壁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重建支撑内侧壁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7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70(40.5±3.5)岁;按股骨粗隆下骨折Seinsheimer标准分型,ⅢA型3例,ⅢB型2例,Ⅳ型16例,V型5例.所有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重建内侧壁支撑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改良Harris标准,从疼痛感受、功能(步态和活动)、与健侧肢体肌力及活动范围对比4个方面进行髋关节功能疗效评定.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20.5±4.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6(3.0±0.8)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无骨折移位、内固定物失效断裂、髋内翻畸形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0~120(115.5±10.7)分,其中优21例,良5例.结论 髓内钉中心性固定附加锁定钢板重建支撑股骨内侧壁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可获得佳生物力学稳定性,骨折复位及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

    作者:宗双乐;苏立新;梁卫东;赵小明;李立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左侧高位阑尾变异1例

    人体科技馆项目组在制作陈列标本的过程中,拟做腹腔原位脏器标本时,发现1例左侧高位阑尾变异标本.有关阑尾尾部位置变异与临床应用的报道较为普遍,但左位阑尾变异个案颇为少见[1].本文就该例阑尾及其相关脏器的位置、形态与变异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钟巍;吴长初;胡孝洪;邓思敏;江汉臣;李玉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小鲸** 的反馈: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