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涉及内容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剂学和生物药剂学、药理与毒理、药物分析、生化药物及部分边缘学科。同时,报道国内外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动向及信息。本刊包括了药学领域的科研、生产和临床等方面的内容,适应范围广、内容丰富。有利于医药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与业务水平提高。
1.1 文题 题名要简明确切,能反应文稿的中心内容,一般限20字。尽可能不用代号和缩写,中、英文文题必须一致。属各基金课题的文章,须在首页末左下角说明项目和编号。
1.2 作者 文稿作者不宜太多,限直接参加研究者,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作者之间用“,”分隔,不同单位作者在右上角用1,2,3……标出,在其单位的左边相应标出1,2,3……。工作单位应写出省市名称和邮编。英文摘要应在邮编后加国名。其中作者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空格,姓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号,姓与名均不缩写。
1.3 摘要 中、英文摘要均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明确列出四个要素: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英文摘要的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应与中文一致,英文地址应采用单位统一对外地址,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准确,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
1.4 正文 层次分开,但不宜太细,只须“1,1?1, 1?1?1”3层,层次序号后不用黑点,空一格。前言 (引言)部分宜200字左右,概述本题思路和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文中所用主要仪器、试剂、动物和植物应说明来源和规格。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不常见的药名,特别是新近上市的药名,首次出现时,注上英文名。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对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讨论应简练精辟,所得结果不管正负应符合实际,避免不成熟的论断。
1.5 计量单位和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 位”。有关量名称、符号应规范使用和书写。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的方式表示。如λ/nm即表示以nm为法定单位的波长。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为0?1~1×103间的整数或小数,避免使用分数,与单位符号间应留一个字符空隙。当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中M,P或10n,10-n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和修约规则。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mol·L-1、mmol·L-1、μmol·L-1、nmol·L-1、pmol·L-1等或g·L-1、mg·L-1、μg·L-1、ng·L-1表示,可用%、‰、比例数(如1∶1×103)等相对数表示结果。
2.6 国际代号和缩写 应尽可能采用,如1秒为1 s,2分钟为2 min,3小时为3 h,4天为4 d,紫外UV,雌性,雄性,肌肉注射im,静脉注射iv,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口服po,灌胃ig等,尽量把1×10-3g与5×10-5 g之类改写成1 mg与0?5 μg,国际代号不能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如每天不写成每d。
2.7 图和表 凡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要重复其数据。 表、图要有序号,表格用3线,图的尺寸宽为14 cm或7 cm,高5 cm左右。图中字母、数码须清晰、匀整、大小合适。表、图题和表、图中的文字以及表、图的注释必须中、英文对照。
2.8 参考文献 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论著限8篇,综述一般不超过20篇。 参考文献以近5年发表的文献为佳。尚未发表的文献、教科书和内部参考资料不作文献。文献的作者 3人以下一并列出;3人以上,写出3人后,加“,等”。用单字母大写方式表示参考文献类型,专著用M,期刊文章用J,报纸文章用N,论文集用C,学位论文用D,标准用S,专利用P。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应用量子化学和神经网络方法 ,研究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的定量构动关系.方法 计算了21个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建立了含两个隐含层的反传神经网络定量构动关系模型.输出层为试验获得的喹诺酮类化合物的3个药动学参数Cmax、AUC和t1/2;输入层为筛选出的喹诺酮类化合物的6个结构参数.结果 随机挑选20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并进行leave-one-out分析.剩下1个化合物作为预测集,预测结果 能够很好地与试验数据相吻合.结论 所建立的定量构动关系模型能够有效地分析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定量构动关系.
作者:周鲁;夏昆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藏方五味余甘子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五味余甘子散高、中、低剂量组及伪手术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10 d,在末次给药24 h后,进行造模,结扎左冠前室间支30min,复灌40 min.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心肌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五味余甘子散能显著降低血清中LDH和CK的含量,同时能提高心肌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 五味余甘子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相关酶有关.
作者:谭国生;姜若菲;李永平;李福安;张得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从新鲜猪血中分离提取猪血红蛋白.方法 将猪血离心过滤处理后过阴离子交换柱,用PEG6000沉淀猪血红蛋白;以蛋白浓度、PEG6000浓度、pH考察适沉淀条件.结果 与结论当猪血红蛋白浓度为7.8 mg·ml-1、PEG6000为15%时,沉淀效果好,pH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所得猪血红蛋白可达电泳纯.
作者:胡美琴;余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清肝芩栀胶囊中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Diamonsil C18柱(20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的磷酸(44:56);流速1.0 ml ·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2 、21 min.样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06%,RSD=1.7%(n=6)和99.21%,RSD=2.0%(n=6).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清肝芩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霞;金向群;马晨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刺山柑总黄酮干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Freund's完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以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总黄酮为供试药品,灌服模型大鼠,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后一周,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定大鼠足趾的肿胀程度;造模后21 ~28 d,通过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来评价继发性病变的严重性,并通过制备滑膜组织的切片来观察滑膜组织细胞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18 h及5d内,刺山柑黄酮组大鼠的足趾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其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并能有效地保护滑膜组织,降低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 刺山柑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具有治疗作用,对继发病的预防作用明显.
作者:包晓玮;韩海霞;张青梅;戴小华;雒秋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乳中药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利用二阶及三阶导数光谱测定了维生素C(Vit C)的O/W及W/O型微乳中Vit C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及精密度分别达到98.1%,RSD%=0.62(n=12);99.0%,RSD%=0.52(n=12)。结论:该法简便,适合Vit C微乳的含量测定。为保证结果可靠,样品需作前处理。
作者:张正全;陆彬;杨秀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合成一种具有游离伯胺的卡莫司他衍生物.方法 以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成功制备了目标产物,所得产物的化学结构经1HNMR、MS确认.
作者:谌介秀;黄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鉴别大叶桉叶与其易淆品海南蒲桃叶.方法 采用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法(LMVP)和定量分析评价鉴别中药品种真伪可靠性的方法.结果 两者的脉序类型均为不达缘环结羽状脉序,具缘内脉.大叶桉叶多为卵形、椭圆形、卵状披针形,可见四级脉或五级脉围成的细小网眼(压干叶直径0.13 ~0.43 mm,鲜叶直径0.6~ 3.0 mm),搓碎鲜叶具浓烈的桉叶油香气;海南蒲桃叶多为倒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近圆形、心形,三级脉或四级脉围成较大网眼(压干叶与鲜叶直径为0.9~4.5 mm),气弱,无桉叶油香气.以上述4组特征及区别点为指标,鉴别结果的正确性为99.6% ~ 100%;重复性以符合率计为99.6%,一致性强度为0.99.结论 LMVP法可准确鉴别大叶桉叶及易淆品海南蒲桃叶,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价廉、可靠性强.
作者:梁子宁;廖月葵;朱意麟;安金燕;何报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拉地尔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水-甲醇-1 mol@L-1醋酸钠-冰醋酸(46:40:10:4)为流动相,268nm为检测波长.结果:成功分离乌拉地尔及其杂质,乌拉地尔浓度在18~280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0%;日内精密度RSD=0.6%(n=6),日间精密度RSD=0.9%(n=6).结论:该法快速,简便,能准确测定制剂中乌拉地尔的含量.
作者:杨颖;赵雪梅;钟玉莲;黎志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宁夏产葫芦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声-索氏提取组合法得到葫芦巴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 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其中胺类、酸类、醇类、酯类、酮类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0.54%、0.18%、66.32%、12.13%、0.61%.可为宁夏产葫芦巴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世巍;黄述州;丁建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昨天联系了华西药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华西药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急急,华西药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华西药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请问一下,华西药学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华西药学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