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1 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植物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开辟的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动植物微生态学、综述、讲座、技术方法、国内外动态、产品信息及广告等。
2 来稿总要求: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表达简练通顺,外文字母符号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
3 论文书写格式及次序:(论文的具体格式见我刊网站首页的写作模板)
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该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以不设副题为好。
作者署名:每篇论文文题下列: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编.作者与后3项分列2行,注明通讯作者。同篇文章多名作者及系不同单位时。可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论文署名不宜过多。
摘要:说明该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限200~400字。
关键词:按《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请尽可能根据《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条标注。如表中尚无相应的词,可使用当前习用的词。每篇文章标引3~8个关键词。
英文摘要:题目,作者(汉语拼音),单位及邮编。正文(另起行),文前用“Abstract”标示。关键词(另起行),正文必须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用第三人称,不分段。
引言: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的问题、目的和意义等,一般限500字以内。
材料和方法:可引用文献。对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说明改进之处,自己创新的方法应加以详述。所用动物、药品、仪器和试剂应说明来源、批号、规格。
结果:对结果的取舍应持科学态度。表和图的设计应准确、规范、合理、清晰、易懂,采用三线表格式。
讨论:着重讨论该研究的新发现及其结论或观点,切忌漫无边际的长篇大论。
参考文献:一般7条以上(综述20条以上),应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论著,勿引用内部资料和二次文献等。文献号次应按文中出现的次序编排,在文中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举例如下:
致谢:仅对有实质性贡献的人致谢,作者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
4 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需同时向本杂发送电子版介绍信。请勿一稿两投。要详细注明通讯地址及邮编,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等信息。编辑部收到稿件3个月内发送回执。对不采用稿件编辑部将不再退回,但会发送邮件通知作者稿件不被采用。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观察穿琥宁治疗登革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登革热患者随机分为穿琥宁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疗效及热程,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复常时间.结果 穿琥宁治疗组在总病程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WBC、PLT复常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穿琥宁可有效治疗登革热.
作者:陆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化疗后快速升高白细胞的水平.方法:取昆明种系小鼠40只,每只用0.3 m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制成小鼠骨髓抑制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4组,给药后的3、5、7、14 d分别腹腔注射肠毒素(Ⅰ);菌体蛋白(Ⅱ);肠毒素加菌体蛋白(Ⅲ);盐水(Ⅳ),另取10只小鼠为空白对照(Ⅴ).分别在每次给药前于眼脸采血,显微镜下查出每只小鼠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并计算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相比较.结果:Ⅰ、Ⅱ、Ⅲ组白细胞总数均在3 d内开始升高,5或7 d达高峰,实验组是对照组的8~10倍,以第Ⅲ组升高为明显,各组白细胞水平在7 d开始逐渐下降,到21 d恢复到正常水平.虽然各实验组用药后白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但中性粒细胞的分类数和绝对值升高的比例各不相同,其中第Ⅰ组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第Ⅱ组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第Ⅲ组则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平行升高.结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蛋白与肠毒素联合应用具有较好地升高化疗后血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作用.
作者:刘敏;于志红;富晶;王彦;吕鹏;冯仲珉;孙卫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路结石70%~80%主要由草酸钙结晶构成.人体内的草酸一般通过肠道内微生物降解,经由粪便排出或在泌尿道吸收由尿液排出.本研究对市场上商品化的发酵乳制品、饮料和药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得到37株菌,包括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乳球菌,并检测这些菌株降解草酸的能力.结果 提示,乳酸菌在体外能够有效的降低培养物中的草酸浓度,并筛选出了具有高效降解草酸能力的乳酸菌菌株.有望成为尿石症预防的新措施.
作者:郭照宇;平云婕;刘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将86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治疗组(n=43),对照组阴道塞入克霉唑栓,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阴道塞入定君生胶囊,连续应用10 d.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 用药第5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vs 65.12%,P<0.05);用药第10天,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35%vs 90.70%,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用药第5天和用药第10天其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第5天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0% vs 27.91%,P<0.05).结论 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定君生联合克霉唑栓较单用克霉唑栓临床疗效果好,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史红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755662,rs11548059,rs1049829,rs1803976)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共计192例结直肠癌患者(CRC)和256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样本,以聚合酶链反应和Taqman探针分析方法,检测MI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rs755662基因型的出现频率在CRC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在rs11548059、rs1049829和rs1803976位点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P=0.700和P=0.959).此外,rs755662还分别与早期发病(年龄≤50岁,P=0.026)、分期(Ⅳ期,P=0.038)以及分化(P=0.040)有关.与正常对照组比,rs755662与Ⅲ期和Ⅳ期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4和0.003).结论 MIF基因5'-UTR区域rs755662 (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患者发病年龄和分期有关.
作者:许玉苗;李雪芬;陈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生物膜定量分析仪来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 UA159)以及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MG1655)生物膜形成能力的不同,并以各菌株的吸光度值A600为参考,对3种菌株早期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向生物膜培养悬液中加入与细菌直径相近的磁性小珠,利用这些小珠在磁场中受到生物膜的位移约束力的原理,采用生物膜定量分析仪,定量比较3种菌株在生物膜形成上的差别.结果实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PAO1和大肠埃希菌MG1655的细菌增长速度基本相同,但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生物膜形成明显快于大肠埃希菌MG1655.大肠埃希菌MG1655和变形链球菌UA159的生物膜形成速度基本相同,但大肠埃希菌MG1655的细菌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变形链球菌UA159.结论不同细菌有各自的生物膜形成模式.生物膜定量分析仪作为一种高效简便的检测手段,可用于生物膜早期形成的动态分析.
作者:胡曰健;王倩;马瑞;唐子圣;朱彩莲;何智妍;刘正;黄正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对12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鉴定,同时采用Piot分型法对分离出的93株Gv进行生物分型,结果显示BV患者Gv的检出率(5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4%),P<0.01.93株Gv中,8个生物型全检测到,其中1型23.7%,2型18.3%,4型32.3%,6型10.8%,3型和5型均为5.4%,7型和8型为2.2%.BV患者主要为1、2、4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7.3%和31.8%,P<0.01).
作者:吴爱武;陈艳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学生今后的实践能力.而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坚实本文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科学设计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平台同步对接四个方面阐述了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星云;钟民涛;刘欣;王晓丽;张伟;杨淑凤;邓国英;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norD编码的超家族转运蛋白NorD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W2野生株和norD基因缺失株及norD互补菌株,微孔法培养形成生物膜,同时使用番红染剂对形成的生物膜染色,通过酶标仪检测特定波长下的A值,对细菌生物膜形成定量分析.结果 常规培养时,MW2野生株和MW2 norD缺失株生物膜的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Fe2+离子环境下,MW2 norD基因缺失株培养48 h,生物膜形成的量少于MW2(t=3.878,P=0.0082).结论 MW2 norD基因缺失株在低Fe2+离子环境下引发生物膜分解,提示NorD可促进Fe2+离子环境下生物膜的形成.
作者:张智玮;乔林爽;赵月辉;崔洪波;赵吉子;张文莉;张凤民;付英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生化快速检测法在诊断需氧菌阴道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镜检法和生化快速检测法对320例疑似需氧菌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结果 在320例就诊者中,生化快速检测法检出阳性患者286例,镜检法检出阳性患者283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56%[ (279+ 30)/320],二者呈高度一致性( Kappa=0.823,P<0.05).以镜检法为诊断标准,生化快速检测法的敏感度为98.59%( 279/283)、特异度为81.08%(30/37)、阳性预测值为97.55%(279/286)、阴性预测值为88.24%(30/34).结论 生化快速检测法对需氧菌阴道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金芳;沈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请问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急急,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