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 国际刊号:1004-7484
  • 国内刊号:14-1172/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04-7484
国内刊号:14-1172/R
邮发代号:82-911
创刊时间:2012
发行周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简介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医药卫生综合类国家级杂志,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办刊宗旨: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欢迎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医学工作者积极投稿。2012年1月起,《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由半月刊变更为旬刊,本刊属中旬刊。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社征稿要求

  1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投稿要求:

  1.1 来稿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精炼,无保密内容。投稿时需交原稿2份,并提交采用Word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来稿在4个月内未收到处理结果,可自行改投它刊。

  1.2 论文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文摘、关键词、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与中文相应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文摘、关键词)。

  1.3 在论文首页地脚处标注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及及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通讯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论文若有基金项目资助,请在论文首页脚处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

  1.31 论文篇幅(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0字。

  1.32 文稿版式:参照样文执行。

  1.33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1.34 全部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姓名之间以“,”分隔。

  1.35 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省名、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1.4 中文摘要达300~350个字,内容包括方法、结果、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50个实词,符号和缩略语应加以说明)。还应包括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单位、城市名及关键词的英文。

  1.5 关键词应有3~8个。词与词之间用“;”分隔。英文关键词:其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符号和缩略语应予说明。

  1.6 中图分类号应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找。

  1.7 英文文题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1.8 作者姓名:顺序排列与中文相同;姓名之间以“,”分隔。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分姓、名两部分;姓在前,名在后,均不缩写;两者之间,以空格分开;姓的全部字母大写,名的第一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1.9 作者单位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加国名。

  1.10 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应格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与单位》,正确使用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正确使用字符的正体和斜体;量的符号(如: x,y,z)、一般函数等用斜体。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用黑斜体。

  1.11 SI词和量单位应该用正体,量数值与量单位之间空1/4汉字的间隔。

  数字一律用正体表示。

  1.12 前言不写编号和标题。前言内容应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归纳和总结,不笼统、空泛。前言中不出现图、表。

  1.13 图、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连续编码。例:图1、表2、文献[3]、式⑷、定理5等。

  1.14 插图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

  1.141插图要有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图题。分图要有分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分图题。图题要有自明性,不空泛。

  1.142 直角坐标的函数图只画坐标,不画其他边框;坐标刻度方向朝图内。坐标刻度应等间距,分度值宜为整数。

  1.143 照片或灰度图:应主题鲜明,反差适当,边界规正,注明方向。图片需指明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时,应当在图上以标尺表示,而不应使用“倍数”或“分数”。

  1.15 表格(指量表)应采用三线表。“三线”指表头顶线、表头底线、数据表底线。

  1.151 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表。表格要有表格序号和简明扼要的表题。表题要有自明性,不空泛。

  1.16 参考文献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新的、重要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应少于15条。采用顺序编码制。为便于国际检索,要求将非英文的参考文献译成英文(即中文文献还需附对应的英文文献)。

  1.161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其中:国外作者姓用全称,名字部分用缩写,缩写后不加缩写点。

  2 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2.1 连续出版物:[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1]刘文辉,张新明,李惠杰,等.固溶处理对7A55铝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⑴:41-45.

  2.2 专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 邱冠周,姜 涛,蔡汝卓,等.冷固结球团直接还原[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2.3 译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3]康塔尼克.数据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M].闪四清,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4 论文集:[标引序号] 作者.论文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4] MA Ting-xi,LU XUE-shu.Computer aided analysis of the penetration of 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C]//ZHANG Wei,GUO Pei-yu,ZHANG Sen-wen.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rural development.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2:157-160.

  2.5 学位论文:[标引序号] 作者.论文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

  [5]张邦胜.新型硫化剂制备硫代钼酸根的试验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2001.

  2.6 专 利:[标引序号] 作者.专利名:国别,专利号[P].发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2.7 技术标准:[标引序号] 技术标准号,技术标准名称[S].

  [7] GB 6432—86,饲料粗蛋白的测定方法[S].

  2.8 技术报告:[标引序号] 作者.报告名[R].所在城市:单位,年.

  [8]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貌岸然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2.9 报纸文章:[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王 静.管理教育更应重视本科生[N].科学时报,2002-06-13(B1).

  3 注意事项

  3.1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中文的标点符号和数字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即按GB/T15835-1995《标点符号用法》及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

  3.2 来稿请直接寄给编辑部收,请勿寄个人。作者3个月后未收到录用通知,可对稿件作另行处理。

  来稿一经刊用,即赠送样刊。

  3.3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凡随刊入编的稿件,不再另付稿酬。

  投稿要求的内容

  1、出版时间

  1.1 一般情况下,两个星期内即可通知作者投稿论文是否被录用。评审通过的稿件1-2个月内(自稿件收到之日算起)刊出,通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平台投稿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

  2 学术论文投稿要求

  2.1 学术论文投稿应具先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 严谨,文字通顺、精炼,标点符号准确。

  2.2 作者单位应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确认无署名纠纷、无一稿两投或多投。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需注明基金中英文名称及编号。

  2.3投稿学术论文应隔行打印,一式两份并注意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注等。

  2.4 接到回执后1个月未收到任何处理意见,说明投稿论文仍在审理当中;欲将投稿论文另投他刊请务必与本部联系,切忌一稿两投。

  2.5 根据著作权法,发表论文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投稿论文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部者视自动退稿。

  2.6投稿学术论文决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刊出后酌致稿酬,来稿请自留底稿,不拟刊用的学术论文稿件将退还作者。

  2.7 学术论文投稿接受后,所有作者须签署“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

  3、 作品内容

  3.1发表论文作品必须出自原创,并且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首发,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

  3.2投稿者所投稿的学术论文若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投稿学术论文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学术论文的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概不负责。

  3.3作品发表要求: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保留审稿、退稿和修改稿件的一切权力。

  其他情况,将根据收录原则进行处理,不一一列举。

  4 撰稿要求

  4.1 题名(篇名)应鲜明而有特色,能准确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勿用“……的研究”,“……的观察”等。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 10 个实词。

  4.2作者和单位 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 3 条均需具备。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全称前标上相同序号。汉语拼音署名姓前(全大写)名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线。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汉族略),籍贯,职称,主要从事哪方面的研究等。用星号(*)标注通讯作者,并提供其 E-mail。

  4.3 摘要 个案报告无需附摘要,其余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应一致,以 300 字为宜,应为报道性、能独立成文。非公知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其全称。结构式和非结构式均可。

  4.4关键词 所有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关键词标引应从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 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医药参照《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选用。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关键词数目一般为 3 ~ 8 个。

  4.5署名 署名作者只限于参与研究课题设计、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发表的书面材料。注明通信作者(用#标注),并在篇首页脚注注明其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E-mail地址。外单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及城市名。

  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China”。

  4.6 中图号 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标引论文分类号。作者可根据论文所涉及的学科范畴标引1~3个分类号。

  4.7 脚注 在篇首页用短横线与正文分开,说明:

  4.7.1 论文所受资助的课题基金来源(中英文)及编号;

  4.7.2 合作者的单位、城市名与邮政编码(英文);

  4.7.3 通信作者及其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英文)。

  4.8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说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受试者在受试前是否知情同意,获口头同意还是书面同意?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4.9 正文层次结构 文稿标题层次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用 1 ……,二级标题用 1.1 ……,余类推。通常设二至三级,不超过四级。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 15 个字。

  4.10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义。一般不超过 250 字。不应与摘要及讨论部分的内容重复。

  4.11 材料与方法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翔实、具体,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动物应说明品种、雌雄、年龄、体质量等;患者应说明性别、年龄、诊断及其标准等;关键性的试剂、药品和测试仪器,应说明品种、规格、型号和来源。中药处方必须全部列出。一般方法可引文献,如有创新或改进,则应具体描述。此外还应具体交代实验设计(包括统计学设计)的方法。

  4.12 结果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用文字、图或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所有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具体写出描述性统计量、检验性统计量和 P 值。不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仅强调或概述重要的观察结果。

  4.13 图和表 应少而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不阅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和表不要重复同一数据。图和表均随文行。图像应清晰,照片应反差好,组织形态学图片一律用彩色照片。将中英文图序、图题和图注置于图下方。组织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的电子版要求:每单张图的分辨率≥ 300 ,图(包括标目)的宽度≥ 8 cm (单栏)或 17 cm (双栏),高度≥ 5cm。表应采用三线表(不用端线、纵线和斜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序和表题居中置于表上方。

  4.14 计量单位 文稿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中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 GB3 100 ~ 3 102-1993 《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天”写为“ d ”,“小时”写为“ h ”,“分”写为“ min ”,“秒”写为“ s ”等;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名称来源于科学家姓氏时,其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 , J , W …);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选用合适的词头使量的数值处于 0.1 ~ 1 000 之间,分子分母不应同时用词头,如 5 μ g/mL 应改为 5 mg/L。

  4.15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 GB 3 35882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大小用“ n ”;标本的算术平均数用 x 表示(中位数仍用 M);标准差用 s ;标准误用 x ± s ; t 检验和 F 检验分别用英文小写“ t ”和英文大写“ F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 2 ;相关系数用 r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ν (钮);概率用英文大写 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4.16 数字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及时刻等。年份不能简写。如“ 1999 年”不能简写为“ 99 年”。迄数的表示,如:三万到五万应写成“ 3 万~ 5 万” ;不能写成“ 3 ~ 5 万” ; 50% ~ 80% 不能写成 50 ~ 80% ; 3 × 10 5 ~ 5 × 10 5 ,不能写成 3 ~ 5 × 10 5。偏差范围:如(25 ± 1)℃也可写成 25 ℃ ± 1 ℃ ,但不能写成 25 ± 1 ℃。表示物体(如肿块、皮瓣)的体积、面积,如:长 10 cm ,宽 5 cm ,高 3 cm ,应写成 10 cm × 5 cm × 3 cm ,不应写成 10 × 5 × 3 cm 或 10 × 5 × 3 cm 3。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 4 舍 6 入 5 看后”, 5 后有数进上去, 5 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

  4.17 讨论 分级标题为一级。讨论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必须紧扣研究目的,围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并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作出恰如其分、有资料依据的客观结论。

  4.18致谢 是对本课题有一定贡献如对文稿作过修改、提供样品、协助实验、帮助制图、制表、统计及提供课题资金资助等相关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要求文字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4.19参考文献 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序。编号标准在文献作者姓名之后或引文内容之后。参考文献引用要充分,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 年内为宜)主要文献,勿引未公开发表及二次文献。正在印刷或即将付印的文章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注明“(印刷中)”或“(in press)”,一旦发表应及时补齐“年,卷(期):起-止页码”。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 3 名以内全部列出, 4 名以上则列前 3 名,其后加“等”或“ et al. ”;每条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杂志[J],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标准[S],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字符“ A ”,其他文献采用“ Z ”。

  5.版权要求

  5.1、所有论文投稿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5.2、所有学术论文投稿作品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5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

  6.投稿方式

  目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仅开设网上编辑部在线投稿和论文快速发表邮箱投稿两种方式。

  7、本须知解释权属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所有。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以法律法规为准。本须知如有修改,本平台将在《投稿须知》的醒目位置发布告示,恕难一一通知。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发文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96例外伤性骨折合并休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外伤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 例治愈,治愈率97%,死亡3例,死亡率3%.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骨折和休克,密切观察病情,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是院前救活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丹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剖腹产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探讨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完善质量控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增强病人的健康意识,提高满意率。方法:将90例住院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方式,实验组根据剖宫产病人的需要治疗和护理特点按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与使用,丰富了优质护理内涵,推进和持续深化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促进了临床路径工作的实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是目前佳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数缩短了1.3天,平均住院费用减少了482.98元,病人健康知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周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肝癌的护理探讨

    肝癌病人的护理是对护理护士整体素质的考验,做好肝癌病人的护理是每一个护理护士应尽的职责.本文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两个方面介绍了肝癌病人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34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就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34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诊疗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的3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显效14例(41.17%)、有效12例(35.29%)、死亡8例(23.52%)。结论:脑出血是髙血压合并症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该加强对心衰,脑卒中,心梗等并发症的预防力度,对保障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并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海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时间的科学本质

    时间是中国古人3000年前,研究计算月球、地球自转公转运动规律的法则与应用科学。

    作者:范仲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给药查对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

    静脉给药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途径,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临床护理基本的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给药查对行为不良而导致的护理缺陷时有发生,严重者造成医疗纠纷甚至患者死亡,临床护士查对制度的落实,是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有效措施。通过对2012年-2013年我院护士静脉给药查对缺陷统计与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护士的查对意识,养成查对行为习惯。

    作者:李晓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肿瘤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肿瘤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护理对策,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的防范,控制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差错.结论: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尹静静;薛枫;盛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病人安全与护理措施

    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护理责任的重要部分,随着各种医疗法规的健全,对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及其职责的约束更加严格,护士对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的警惕,神经外科由于患者疾病特点,在住院期间存在些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护士应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本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赵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目的:比较分析LCBDE+LC和EST+LC这两类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3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资料。结果:两组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没有显著性差异,LCBDE+LC组的住院费用要略低于EST+LC组结论:LCBDE+LC和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微创疗法,在临床上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使用,LCBDE更具优势。

    作者:韩晓东;杨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业务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业务查房的模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方法:组织以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为中心和以护理并发症为基础的护理查房,并在护理业务查房过程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果:护理人员通过参与护理业务查房,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能力。结论:护理业务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宋丽燕;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小鲸** 的反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haiyu** 的反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