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情况.方法口腔咽拭子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真菌感染率较高,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真菌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致病菌.
作者:陈骏;刘艳洁;王若雨;徐丽叶;赵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用自制解脲与人型支原体培养基对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培养基比较.方法培养基以布氏肉汤为基础,并增加小牛血清含量;将传统培养基中的抑菌剂青霉素改为万古霉素、氟康唑与多粘菌素B;将解脲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改为氯酚红.结果用自制培养基对1 071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检测,阳性346例,阳性率为32.3%,解脲、人型支原体与其混和感染,分别占阳性总数的63.3%、7.2%和29.5%.221例标本用传统与自制解脲培养基同时检测,传统培养基有尿素分解69例,其中32例有细菌生长,阳性检出率为16.7%.自制培养基有尿素分解82例,仅5例有细菌生长,阳性检出率为37.1%.结论自制培养基营养丰富、配制简单、选择性强和变色灵敏,与传统培养基比较,检出率高,污染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陈芳;刘书权;全博;邓光荣;李少华;罗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3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株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抗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195株Uu和1218株Mh对3类抗菌药物中的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95株Uu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21.0%、48.2%、39.5%、79.0%、88.7%、74.9%、28.2%和64.6%.118株Mh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1%、33.9%、26.3%、0.0%、0.0%、89.8%、70.3%和64.4%.960例混合感染的Uu+Mh,对交沙霉素敏感(79.2%).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药敏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四海;吴移谋;杨胜辉;余敏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宫颈癌的表达,并分析HPV-16对P53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宫颈癌和20例非宫颈癌组织中HPV-16、P5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16蛋白在宫颈癌和非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5.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P<0.05).在宫颈癌HPV-16感染与非感染组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0.6%和8.3%(P<0.05);TGF-β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1.9%和62.5%(P<0.05).HPV-16感染组P53蛋白在病理分级Ⅰ、Ⅱ和Ⅲ级的表达分别为22.2%、45.0%和66.7%,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蛋白在病理分级Ⅰ、Ⅱ和Ⅲ级的表达分别为33.3%、20.0%和33.3%,TGF-β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致癌机制可能通过变型P53蛋白表达上调,TGF-β1蛋白表达下调,引起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发生恶性转化.
作者:王朝晖;王化丽;隋晓燕;李玲;刘敏;吕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糖尿病病人由于自身防御能力降低、代谢紊乱和机体各种功能的缺陷,对入侵微生物的各种反应都被抑制,包括中和毒素、吞噬功能、细胞内杀菌作用、血清调理素和细胞免疫作用,从而使病人极易感染,表现为疥、痈、毛囊炎、汗腺炎和糖尿病足等.该文对40例Ⅱ型糖尿病病人的皮肤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与非糖尿病病人对照,以探讨其原因并加强护理指导.
作者:丁玫;刘韫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耐药性变化、血清学分型及相关疾病特点,以配合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的开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与传播,保护易感人群.方法回顾分析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95~2002年感染菌的实验室与临床病历资料.结果临床分离2 050株感染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为65.5%,其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35.0%.PA位居第1位,分别占全部革兰阴性杆菌的15.8%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45.1%.PA主要来自呼吸道(53.0%)与尿道(22.0%),以ICU病房多见(36.8%).在临床分离的感染菌中,PA检出率为0.35%,排列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菌属之后,位居第4位.PA对抗菌药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常用广谱抗生素耐药已升高至19.0%~42.9%,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依次为亚胺培南(81.0%)、阿米卡星(78.6%)、头孢他啶(77.4%)、哌拉西林(77.4%)、妥布霉素(76.2%)、头孢哌酮(75.0%)与环丙沙星(72.6%).PA血清型以1、3、6型为主,11型次之.感染者多有原发病及诱发因素,入侵途径以呼吸道与创伤为主,临床表现与预后随入侵途径与基础疾病不同而有异.结论 PA是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医疗器械消毒与医院环境卫生,控制易感人群感染,是预防PA感染、延缓菌株耐药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红;张凡;高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呼吸道分离株的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呼吸道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产ESBLs株的bla(TEM)、bla(SHV)和bla(CTX-M)基因.结果 PCR结果显示bla(TEM)、bla(SHV)和bla(CTX-M)基因的总阳性率分别为40 .7%、45.7%和75.3%,其中大肠埃希菌分别为:64.9%、2.7%和91.9%,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0.5%、81.8%和61.4%.67.6%的大肠埃希菌和95.5%的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道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为CTX-M,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基因型为SHV.大多数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
作者:卢月梅;何林;陈升汶;张阮章;吴劲松;吴伟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双歧杆菌对高胆固醇饮食水平异常的动物个体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分为2组,一组饮用双歧杆菌菌液,另一组常规饮水.经28 d喂养后,将全部动物处死,并立即取血,取上清液测定血脂及脂蛋白各项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高脂饮食+双歧杆菌组TG、T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HDL-C/TC显著高于高脂膳食组(P<0.01).结果表明灌胃双歧杆菌,小鼠血清中TC、TG浓度较高脂饮食显著降低(P<0.01),同时HDL-C浓度有所增加.结论饮用双歧杆菌能显著改善高胆固醇饮食小鼠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状况.
作者:孙晶;刘佳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乙型肝炎病毒(Hapotitis B virus,HBV)疫苗鼻腔黏膜、皮下注射接种小鼠免疫效果.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以HBV preS2/S为目的基因构建重组疫苗,然后将重组疫苗分别鼻黏膜和皮下接种BALB/c小鼠,与阴性对照组(载体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接种重组疫苗35、72 d的免疫效果.结果鼻腔接种Ad HBV疫苗组动物在72 d时血清抗体终末效价为1/2 470,同时可提高NK细胞杀伤能力和干扰素-γ、IL-2含量升高.皮下注射Ad HBV在免疫35 d和72 d、1∶200血清稀释度均未测到阳性抗体(A值,P/N值<2.1).结论重组疫苗黏膜接种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高于皮下接种途径.
作者:周建勋;邢来田;韩金祥;张风丽;李焱;岳盈盈;刘菊华;李妍;孟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假单胞菌菌苗(DLPV)皮下注射来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结果发现DLPV能解除小鼠荷瘤状态所抑制的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及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活力;同时发现,DLPV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其结果,经DLPV治疗的荷瘤小鼠,其体内的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41.35%).通过测定血清和瘤体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活性,也证实了DLPV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冰;于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从2000年6月~2003年8月该院临床标本分离株中筛选出不重复的产ESBLs菌株21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1株,肺炎克雷伯菌64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所有产ESBLs株的bla(CTX-M)基因.结果 PCR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bla(CTX-M)基因阳性率为92.1%(139/151),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为65.6%(42/64).bla(CTX-M)基因阳性菌株主要来源于临床送检尿和痰标本,并广泛分布于20多个临床科室.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ESBL大多数为CTX-M型,该类酶广泛分布于各临床科室,需引起重视.
作者:张阮章;王沙燕;卢月梅;何林;陈升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水苏冲剂的通便功能及使用剂量.方法采用动物实验,根据人体推荐量,将小白鼠(雄性,体重18~22 g)分为高剂量组[3.0 g/(kg·bw)]、中剂量组[1.5 g/(kg·bw)]和低剂量组[0.75 g/(kg·bw)]3个剂量组,另设模型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30倍、15倍和7.5倍.结果在不影响小白鼠体重的情况下,水苏冲剂3个剂量组小白鼠小肠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水苏冲剂3个剂量组小白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加致便秘小白鼠排便频率且与致便秘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水苏冲剂能明显促进小白鼠小肠运动,并能明显缩短小白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水苏糖具有通便功能.
作者:梁耀锋;李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pG 寡核苷酸(CpG ODN)作为免疫佐剂应用可行性.方法按要求配制CpG ODN检测内毒素,采用昆明小鼠和豚鼠进行异常毒性试验和超敏试验;分别以10 μg /只、100 μg /只、300 μg /只3个剂量组CpG ODN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以10 μg /只、30 μg/只、90 μg/只3个剂量组的CpG ODN分别交替于双侧后肢胫前肌肌肉注射Balb/c小鼠,每周2次,连续4周,进行血液学、血生化、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结果内毒素检测阴性,实验期内所有动物均未出现异常毒性反应和超敏反应,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全部健存且体重增加. CpG ODN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动物未见异常表现,体重增加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血液学、血生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检测到ANA、ds-DNA.各剂量组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在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所选用CpG ODN作为生物制品使用是安全的;在受试剂量下微核试验阴性;在小鼠亚急性毒性实验中未引起毒性损害,安全性良好.
作者:宋光;张卓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筛选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观察各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拮抗作用;再利用试管法观察有拮抗作用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K-B法表明大肠埃希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有抑菌作用,但抑菌环小;枯草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试管法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均有生物拮抗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97%和89.7%.结论枯草杆菌是白色念珠菌的理想拮抗菌株.
作者:孙慎侠;曲晓娟;伦永志;付昌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腹膜炎时,内毒素与肺损伤的变化.方法用酵母多糖A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实验性腹膜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观察实验性腹膜炎时,肺损伤变化.结果模型组内毒素、肺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以及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而还原谷胱甘肽(GS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性腹膜炎时,内毒素的形成、细菌因子的释放及脂质过化与肺损害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王冬梅;田余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由于因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副作用,约有30%~50%的病人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停止后的2个月发生过腹泻[1].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特别是抗厌氧菌类药物,氨苄西林,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等是引起腹泻的常见药物.AAD发生的频率及其严重性,除与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有关外,与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和宿主的免疫抵抗力亦有关[2].
作者:周雪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伴有以下特征性症状:阴道内乳杆菌数量不足,伴需氧菌、厌氧菌和微需氧菌的混合性阴道菌丛以极大的数量过度生长,BV已被证实与盆腔炎和妊娠合并症相关,并有极高的复发率.该文以乳杆菌治疗298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观察评价其疗效.
作者:陈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定君生(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8月~2004年4月于湖州市妇保院门诊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BV)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定君生胶囊(75例)和甲硝唑栓(75例)2种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结果定君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91.43%;甲硝唑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95.8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定君生是治疗BV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亚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人类利用乳杆菌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旧约创世纪中就提到:阿拉伯人饮用酸奶而长寿.公元76年,罗马历史学家Plinius就认为饮用发酵奶可以治疗胃肠炎.1907年俄国微生物学家Metchnikoff发现,长期摄入酸奶能促进健康,延长寿命.
作者:高玉涛;徐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老年性阴道炎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且不断并发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诸暨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1月以来,采用定君生片加乙底酚治疗老年性阴道炎20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美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健康人体内存在着多种正常菌群,它们与人体、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动态平衡.正常菌群的存在对人体是有益的,于是近年来产生了一种新的观念,选择一些正常菌群进行人工培养,然后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利用阴道微生物中的乳酸杆菌制剂对阴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邓娟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扩增培养和纯化沙眼衣原体的简化方法.方法采用HeLa细胞培养扩增衣原体,并应用一步法将沙眼衣原体纯化回收.结果获得了具有高感染活性的沙眼衣原体.结论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更简便、快速,同时减少污染机会、不需要超声和超速离心机等设备.
作者:王玲;单路鹃;邱阳;郭莉;刘越坚;吴泰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研究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的发酵特性、耐药性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LP-Onlly发酵培养条件为:37 ℃培养16~18 h发酵结束,pH可达4.4左右;LP-Onlly对研究的33种抗生素敏感、7种耐受;LP-Onlly连续传代15代后,基因组DNA指纹图谱及代谢产物HPLC指纹图谱与原代保持一致.
作者:周朝晖;范小兵;傅昌年;杭晓敏;沙大年;丁伟奇;严榕;王劲松;柳琴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该文研究了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性能,并对其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进行了部分理化特性的考察,发现LP-Onlly菌体对部分肠道有害菌有抑制作用,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对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和食品腐败微生物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嗜酸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无抑制作用.该物质具有热稳定性,但抑菌活性受pH值的影响较大.
作者:范小兵;周丛;杭晓敏;沙大年;程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从益生菌功能性评价出发,探讨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的耐酸、耐胆盐性能及其相关的表型和基因型信息.结果 LP-Onlly在耐酸、耐胆盐性能方面,优于其他实验室保存菌株,在pH 3、37 ℃培养3 h后,LP-Onlly活菌存活率达95%以上.在1.0%胆盐的MRS培养液中生长24 h后,LP-Onlly活菌存活率达95%以上.经表型及分子鉴定,LP-Onlly为植物乳杆菌,其16S rDNA序列保存于GenBank, 登录号为AY 590777,与实验室保存的其他植物乳杆菌的基因DNA指纹图谱相似率达71%.
作者:范小兵;杭晓敏;周朝晖;王劲松;沙大年;傅昌年;严榕;柳琴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益生菌粘附肠上皮细胞机制,探讨益生菌的生物屏障机制,筛选益生菌.方法研究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培养上清液,对病原菌和自身菌粘附Lovo细胞的影响.结果培养12 h的LP-Onlly发酵上清液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病原菌的粘附,同时耗尽培养上清液,有促进自身菌粘附的作用.结论耗尽培养上清液中存在粘附素成分,能介导该菌的粘附.
作者:范小兵;周丛;杭晓敏;沙大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肠道补充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大鼠经盲肠结扎穿孔法及颈静脉空肠置管制成腹腔感染模型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组)和PN+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组)持续5 d,第6天处死,取盲肠内粪便进行肠菌群培养计数及细菌种群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LP-Onlly组大鼠肠道内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单纯PN组的大鼠为多,而肠道内的潜在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较单纯PN组的大鼠少,DNA指纹图谱也显示LP-Onlly组大鼠优势菌群的基因条带和正常大鼠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PN组则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LP-Onlly能纠正腹腔感染大鼠PN时的肠道菌群紊乱, 调理肠道微生态平衡.
作者:范小兵;杭晓敏;张和春;沈通一;秦环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