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包括彻底扩创引流,全身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痊愈.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尽早切开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的方法,是治疗坏死性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铁君;HOU Jing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3年间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方法 采用1999年NCCLs建议的纸片扩散确证法,从7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检出率为18.4%.结果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可以看出,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作用强,可作为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敏感率高达86%,是控制感染的有效的药物.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达59.7%,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 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兰;李阳;高洪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碘缺乏病是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我国目前采用全民食盐加碘的措施进行防治,在国家下调食盐加碘标准后,孕妇这一敏感人群碘营养状况是首先应该掌握的.为了评价与探讨旅顺口区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从中了解掌握该区重点人群孕妇碘营养状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择补碘的孕妇进行碘营养状况监测.现将2003年至2006年开展对孕妇尿碘水平追踪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郑莉莉;刘桂贤;梅丹;张斌;崔昱;陈凤义;于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6 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金华市中医院门诊哮喘病例.年龄16~58岁,病程1~30年不等,病情以轻、中度为主.随机分为中医(药)治疗组、中西医治疗组.中医(药)治疗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8岁,平均病程约10年;轻20例,重26例.中西医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3岁,平均病程约11年;轻25例,重25例.2组年龄、病情等均具可比性.
作者:王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不同镇痛方法对盆腔手术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并与传统术后镇痛法进行比较,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60例行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Ⅰ组,n=20);第Ⅱ组患者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组(Ⅱ组,n=20);第Ⅲ组患者为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Ⅲ组,n=20);观察麻醉前30min、手术后30min、2h、24h、48h和72h六个时点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IL-10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升高(P<0.01),一般在术后24h达峰值.比较血清IL-6、IL-8、IL-10浓度变化,Ⅱ和Ⅲ组抑制这3种细胞因子释放的能力明显强于Ⅰ组(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硬膜外局麻药复合阿片受体激动药镇痛模式可更有效地降低术后炎性应激反应.
作者:修玉芳;YANG Xue-feng;黄东林;XIAO Long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RGH)、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1)初发组和对照组相比,除NK细胞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2)初发组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T细胞、CD4+细胞、CD4+/CD8+'均高于复发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NK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3)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细胞、CD4+细胞、NK细胞所占比例,CD4+/CD8+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CD8+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作者:BI Chao;曹文苓;HUANG Ping;颜景兰;LI Jia-yan;林震江;YANG Ri-dong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92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50~80mg/(k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连用5~7d.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肺部哕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LUO Ya-hui;廖志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妇科肿瘤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法鉴定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进行9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结果 1058例妇科肿瘤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31.6%,其中Uu阳性率为20.7%,Mh阳性率为5.8%,Uu和Mh混合感染率为5.1%.219株Uu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在90%以上的有强力霉素93.6%(205/219)和美满霉素93.2%(203/219);61株Mh对药物敏感率在80%以上的有强力霉素86.9%(53/61)和美满霉素88.8%(54/61).Uu和:Mh混合感染者,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升高.结论 Uu和Mh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具有一定比率的感染率,并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建议对妇科肿瘤患者常规进行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
作者:张剑英;王明丽;徐笑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台州医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及脑外重症监护病房(SICU)2006年1月出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同源性.方法 运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仪对分离自2006年1月ICU和SICU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株进行菌种的重新鉴定,采用微量板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等17种抗菌药物的体外低抑菌浓度(MIC)(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配能采用K-B法测定耐药性).采用PCR对8株菌株进行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8株菌株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和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水平的耐药;8株菌株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脉冲场凝胶电泳证实其为同一克隆.结论 本组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株,同一克隆株在不同感染个体的相互传播,导致了这次院内感染的流行.
作者:CHEN Hui-hong;沈波;WANG Yi-man;俞云松;YU Su-fei;戴冬玲;ZHOU Jun;傅鹰;CHEN Pei-zhen;俞文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清洁度的情况.方法 用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随机选取1000例念珠菌阳性分泌物,对其阴道清洁度进行观察.结果 1000例念珠菌阳性分泌物中,阴道清洁度Ⅳ度有606例,阴道清洁度Ⅲ度有279例,阴道清洁度Ⅱ度有82例,阴道清洁度Ⅰ度有33例.结论 虽然大多数念珠菌阳性分泌物(88.5%)阴道清洁度异常(Ⅲ~Ⅳ度),但仍然有少数念珠菌阳性分泌物(11.5%)阴道清洁度属于正常(Ⅰ~Ⅱ度).这一结果应有助于临床妇产科医生在为患者做常规妇检、在外观性状上对阴道分泌物作判断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作者:黄敏;ZHOU Shui-sheng;梅志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苏州地区2000年至2006年儿童感染志贺菌的耐药情况,了解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0年至2006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89株志贺菌(福氏志贺菌470株,宋内志贺菌119株)采用K-B法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环丙沙星、SMZ+TMP、亚胺培南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于7年中470株福氏志贺菌的耐药率:氨苄西林:始终在90.0%以上;哌拉西林:从22.6%逐渐上升到63.2%;头孢哌酮:1.1%~56.1%;头孢曲松:2.2%~43.9%;环丙沙星:一直在10.0%左右;SMZ+TMP:在70.0%~96.0%波动;对亚胺培南均敏感.119株宋内志贺菌的耐药率:氨苄西林:从7.1%逐渐上升到82.8%;哌拉西林:0~79.3%;头孢哌酮:0~55.2%;头孢曲松:0~51.7%;SMZ+TMP:在62.5%~100.0%波动;对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 本地区儿童感染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严重耐药,同时伴有对SMZ+TMP的高耐药率,对哌拉西林和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宋内志贺菌的耐药率在2004年之前(除对复方新诺明外),远低于福氏志贺菌,但在2005年其对氨苄西林和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突然上升,大有赶超福氏志贺菌之势.因此苏州地区儿童感染志贺菌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对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将会面临困境.
作者:TAO Yun-zhen;诸丽娟;DING Yun-fang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湖州市中心医院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或豚鼠气单胞菌,依据葡萄糖产气反应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并根据配套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到34株嗜水气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液、胆汁、腹腔引流液或腹水.嗜水气单胞菌对哌拉西林、替卡西林、阿莫西彬克拉维酸、妥布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52.9%~73.5%.结论 目前嗜水气单胞菌也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童照威;ZHANG Long-qi;王伟洪;SHI Bai-nian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5年至2006年临床各科室送检血液标本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3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8株,占54.0%,革兰阴性菌164株,占42.6%,真菌13株,占3.4%.分离率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5.8%)、肺炎克雷伯菌(8.8%)、不动杆菌(5.5%)、大肠埃希菌(4.9%)、铜绿假单胞菌(4.7%)、金黄色葡萄球菌(4.4%).病原菌的病区分布特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以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为主要分离菌(占41.7%),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以CNS为主(40.5%),血液病区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35.7%),新生儿病房及传染病房均以CNS为主要分离菌.CN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率均超过80%,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阿米卡星敏感,MRCNS检出率达72.5%.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及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为50%~100%,但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耐药率较低.不动杆菌对广谱青霉素、第3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广州地区儿童败血症主要的病原菌.不同病区检出病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是有效控制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勇;WANG Gen-ping;邓秋连;ZHONG Hua-min;张德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从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其临床重要性也日益明显.这与老年人口易感人群增加,各种侵入性医疗技术的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有密切关系.目前,对深部真菌感染尚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在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时机上仍存在着争议.为更好地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及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39例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临床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蒋钢琴;舒巧明;余晓玲;张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肺部感染的耐药性特点及其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医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肺部感染患者132例,对其体外药敏试验进行分析;并利用多重PCR检测其PVL基因,应用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muh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对PVL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序列分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SCCmec基因分型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致肺部感染的1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仅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及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其中经多重PCR筛选出10株携带PVL基因的金葡菌,全部为MRSA菌株,3株为ST239-SCCⅢ,2株为ST398-SCCmecⅢ,2株为ST398-SCCmecⅣ,ST25-SCCmecⅢ、ST59-SCCmeeⅠ和ST88-SCCmecnⅢ各Ⅰ株.结论 肺部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呈多重耐药性;其携带PVL基因占一定比例.
作者:ZHANG Xue-qing;陈增强;HUANG Jin-wei;余方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研究益生菌制剂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F-Κb阳MCP-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益生菌防治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幼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中毒组(32只)和干预组(32只).中毒组及干预组幼鼠,按1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诱导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干预组于ANIT灌胃前3d开始灌服培菲康[4.2×108个活菌/(kg·d)].观察各组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血浆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浓度,同时用RT-PCR测定肝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MCP-1蛋白的表达,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干预组大鼠血清ALT、TB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升高的峰值较中毒组明显减低,且其肝组织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F-KB蛋白表达水平较中毒组低.结论 益生菌能够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脏功能,降低NF-Κb、MCP-1的基因表达,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HUANG Fang;黄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56株同时耐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型.方法 先后用头孢西丁纸片法、三维试验、等电聚焦及酶抑制试验和微量稀释法进行表型检测.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的转移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鉴定质粒型AmpC酶基因型.结果 受试的56株细菌中有5株三维试验阳性,其中1株能转移接合,接合子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果呈阳性,等电点为7.8,基因测序表明和DHA-1型AmpC酶一致.结论 我国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已获得质粒型DHA基因,DHA基因可通过转化、接合等方式转移给其他细菌且易于传播,因此应加强监控以防DHA基因在革兰阴性菌中流行.
作者:YE Ying;王谦;CHEN Yan;李家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志贺样毒素Ⅱ结合亚单位Stx2B的单抗的识别表位.方法 以抗志贺样毒素Ⅱ结合亚单位Stx2B的单克隆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挑取阳性克隆测定DNA序列,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ELISA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单抗之间的结合特性.结果 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出20株可与抗志贺样毒素Ⅱ结合亚单位Stx2B的单抗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其中多数克隆呈现核心序列WTSRW(Q),该序列与志贺样毒素Ⅱ结合亚单位Stx2B的一级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结论 WTSRW(Q)序列是志贺样毒素Ⅱ结合亚单位Stx2B单抗的识别表位.
作者:GUO Hai-ping;张爱冰;DAI Xiao-min;陈永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粪便总DNA提取方法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的影响.方法 采用Bead beating法、化学裂解法和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提取同一份人粪便样品的总DNA,对比3种方法的DNA得率和16SrRNA基因V3区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结果 Bead beating法的DNA得率约是其他2种方法的2倍;3种方法得到的DGGE图谱的Dice相似性为60%~70%,2条优势条带只出现在Bead beating法图谱中.在2~5min的Bead beating法击打时间里,DNA得率随击打时间的延长有一定的增加,但DGGE图谱无显著变化.结论 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会影响菌群的多样性分析.比较其他2种方法,Bead beating的裂解效率更高,能够检测到更多种类的细菌,更合适肠道菌群组成的分子研究.
作者:申剑;ZHANG Bao-rang;魏华;PANG Xiao-yan;赵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UreB)的基因工程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采用高保真PCR从H.pylori标准菌株NCTC 11637中扩增ureB基因,插入乳酸菌表达质粒pMG36e,将重组质粒电转入保加利亚乳杆菌L6032中,获得表达ureB的基因工程乳杆菌.在含乳糖的MRS培养基诱导目的 蛋白表达,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连续传代培养60代,检测基因工程乳杆菌的稳定性、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性以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估.结果 特异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均证实ureB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MG36e,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MG36e-ureB电转入保加利亚乳杆菌所构建的基因工程乳杆菌能表达约64KD的蛋白,Western blot证明该蛋白能与抗H.pylori ureB的兔血清反应.稳定性、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性检测结果表明,基因工程乳杆菌与原始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能表达H.pylo-ri UreB的保加利亚乳杆菌L6032-UreB,该基因工程菌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上未发生任何变异,从而为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益生菌制剂调理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月;ZHANG De-chun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新生SD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探讨添加双歧杆菌对新生大鼠.NEC模型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应用双歧杆菌防治NEC提供依据.方法 SD新生大鼠出生48h开始给予鼠配方奶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每天2次,连续3d,建立新生SD大鼠:NEC模型.按析因设计,32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动物各8只.A组为:NEC模型组并在出生48h起每日给予长双歧杆菌灌胃(1×108CFU/d);B组为NEC模型组,C组为对照组,都未添加双歧杆菌;D组为对照组并给予长双歧杆菌灌胃(1×108cFU/d).在后一次缺氧、冷刺激后24h空腹断头处死大鼠,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组织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2确定为NEC;实验前后留取各组新生鼠粪便,按照张秀荣方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 开始造模后,A、B组新生SD大鼠相继出现腹泻、腹胀、萎靡、活动减少,A组程度较轻.A、B、C和D组肠组织损伤评分(x±s)分别为1.88±0.84、3.13±O.84、0.63±0.52、0.50±0.54,各组间肠组织损伤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与B组相比,A组肠组织损伤评分明显降低,但仍高于C、D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各组实验前肠道细菌总数,杆菌、球菌数,G+杆菌、G+球菌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肠道菌群中杆球菌比值在正常范围中.实验结束时,各组间新生鼠肠道细菌总数,杆菌、球菌数,杆球菌比值,G+杆菌、G+球菌数及其占肠道总菌群数的比率差异均有显著性;除B组杆菌数外,与实验前相比,各组新生大鼠实验结束后肠道细菌总数、球菌数、杆菌数、G+杆菌数、G+球菌数均有显著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A、B组肠道杆球菌比值和G+杆菌数占肠道总菌群数比率均明显下降,A组下降幅度较少,B组G+球菌占肠道总菌群数比率明显增加.B组肠道球菌数、杆球菌比值、G+杆菌/G+球菌占总细菌群数比率均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与B组相比,A组肠道杆菌、G+杆菌数明显增加,G+球菌数及其占总细菌群数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添加双歧杆菌可以降低由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所引起的新生大鼠肠损伤程度,具有抗NEC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競芳;ZUO Ling;吴斌;SONG Chao-min;王红;HUANG Miao-hui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蜂胶酊对小鼠阴道内致病菌抑制及调理阴道菌群的作用.方法 通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小鼠阴道炎模型,用10%蜂胶酊冲洗治疗去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小鼠阴道的定植.倾注培养法(37℃,48h)计数阴道分泌物的细菌总数,镜下观察阴道黏膜炎症程度.结果 蜂胶酊治疗组小鼠阴道内细菌的数量明显较对照组数量减少(P<0.05),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治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蜂胶酊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YAO Wei;刘佳明;WU Jian-bo;林刚;DU Ji-mei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BV三项检测在妇科患者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价值及BV阳性患者与妇女盆腔炎症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2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BV三项检测(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酶、白细胞酯酶)和显微镜检测,并对其中正常阴道组、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与BV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和BV三项检测,BV的发病率高达50.96%,滴虫性阴道炎占8.65%,霉菌性阴道炎占17.10%,BV的盆腔炎症明显高于各类阴道病组.结论 BV在妇科门诊的发病率为高,并与妇科盆腔炎症呈正相关性,在妇科门诊进行BV常规筛选是必需的.
作者:陈永琴;王利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水貂阿留申病(ADM)又称浆细胞增多症(plasmacytasis),是水貂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衰竭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阿留申病毒(AMDV),该病毒主要侵害水貂的免疫细胞,常导致免疫系统紊乱,造成机体逐渐衰竭,后因组织损伤或继发感染而死.该病以终生病毒血症,持续感染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全身淋巴细胞增生,血清r-球蛋白增多,肾小球肾炎,动脉炎和肝炎等,不但可造成母貂空怀、流产、仔貂虚弱,病死率升高、公貂繁殖能力下降等后果,还严重影响水貂的毛皮质量,给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经济动物养殖业和毛皮加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2月中旬,辽宁某水貂饲养场从丹麦进口种水貂3.6万余头,从大连口岸入境,为保证我国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严禁国外可疑疫情传入中国,我局按照双边协议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对进境的动物依法实施严格的隔离检验检疫,尤其加强了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
作者:李振荣;吴斌;胡传伟;贾赘;李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3D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对BacT/Aler3D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的1853份标本,其检出的阳性率、病原菌种类及阳性检出时间进行了评估.结果 1853份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89株,阳性率为10.2%,分离出病原菌23种,快检出时间为2h,24h以内阳性率为68.5%,48h内阳性率为87.3%,72h以内阳性率为92.3%.结论 BacT/Aler3D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检出的细菌种类多,污染机会少,缩短阳性检出时间,而且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确.
作者:温庆辉;WAN Desheng;郭志勤;CHEN Lihua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比较镍铬合金烤瓷冠(Ni-Cr based porcelain.fused-metal crown)修复患牙与牙周健康对暇牙龈下菌斑微生物分布、龈沟液总蛋白水平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择临床病例13例,前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17颗,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烤瓷冠戴入6~8个月后夏诊,进行牙周健康状况的临床检查,分别取患牙、对照牙龈沟液及龈下菌斑盐水涂片.龈沟液定量并检测总蛋白水平.龈下菌斑涂片革兰染色,分类计数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弯曲菌、螺旋体及革兰阳性球菌、杆菌,共计数20(3个细菌.结果 修复患牙与对照牙比较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龈沟液总蛋白水平、龈下菌斑中革兰阴性杆菌增加,革兰阳性球菌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菌斑指数及其他形态的细菌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临床合格的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亦使患牙龈下菌群分布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患牙牙龈炎症的原因之一;龈沟液量及总蛋白水平增加;牙周临床指标显示不良改变.
作者:CHEN Zhi-bin;江泳;MENG Huan-xin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