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年8期文献
  • 酪酸梭菌活菌散与抗菌药间隔序贯应用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结果 预防组继发腹泻12例,发生率为11.7%,对照组继发腹泻57例,发生率为57.0%,2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预防组腹泻持续时间和治疗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预防组患儿腹痛和脱水等症状和体征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与抗菌药间隔序贯应用治疗肺炎,能显著降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慧;李洪福;崔云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临床病区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749例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常见菌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球拟酵母菌.主要病区为ICU.从标本的来源看,痰标本中真菌检出率高,占61.1%.两性霉素B抗菌作用强,耐药率只有3.6%.结论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分布广泛,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明显增多,耐药菌株增多,部分治疗需联合用药.

    作者:李岩;王晶;陈洁;韩丽霞;肖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寻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切开、引流、换药、微波理疗.结果 耳前瘘管的伤口顺利愈合.结论 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进行有效的切开和换药增加微波理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疼痛.

    作者:孙金卫;邹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和耐药性监测

    /他唑巴坦和复方新诺明敏感.来自ICU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更强.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及多药耐药性严重,应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中心ICU,治疗上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作者:王大利;张凤华;王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在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应用

    .60,P<0.0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制剂可以减少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胡祥英;宋欣宜;郑光强;邢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清下汤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ICAM-1及AQP-1基因表达的影响

    P<0.01),抗生素及中药处理组2组检测数据相近.结论 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时细胞因子ICAM-1过度表达而AQP-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造成脓毒症肺损伤的重要原因;复方清下汤处理的动物模型肺损伤减轻的同时ICAM-1和AQP-1表达变化,提示它可能通过调控ICAM-1和AQP-1表达起作用.

    作者:苗健;孙媛;陈晓燕;陈海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山东肥城寒武纪竹叶状石灰岩菌群分析

    为了探讨微生物活动与地层形成的关系,对山东肥城万灵山寒武纪竹叶状石灰岩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培养分离,用PCR方法获得了它们的16S D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确定了这些微生物的种属,并对这些细菌进行了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 表明这些细菌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及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万灵山竹叶状石灰岩的微生物菌群分布以革兰阳性芽胞杆菌占优势.

    作者:李鹏;李志会;金琳琳;岳盈盈;万言珍;沈琮;高川;孟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积雪苷滴丸的TLC鉴别和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的含量

    目的 探索建立积雪苷滴丸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TLC法鉴别积雪苷滴丸中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鉴别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结果满意,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的含量,线性范围:y=0.234x+49.869,r=0.9999,检出线性范围:0.91~45 μg,加样回收率为98.9%.结论 上述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积雪苷滴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孙丽娟;王仁友;韦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红霉素、氨溴索与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对实验大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00±33.6876、70.375±35.7768和38.125±19.1045,结论和肺组织菌落计数是一致的.导管生物膜电镜观察:第1组导管内表面均有较厚基质覆盖,2、3组减少不明显,而联合用药组导管内表面生物膜明显减少,其中第5组效果更好.结论 氨溴索与红霉素分别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在控制导管生物膜和呼吸系统相关感染均具有显著效果,其中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疗效更好.

    作者:冉桃;余加林;刘官信;芦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安徽PRSS发病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83.3%.结论 安徽省不同地区PRRS感染猪群中均存在程度不同的HPS感染,各地区HPS分离株表现出形态上的变化特征和一致的生化特性,且有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强的趋势.

    作者:李郁;陈申秒;王桂军;孙裴;魏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一种使用酶标仪快速测定细菌素效价的方法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细菌素效价的方法.方法 以Nisin为参照物,利用酶标仪测定指示菌吸光度值.结果 确定了在指示菌接种量为10%和细菌素作用时间为8 h 2个测定参数条件下,样品效价检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下.结论 所建方法快速、准确,适合检测菌所产细菌素的研究.

    作者:孟庆龙;陈晓琳;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水产动物益生菌乳酸杆菌LH发酵工艺的研究

    6.0,接种量2% (v/v,相对装液量),50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500 ml,发酵温度为30~35 ℃,静置培养.在佳培养条件下,LH活菌量达到1.74×109CFU/ml.结论 通过活菌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乳酸杆菌LH生长曲线,24 h为佳种龄,生产收获时间是36 h.

    作者:梁晓华;杨莺莺;李卓佳;陈永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国内双歧杆菌制剂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 %CI 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 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贺松;张德纯;程芳;龚芳红;郭亚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一些常见菌黏附阴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黏附阴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刮取健康妇女阴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在乳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干预下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黏附阴道上皮细胞的情况.结果 和结论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能够明显抑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

    作者:刘军;宁安红;张蓓蓓;曹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脱氧胆酸钠体外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胞外磷脂酶抑制作用研究

    .2%、0.1%和0.3%、0.1%和0.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脱氧胆酸钠体外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胞外磷脂酶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周燕;潘亮亮;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女性下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的微生态学分析

    目的 研究女性下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微生态的变化.方法 对门诊妇科及健康体检妇女,采用问卷调查、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及下生殖道微生态检查方法,对比确诊为非特异性感染及健康者下生殖道微生态各项指标.结果 (1)非特异性感染患者可有轻微自觉症状,或无.(2)非特异性下生殖道炎患者下生殖道微生态异常率高:洁度降低,下生殖道乳酸杆菌检出率下降.(3)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者发生率高.结论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症状轻微,但引起下生殖道微生态改变.

    作者:陈煜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图书信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采用厌氧分离技术从奶牛瘤胃中分离出1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的研究,确定分离菌株为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体外发酵实验表明,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明显升高,乳酸浓度明显降低,对反刍动物的能量代谢和酸中毒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吴凌;欧海龙;夏成;曲永利;邵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