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年2期文献
  • 宝乐安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1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儿给予抗菌药以及对症治疗;预防组48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宝乐安,500 mg/次,3次/d,停用抗菌药后继续服用至少7d的宝乐安;两组患儿在出现继发腹泻后均给予宝乐安治疗至腹泻痊愈;观察两组患儿出现腹泻情况、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伴随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组患儿腹泻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9.6%),腹泻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且伴随症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乐安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春英;姚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PV感染结合负荷量检测对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及其病毒负荷量在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借鉴.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宫颈癌、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妇女387例,对比分析宫颈癌、上皮内瘤变Ⅰ、Ⅱ、Ⅲ级及正常妇女的HPV感染率及负荷情况.结果 (1) CIN Ⅰ、Ⅱ、Ⅲ级和宫颈癌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组(70.45%,55.56%,66.33%,84.62% vs 13.19%,P<0.05),以高危型HPV为主(各占47.73%,41.67%,59.18%,83.08%),并且单一感染多见(63.64%,47.22%,53.06%,67.69%):(2)CINⅠ级HPV-DNA负荷量较低,CIN Ⅱ、Ⅲ级和宫颈癌组负荷量逐渐增加,尤其是病毒负荷量达500 ~ 1000及以上的比例逐步增高(P <0.05):(3) Pearson相关分析可见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 宫颈癌和CIN多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其病变严重程度与HPV负荷量密切相关,HPV结合负荷量检测能更精确判断宫颈病变.

    作者:傅景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特性与耐药趋势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resistant,CRKP)的耐药机制及耐药趋势,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分离的CRKP 178株,分别运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和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改良Hodge试验确定是否产碳青霉烯酶以及EDTA抑制试验确定是否产金属酶,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临床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Kpn)中CRKP的比例从2008年0.1%升至2013年2.2%,呈明显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其对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外,对头孢曲松、氨曲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改良Hodge试验阳性170株(阳性率为95.5%);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1株(阳性率为0.6%).PCR共检出150株携带KPC-2酶基因(bklaKPC-2),阳性率为84.3%(150/178),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IMP-4,占0.6%(1/178).结论 台州医院分离的CRKP比例逐年升高,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分离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原因.

    作者:陈玉宇;李辉军;许春燕;余素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金双歧、茵栀黄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金双歧、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与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腹泻发生的情况.方法 选择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5 mL口服,2次/d,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40例患儿采用金双歧0.5g口服,2次/d,茵栀黄5 mL口服,2次/d,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腹泻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歧、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腹泻不良反应发生少.

    作者:沈向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内镜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与1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4.22,P<0.05).观察组治疗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治疗后随访半年与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13%和9.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和34.62%(x2 =4.98或5.57,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且其中远期疗效较好,能减少其术后复发,具有预防其病情复发作用.

    作者:殷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检测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对随机选择的432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在尿白细胞检测方面,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1%、10.42%(P>0.0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53%,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745,P>0.05);在尿红细胞检测方面,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6%、7.64% (P>0.05),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4.91%,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712,P>0.05).结论 沉渣镜检法联合干化学法进行尿中白细胞、红细胞检测,可以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比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吴建设;郭春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确诊的158例CAP婴幼儿患者(108例细菌性CAP和50例支原体性CAP)及120例健康婴幼儿进行血清PCT检测和血液白细胞(WBC)检测,比较婴幼儿PCT和WBC的水平,并确定其佳阈值在细菌性CAP和支原体性CAP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性CAP组和支原体性CAP组中PCT和WB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PCT在细菌性CAP组显著高于支原体性CAP组(P<0.05),在佳阈值(PCT4.3 ng/mL,WBC 14.3×109/L)下,PCT对细菌性CAP诊断的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5.4%,阴性预测值为70.0%,均显著高于WBC.结论 血清PCT可有效鉴别细菌性CAP和支原体性CAP,为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闻丽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468例甲真菌病临床类型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 探讨本地区甲真菌病的菌种构成、临床分型和各年龄段发病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平湖市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468例甲屑培养阳性病例病原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甲真菌病以皮肤癣菌为主,占58.76%;酵母菌次之,占30.13%;霉菌第三,占11.11%.临床分型远端甲下型(DLSO)、全甲营养不良型(TDO)、近端甲下型(PSO)和浅表白色型(SWO)分别为50.64%、25.21%、16.03%和8.12%.发病年龄以36 ~50岁为主,20 ~35岁次之.结论 甲真菌病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临床分型以DLSO型为主,年龄分布以20~50岁为主.

    作者:毛小红;姚丹燕;倪依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流感染葡萄球菌菌种分布及耐药特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血流感染中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特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分离获得176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占13.6%;路邓葡萄球菌1株,占0.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151株,占85.8%,人葡萄球菌53株、溶血葡萄球菌32株、表皮葡萄球菌23株及头状葡萄球菌15株居前四位.常见的葡萄球菌分别为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29.2%和85.4%,对青霉素耐药率均100.0%,磺胺甲噁唑对MRSA(耐药率仅14.3%)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利福平对MRCNS(耐药率仅18.2%)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菌株.结论 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菌种分布较广,以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人葡萄球菌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多重耐药性严重,但均仍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保持高度敏感.

    作者:杭亚平;汪红;宁长秀;钟桥石;胡晓彦;章白苓;张楠;胡龙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早期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早期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正常足月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新生儿均于生后进行纯母乳喂养.干预组在纯母乳喂养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口服,连用5d.其中布拉酵母菌散0.125g/次,1次/d,母乳喂养后口服;蒙脱石散剂1g,3次/d,母乳喂养后口服.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干预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的峰值、黄疸持续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及大便频率.结果 干预5d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干预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血清胆红素峰值、黄疸持续时间、胎便排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大便频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早期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较显著,能降低体内血总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加快胎粪的排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赵环;朱碧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心内科就诊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 =43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其中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阿托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方法及疗程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和LDL-C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HDL-C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肠道乳酸杆菌数量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能更明显降低TC、TG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具有良好的调脂效应,可能与其能调整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大幅提升肠道乳酸杆菌数量密切相关.

    作者:缪育新;金标;白伟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威海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谱表型及遗传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威海地区的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AMX)、克拉霉素(CLA)、甲硝唑(MTZ)和四环素(TET)的耐药性表型和基因型.方法 对172株分离自消化不良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采用PCR法对甲硝唑耐药菌株进行rdxA和frxA基因的扩增.结果 共检出耐4株阿莫西林耐药株(2.3%)、16株克拉霉素耐药株(9.3%),以及90株甲硝唑耐药株(52.3%)和6株四环素耐药株(3.5%).所有甲硝唑耐药菌株中的rdxA基因发生了改变并直接导致Rdx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在52株甲硝唑耐药株中发现frxA基因的错义突变,而在14株甲硝唑耐药株中检出了由于移码突变造成的frxA基因表达的提前终止.结论 本地区的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有较高的耐药率,与该类细菌染色体中rdxA和frxA基因的突变有关.

    作者:常爱英;于艳妮;宋文冲;岳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SBP患者腹水病原菌162株,用VITEK32自动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37%,前四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占22.22%,前三位为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7.41%,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未检出耐亚胺培南菌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80%,未检出耐力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菌株.结论 SBP腹水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邵建平;汪闰月;田水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病原学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合理用药及减少耐药菌产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监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 590株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中,以伤口及创面感染分离率较高,各检出299株、122株,分别占50.68%、20.68%;其中革兰阳性菌244株,占41.36%,革兰阴性菌327株,占55.42%,真菌19株,占3.22%;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米诺环素、利奈唑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度较高外,对大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感染以伤口和创面感染多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革兰阳性及阴性菌耐药率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骨科创伤患者的感染与耐药产生.

    作者:谢朝云;闫飞;熊永发;代端明;杨忠玲;胡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及腹泻菌株Ⅲ型分泌系统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 了解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株Ⅲ型分泌系统的分布以及耐药特征.方法 对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分离到的共2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trh、T3SS1、T3SS2α、T3SS2β和toxR检测,并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 21株菌株中tdh +/trh-占90.48%(19/21),tdh-/trh+和tdh-/trh-分别占4.76%、4.76%,未检测到tdh +/trh+菌株.T3SS1广泛存在于所有菌株中.T3SS2α存在于tdh +/trh-菌株,T3SS2β存在于tdh-/trh+菌株.1株食物中毒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tdh-/trh-/T3 SS2d-/T3SS2B-.21株副溶血性弧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吡肟、抗菌素B、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结论 食物中毒和临床腹泻分离到的菌株大多携带tdh基因,T3SS2α与tdh相关,而T3SS2β则存在于trh+菌株.未携带tdh和trh基因的食物中毒分离株表明副溶血性弧菌不仅仅依赖TDH和TRH发挥毒力作用,其致病机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作者:邵占涛;李颖;王园园;朱美娟;王彦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四磨汤口服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磨汤对脾虚便秘疗效、肠道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实验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对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d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d,进行小鼠脾虚便秘造模.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用无菌水灌胃,治疗组用四磨汤口服液灌胃,共7d,然后采集肠道内容物,分析肠道菌群及酶活性.结果 模型组自然恢复后,肠道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和真菌)、纤维素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治疗组大肠埃希菌数和真菌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细菌总数显著增加(P<0.01),乳酸菌显著减少(P<0.05),双歧杆菌数目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蛋白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平衡,调整肠道酶活性来治疗脾虚便秘.

    作者:李丹丹;肖新云;赵先平;李湘玉;赵兴兵;谭周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耐酸鼠李糖乳杆菌的驯化筛选研究

    目的 通过驯化以及筛选,得到能够耐酸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方法 将鼠李糖乳杆菌三级发酵菌液接人人工胃液中驯化,获得耐酸菌株.经连续6次驯化筛选,以及人工肠液耐受性实验.结果 鼠李糖乳杆菌GD0029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可达42.93%,比驯化前提高了2.7倍,其对人工肠液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 筛选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海滨;董至恒;包小妹;石瑞文;王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观察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硫酸葡聚糖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黏膜细胞因子测定、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TNF-a、IL-6升高,IL-10减少;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马齿苋多糖治疗7d后治疗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比TNF-α、IL-6下降,IL-10增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上升.结论 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并降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马齿苋多糖通过抗炎和降低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冯澜;李绍民;代立娟;李春媚;李岩;武菲;于莲;马婷;马淑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癌细胞微生态成分分析及其在耐药性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析肺癌细胞微生态环境中蛋白成分及其与人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PC-A1/TAX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蛋白质谱实验并借助S-P法以及MTS法来分析蛋白与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SPC-A1/TAX与SPC-A1相比,除了对紫杉醇具有耐受性外,对其他抗肿瘤药物也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SPC-A1中,GST-π以及MRP的阳性率均为0,而SPC-A1/TAX中两者的阳性率均为100%,对其他抗肿瘤药物也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耐药倍数分别为6.34、2.42、13.51、2.65、9.80、7.00.结论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与人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PC-A1/TAX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是导致其具有耐药性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伟;段超;马传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系统性疾病治疗与口腔病灶感染

    口腔病灶被证实与许多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很大的相关关系,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又会加重口腔病灶的感染,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干扰系统性疾病的治疗,严重则造成全身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口腔病灶感染的系统性疾病治疗有:口服抗癫痫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导致的药物性牙龈炎;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的口腔黏膜炎;长期应用抑制肿瘤骨转移或预防骨质疏松的双磷酸盐造成的颌骨坏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口腔排异反应等.

    作者:孙海燕;李欢;葛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PV在育龄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分布及其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育龄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以及基因分型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度来我院妇产科就诊及体检昀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主要检查滴虫、真菌、淋球菌、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前三者采用涂片法,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采用固体培养法,衣原体抗原检查采用乳胶免疫层析法;宫颈刮片标本采用核酸扩增和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3种HPV基因型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病原体感染率为39.32%(7896/20080),宫颈刮片HPV感染率为35.09%(634/1807).HPV感染中单一感染23.19%(419/1807),二重感染6.53%(118/1807),三重感染3.21%(58/1807),四重感染1.16%(21/1807),四重以上感染1.00%(18/1807),单一感染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中以HPV52、58、16较为常见,低危中以HPV43、6型较为常见;以25~ 35岁年龄段阳性率较高,其他次之.结论 育龄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比例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钱芳;余进胜;林顺粦;曾映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瓜香醇提取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瓜香醇提取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用黄瓜香醇提取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治疗前后分别测阴道分泌物pH、做线索细胞和胺试验检查,进行总有效率评定.结果 黄瓜香醇提取液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3%以上的患者呈现线索细胞转(-)、胺试验转(-),超过一半的患者阴道分泌物pH低于4.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6%.结论 黄瓜香醇提取液能够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有可能成为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新药.

    作者:王艳香;崔刚;侯霞;马淑霞;杨景云;吴庆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保存和处理方式对全血标本总RNA提取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全血标本RNA提取的影响因素,并对全血RNA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收集100例全血标本,混匀后分为低渗红细胞溶解组(A组,50例)和全血直接提取组(B组,50例),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放置在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的全血标本总RNA,并采用Ur-2401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和纯度;另选60例全血标本作为反复冻融组(C组),取不同次数反复冻融的全血标本利用Trizol法直接提取其RNA.结果 A组和B组新鲜标本中所获取的RNA浓度分别为450.0 ng/μL和458.8 ng/μL,37℃保存7d标本中的RNA浓度分别为374.8 ng/μL和375.2 ng/μL,不同的保存温度与时间均对总RNA浓度(P=0.003、P =0.002)和纯度(P值均为0.01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相同条件下提取的总RNA浓度和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84、P=0.311);C组全血标本反复冻融的次数与保存时间对总RNA浓度(P=0.002、P=0.001)、纯度(P值均为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保存温度对总RNA浓度和纯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11、P=0.362).结论 不同条件下全血标本中所获取的总RNA浓度有所差异,但在总RNA纯度和成功率方面,低渗破坏红细胞法优于直接全血提取法,反复冻融影响全血RNA提取效率和得率.

    作者:何松哲;何慧;陈懿;陈羽;余道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健食品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计数方法的优化

    目的 通过稀释液和培养基的选择对保健食品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计数方法进行优化.方法 对2个品种6个批次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分别采用2种稀释液和3种培养基进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计数,并比较结果.结果 选择CYS缓冲液为优稀释液,M-TOS培养基为双歧杆菌计数的优培养基,BBL培养基为乳酸菌总数计数的优培养基.结论 优化方法所得菌数均明显优于国标方法,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计数.

    作者:王似锦;江志杰;牛振东;张光华;刘文杰;高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血链球菌的影响

    目的 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同时研究其对口腔有益菌血链球菌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粉剂添加到树脂基托材料中,制成抗菌树脂基托.采用薄膜密贴法分别检测该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相比,Ag-TiO2质量分数为2.0%时,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达95.0%,当质量分数达到3.0%时,抗菌率达到99.0%;Ag-TiO2质量分数为3.0%时,抗菌树脂基对白色念珠菌抗菌率达90.0%以上,但当Ag-TiO2质量分数达到5.0%时,仍未达到强抗菌作用;含Ag-TiO2的抗菌树脂基托对口腔有益菌血链球菌也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当Ag-TiO2质量分数达到5.0%,时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达到51.6%.结论 质量分数为3.0%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口腔血链球菌的杀灭作用不强,3.0%的浓度在既能杀死致病菌的同时又能大程度保护口腔有益菌,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口腔微生态的平衡.

    作者:肖月;王晶晶;曹香林;杨景云;王丹;谢诗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学微生物学中采用案例导入式方法讲授病原菌多重耐药性的实践

    面对不断出现的病原菌多重耐药性的问题,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危害性和提高创新能力,本文探讨改革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结合实验课和课后论文作业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与思维能力.

    作者:吴大强;汪长中;程惠娟;邵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辽阳市2013年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辽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理论支持,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方法 根据辽宁省卫生厅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文件和监测方案对可能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食品采集260份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来的致病菌进行分析,总结辽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情况.结果 对13种(类)食品进行采样,共检测样品260份,合格250份,合格率为96.15%.结论 市售食品卫生质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占一定比例,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速冻米面制品、桶装饮用水/桶装天然矿泉水/桶装矿物质水、婴幼儿辅助食品等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刘婧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