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消化内镜诊治法临床应用以来,对镜身及附件的消毒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化学浸泡法现仍广泛应用,虽简单易用,但消毒效果难以保证,且消毒液对人、机和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全自动酸化电解水内镜消毒机的问世与使用被认为是消化内镜消毒的一大进步,该文就其消毒效果作一临床评价.
作者:宋建功;贾利敏;卫锦吓;常治武;李雪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法,将78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金双歧组40例和思密达组38例,金双歧组剂量:<1岁,0.5 g/次,2次/d;1~3岁,1.0 g/次,2次/d,口服.思密达组剂量:<1岁,1.0 g/次,3次/d;1~3岁,1.5 g/次,3次/d,口服.疗程为3~5 d,比较2者疗效差异的显著性.结果金双歧组与思密达组比较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金双歧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方面优于思密达组.金双歧对菌群失调、霉菌感染及轮状病毒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2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金双歧是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作者:谢晓丽;周文智;张辉;吴惧;胡文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对早产儿早期应用是否能起到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入住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符合早产儿诊断126例,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24 h内即加用双歧杆菌三联片(商品名:金双歧)口服或鼻饲,对照组只治疗原发病,观察2周内NEC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62例,发生NEC 8例,对照组64例,发生NEC 20例.结论及早对早产儿补充微生态制剂,使其占据肠黏膜表面,作为生物屏障构成肠道的定植阻力,阻止致病菌入侵,或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起到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作者:马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氧化苦参碱单用及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7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组、氧化苦参碱组和两者联合治疗组,分别对其红细胞膜CD35、CD44s分子定量、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CR1分子粘附活性)、红细胞CR1分子密度相关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各组CHB患者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3组药物对CHB患者红细胞CR1和CD44s分子数量有明显提高作用(P<0.01),联合组显著;77例CHB患者治疗前后CR1分子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表达型别比率无变化,但CR1分子数量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联合疗法可明显提高CHB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刘祥忠;孙迪;杨景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离与耐药性变迁情况,以利于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1997~2002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菌株在各病区、样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结果分离率从1977年的0.11%上升到2002年的0.37%;6年中以监护病区分离菌株高占总分离菌株的48.4%,其次为呼吸科病区占10.9%;在送检样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数高占总分离数的66.1%(痰液+咽拭子),其次为血液占10.4%.对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示,多数抗菌药物其耐药性均大于50%;小于50%只有6种,哌拉西林或他唑巴坦(40.5%~42.9%),头孢哌酮或舒巴坦(33.%~49.1%),头孢吡肟(40.1%~46.%);环丙沙星(28.6%~46.2%);左氟沙星(33.3%~46.4%),复方新诺明(28.6%~42.9%).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离率在增加,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且有不断增加趋势,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作者:吕火祥;沈蓓琼;胡庆丰;费鲜明;阮媚超;刘建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实用鉴定方法.方法对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鉴定所得的62株阴沟肠杆菌的生化反应和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2株阴沟肠杆菌用鉴定卡鉴定的可信度在94%~99%,其中51株为99%、占82.3%,4株为95%、占6.5%,其他7株、占11.2%.阴沟肠杆菌对除外亚胺培南的20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脲酶、侧金盏花醇、精氨酸水解和赖氨酸脱羧等试验对肠杆菌属中5个常见菌种(阴沟、坂崎、产气、聚团和格高菲肠杆菌)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管新龙;吴惠玲;高晓玲;罗次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ICU院内感染的流行菌株及菌株耐药,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2002年7月~2003年6月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菌株及菌株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检出菌株170例,其中G-菌95例(占55.9%),以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G+菌36例(占21.2%),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前者主要见于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后者均见于呼吸道;真菌38例(占22.4%),以白色念球菌为主,主要见于泌尿道感染.其细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严重,呈多重耐药,真菌耐药率尚低.结论加强室内外环境和空气监控,防止交叉感染,侵入性操作要严格无菌操作,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联合用药,减少抗生素使用率,从而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潘景业;李庆兴;潘雪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普宁市慢性前列腺炎(CP)病人前列腺液(EPS)和尿道细菌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培养法,检测患者中EPS和尿道拭子中的细菌.结果 EPS细菌阳性率为27.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革兰阳性细菌为主.结论该地区CP病人病原体以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性革兰阳性细菌为主,EPS和尿道拭子细菌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通过排尿,可排除大部分前尿道的细菌污染EPS;两者细菌种类接近,说明尿道细菌是引起CP感染的主要来源;单纯尿道拭子培养细菌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木雄;赖秋亮;程力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16株淋球菌检出PPNG30株(25.9%)、TRNG36株(31%)、环丙沙星耐药率达93.1%,头孢三嗪、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作者:曹文苓;黎小东;李嘉彦;李平;林路洋;吴德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凯西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凯西莱片剂0.2,口服,每天3次,疗程3个月.对照观察2组肝功能ALT、AST、γ-GT及血脂、血糖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及肝功能ALT、AST、γ-GT及血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凯西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服用方便,无明显的副作用,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海;韩志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金双歧活菌制剂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效果.方法 96例功能性便秘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金双歧活菌制剂,对照组48例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及排便训练.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双歧活菌制剂对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
作者:袁岚;向梅;程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按美国NCCLS标准判断结果,用VITEK 32系统bioLIAISON的Data Trac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常见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柏菌、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来自血和脓液标本中常见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取自痰液标本中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尿标本中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摩根摩根菌;对所有的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的是亚胺培南(92.8%),其次是左氧沙星(82.5%)和环丙沙星(81.7%),再次为头孢他啶(69.9%)、奈替米星(63.3%)和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59.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9%,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敏感性分别为61.8%、61.3%、55.8%、53.4%、44.3%和38.9%;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高的是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94%),其次是头孢他啶(86%)、环丙沙星(83%)、头孢匹美(81%)、亚胺培南(79%)和氨曲南(77%);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7%以上,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达69%,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3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是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和万古霉素分别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作者:刘宏;郑跃杰;谢友红;李永柏;赵瑞珍;吴跃平;陈月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分泌物(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评价其在白带中分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300株白带分离的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并从蛋白酶活力高、中、低中分别选2株作血管内皮细胞毒力和粘附性测定.结果 3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为249株,占83.0%;中等活力38株,占12.7%;低等活力13株,占4.3%.细胞毒力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高,细胞毒性强,蛋白酶活力与毒力呈正相关(r=0.9946、P<0.01);细胞粘附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高,粘附能力强,蛋白酶活力与粘附呈正相关(r=0.9944、P<0.01).结论蛋白酶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毒力因子,蛋白酶活力可直接反映其毒力,蛋白酶活力与其粘附直接相关.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对其引起的感染密切关注.
作者:黄长武;李兴禄;邱君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考察嗜酸乳杆菌在添加Na2SeO3的MRS培养基中的生长与富硒的关系和规律.方法以未添加Na2SeO3的MRS培养基的对照相比.结果加硒培养基中嗜酸乳杆菌生长较为缓慢,生长的延滞期增加,对数期缩短.结论处于延滞期的嗜酸乳杆菌细胞对硒的吸收作用比较强,富硒量迅速增加至高达62.054 μl/g菌细胞.
作者:朱俊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0Co辐射昆明种小鼠制成微生态失调模型,用中药八珍制剂对其进行调整,检测肠道膜菌群与腔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肝脏细菌易位数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小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观测中药对辐射性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结果:中药八珍制剂具有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减少丙二醛含量,升高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1或P<0.01或P<0.05).结论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有促恢复作用.
作者:刘霞;杨景云;梁振明;李俭;李丽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神曲1号、2号对脾虚小白鼠肠道菌群的调整及肠保护作用.方法 (1)昆明小白鼠,分成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脾虚自然恢复组),C组(神曲治疗组),D组(神曲1号治疗组),E组(神曲2号治疗组).(2)用神曲中筛选出的酵母菌、几种中药和其他配料制成液体神曲1号、2号,用于实验.(3)检测结肠内容物和粪便标本的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4)结肠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与一般状态观察.结果脾虚小白鼠给予神曲、神曲1号、2号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逐渐恢复正常,肠壁肌层厚度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增多,肠黏膜微绒毛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显著改善,明显好于脾虚自然恢复组.D组、E组一般状态改善优于A、B和C组.结论神曲1号、2号对脾虚小白鼠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促进损伤肠组织恢复的作用,其对症状改善优于传统神曲.
作者:杨旭东;胡静;夏清平;袁晓环;蔡子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涂片及培养2种检测淋球菌方法的差异性,提高阳性率.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 420例标本中用涂片法有294例阳性,阳性率为70.0%(294/420),用培养法有224例阳性,阳性率为58.1%(244/420).2种检测方法经统计学处理χ2=13.13,P<0.01.2种检测方法总阳性率为72.6% (305/420).如将标本只做培养,漏检率为14.5%(61/420),只做涂片漏检率为2.6%(11/420).结论淋球菌好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可使阳性率有所提高.如2种方法任选其一的话,首选阳性率较高的涂片检查.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酵母菌纸片扩散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E-test法、法国梅里埃ATB Fungs酵母菌药敏试验与K-B纸片法,检测念珠菌的体外药物敏感率,比较其差异显著性.结果 K-B纸片法和E-test法同时监测伊曲康唑(IT)、氟康唑(FL).2种药物的符合率为96.8%、100%,其敏感率比较88%/85%、98.4%/98.4%,差异无显著性(P>0.05);K-B纸片法和法国梅里埃ATB Fungs酵母菌药敏试验法对制霉菌素(NYS)、酮康唑(KET)、益康唑(ECO)和咪康唑(MIC)这4种药物药敏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1.2%和93.6%,敏感率比较100%/100%、83.2%/83.2%、70%/62%和68%/71%,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K-B纸片扩散法可用于临床酵母菌的药敏试验.
作者:黎小东;李平;宋卫忠;颜景兰;梁艳华;黄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