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国际刊号:1673-5765
  • 国内刊号:11-5434/R
  • 影响因子:1.06
  • 创刊:200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神经病学
国际刊号:1673-5765
国内刊号:11-5434/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06
发行周期:月刊

中国卒中杂志简介

《中国卒中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国卒中学会承办的“中国卒中学会”系列刊物之一。创刊于2006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目前为月刊。2007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作者涵盖了国内外卒中领域顶级学者,是中国卒中学界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代表性学术期刊。办刊目的是介绍国内外卒中领域研究的新理念和新进展,报道国内学者的研究和创新动态,推广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的卒中诊疗指南和规范,以及针对患者自身特点的精准医疗概念。 我刊常设主编手记、述评、论著、专题论坛、综述、病例讨论、指南与共识、教学园地等栏目。在国内外脑血管病及相关领域医师的关注和支持下,已走过了13载春秋,将广大脑血管病医师优秀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展示在此平台上,为同道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借鉴和指导,更展示了我国脑血管病医疗发展取得的丰硕果实。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卒中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卒中杂志社征稿要求

  1 题目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为20个以内汉字,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不使用缩略语。中、英文题目含义一致。

  2 作者署名

  作者应是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实或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需同时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作者署名在文题下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需提供作者单位中、英文名称(包括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通信作者E-mail。通信作者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英文作者姓名使用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如:HAN Cong, LI Zhi-Fang。

  3 摘要和关键词

  论著和综述需附中、英文摘要(具体要求见论著和综述的投稿要求);病例讨论不需要提供摘要。所有文章均应列出3~5个关键词,尽量从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4 正文要求

  4.1 分级

  文章各部分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排序,要求各层次标题简单明确,同一级标题反映同一层次的内容。

  4.2 名词术语

  文章中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文章中首次出现的外文缩略词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

  4.3 图表

  图或表格应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缩写。表格要求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片应置入文中相应位置,在图中标注关注对象的位置(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箭头),并同时提供原始电子版文件(无标注符号),采用jpg、tif或gif格式,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单张图片文件在1M以上)。若刊用人像,应征得其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4.4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例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

  4.5 数字

  数字的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格。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

  5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后。文章中参考文献应引用原文,不能二次引用,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近5年的文献应占50%。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

  具体要求如下:

  (1)需注明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代码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光盘:CD;磁盘:DK;磁带:MT。

  (2)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如有三位及以下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如超过三位作者,仅列出前三位,缀以“等(中文文献)”或者“et al(英文文献)”。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文姓名全部大写,名字部分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 ”隔开。

  (3)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PubMed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不著录期号。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卒中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卒中杂志发文量
中国卒中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JAMA N:急性脑损伤脑电图周期性放电的临床意义

    随着神经或非神经ICU持续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意义不明确的EEG表现被越来越多地检测到.在这些不明意义EEG表现中,周期性放电(periodic discharges,PDs)常见.在内科和外科ICU昏迷患者中,即使把神经系统异常者排除在外,PDs检出率仍高达17%~29%.在神经科ICU中持续EEG应用更加广泛,PDs的检出率为17%~40%.

    作者:杨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神经干细胞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后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source neural stem cels of bone marrow,BMSCs- NSCs)联合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为高原地区脑梗死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预处理组和常氧组,每组各36只,缺氧预处理组造模前3 d进行低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两组均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每组分为3个亚组(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分别梗死灶同侧尾状核内立体定向移植BMSCs-NSCs+BDNF、BMSCs-NSCs和DMEM/F12培养基。移植后3 d、7 d、14 d、21 d、28 d、3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每个时间点每组取2只大鼠,断头取脑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阳性细胞的迁移路径,行CD133、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兔抗微管蛋白(β-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半乳糖神经酰胺(Galactosylceramidase,Galc)免疫荧光染色,了解骨髓源性神经球分化情况。结果常氧BMSCs-NSCs+BDNF组、常氧BMSCs-NSCs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缺氧预处理BMSCs-NSCs组7 d、14 d、21 d、28 d和35 d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3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移植3 d时缺氧预处理对照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P=0.040);移植7 d时缺氧预处理BMSCs-NSCs+BDNF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常氧BMSCs-NSCs+BDNF组(P=0.031)。无论缺氧预处理组还是常氧组,BMSCs-NSCs+BDNF组CD133、Nestin、MAP-2、β-tubul in、GFAP、Galc免疫荧光染色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均显著高于BMSCs-NSCs组(均P<0.001);BMSCs-NSCs+BDNF组、BMSCs-NSCs移植组各检测指标IO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大鼠缺氧预处理后BMSCs-NSCs联合BDNF立体定向移植可显著提高BMSCs-NSCs的效果。缺氧预处理并不能促进外源性BMSCs-NSCs分化,但却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作者:雷延成;吴世政;张淑坤;侯倩;才鼎;肖宗宇;陈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染色体9p21上rs238320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染色体9p21上rs238320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人群脑梗死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5例初发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汉族患者及430例同期住院的外科患者作为对照.采用PCP-SNP Stream技术对rs2383206位点进行多态性分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脑梗死组,rs2383206位点的A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7),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也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经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与AA纯合子相比rs2383206的GG/GA基因型具有显著增加脑梗死风险的效应[校正比值比(odds ratio,OR) 1.2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11~2.05,P=0.009].结论 rs2383206是中国汉族人脑梗死发生的易感位点.

    作者:李淑娟;张玉杰;刘东涛;陈冬辉;王笑峰;胡文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大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大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溶栓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112只入选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rt-PA溶栓组(C组)及依达拉奉联合rt-PA组(D组),每组大鼠28只.应用红四氮唑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的体积百分比,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MMP-9的表达及相应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rt-PA溶栓组比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及SSS评分降低,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与rt-PA溶栓组比较,依达拉奉联合rt-PA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及SSS评分降低,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的抑制rt-PA溶栓后的大鼠脑梗死范围增大,抑制MMP-9的过度表达,从而减轻对血脑屏障的破坏,进而可能延长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进一步阻止脑梗死体积扩大和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胡英;李小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脑半球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及文献回顾

    目的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ranial capillary telangiectasia,IOT)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认识不足.本研究拟通过对临床上2例可疑病例的分析并结合文献回顾,提高对ICT的认识能力及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0~2007年我院收治的2例可疑大脑半球ICT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符合ICT表现.结论 CT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ssonance imaging,MRI)在IC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辅助作用,终诊断应结合病理.有症状的大脑半球ICT可考虑手术治疗,应一期全切除,不宜活检及部分切除.

    作者:褚纯;张东;李德志;赵元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以特发性颅内高压为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以“头痛伴阵发性视物模糊1年,加重1月余”于2010年11月25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1年前患者晨起后出现头痛及双眼视物模糊,头痛为持续性胀痛,无固定部位,视物模糊持续数秒钟缓解,无黑朦发作,伴双耳搏动性耳鸣,于弯腰、用力时明显,症状间断出现,每日发作次数不等,不伴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未特殊诊治.

    作者:颜榕;杨庆林;孙厚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非高血压脑出血病因学研究进展

    在非高血压性ICH病因中,脑血管结构病变如脑AVMs、海绵状血管瘤、rete MCA等可能通过病变局部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患者ICH风险增加;抗凝药和溶栓药物的应用可能通过改变患者血液凝结状态导致ICH;目前还发现抗抑郁药物等其他药物也有潜在导致患者ICH发生的风险,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还发现,一些全身性因素如血糖异常、肝功能异常,甚至儿童时期的生长暴露也可能影响患者的ICH风险.

    作者:王茜茜;张雨蕾;吴云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小血管病变和抑郁的关系

    脑小血管病变是指一组累及脑部小动脉、细动脉和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病变的总称,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和微出血.脑小血管病变与抑郁的发病及预后相关,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小血管病变破坏了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环路.本文针对脑小血管病变与抑郁的关系这一热点问题,分别从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及微出血与抑郁的关系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作者:胡蓉;杨淞然;潘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种关系,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中的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技能的培训是本科生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未受到足够重视.加强沟通技能的培养对实习生的临床工作及营造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强调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在医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实例重点介绍如何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

    作者:隋汝波;张磊;臧丽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脂肪源细胞因子与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脂肪组织能分泌一系列脂肪细胞因子,包括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白介素-6、抵抗素、脂联素等,这些脂肪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机体的能量代谢,并通过胰岛素抵抗等多种途径参与了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成为代谢综合征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共同土壤.

    作者:崔楠;邹大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国卒中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国卒中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卒中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haiyu** 的反馈:

中国卒中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卒中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国卒中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国卒中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