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主办。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皮肤性病学科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综述、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告及讲座等栏目。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有较强的可读性,以皮肤性病学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该刊实际情况,凡接到该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该刊将进行如下处理:①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②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③ 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不属于一稿两投,但在投稿时必须注明。已在一种杂志以摘要形式发表的论文可将全文投给其他杂志。关于论文二次发表规定见本刊网站新闻公告栏。
1.2 该刊已全部实行网上投稿、审稿及修稿,请作者上网后登录本刊网站,按步骤进行注册及投稿。已获得登录名和密码者切勿重复注册。注册信息务必真实,以便联系。另外,作者可通过本刊网站查询到所投稿件的处理情况。本刊也会通过Email与作者联系,告知相关事宜。
1.3 地址:南京市蒋王庙街12号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42。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患者女,53岁.右下肢条带状排列损害,反复起疹30余年.损害由结节和暗红色浸润斑块覆污秽色痂组成,部分损害表面有黑点.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可见褐色厚壁孢子,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为裴氏着色芽生菌.体外真菌药敏试验显示对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敏感.联合应用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辅以手术切除和局部热疗.治疗10个月后,脓性分泌物消失,皮损面积缩小,治愈部位留下色素沉着.对着色芽生菌病联合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口服,辅以红光热疗及手术切除,综合疗效较好.
作者:胡志敏;陈春梅;周小勇;张良;童中胜;陈柳青;董碧麟;江萍;段逸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作者:刘维达;符美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或复发性荨麻疹性损害在临床较为常见,多被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其中30%患者是由IgG型抗IgE受体或IgE自身抗体所致,只有少数(约10%)患者可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此病还可作为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低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及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等.本文就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陈红清;吴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与瘢痕疙瘩形成机制可能相关.与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全基因组胞嘧啶?磷酸二酯键鸟苷岛中低甲基化比高甲基化更常见,且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亦存在同样现象.启动子的高甲基化通常发生在易感基因的相同位点,甲基化可能起到早期标记物的作用.去乙酰化酶的表达明显增高,活性增强,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降低,细胞凋亡下降,终促进了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miR?21等23种miRNA表达上调,miR?203等9种miRNA表达下调.表观遗传学路径在瘢痕疙瘩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瑞华;李黎明;许翠;龙嘉;李凤娟;蒋明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银屑病是一种有明显微血管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虽然一般认为银屑病的损害只限于皮肤,但也不排除肾脏等内脏血管出现相同的病变.综述未用过肾毒性药物治疗的银屑病患者的肾功能表现,发现部分银屑病患者尿液中白蛋白的排出量有微量增加,因此认为微量蛋白尿可能是银屑病患者肾小球功能障碍的亚临床标志.
作者:张三泉;曾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报告1例网状红斑性黏蛋白沉积症.患者以胸背部的持久性光加重性网状红斑为主要表现,伴有点片状表面萎缩的白斑和坏死结痂,不伴系统损害,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有单核细胞浸润和阿辛蓝染色阳性的黏蛋白沉积.根据患者皮损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病理及阿辛蓝染色等,诊断符合网状红斑性黏蛋白沉积症,本病临床少见.
作者:郭庆;曾凡钦;曾韵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信号转导指外界环境因子和胞间通讯信号分子等作用于细胞表面(或胞内)受体后,跨膜传递形成胞内第二信使,以及经过其后的信号途径组分级联传递、引起细胞生理反应和诱导基因表达的过程.毛囊有规律地经历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变化.出生后毛发生长倚赖毛囊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精确平衡,参与其中的信号通路包括Wnt、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edgehog等.各信号通路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
作者:田婷;范卫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与遗传、免疫、感染、情绪应激等因素有关.大部分银屑病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失眠等情绪应激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应激也通过可能的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加重银屑病.情绪应激与银屑病的相关已得到广泛关注,了解情绪应激,包括抑郁症、焦虑、生活事件或工作压力和睡眠问题等与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丁莉;刘国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皮肤光老化是由环境因素,尤其是紫外线长期照射引起皮肤外观的改变,影响美观并与多种皮肤病相关,甚至成为皮肤癌前病变、皮肤癌等潜在危险因素而受到高度关注.除药物、整形外科手术及填充剂等治疗以外,光电治疗技术已广泛用于皮肤光老化的治疗,其疗效确切、操作省时、损伤小而成为皮肤光老化治疗重要的方法.
作者:许丽娜;冯燕艳;普雄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请问一下,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尊敬的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