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测定湿润烧伤膏原料药中的5种有害元素并评价其质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进行全定量测定,进而对其原料药有害元素的量进行控制。结果测定了罂粟壳等7种原料药22批次样品,不同样品、不同批次铅、砷、汞、镉、铜含量各异,分析结果对产品质量控制有指导意义。结论中药材中有毒元素超标问题相当严重,必须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罗婷;谢演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机制、作用力类型的影响。结果有无Zn2+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 K )分别为1.24×106 L/mol和1.08×106 L/mol,结合位点数( n )分别为1.05和1.19,结合距离( r )分别为1.96 nm和2.05 nm,其作用力均以疏水作用为主。结论 Zn2+不改变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作用机制,但能使两者结合的结合常数、结合距离、结合位点数发生改变。
作者:郑茂东;颜娟;王爱萍;赵秀花;徐今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液体复苏,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及红细胞比容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0.5,1.0,2.0 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及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缩短了创伤性休克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艳;高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诊断为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洗胃、灌肠清除肠道内毒物,给予阿托品解毒、氯解磷定复能剂补液对症处理,入院12 h内给予行血液灌流治疗1次,治疗2~4 h。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12 h后给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VVH),持续24~48 h。期间每12小时给予血液滤过治疗1次,共3次。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血清白介细胞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CR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B型钠尿肽(BN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大值(APACHEmaxⅡ)、机械通气支持时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第3天,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51.49±8.53)ng/L比(81.06±9.62)ng/L,t=3.084]、CRP [(34.81±6.05)mg/L比(61.85±7.38)mg/L,t=3.541]、TNF-α[(46.82±7.36)ng/L 比(68.05±9.36)ng/L,t=2.98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 SCr [(123.74±22.80)μmol/L 比(180.63±20.62)μmol/L,t=2.897]、Cys-C [(1.53±0.31)mg/L 比(2.38±0.61)mg/L,t=3.035]、BNP [(490.31±62.87)ng/mL 比(1598.46±54.29)ng/mL,t=3.806]、CK-MB [(42.80±5.48)μg/L 比(60.92±8.63)μg/L, t=3.369]、cTnⅠ[(0.93±0.13)mg/L比(1.89±0.61)mg/L,t=3.995]水平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6.69±1.04)d比(8.99±1.34)d,t=3.095]、APACHEmaxⅡ[(24.80±5.43)比(30.54±6.29),t=3.905]、机械通气支持时间[(5.94±1.36)d比(9.06±1.28)d,t=3.319]、肺部感染发生率[(10/60,16.67%)比(22/60,36.67%),χ2=3.061]及病死率[(6/60,10.00%)比(14/60,23.33%),χ2=2.984]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对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立明;荣广成;谢卓洋;邢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中风后失语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推广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04年至2014年有关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文献进行分类评析。结果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方法多样,其中尤以传统针灸治疗为重,还有中药治疗、综合治疗等方法。结论针灸疗法及部分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江南;房耘耘;石学峰;张天琦;徐静;曹珍;张晓溪;黄佳文;黄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外周血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包括模型组和番红花培养细胞低、中、高剂量组),定时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含量及红细胞相关指标,观察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小鼠经γ射线辐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含量均下降。给小鼠灌服番红花培养细胞可显著延缓其以上指标的下降速度。结论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周湘洁;张丽芬;钟悦;陈长;周晓春;吴凡;杜学礼;窦跃龙;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PCO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激素水平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L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TC,TG,LDL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D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PCO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并纠正其血脂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月秋;吴惠芳;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型)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肺力咳合剂(<7岁,每次10 mL,每日3次;7~14岁,每次15 mL,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用药7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和体征变化,记录消失时间;测定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E,IgM,IgG),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 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X线摄片检查结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IgE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IgM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 P <0.05);肺部罗音消失时间、IgG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肺力咳合剂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且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少,同时给药方便,口感佳,患儿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与CAF化疗2种方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成本-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A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实体肿瘤长径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2种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 KPS )评分及用药依从性,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67%( P<0.05)。观察组实体肿瘤长径较对照组更短( P<0.05),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 CEA )、癌抗原153( CA153)、CA125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值为113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71( P<0.05),若对照组增加1%的疗效,需追加成本19.70元。治疗后观察组 KPS改善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其成本-效果比显著优于CAF化疗方案,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竞竞;宇晓蕾;翟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当归芍药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两组患者血糖、肾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其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张秀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93),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奥沙利铂保留时间为8.51 min,标准曲线方程为 Y=8035.7 X-11791( r=0.9995),线性范围为2.0~160.0μg/mL。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奥沙利铂血浆样品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12.7±3.61)%,(102.8±3.33)%,(101.6±4.60)%,RSD分别为3.20%,3.24%,4.53%;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奥沙利铂血浆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9.84±2.01)%,(82.29±3.28)%,(84.89±3.35)%,RSD分别为2.51%,3.98%,3.95%。血浆样品在-40℃反复冻融3次后性质稳定,对测定无影响。测定10只大鼠血浆样品中奥沙利铂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7.4±10.45)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的质量浓度测定提供方法学参考。
作者:刘剑;张志清;杨秀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优化延胡索炮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生品进行炮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含量在0.10~1.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4.05%,RSD为1.94%( n=6);醋烘、醋炙、酒炙延胡索炮制品含量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65~6.342,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延胡索乙素具有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可重复检测的优点,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能增加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
作者:肖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GnRH-a 组( A 组)患者每次于月经来潮第1~3天在腹部前壁皮肤皮下注射GnRH-a 3.75 mg,之后每月重复注射1次,每次3.75 mg,皮下注射3个月;米非司酮组( B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每天12.5 mg,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瘤体积,A组缩小20%以上者38例(88.37%),B组缩小20%以上者41例(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较 GnRH-a对子宫肌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生产原料的动物来源是否为猪源性。方法分别对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进行了DNA提取,并加入猪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及测序验证。结果7批粗品及原料药中,只有粗品检测出猪源性成分,其DNA 50倍稀释液中均检测出猪源性成分,肝素钠PCR产物与Genbank中猪序列的同源性为99.2%。结论用常规PCR方法检测肝素钠粗品及样品中猪源性成分是可行的。
作者:余燕;邓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环醇片干预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护肝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腹胀、肝区不适、食欲减退及肝肿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双环醇片治疗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肝损伤,能显著降低肝脏损伤,减轻机体氧化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具也;李虹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脂蛋白相关磷脂酸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科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4 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vWF、PAF、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且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4项异常;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有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颅内动脉血栓的形成,并有抑制vWF,PAF,Lp-PLA2的表达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陈景红;赵景茹;杨蕊;高俊淑;王天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对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医院肝胆内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肝药物和复方益肝灵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以SF-36量表为依据制订调查问卷,测定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7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肝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ALT恢复较对照组迅速,治疗后1周ALT下降1半,治疗后2周ALT已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脂肪肝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健康者,但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结论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可显著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ALT,AST,TBIL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维持剂量为0.1μg/(kg·min),持续48 h,心绞痛发作患者加服硝酸甘油、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 P<0.05),组间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仅N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各12只。高脂高糖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药物治疗组大鼠第12周开始接受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分析各组大鼠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和 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HE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AST,ALT水平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增高,MMP2,MMP9,Wnt1, Wnt4,β-Caternin表达明显增强;而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上述异常,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损伤。
作者:田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学监护的策略。方法对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运用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理论,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等方面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通过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加大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时间等方法加强抗感染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冬梅;尹晓飞;李文杰;李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预防与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应用情况,为生物制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并统计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品种、数量与金额。结果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用量依次列前4位。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用药金额依次列前4位。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保证了生物制品预防接种和治疗疾病的需求。结论门诊应安全、合理应用生物制品,使其在预防与治疗疾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胡进平;方大春;杨锟;吴国琴;陈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干预后第2~4个月的处方(3021张)作为研究组,调取干预前(2014年1月至3月)的28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处方的应用水平。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不规范率为4.79%,较干预前的32.70%显著降低(χ2=8.12,P<0.05);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药品用量、溶剂用量与溶剂选择不当。干预前,药品用量不当3张、溶剂用量不当35张、溶剂选择不当14张,而干预后存在问题的处方数分别为1,6,2张,均明显少于干预前(χ2=4.98,10.02,6.12,P<0.05);干预前不规范中成药注射剂处方涉及8种药物,干预后仅3种,且对丹红注射液的不规范使用率明显下降(χ2=3.21,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医院门诊的中成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干预后药物的规范性明显提高。
作者:穆桂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处方,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某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4年度门诊处方14336张,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数505张(3.52%),主要表现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47%,其中单联5218张(36.40%),二联1253张(8.74%),多联48张(0.3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以改进。在加强医师业务培训和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文随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育龄狼疮性肾炎患者维持期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评估疾病控制情况,权衡各种药物治疗方案对控制狼疮性肾炎疾病及对妊娠的影响,制订维持期治疗方案。结果各种维持期治疗方案在疗效、费用及生殖毒性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制订育龄妇女狼疮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及对生殖的影响。
作者:逄晓云;崔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作者:余志刚;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药学人员进行有效的岗位再培训,确保其能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医院药学的服务水平。方法根据药学人员基本情况制订具体的岗位再培训计划、方式、内容并制作多媒体教学,对药学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结果岗位再培训后,96%以上的药学人员较好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规范化药品调剂、药物咨询、参与临床用药指导等基本技能,大部分人员认为参加药学技能岗位再培训对实际工作很有帮助。结论开展岗位再培训工作十分必要,可调动药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药学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水平。
作者:海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HFMEA)在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成品核对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HFMEA的工作流程,选取在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成品核对),成立评估小组,创建相应的流程图,分析流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寻找并执行改进方案,并比较HFMEA实施前后PIVAS成品核对环节差错数量差异。结果对PIVAS实施HFMEA管理后,成品核对各环节出错率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应用HFMEA可细化PIVAS工作流程,减少操作差错,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王金华;侯疏影;薄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熊建群;高晓波;何珍;张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水平,以进一步规范该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方法分析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结果结合患者病情,选择美罗培南成功治疗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能正确认识颅内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患者能制订有效治疗方案,在临床药师用药监护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海霞;王增;官真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7月至9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病历784份,统计分析病历的临床诊断、中医证型、单次用量、每日用药频次、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单次用量、给药频次方面均符合说明书规定;但在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与说明书不符的现象;适应证相符率为33.04%,辨病基础上的中医辨证相符率为53.70%,配药溶剂相符率为82.53%,用药疗程相符率为3.95%。结论医院在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建议加强对医生进行培训,及时纠正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小勇;彭其胜;邓芳;陈欢;穆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012年至2014年医院住院科室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情况,为临床营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中心数据管理系统统计并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4年度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具体各品种的消耗数量、金额。结果2012年至2014年医院肠内营养制剂消耗数量及金额逐年上升,3年中消耗数量及金额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能全力、百普力、康全甘。结论医院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数据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肠内营养用药趋于合理。
作者:王锐;张四喜;王红;李沁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加强药品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分析医院2014年收集的387例有效ADR报告。结果38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29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高(166例,占42.89%);静脉注射(包括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 ADR多(330例,占85.27%);易引起 ADR的药物为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163例,占42.12%),其次为中药针剂(78例,占20.16%);ADR损害类型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93例,占24.03%),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新的、严重的ADR 166例,占42.89%。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黄清诚;王建平;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中重金属残留量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砷、汞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样品中铅、镉、铜、砷、汞含量差异较大,各元素残留量波动范围较大,但均未超过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重金属限量值。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可为该品种制订重金属限量标准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德伟;封海霞;熊学庆;朱泽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骨刺片中柚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Fire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为28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柚皮苷进样量在0.28032~2.80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1.000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5%,RSD为1.65%( 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骨刺片中柚皮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足光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足光散中苯甲酸、水杨酸的含量。色谱柱为迪马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波长为226 nm。结果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阴性对照品溶液无相应色谱峰出现。苯甲酸、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60.30~1206.04μg/mL( r=0.9998)和40.54~810.81μg/mL( 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76%( n=6),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95.93%,RSD=1.15%( 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足光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肖琦;阳文武;朱泽兵;杨潇潇;李柏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 Lichro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气体流速为2.0 mL/min,漂移管温度为9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778~3.8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 RSD=1.43%(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抗栓通络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红;杨慈海;宋军;田平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患儿口服健脾止泻宁颗粒和小儿泻速停颗粒模拟剂,对照组患儿口服小儿泻速停颗粒和健脾止泻宁颗粒模拟剂,剂量及服药次数依患儿年龄而定,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止泻时间比较,试验组为(32.41±10.3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45±11.28)h( 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银辉;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头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沙格雷酯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研究组中颅内血流流速正常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头痛月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头痛月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0.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治疗血管性头痛,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痉挛症状,快速降低头痛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巧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辅助中药分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妇科门诊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分期疗法(即月经期银甲丸内服、月经后中药灌肠1号灌肠及大黄、芒硝外敷)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候综合积分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4个月的院外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 P<0.05);两组患者症状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00%,24.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辅助中药分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根据症状、体征、X线胸部摄片检查结果判断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治疗组患儿咳嗽、咳痰、喘促的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 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余强;袁浩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开发成颗粒剂,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是否制成一日颗粒剂用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考证《方剂学》中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在现行《中国药典》中制成颗粒剂的服用天数。结果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制成颗粒剂后的服用天数增加,多的八珍颗粒达10.4 d,少的小建中颗粒为1.1 d。结论中药汤剂开发成颗粒剂服用天数增加,在制备工艺上可行。
作者:吴萍;张志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金丸口服配合药物注射治疗阴茎硬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阴茎硬结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结节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金丸。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相关不良反应,并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12个月,患者自评阴茎疼痛、阴茎弯曲、阴茎勃起障碍及性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4.29%(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当( P>0.05);局部出血点及血肿患者轻微,不需特殊治疗均可自愈,红肿瘙痒情况在服药停止后缓解。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阴茎疼痛、阴茎弯曲、阴茎勃起障碍、性生活能力自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患者阴茎勃起障碍、性生活能力自评情况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口服小金丸配合局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疗法治疗阴茎硬结症,简单、安全,疗效肯定,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顺利;杨立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门诊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坤泰胶囊,同时给予替勃龙片,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替勃龙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好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组潮热出汗、阴道干痛及总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增高,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 P<0.05),催乳素(PRL)、孕酮(P)值等无明显改变( P>0.05),且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用替勃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国网上药店经过了无序发展到禁止经营,再到有限开办的过程,期间形成了我国当前的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但这套体系中存在完整性欠缺、规范性不足、操作性乏力的缺陷,不能有力地保障网上药店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该文分析了我国网上药店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境外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完整性,增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以完善我国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
作者:昝旺;张璨;何碧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促进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合理使用。方法以成都市少城社区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使用情况为基础,分析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探讨如何更好地合理用药。采用偶遇式调查方式,发放问卷220份,使用Excel工作表和SPSS 13.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人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适应证不清楚,对感冒的了解模糊;且不同学历人群在合理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面也有很大差异。结论人们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还存在不合理及不足,应加强宣传,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谢敏;赵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药品检验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方法通过对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功能的分析,建立“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影响分析,对风险优先数高的失败模式进行控制。结果明确了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了11个“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了影响分析,对不能接受的风险(失败模式)进行了有效控制。结论在药品检验中应用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能有效地管理风险,使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詹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药品广告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违法药品广告的资料,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药品广告管理情况。结果我国药品违法广告数量增加,广告宣传内容含有不科学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扩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依然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议完善药品广告管理的法规建设,统一药品广告审批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发布媒体的管理,加大对违法网站的监管。
作者:杨悦;杨世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药品陈列项目为例,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付诸于教学改革实践。结果与结论开发了诸多高价值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取得了较高的教学改革成效,实现了资源价值的大化。
作者:吴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助力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进程。方法对某地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进行调研。结果与结论提出了在不改变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治理信息孤岛问题及改进现有信息系统的思路:一是在基于本地需求的大数据平台上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升现有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性;二是在平台上利用共享数据为现有子系统增补新的功能模块;三是在各子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基于平台开发新的子系统,大程度地利用共享后的大数据信息。
作者:罗莉;陈晓隽;陈勇;王怀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国内和国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影响到用药人群对中药的认识和信心。该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出现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如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中药加工技术和标准,加强对医师、药师的用药指导,注意剂型的变化和给药途径,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建立不良反应信息系统,发展中药安全性评价,以及加大中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等。
作者:曹明成;黄泰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