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

王红;杨慈海;宋军;田平林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抗栓通络丸, 黄芪甲苷,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 Lichro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气体流速为2.0 mL/min,漂移管温度为9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778~3.8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 RSD=1.43%(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抗栓通络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的质量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93),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奥沙利铂保留时间为8.51 min,标准曲线方程为 Y=8035.7 X-11791( r=0.9995),线性范围为2.0~160.0μg/mL。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奥沙利铂血浆样品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12.7±3.61)%,(102.8±3.33)%,(101.6±4.60)%,RSD分别为3.20%,3.24%,4.53%;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奥沙利铂血浆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9.84±2.01)%,(82.29±3.28)%,(84.89±3.35)%,RSD分别为2.51%,3.98%,3.95%。血浆样品在-40℃反复冻融3次后性质稳定,对测定无影响。测定10只大鼠血浆样品中奥沙利铂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7.4±10.45)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的质量浓度测定提供方法学参考。

    作者:刘剑;张志清;杨秀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3例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根据症状、体征、X线胸部摄片检查结果判断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治疗组患儿咳嗽、咳痰、喘促的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 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余强;袁浩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国内和国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影响到用药人群对中药的认识和信心。该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出现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如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中药加工技术和标准,加强对医师、药师的用药指导,注意剂型的变化和给药途径,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建立不良反应信息系统,发展中药安全性评价,以及加大中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等。

    作者:曹明成;黄泰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院2012年至2014年肠内营养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12年至2014年医院住院科室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情况,为临床营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中心数据管理系统统计并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4年度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具体各品种的消耗数量、金额。结果2012年至2014年医院肠内营养制剂消耗数量及金额逐年上升,3年中消耗数量及金额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能全力、百普力、康全甘。结论医院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数据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肠内营养用药趋于合理。

    作者:王锐;张四喜;王红;李沁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方法介绍与评价

    目的:总结中风后失语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推广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04年至2014年有关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文献进行分类评析。结果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方法多样,其中尤以传统针灸治疗为重,还有中药治疗、综合治疗等方法。结论针灸疗法及部分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江南;房耘耘;石学峰;张天琦;徐静;曹珍;张晓溪;黄佳文;黄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生物制品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预防与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应用情况,为生物制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并统计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品种、数量与金额。结果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用量依次列前4位。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用药金额依次列前4位。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保证了生物制品预防接种和治疗疾病的需求。结论门诊应安全、合理应用生物制品,使其在预防与治疗疾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胡进平;方大春;杨锟;吴国琴;陈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GnRH-a 组( A 组)患者每次于月经来潮第1~3天在腹部前壁皮肤皮下注射GnRH-a 3.75 mg,之后每月重复注射1次,每次3.75 mg,皮下注射3个月;米非司酮组( B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每天12.5 mg,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瘤体积,A组缩小20%以上者38例(88.37%),B组缩小20%以上者41例(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较 GnRH-a对子宫肌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中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实践分析

    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作者:余志刚;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干预医院门诊中成药注射剂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干预后第2~4个月的处方(3021张)作为研究组,调取干预前(2014年1月至3月)的28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处方的应用水平。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不规范率为4.79%,较干预前的32.70%显著降低(χ2=8.12,P<0.05);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药品用量、溶剂用量与溶剂选择不当。干预前,药品用量不当3张、溶剂用量不当35张、溶剂选择不当14张,而干预后存在问题的处方数分别为1,6,2张,均明显少于干预前(χ2=4.98,10.02,6.12,P<0.05);干预前不规范中成药注射剂处方涉及8种药物,干预后仅3种,且对丹红注射液的不规范使用率明显下降(χ2=3.21,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医院门诊的中成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干预后药物的规范性明显提高。

    作者:穆桂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中猪源性成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目的:建立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生产原料的动物来源是否为猪源性。方法分别对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进行了DNA提取,并加入猪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及测序验证。结果7批粗品及原料药中,只有粗品检测出猪源性成分,其DNA 50倍稀释液中均检测出猪源性成分,肝素钠PCR产物与Genbank中猪序列的同源性为99.2%。结论用常规PCR方法检测肝素钠粗品及样品中猪源性成分是可行的。

    作者:余燕;邓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784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7月至9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病历784份,统计分析病历的临床诊断、中医证型、单次用量、每日用药频次、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单次用量、给药频次方面均符合说明书规定;但在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与说明书不符的现象;适应证相符率为33.04%,辨病基础上的中医辨证相符率为53.70%,配药溶剂相符率为82.53%,用药疗程相符率为3.95%。结论医院在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建议加强对医生进行培训,及时纠正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小勇;彭其胜;邓芳;陈欢;穆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HFMEA)在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成品核对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HFMEA的工作流程,选取在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成品核对),成立评估小组,创建相应的流程图,分析流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寻找并执行改进方案,并比较HFMEA实施前后PIVAS成品核对环节差错数量差异。结果对PIVAS实施HFMEA管理后,成品核对各环节出错率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应用HFMEA可细化PIVAS工作流程,减少操作差错,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王金华;侯疏影;薄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维持剂量为0.1μg/(kg·min),持续48 h,心绞痛发作患者加服硝酸甘油、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 P<0.05),组间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仅N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从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看基层医疗水平

    目的:对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水平,以进一步规范该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方法分析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结果结合患者病情,选择美罗培南成功治疗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能正确认识颅内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患者能制订有效治疗方案,在临床药师用药监护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海霞;王增;官真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与评价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中重金属残留量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砷、汞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样品中铅、镉、铜、砷、汞含量差异较大,各元素残留量波动范围较大,但均未超过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重金属限量值。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可为该品种制订重金属限量标准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德伟;封海霞;熊学庆;朱泽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60例

    目的:评价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患儿口服健脾止泻宁颗粒和小儿泻速停颗粒模拟剂,对照组患儿口服小儿泻速停颗粒和健脾止泻宁颗粒模拟剂,剂量及服药次数依患儿年龄而定,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止泻时间比较,试验组为(32.41±10.3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45±11.28)h( 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银辉;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熊建群;高晓波;何珍;张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颅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学监护的策略。方法对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运用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理论,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等方面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通过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加大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时间等方法加强抗感染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冬梅;尹晓飞;李文杰;李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院2014年度门诊用药不合理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处方,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某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4年度门诊处方14336张,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数505张(3.52%),主要表现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47%,其中单联5218张(36.40%),二联1253张(8.74%),多联48张(0.3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以改进。在加强医师业务培训和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文随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药品广告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药品广告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违法药品广告的资料,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药品广告管理情况。结果我国药品违法广告数量增加,广告宣传内容含有不科学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扩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依然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议完善药品广告管理的法规建设,统一药品广告审批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发布媒体的管理,加大对违法网站的监管。

    作者:杨悦;杨世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