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的保护作用

周湘洁;张丽芬;钟悦;陈长;周晓春;吴凡;杜学礼;窦跃龙;郭志刚

关键词:番红花培养细胞, 辐射损伤, 外周血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外周血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包括模型组和番红花培养细胞低、中、高剂量组),定时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含量及红细胞相关指标,观察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小鼠经γ射线辐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含量均下降。给小鼠灌服番红花培养细胞可显著延缓其以上指标的下降速度。结论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维持剂量为0.1μg/(kg·min),持续48 h,心绞痛发作患者加服硝酸甘油、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 P<0.05),组间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仅N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院2014年度门诊用药不合理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处方,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某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4年度门诊处方14336张,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数505张(3.52%),主要表现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47%,其中单联5218张(36.40%),二联1253张(8.74%),多联48张(0.3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以改进。在加强医师业务培训和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文随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外周血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包括模型组和番红花培养细胞低、中、高剂量组),定时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含量及红细胞相关指标,观察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小鼠经γ射线辐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含量均下降。给小鼠灌服番红花培养细胞可显著延缓其以上指标的下降速度。结论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周湘洁;张丽芬;钟悦;陈长;周晓春;吴凡;杜学礼;窦跃龙;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对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对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医院肝胆内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肝药物和复方益肝灵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以SF-36量表为依据制订调查问卷,测定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7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肝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ALT恢复较对照组迅速,治疗后1周ALT下降1半,治疗后2周ALT已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脂肪肝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健康者,但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结论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可显著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ALT,AST,TBIL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优化延胡索炮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生品进行炮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含量在0.10~1.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4.05%,RSD为1.94%( n=6);醋烘、醋炙、酒炙延胡索炮制品含量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65~6.342,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延胡索乙素具有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可重复检测的优点,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能增加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

    作者:肖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网上药店相关法律法规调研及完善策略

    我国网上药店经过了无序发展到禁止经营,再到有限开办的过程,期间形成了我国当前的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但这套体系中存在完整性欠缺、规范性不足、操作性乏力的缺陷,不能有力地保障网上药店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该文分析了我国网上药店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境外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完整性,增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以完善我国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

    作者:昝旺;张璨;何碧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脂蛋白相关磷脂酸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科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4 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vWF、PAF、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且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4项异常;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有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颅内动脉血栓的形成,并有抑制vWF,PAF,Lp-PLA2的表达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陈景红;赵景茹;杨蕊;高俊淑;王天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液体复苏,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及红细胞比容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0.5,1.0,2.0 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及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缩短了创伤性休克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艳;高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提高药品检验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方法通过对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功能的分析,建立“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影响分析,对风险优先数高的失败模式进行控制。结果明确了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了11个“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了影响分析,对不能接受的风险(失败模式)进行了有效控制。结论在药品检验中应用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能有效地管理风险,使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詹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足光散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目的:提高足光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足光散中苯甲酸、水杨酸的含量。色谱柱为迪马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波长为226 nm。结果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阴性对照品溶液无相应色谱峰出现。苯甲酸、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60.30~1206.04μg/mL( r=0.9998)和40.54~810.81μg/mL( 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76%( n=6),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95.93%,RSD=1.15%( 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足光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肖琦;阳文武;朱泽兵;杨潇潇;李柏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44例

    目的:探讨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头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沙格雷酯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研究组中颅内血流流速正常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头痛月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头痛月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0.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治疗血管性头痛,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痉挛症状,快速降低头痛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巧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味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当归芍药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两组患者血糖、肾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其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张秀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60例

    目的:评价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患儿口服健脾止泻宁颗粒和小儿泻速停颗粒模拟剂,对照组患儿口服小儿泻速停颗粒和健脾止泻宁颗粒模拟剂,剂量及服药次数依患儿年龄而定,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止泻时间比较,试验组为(32.41±10.3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45±11.28)h( 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银辉;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PCO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激素水平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L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TC,TG,LDL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D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PCO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并纠正其血脂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月秋;吴惠芳;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 Lichro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气体流速为2.0 mL/min,漂移管温度为9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778~3.8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 RSD=1.43%(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抗栓通络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红;杨慈海;宋军;田平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湿润烧伤膏原料药中5种有害元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测定湿润烧伤膏原料药中的5种有害元素并评价其质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进行全定量测定,进而对其原料药有害元素的量进行控制。结果测定了罂粟壳等7种原料药22批次样品,不同样品、不同批次铅、砷、汞、镉、铜含量各异,分析结果对产品质量控制有指导意义。结论中药材中有毒元素超标问题相当严重,必须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罗婷;谢演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院2014年3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加强药品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分析医院2014年收集的387例有效ADR报告。结果38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29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高(166例,占42.89%);静脉注射(包括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 ADR多(330例,占85.27%);易引起 ADR的药物为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163例,占42.12%),其次为中药针剂(78例,占20.16%);ADR损害类型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93例,占24.03%),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新的、严重的ADR 166例,占42.89%。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黄清诚;王建平;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诊断为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洗胃、灌肠清除肠道内毒物,给予阿托品解毒、氯解磷定复能剂补液对症处理,入院12 h内给予行血液灌流治疗1次,治疗2~4 h。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12 h后给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VVH),持续24~48 h。期间每12小时给予血液滤过治疗1次,共3次。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血清白介细胞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CR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B型钠尿肽(BN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大值(APACHEmaxⅡ)、机械通气支持时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第3天,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51.49±8.53)ng/L比(81.06±9.62)ng/L,t=3.084]、CRP [(34.81±6.05)mg/L比(61.85±7.38)mg/L,t=3.541]、TNF-α[(46.82±7.36)ng/L 比(68.05±9.36)ng/L,t=2.98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 SCr [(123.74±22.80)μmol/L 比(180.63±20.62)μmol/L,t=2.897]、Cys-C [(1.53±0.31)mg/L 比(2.38±0.61)mg/L,t=3.035]、BNP [(490.31±62.87)ng/mL 比(1598.46±54.29)ng/mL,t=3.806]、CK-MB [(42.80±5.48)μg/L 比(60.92±8.63)μg/L, t=3.369]、cTnⅠ[(0.93±0.13)mg/L比(1.89±0.61)mg/L,t=3.995]水平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6.69±1.04)d比(8.99±1.34)d,t=3.095]、APACHEmaxⅡ[(24.80±5.43)比(30.54±6.29),t=3.905]、机械通气支持时间[(5.94±1.36)d比(9.06±1.28)d,t=3.319]、肺部感染发生率[(10/60,16.67%)比(22/60,36.67%),χ2=3.061]及病死率[(6/60,10.00%)比(14/60,23.33%),χ2=2.984]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对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立明;荣广成;谢卓洋;邢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与评价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中重金属残留量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砷、汞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样品中铅、镉、铜、砷、汞含量差异较大,各元素残留量波动范围较大,但均未超过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重金属限量值。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可为该品种制订重金属限量标准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德伟;封海霞;熊学庆;朱泽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锌离子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机制、作用力类型的影响。结果有无Zn2+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 K )分别为1.24×106 L/mol和1.08×106 L/mol,结合位点数( n )分别为1.05和1.19,结合距离( r )分别为1.96 nm和2.05 nm,其作用力均以疏水作用为主。结论 Zn2+不改变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作用机制,但能使两者结合的结合常数、结合距离、结合位点数发生改变。

    作者:郑茂东;颜娟;王爱萍;赵秀花;徐今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