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肖辉

关键词: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炮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比较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优化延胡索炮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生品进行炮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含量在0.10~1.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4.05%,RSD为1.94%( n=6);醋烘、醋炙、酒炙延胡索炮制品含量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65~6.342,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延胡索乙素具有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可重复检测的优点,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能增加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替硝唑辅助中药分期疗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目的:探讨替硝唑辅助中药分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妇科门诊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分期疗法(即月经期银甲丸内服、月经后中药灌肠1号灌肠及大黄、芒硝外敷)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候综合积分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4个月的院外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 P<0.05);两组患者症状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00%,24.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辅助中药分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环醇片干预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环醇片干预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护肝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腹胀、肝区不适、食欲减退及肝肿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双环醇片治疗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肝损伤,能显著降低肝脏损伤,减轻机体氧化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具也;李虹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方法介绍与评价

    目的:总结中风后失语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推广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04年至2014年有关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文献进行分类评析。结果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方法多样,其中尤以传统针灸治疗为重,还有中药治疗、综合治疗等方法。结论针灸疗法及部分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江南;房耘耘;石学峰;张天琦;徐静;曹珍;张晓溪;黄佳文;黄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国内和国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影响到用药人群对中药的认识和信心。该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出现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如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中药加工技术和标准,加强对医师、药师的用药指导,注意剂型的变化和给药途径,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建立不良反应信息系统,发展中药安全性评价,以及加大中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等。

    作者:曹明成;黄泰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784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7月至9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病历784份,统计分析病历的临床诊断、中医证型、单次用量、每日用药频次、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单次用量、给药频次方面均符合说明书规定;但在适应证、配药溶剂、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与说明书不符的现象;适应证相符率为33.04%,辨病基础上的中医辨证相符率为53.70%,配药溶剂相符率为82.53%,用药疗程相符率为3.95%。结论医院在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建议加强对医生进行培训,及时纠正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小勇;彭其胜;邓芳;陈欢;穆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各12只。高脂高糖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药物治疗组大鼠第12周开始接受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分析各组大鼠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和 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HE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AST,ALT水平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增高,MMP2,MMP9,Wnt1, Wnt4,β-Caternin表达明显增强;而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上述异常,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损伤。

    作者:田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GnRH-a 组( A 组)患者每次于月经来潮第1~3天在腹部前壁皮肤皮下注射GnRH-a 3.75 mg,之后每月重复注射1次,每次3.75 mg,皮下注射3个月;米非司酮组( B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每天12.5 mg,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瘤体积,A组缩小20%以上者38例(88.37%),B组缩小20%以上者41例(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较 GnRH-a对子宫肌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熊建群;高晓波;何珍;张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成本-效果分析及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与CAF化疗2种方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成本-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A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实体肿瘤长径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2种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 KPS )评分及用药依从性,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67%( P<0.05)。观察组实体肿瘤长径较对照组更短( P<0.05),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 CEA )、癌抗原153( CA153)、CA125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值为113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71( P<0.05),若对照组增加1%的疗效,需追加成本19.70元。治疗后观察组 KPS改善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其成本-效果比显著优于CAF化疗方案,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竞竞;宇晓蕾;翟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 Lichro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气体流速为2.0 mL/min,漂移管温度为9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778~3.8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 RSD=1.43%(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抗栓通络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红;杨慈海;宋军;田平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院2014年3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加强药品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分析医院2014年收集的387例有效ADR报告。结果38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29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高(166例,占42.89%);静脉注射(包括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 ADR多(330例,占85.27%);易引起 ADR的药物为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163例,占42.12%),其次为中药针剂(78例,占20.16%);ADR损害类型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93例,占24.03%),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新的、严重的ADR 166例,占42.89%。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黄清诚;王建平;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的质量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93),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奥沙利铂保留时间为8.51 min,标准曲线方程为 Y=8035.7 X-11791( r=0.9995),线性范围为2.0~160.0μg/mL。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奥沙利铂血浆样品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12.7±3.61)%,(102.8±3.33)%,(101.6±4.60)%,RSD分别为3.20%,3.24%,4.53%;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奥沙利铂血浆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9.84±2.01)%,(82.29±3.28)%,(84.89±3.35)%,RSD分别为2.51%,3.98%,3.95%。血浆样品在-40℃反复冻融3次后性质稳定,对测定无影响。测定10只大鼠血浆样品中奥沙利铂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7.4±10.45)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大鼠血浆中奥沙利铂的质量浓度测定提供方法学参考。

    作者:刘剑;张志清;杨秀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对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对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医院肝胆内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肝药物和复方益肝灵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以SF-36量表为依据制订调查问卷,测定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7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肝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ALT恢复较对照组迅速,治疗后1周ALT下降1半,治疗后2周ALT已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脂肪肝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健康者,但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结论五酯胶囊联合复方益肝灵片可显著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ALT,AST,TBIL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药品广告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药品广告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违法药品广告的资料,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药品广告管理情况。结果我国药品违法广告数量增加,广告宣传内容含有不科学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扩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依然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议完善药品广告管理的法规建设,统一药品广告审批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发布媒体的管理,加大对违法网站的监管。

    作者:杨悦;杨世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外周血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包括模型组和番红花培养细胞低、中、高剂量组),定时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含量及红细胞相关指标,观察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小鼠经γ射线辐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含量均下降。给小鼠灌服番红花培养细胞可显著延缓其以上指标的下降速度。结论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周湘洁;张丽芬;钟悦;陈长;周晓春;吴凡;杜学礼;窦跃龙;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治理对策研究

    目的:助力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进程。方法对某地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进行调研。结果与结论提出了在不改变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治理信息孤岛问题及改进现有信息系统的思路:一是在基于本地需求的大数据平台上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升现有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性;二是在平台上利用共享数据为现有子系统增补新的功能模块;三是在各子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基于平台开发新的子系统,大程度地利用共享后的大数据信息。

    作者:罗莉;陈晓隽;陈勇;王怀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湿润烧伤膏原料药中5种有害元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测定湿润烧伤膏原料药中的5种有害元素并评价其质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进行全定量测定,进而对其原料药有害元素的量进行控制。结果测定了罂粟壳等7种原料药22批次样品,不同样品、不同批次铅、砷、汞、镉、铜含量各异,分析结果对产品质量控制有指导意义。结论中药材中有毒元素超标问题相当严重,必须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罗婷;谢演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网上药店相关法律法规调研及完善策略

    我国网上药店经过了无序发展到禁止经营,再到有限开办的过程,期间形成了我国当前的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但这套体系中存在完整性欠缺、规范性不足、操作性乏力的缺陷,不能有力地保障网上药店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该文分析了我国网上药店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境外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完整性,增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以完善我国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

    作者:昝旺;张璨;何碧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成都市某社区藿香正气口服液合理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促进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合理使用。方法以成都市少城社区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使用情况为基础,分析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探讨如何更好地合理用药。采用偶遇式调查方式,发放问卷220份,使用Excel工作表和SPSS 13.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人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适应证不清楚,对感冒的了解模糊;且不同学历人群在合理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面也有很大差异。结论人们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还存在不合理及不足,应加强宣传,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谢敏;赵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脂蛋白相关磷脂酸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科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4 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vWF、PAF、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且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4项异常;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有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颅内动脉血栓的形成,并有抑制vWF,PAF,Lp-PLA2的表达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陈景红;赵景茹;杨蕊;高俊淑;王天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