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娜;陈景红;赵景茹;杨蕊;高俊淑;王天俊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摘要: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脂蛋白相关磷脂酸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科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4 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vWF、PAF、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且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4项异常;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有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颅内动脉血栓的形成,并有抑制vWF,PAF,Lp-PLA2的表达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9例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门诊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坤泰胶囊,同时给予替勃龙片,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替勃龙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好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组潮热出汗、阴道干痛及总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增高,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 P<0.05),催乳素(PRL)、孕酮(P)值等无明显改变( P>0.05),且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用替勃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各12只。高脂高糖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药物治疗组大鼠第12周开始接受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分析各组大鼠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和 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HE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AST,ALT水平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增高,MMP2,MMP9,Wnt1, Wnt4,β-Caternin表达明显增强;而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上述异常,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损伤。

    作者:田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与评价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中重金属残留量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砷、汞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样品中铅、镉、铜、砷、汞含量差异较大,各元素残留量波动范围较大,但均未超过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重金属限量值。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可为该品种制订重金属限量标准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德伟;封海霞;熊学庆;朱泽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育龄狼疮性肾炎患者维持期治疗方案的优化

    目的:探讨育龄狼疮性肾炎患者维持期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评估疾病控制情况,权衡各种药物治疗方案对控制狼疮性肾炎疾病及对妊娠的影响,制订维持期治疗方案。结果各种维持期治疗方案在疗效、费用及生殖毒性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制订育龄妇女狼疮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及对生殖的影响。

    作者:逄晓云;崔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生物制品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预防与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应用情况,为生物制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并统计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品种、数量与金额。结果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用量依次列前4位。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用药金额依次列前4位。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保证了生物制品预防接种和治疗疾病的需求。结论门诊应安全、合理应用生物制品,使其在预防与治疗疾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胡进平;方大春;杨锟;吴国琴;陈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与制成颗粒剂后的服用天数比较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开发成颗粒剂,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是否制成一日颗粒剂用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考证《方剂学》中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在现行《中国药典》中制成颗粒剂的服用天数。结果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制成颗粒剂后的服用天数增加,多的八珍颗粒达10.4 d,少的小建中颗粒为1.1 d。结论中药汤剂开发成颗粒剂服用天数增加,在制备工艺上可行。

    作者:吴萍;张志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从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看基层医疗水平

    目的:对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水平,以进一步规范该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方法分析1例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结果结合患者病情,选择美罗培南成功治疗颅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能正确认识颅内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患者能制订有效治疗方案,在临床药师用药监护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海霞;王增;官真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提高药品检验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方法通过对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功能的分析,建立“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影响分析,对风险优先数高的失败模式进行控制。结果明确了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了11个“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了影响分析,对不能接受的风险(失败模式)进行了有效控制。结论在药品检验中应用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能有效地管理风险,使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詹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中猪源性成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目的:建立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生产原料的动物来源是否为猪源性。方法分别对肝素钠粗品及原料药进行了DNA提取,并加入猪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及测序验证。结果7批粗品及原料药中,只有粗品检测出猪源性成分,其DNA 50倍稀释液中均检测出猪源性成分,肝素钠PCR产物与Genbank中猪序列的同源性为99.2%。结论用常规PCR方法检测肝素钠粗品及样品中猪源性成分是可行的。

    作者:余燕;邓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GnRH-a 组( A 组)患者每次于月经来潮第1~3天在腹部前壁皮肤皮下注射GnRH-a 3.75 mg,之后每月重复注射1次,每次3.75 mg,皮下注射3个月;米非司酮组( B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每天12.5 mg,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瘤体积,A组缩小20%以上者38例(88.37%),B组缩小20%以上者41例(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较 GnRH-a对子宫肌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成本-效果分析及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与CAF化疗2种方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成本-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A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实体肿瘤长径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2种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 KPS )评分及用药依从性,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67%( P<0.05)。观察组实体肿瘤长径较对照组更短( P<0.05),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 CEA )、癌抗原153( CA153)、CA125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值为113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71( P<0.05),若对照组增加1%的疗效,需追加成本19.70元。治疗后观察组 KPS改善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其成本-效果比显著优于CAF化疗方案,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竞竞;宇晓蕾;翟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中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实践分析

    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作者:余志刚;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60例

    目的:评价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患儿口服健脾止泻宁颗粒和小儿泻速停颗粒模拟剂,对照组患儿口服小儿泻速停颗粒和健脾止泻宁颗粒模拟剂,剂量及服药次数依患儿年龄而定,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止泻时间比较,试验组为(32.41±10.3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45±11.28)h( 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湿热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银辉;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环醇片干预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环醇片干预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护肝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腹胀、肝区不适、食欲减退及肝肿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双环醇片治疗耐药性结核治疗所致肝损伤,能显著降低肝脏损伤,减轻机体氧化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具也;李虹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足光散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目的:提高足光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足光散中苯甲酸、水杨酸的含量。色谱柱为迪马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波长为226 nm。结果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阴性对照品溶液无相应色谱峰出现。苯甲酸、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60.30~1206.04μg/mL( r=0.9998)和40.54~810.81μg/mL( 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76%( n=6),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95.93%,RSD=1.15%( 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足光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肖琦;阳文武;朱泽兵;杨潇潇;李柏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国药品广告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药品广告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违法药品广告的资料,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药品广告管理情况。结果我国药品违法广告数量增加,广告宣传内容含有不科学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扩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依然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议完善药品广告管理的法规建设,统一药品广告审批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发布媒体的管理,加大对违法网站的监管。

    作者:杨悦;杨世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熊建群;高晓波;何珍;张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PCO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激素水平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L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TC,TG,LDL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D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PCO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并纠正其血脂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月秋;吴惠芳;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维持剂量为0.1μg/(kg·min),持续48 h,心绞痛发作患者加服硝酸甘油、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 P<0.05),组间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仅N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味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当归芍药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两组患者血糖、肾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其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张秀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