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月
目的:建立测定抗栓通络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 Lichro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气体流速为2.0 mL/min,漂移管温度为90℃。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778~3.8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2%, RSD=1.43%(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抗栓通络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红;杨慈海;宋军;田平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作者:余志刚;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液体复苏,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及红细胞比容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0.5,1.0,2.0 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及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缩短了创伤性休克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艳;高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国网上药店经过了无序发展到禁止经营,再到有限开办的过程,期间形成了我国当前的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但这套体系中存在完整性欠缺、规范性不足、操作性乏力的缺陷,不能有力地保障网上药店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该文分析了我国网上药店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境外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完整性,增强网上药店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以完善我国网上药店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
作者:昝旺;张璨;何碧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脂蛋白相关磷脂酸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科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4 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vWF、PAF、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且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4项异常;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有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颅内动脉血栓的形成,并有抑制vWF,PAF,Lp-PLA2的表达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陈景红;赵景茹;杨蕊;高俊淑;王天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机制、作用力类型的影响。结果有无Zn2+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 K )分别为1.24×106 L/mol和1.08×106 L/mol,结合位点数( n )分别为1.05和1.19,结合距离( r )分别为1.96 nm和2.05 nm,其作用力均以疏水作用为主。结论 Zn2+不改变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作用机制,但能使两者结合的结合常数、结合距离、结合位点数发生改变。
作者:郑茂东;颜娟;王爱萍;赵秀花;徐今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促进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合理使用。方法以成都市少城社区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使用情况为基础,分析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探讨如何更好地合理用药。采用偶遇式调查方式,发放问卷220份,使用Excel工作表和SPSS 13.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人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适应证不清楚,对感冒的了解模糊;且不同学历人群在合理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面也有很大差异。结论人们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还存在不合理及不足,应加强宣传,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谢敏;赵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助力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进程。方法对某地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进行调研。结果与结论提出了在不改变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治理信息孤岛问题及改进现有信息系统的思路:一是在基于本地需求的大数据平台上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基础信息数据库提升现有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性;二是在平台上利用共享数据为现有子系统增补新的功能模块;三是在各子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基于平台开发新的子系统,大程度地利用共享后的大数据信息。
作者:罗莉;陈晓隽;陈勇;王怀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预防与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应用情况,为生物制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并统计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品种、数量与金额。结果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用量依次列前4位。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用药金额依次列前4位。该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的应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保证了生物制品预防接种和治疗疾病的需求。结论门诊应安全、合理应用生物制品,使其在预防与治疗疾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胡进平;方大春;杨锟;吴国琴;陈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维持剂量为0.1μg/(kg·min),持续48 h,心绞痛发作患者加服硝酸甘油、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 P<0.05),组间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仅N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外周血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包括模型组和番红花培养细胞低、中、高剂量组),定时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含量及红细胞相关指标,观察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被辐射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小鼠经γ射线辐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含量均下降。给小鼠灌服番红花培养细胞可显著延缓其以上指标的下降速度。结论番红花培养细胞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周湘洁;张丽芬;钟悦;陈长;周晓春;吴凡;杜学礼;窦跃龙;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骨刺片中柚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Fire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为28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柚皮苷进样量在0.28032~2.80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1.000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5%,RSD为1.65%( 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骨刺片中柚皮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开发成颗粒剂,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是否制成一日颗粒剂用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考证《方剂学》中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在现行《中国药典》中制成颗粒剂的服用天数。结果中药汤剂一日中药用量制成颗粒剂后的服用天数增加,多的八珍颗粒达10.4 d,少的小建中颗粒为1.1 d。结论中药汤剂开发成颗粒剂服用天数增加,在制备工艺上可行。
作者:吴萍;张志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熊建群;高晓波;何珍;张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足光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足光散中苯甲酸、水杨酸的含量。色谱柱为迪马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波长为226 nm。结果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阴性对照品溶液无相应色谱峰出现。苯甲酸、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60.30~1206.04μg/mL( r=0.9998)和40.54~810.81μg/mL( 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76%( n=6),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95.93%,RSD=1.15%( 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足光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肖琦;阳文武;朱泽兵;杨潇潇;李柏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处方,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某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4年度门诊处方14336张,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数505张(3.52%),主要表现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47%,其中单联5218张(36.40%),二联1253张(8.74%),多联48张(0.3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以改进。在加强医师业务培训和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文随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门诊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坤泰胶囊,同时给予替勃龙片,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替勃龙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好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组潮热出汗、阴道干痛及总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增高,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 P<0.05),催乳素(PRL)、孕酮(P)值等无明显改变( P>0.05),且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用替勃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干预后第2~4个月的处方(3021张)作为研究组,调取干预前(2014年1月至3月)的28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处方的应用水平。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不规范率为4.79%,较干预前的32.70%显著降低(χ2=8.12,P<0.05);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药品用量、溶剂用量与溶剂选择不当。干预前,药品用量不当3张、溶剂用量不当35张、溶剂选择不当14张,而干预后存在问题的处方数分别为1,6,2张,均明显少于干预前(χ2=4.98,10.02,6.12,P<0.05);干预前不规范中成药注射剂处方涉及8种药物,干预后仅3种,且对丹红注射液的不规范使用率明显下降(χ2=3.21,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医院门诊的中成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干预后药物的规范性明显提高。
作者:穆桂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头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沙格雷酯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研究组中颅内血流流速正常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头痛月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头痛月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0.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治疗血管性头痛,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痉挛症状,快速降低头痛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巧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HFMEA)在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成品核对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HFMEA的工作流程,选取在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成品核对),成立评估小组,创建相应的流程图,分析流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寻找并执行改进方案,并比较HFMEA实施前后PIVAS成品核对环节差错数量差异。结果对PIVAS实施HFMEA管理后,成品核对各环节出错率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应用HFMEA可细化PIVAS工作流程,减少操作差错,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王金华;侯疏影;薄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