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6-4931
  • 国内刊号:50-1054/R
  • 影响因子:1.36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重庆市科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业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复方替硝唑栓剂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替硝唑栓剂的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对照组用双唑泰栓治疗,每晚睡前放入阴道1粒,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选用临床分离的阴道毛滴虫9株,观察复方替硝唑栓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结果 临床治愈率复方替硝唑栓为100%,双唑泰栓为78.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替硝唑栓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抑虫50%浓度(MIC50)、抑虫90%浓度(MIC90)及低杀虫浓度(MBC)范围均低于双唑泰栓.结论 复方替硝唑栓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显著,比双唑泰栓疗效更佳.

    作者:王震;景荣芳;朱兴年;王雪晴;宋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秀山金银花、叶、茎中绿原酸的检测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测定金银花及其叶片、茎中绿原酸的含量,考察其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pH=2.04的0.4%磷酸(13:87,V/V),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金银花及其叶片、茎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6.1%,1.8%,0.金银花提取液和金银花叶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8.75 mg/mL和1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4.687 5 mg/mL和37.5 mg/mL.结论 金银花及其叶片中绿原酸含量高,抑菌作用强.金银花叶片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药效可代替金银花.

    作者:梅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伊柔美白霜的保湿性能评价

    目的 对医院自制伊柔系列美白霜的保温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模拟皮肤结构,采用体外称重法对自制美白霜的保湿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外购的几种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果 医院自制美白霜有良好的保湿性能.结论 体外称重法不仅能方便简捷地测试出各霜膏的保湿性能,而且可用于医院霜膏制剂保湿性能的评价.

    作者:杨征;陈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38例

    目的 观察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74例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复方替硝唑栓,对照组用米可定阴道泡腾片,均治疗1个疗程,于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痊愈率分别为89.40%和77.78%,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米可定阴道泡腾片更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卢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3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口服丙戊酸钠176例、卡马西平72例、苯妥英钠29例的癫痫患者血中药物谷浓度进行监测(277例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口服丙戊酸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98例,有效控制率为89.80%;口服卡马西平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49例,有效控制率为95.92%;口服苯妥英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6例,有效控制率为66.67%.结论 监测癫痫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体内的血药浓度,对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玉琴;张朴芬;邓琴;徐贵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沙普嗪浓度

    目的 建立奥沙普嗪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甲醇直接沉淀蛋白进样,分析柱为Kromasil C18 100-5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66 mol/L磷酸二氢钠(80:20,pH=2.2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 奥沙普嗪的线性范围为0.25~60 μg/mL(r=0.999 9),方法的日内和日间RSD<2.52%.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经济,适用于奥沙普嗪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陈开杰;陈勇川;戴青;何菊英;刘松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1次/d,40 mL/次,15 d为1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惠;周雨田;肖邦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美罗培南治疗中、重度细菌感染79例

    目的 观察美罗培南治疗中、重度细菌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对重症监护病房(ICU)158例中、重度细菌感染患者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美罗培南组79例,临床有效率为83.5%;亚胺培南组79例,临床有效率为84.8%.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各种中、重度细菌感染的疗效与亚胺培南相似.

    作者:何盛琴;熊建琼;邓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社区获得性感染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社区获得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5例患者分成两组,莫西沙星组(32例)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 g,左氧氟沙星组(33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 g,均每天1次,疗程均为7~10 d.结果 莫西沙星组治愈率为68.8%,有效率为90.6%,细菌清除率为91.2%;左氧氟沙星组治愈率为60.6%,有效率为87.9%,细菌清除率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COPD急性社区获得性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李建华;宋丰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82例文献分析

    目的 关注硫普罗宁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对1994-2006年4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颌下腺肿大、腮腺肿大、过敏性药疹、药物热、呼吸困难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硫普罗宁引起过敏性休克多,临床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作者:官东秀;冯祚臻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的作用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和在配置过程中的审核工作,将有效减少医疗给药错误,促进合理用药;同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也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治疗、开展临床药学提供了工作平台,使药师的职能从单纯的收药发药转向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杨菁;陈新峰;邱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中蒙医院2001-2005年间收集到的12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占53.9%);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多(占75%);ADR发生频率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严绥平;王月梅;于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警惕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的机理.方法 收集、分析药物影响临床检验的案例及文献.结果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或副作用、药物生物向性引起相应组织损害、药物排泄影响被测物排泄、药物干扰某些测验程序、药物本身含有被测物等均可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结论 了解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有利于合理地分析判断检验结果,有利于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加以克服.

    作者:张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07例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2000年1月~2006年4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67篇,对数据较完整的107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其次为全身反应,少见鼻出血、腹痛,罕见血尿;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结论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血尿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作者:郑火珺;叶建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对3种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将85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3组,OAC组28例,口服奥美拉唑20 mg;LAC组27例,口服兰索拉唑30 mg;RAC组30例,口服雷贝拉唑10 mg.3组均2次/d给药,均加服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疗程7 d.7 d后各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兰索拉唑30 mg,雷贝拉唑10 mg,1次/d,连续14 d.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OAC组、LAC组、RAC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71%,92.59%,93.33%.结论 LAC组治疗方案是佳方案.

    作者:张庆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更崩宁颗粒处方中主要药味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更崩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鹿茸、蒲黄、丹参、枸杞子、白术进行鉴别.结果 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更崩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洪;易美彤;刘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土牛膝糖浆的薄层鉴别

    目的 建立复方土牛膝糖浆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土牛膝糖浆中的广东土牛膝、岗梅、水杨梅、野菊花.结果 复方土牛膝糖浆中的广东土牛膝、岗梅、水杨梅、野菊花和对照药材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且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复方土牛膝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梅全喜;曾聪彦;高玉桥;钟希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肝调脂丸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清肝调脂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肝调脂丸中柴胡、黄芩、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化学法对郁李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36~0.09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0.96%.结论 所用方法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清肝调脂丸的质量.

    作者:李华;杜华霜;张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颗粒中咖啡酸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1.56 g,加水使溶解成1 000 mL,再加1%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8~4.0,即得)-甲醇(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 nm,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咖啡酸质量浓度在19.54~58.6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5%,RSD为1.0%.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蒲公英颗粒的质量.

    作者:曾秋华;刘文京;唐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痔可平胶囊中4味药材的薄层鉴别法

    目的 对痔可平胶囊的质量进行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大黄、槐花、黄芪、白芍进行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空白对照色谱中无此斑点.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

    作者:蒋学文;张恩娟;卢来春;黄林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胆合剂中龙胆苦苷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利胆合剂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150 mm×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7),检测波长为258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6%,RSD=1.3%(n=5),龙胆苦苷进样量在0.125~1.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利胆合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翁德新;戴其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子荧光法测定氯化氨基汞软膏中汞含量

    目的 建立氯化氨基汞软膏中汞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HClO4-HNO3湿法消解,对氯化氨基汞软膏中汞进行原子荧光测定.结果 汞线性范围是1.000 0~8.000 0 μg/L,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RSD=0.2%(n=9).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控制氯化氨基汞软膏的质量.

    作者:毕雪艳;李丽萍;景金柱;李小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胶囊中槲皮素含量

    目的 建立垂盆草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370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41 52~0.415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2.5%(n=6).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可为垂盆草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杨帆;邓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磺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目的 建立氨咖磺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为264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浓度在25~1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26%(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氨咖磺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新国;李万江;夏新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麻滴鼻液含量及降解产物的控制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氯霉素、盐酸麻黄碱及氯霉素降解产物氯霉素二醇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8 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用磷酸和三乙胺调节pH值为4.0)-甲醇(65:35),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制剂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3种被测成分分离良好.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8~127.7 mg/L(r=0.999 8,n=6)和50.9~509.2 mg/L(r=0.999 4,n=6),模拟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9.8%,日内RSD分别为0.36%(n=5)和0.56%(n=5),日间RSD分别为0.55%(n=5)和0.86%(n=5).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满足氯麻滴鼻液的稳定性要求.

    作者:邹积汉;王宝才;刘敏;于青伟;邓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紫河车超微粉体的制备与质量研究

    目的 选择紫河车超微粉的制备工艺,探讨紫河车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并对普通粉和超微粉进行薄层鉴别和氨基酸分析对比试验.结果 超微粉粒度、色泽、味道、分散程度较好,薄层鉴别和氨基酸分析表明超微粉与普通粉无显著差异.结论 紫河车超微粉可用于产舒康颗粒的生产,其质控方法专属性强.

    作者:程立方;崔秀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己烯雌酚乳膏中己烯雌酚和氯霉素的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己烯雌酚乳膏中己烯雌酚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41 nm.结果 己烯雌酚线性范围是7.5~17.5 μg/mL,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1.35%;氯霉素的线性范围是375~875 μg/mL,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0.58%.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己烯雌酚乳膏中己烯雌酚和氯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程洪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胆宁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利胆宁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46:54: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2~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7%,RSD为0.7%.结论 HPLC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利胆宁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楚刚辉;程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光性眼炎滴眼液中丁卡因、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电光性眼炎滴眼液中盐酸丁卡因及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丁卡因、麻黄碱含量,取310 nm和252.6 nm波长处的振幅值作为盐酸丁卡因的定量信息,取570 nm波长处的振幅值作为盐酸麻黄碱的定量信息.结果 盐酸丁卡因和盐酸麻黄碱的r值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和100.26%,RSD分别为0.36%和0.77%.结论 采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不用分离直接测定含量,结果准确,精密度高.

    作者:李茹;张学敏;李风玲;耿学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紫茵糖浆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紫茵糖浆中丹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1:8),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丹参素的回收率为99.67%,RSD为0.51%(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紫茵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荣丽;丁菊英;丰连功;梁民琦;尹向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提高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直接接种法及薄膜过滤法对药品进行活菌回收率检查或相应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采用直接接种法,2种真菌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3种细菌的菌回收率均小于70%,无法检出控制菌;采用薄膜过滤法,3种细菌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可有效检出控制菌.结论 霉菌总数及酵母菌总数可采用直接接种法测定,细菌总数、控制菌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

    作者:罗国生;应国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皮酚滴丸制备工艺

    目的 考察影响丹皮酚滴丸制备的因素.方法 以药液温度、冷却剂温度、滴距为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L9(34),制备丹皮酚滴丸,测定溶散时限等各项指标.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95℃,冷却剂温度6℃,滴距10 cm.结论 工艺简便可行,评分指标可靠.

    作者:邱娇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硝唑注射液有效期探讨

    目的 考察甲硝唑在不同温度时的稳定状况,为药品管理和有效期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恒温法将甲硝唑分别置60,70,80,90℃的恒温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迅速用冷水冷却后测定含量.结果 温度对甲硝唑含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90℃时K值急剧增加,因此在甲硝唑注射液灭菌时应尽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减慢分解速度,降低亚硝酸的含量.结论 甲硝唑注射液较为稳定,有效期可暂定为3年.

    作者:邓廷飞;陈金月;谷建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强身保健穴位贴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强身保健穴位贴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合得膏率指标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A1B2C3,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该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胡昌江;杨婷;吴平;李兴迎;赖祥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泮托拉唑钠胃内漂浮片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 制备复方泮托拉唑钠胃内漂浮片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制备的泮托拉唑钠胃内漂浮片体外漂浮性能良好;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75~1.65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41%.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泮托拉唑钠胃内漂浮片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作者:刘珠;杨劼;高振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船形聚丙烯袋输液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目的 全面控制和管理船形聚丙烯(PP)袋输液的质量,正确使用船形PP袋输液.方法 通过生产实践和对船形PP袋输液的质量监控,摸索加强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提出合理使用的注意事项.结果 船形PP袋输液质量可靠,使用方便,其质量控制不同于其他容器装输液,临床应用也有鲜明的特点.结论 对船形PP袋输液不但要加强各通常环节的控制,而且要加强灌装、消毒灭菌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作者:叶良君;黄帮华;李超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醒脑静注射乳剂制备工艺的改进

    目的 改进醒脑静注射乳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将冰片直接溶入油相,对提取液进行油水分离,分别加入油相和水相,以磷脂和泊洛沙姆为乳化剂制成乳剂.结果 所得乳剂性能良好.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更合理.

    作者:梁荣才;范本杰;孙考祥;王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银杏内酯B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检测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银杏内酯B注射液(一类新药)不溶性微粒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并以不溶性微粒的变化为指标考察药液稀释后的物理稳定性.方法 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不溶性微粒检测的光阻法及其指导原则中静脉注射用浓溶液的检测方法.结果 该制剂(1 mL/支)至少应稀释于200 mL稀释液方能溶解,3批检品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结论 光阻法可用于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不溶生微粒检查;稀释液体及稀释后存放温度不应低于16℃.

    作者:白林;梅世昌;陶忠华;李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氯化钠注射液处方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开发间苯三酚氯化钠注射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拟订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制备中试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间苯三酚含量,用容量法测定氯化钠含量,并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该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 按照优化出来的佳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中试样品,其质量均合格.结论 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产品稳定性良好,质量可控.

    作者:李健和;黎银波;彭六保;郭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比较

    目的 研究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为黄酮的提取分离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用乙醇提取法和酶解法提取银杏叶黄酮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银杏黄酮的提取率乙醇提取法为1.29%,酶解法为1.78%.结论 酶解法明显优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

    作者:庞允;杨建秀;刘子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牡丹皮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牡丹皮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文献,进行全面阐述.结果 牡丹皮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抗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抗心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结论 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不断探索研究,牡丹皮药材将会得到更好的利用.

    作者:龙世林;陈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依诺沙星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途

    目的 了解依诺沙星(ENX)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途.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ENX口服吸收迅速,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与血清蛋白紧密牢固结合,易于储运和分布,且代谢物少.ENX由过渡金属离子(Fe3+或Cu2+)中介作用于细菌细胞DNA螺旋酶A亚单位,抑制DNA合成和复制而杀菌.ENX抗菌谱广、高效、安全,无交叉耐药性,对泌尿生殖系统、呼吸道、胃肠道、骨和关节、中耳、副鼻窦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6%~10.0%,应注意与茶碱、咖啡因及使胃酸减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王玉秋;朱红旗;刘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非那雄胺的临床应用

    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介绍了甾体类化合物非那雄胺的临床应用.非那雄胺用于治疗男性型秃发,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血尿,BPH相关症状等均有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还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预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敬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综述葛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葛根素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须注意其安全性.

    作者:覃开羽;吴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成分提取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六味地黄汤梓醇的验证试验

    目的 建立封闭体系中药复方成分溶出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六味地黄汤中有效成分梓醇的提取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将数学建模方法应用于中药提取过程的研究中,根据提取原理、Fick定律建立中药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和参数分析,可求得函数表达式,运用该模型研究六味地黄汤中梓醇的动力学参数.结果 建立了包含三项e的指数形式的成分溶出浓度解析及各参数分析方法.结论 封闭可溶中药复方扩散体系的成分溶出符合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各参数可根据溶出浓度表达式关系计算得到.

    作者:刘红宇;贺福元;罗杰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