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胆宁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楚刚辉;程靖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胆宁颗粒, 黄芩苷
摘要: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利胆宁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46:54: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2~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7%,RSD为0.7%.结论 HPLC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利胆宁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皮酚滴丸制备工艺

    目的 考察影响丹皮酚滴丸制备的因素.方法 以药液温度、冷却剂温度、滴距为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L9(34),制备丹皮酚滴丸,测定溶散时限等各项指标.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95℃,冷却剂温度6℃,滴距10 cm.结论 工艺简便可行,评分指标可靠.

    作者:邱娇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82例文献分析

    目的 关注硫普罗宁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对1994-2006年4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颌下腺肿大、腮腺肿大、过敏性药疹、药物热、呼吸困难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硫普罗宁引起过敏性休克多,临床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作者:官东秀;冯祚臻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的作用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和在配置过程中的审核工作,将有效减少医疗给药错误,促进合理用药;同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也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治疗、开展临床药学提供了工作平台,使药师的职能从单纯的收药发药转向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杨菁;陈新峰;邱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替硝唑栓剂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替硝唑栓剂的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对照组用双唑泰栓治疗,每晚睡前放入阴道1粒,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选用临床分离的阴道毛滴虫9株,观察复方替硝唑栓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结果 临床治愈率复方替硝唑栓为100%,双唑泰栓为78.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替硝唑栓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抑虫50%浓度(MIC50)、抑虫90%浓度(MIC90)及低杀虫浓度(MBC)范围均低于双唑泰栓.结论 复方替硝唑栓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显著,比双唑泰栓疗效更佳.

    作者:王震;景荣芳;朱兴年;王雪晴;宋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光性眼炎滴眼液中丁卡因、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电光性眼炎滴眼液中盐酸丁卡因及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丁卡因、麻黄碱含量,取310 nm和252.6 nm波长处的振幅值作为盐酸丁卡因的定量信息,取570 nm波长处的振幅值作为盐酸麻黄碱的定量信息.结果 盐酸丁卡因和盐酸麻黄碱的r值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和100.26%,RSD分别为0.36%和0.77%.结论 采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不用分离直接测定含量,结果准确,精密度高.

    作者:李茹;张学敏;李风玲;耿学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非那雄胺的临床应用

    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介绍了甾体类化合物非那雄胺的临床应用.非那雄胺用于治疗男性型秃发,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血尿,BPH相关症状等均有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还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预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敬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提高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直接接种法及薄膜过滤法对药品进行活菌回收率检查或相应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采用直接接种法,2种真菌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3种细菌的菌回收率均小于70%,无法检出控制菌;采用薄膜过滤法,3种细菌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可有效检出控制菌.结论 霉菌总数及酵母菌总数可采用直接接种法测定,细菌总数、控制菌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

    作者:罗国生;应国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中蒙医院2001-2005年间收集到的12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占53.9%);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多(占75%);ADR发生频率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严绥平;王月梅;于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1次/d,40 mL/次,15 d为1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惠;周雨田;肖邦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强身保健穴位贴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强身保健穴位贴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合得膏率指标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A1B2C3,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该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胡昌江;杨婷;吴平;李兴迎;赖祥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己烯雌酚乳膏中己烯雌酚和氯霉素的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己烯雌酚乳膏中己烯雌酚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41 nm.结果 己烯雌酚线性范围是7.5~17.5 μg/mL,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1.35%;氯霉素的线性范围是375~875 μg/mL,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0.58%.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己烯雌酚乳膏中己烯雌酚和氯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程洪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肝调脂丸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清肝调脂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肝调脂丸中柴胡、黄芩、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化学法对郁李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36~0.09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0.96%.结论 所用方法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清肝调脂丸的质量.

    作者:李华;杜华霜;张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磺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目的 建立氨咖磺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为264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浓度在25~1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26%(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氨咖磺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新国;李万江;夏新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紫茵糖浆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紫茵糖浆中丹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1:8),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丹参素的回收率为99.67%,RSD为0.51%(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紫茵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荣丽;丁菊英;丰连功;梁民琦;尹向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胶囊中槲皮素含量

    目的 建立垂盆草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370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41 52~0.415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2.5%(n=6).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可为垂盆草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杨帆;邓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38例

    目的 观察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74例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复方替硝唑栓,对照组用米可定阴道泡腾片,均治疗1个疗程,于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痊愈率分别为89.40%和77.78%,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米可定阴道泡腾片更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卢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依诺沙星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途

    目的 了解依诺沙星(ENX)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途.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ENX口服吸收迅速,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与血清蛋白紧密牢固结合,易于储运和分布,且代谢物少.ENX由过渡金属离子(Fe3+或Cu2+)中介作用于细菌细胞DNA螺旋酶A亚单位,抑制DNA合成和复制而杀菌.ENX抗菌谱广、高效、安全,无交叉耐药性,对泌尿生殖系统、呼吸道、胃肠道、骨和关节、中耳、副鼻窦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6%~10.0%,应注意与茶碱、咖啡因及使胃酸减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王玉秋;朱红旗;刘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醒脑静注射乳剂制备工艺的改进

    目的 改进醒脑静注射乳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将冰片直接溶入油相,对提取液进行油水分离,分别加入油相和水相,以磷脂和泊洛沙姆为乳化剂制成乳剂.结果 所得乳剂性能良好.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更合理.

    作者:梁荣才;范本杰;孙考祥;王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银杏内酯B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检测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银杏内酯B注射液(一类新药)不溶性微粒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并以不溶性微粒的变化为指标考察药液稀释后的物理稳定性.方法 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不溶性微粒检测的光阻法及其指导原则中静脉注射用浓溶液的检测方法.结果 该制剂(1 mL/支)至少应稀释于200 mL稀释液方能溶解,3批检品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结论 光阻法可用于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不溶生微粒检查;稀释液体及稀释后存放温度不应低于16℃.

    作者:白林;梅世昌;陶忠华;李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硝唑注射液有效期探讨

    目的 考察甲硝唑在不同温度时的稳定状况,为药品管理和有效期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恒温法将甲硝唑分别置60,70,80,90℃的恒温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迅速用冷水冷却后测定含量.结果 温度对甲硝唑含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90℃时K值急剧增加,因此在甲硝唑注射液灭菌时应尽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减慢分解速度,降低亚硝酸的含量.结论 甲硝唑注射液较为稳定,有效期可暂定为3年.

    作者:邓廷飞;陈金月;谷建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