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琴;张朴芬;邓琴;徐贵丽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开发间苯三酚氯化钠注射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拟订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制备中试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间苯三酚含量,用容量法测定氯化钠含量,并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该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 按照优化出来的佳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中试样品,其质量均合格.结论 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产品稳定性良好,质量可控.
作者:李健和;黎银波;彭六保;郭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74例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复方替硝唑栓,对照组用米可定阴道泡腾片,均治疗1个疗程,于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痊愈率分别为89.40%和77.78%,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米可定阴道泡腾片更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卢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强身保健穴位贴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合得膏率指标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A1B2C3,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 h.结论 该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胡昌江;杨婷;吴平;李兴迎;赖祥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3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口服丙戊酸钠176例、卡马西平72例、苯妥英钠29例的癫痫患者血中药物谷浓度进行监测(277例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口服丙戊酸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98例,有效控制率为89.80%;口服卡马西平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49例,有效控制率为95.92%;口服苯妥英钠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有6例,有效控制率为66.67%.结论 监测癫痫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体内的血药浓度,对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玉琴;张朴芬;邓琴;徐贵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直接接种法及薄膜过滤法对药品进行活菌回收率检查或相应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采用直接接种法,2种真菌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3种细菌的菌回收率均小于70%,无法检出控制菌;采用薄膜过滤法,3种细菌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可有效检出控制菌.结论 霉菌总数及酵母菌总数可采用直接接种法测定,细菌总数、控制菌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
作者:罗国生;应国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综述葛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葛根素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须注意其安全性.
作者:覃开羽;吴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综述牡丹皮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文献,进行全面阐述.结果 牡丹皮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抗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抗心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结论 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不断探索研究,牡丹皮药材将会得到更好的利用.
作者:龙世林;陈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氨咖磺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为264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浓度在25~1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26%(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氨咖磺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新国;李万江;夏新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社区获得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5例患者分成两组,莫西沙星组(32例)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 g,左氧氟沙星组(33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 g,均每天1次,疗程均为7~10 d.结果 莫西沙星组治愈率为68.8%,有效率为90.6%,细菌清除率为91.2%;左氧氟沙星组治愈率为60.6%,有效率为87.9%,细菌清除率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COPD急性社区获得性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李建华;宋丰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为黄酮的提取分离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用乙醇提取法和酶解法提取银杏叶黄酮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银杏黄酮的提取率乙醇提取法为1.29%,酶解法为1.78%.结论 酶解法明显优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
作者:庞允;杨建秀;刘子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金银花及其叶片、茎中绿原酸的含量,考察其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pH=2.04的0.4%磷酸(13:87,V/V),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金银花及其叶片、茎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6.1%,1.8%,0.金银花提取液和金银花叶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8.75 mg/mL和1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4.687 5 mg/mL和37.5 mg/mL.结论 金银花及其叶片中绿原酸含量高,抑菌作用强.金银花叶片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药效可代替金银花.
作者:梅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依诺沙星(ENX)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途.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ENX口服吸收迅速,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与血清蛋白紧密牢固结合,易于储运和分布,且代谢物少.ENX由过渡金属离子(Fe3+或Cu2+)中介作用于细菌细胞DNA螺旋酶A亚单位,抑制DNA合成和复制而杀菌.ENX抗菌谱广、高效、安全,无交叉耐药性,对泌尿生殖系统、呼吸道、胃肠道、骨和关节、中耳、副鼻窦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6%~10.0%,应注意与茶碱、咖啡因及使胃酸减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王玉秋;朱红旗;刘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3种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将85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3组,OAC组28例,口服奥美拉唑20 mg;LAC组27例,口服兰索拉唑30 mg;RAC组30例,口服雷贝拉唑10 mg.3组均2次/d给药,均加服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疗程7 d.7 d后各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兰索拉唑30 mg,雷贝拉唑10 mg,1次/d,连续14 d.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OAC组、LAC组、RAC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71%,92.59%,93.33%.结论 LAC组治疗方案是佳方案.
作者:张庆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2000年1月~2006年4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67篇,对数据较完整的107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其次为全身反应,少见鼻出血、腹痛,罕见血尿;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结论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血尿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作者:郑火珺;叶建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替硝唑栓剂的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复方替硝唑栓治疗,对照组用双唑泰栓治疗,每晚睡前放入阴道1粒,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选用临床分离的阴道毛滴虫9株,观察复方替硝唑栓的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结果 临床治愈率复方替硝唑栓为100%,双唑泰栓为78.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替硝唑栓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抑虫50%浓度(MIC50)、抑虫90%浓度(MIC90)及低杀虫浓度(MBC)范围均低于双唑泰栓.结论 复方替硝唑栓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显著,比双唑泰栓疗效更佳.
作者:王震;景荣芳;朱兴年;王雪晴;宋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1.56 g,加水使溶解成1 000 mL,再加1%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8~4.0,即得)-甲醇(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3 nm,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咖啡酸质量浓度在19.54~58.6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5%,RSD为1.0%.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蒲公英颗粒的质量.
作者:曾秋华;刘文京;唐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甲硝唑在不同温度时的稳定状况,为药品管理和有效期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恒温法将甲硝唑分别置60,70,80,90℃的恒温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取样,迅速用冷水冷却后测定含量.结果 温度对甲硝唑含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90℃时K值急剧增加,因此在甲硝唑注射液灭菌时应尽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减慢分解速度,降低亚硝酸的含量.结论 甲硝唑注射液较为稳定,有效期可暂定为3年.
作者:邓廷飞;陈金月;谷建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奥沙普嗪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甲醇直接沉淀蛋白进样,分析柱为Kromasil C18 100-5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66 mol/L磷酸二氢钠(80:20,pH=2.2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 奥沙普嗪的线性范围为0.25~60 μg/mL(r=0.999 9),方法的日内和日间RSD<2.52%.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经济,适用于奥沙普嗪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陈开杰;陈勇川;戴青;何菊英;刘松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医院自制伊柔系列美白霜的保温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模拟皮肤结构,采用体外称重法对自制美白霜的保湿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外购的几种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果 医院自制美白霜有良好的保湿性能.结论 体外称重法不仅能方便简捷地测试出各霜膏的保湿性能,而且可用于医院霜膏制剂保湿性能的评价.
作者:杨征;陈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封闭体系中药复方成分溶出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对六味地黄汤中有效成分梓醇的提取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将数学建模方法应用于中药提取过程的研究中,根据提取原理、Fick定律建立中药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和参数分析,可求得函数表达式,运用该模型研究六味地黄汤中梓醇的动力学参数.结果 建立了包含三项e的指数形式的成分溶出浓度解析及各参数分析方法.结论 封闭可溶中药复方扩散体系的成分溶出符合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各参数可根据溶出浓度表达式关系计算得到.
作者:刘红宇;贺福元;罗杰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