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分析

张天栋;范俊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成本-效果,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的疗效和成本,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在一般内科治疗相同的条件下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胞磷胆碱组,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以总有效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09.05和129.81.结论 以总有效率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更经济;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为效果指标时,依达拉奉组较合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4例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硫酸镁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及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5~7 d后评价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硫酸镁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曹京芬;韩树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消斑膏的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制备消斑膏并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确定消斑膏的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斑膏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对85例使用消斑膏治疗黄褐斑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以65例口服维生素C和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的黄褐斑患者作对照.结果 所制备的消斑膏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在0.027~0.2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38%(n=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消斑膏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寿妙;陈福军;许少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氨氯地平2.5 mg,治疗两周后若舒张压未降到90 mm Hg以下,剂量增加至5 mg,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60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 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每日1次即可平稳有效降压.

    作者:张军;倪惠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伪麻美沙芬滴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0例

    目的 探讨伪麻美沙芬滴剂(艾畅)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按月龄口服艾畅0.4~1.6 mL/次,对照组60例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0.5~1袋/次,均为3次/d,连续3 d,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 d后,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有所缓解,艾畅疗效优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结论 艾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好.

    作者:冉亚林;文静;高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等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治疗组,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gE水平及EOS计数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症状积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外周血IgE和EOS计数明显增加;治疗后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增加,外周血IgE和EOS计数明显减少.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由治疗前的(7.26±2.45)分下降至(1.87±0.9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嗜睡,3例头晕、头痛.结论 慢性荨麻疹多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反应,同时降低血浆IgE水平,抑制EOS聚集,减少炎性反应介质释放,从而减轻慢性荨麻疹症状.

    作者:张灵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炎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心肌炎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室温,理论塔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结果 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2~2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70%(n=6).结论 HPLC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心肌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苑相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183例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患儿36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0.5 mg/(kg·d),1次/d,疗程7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并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罗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P<0.05),总有效率(83.06%)与对照组(66.67%)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疗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满意,近期不良反应小.

    作者:周跃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例每日口服西替利嗪10 mg,且隔天肌肉注射1次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 mg,B组38例每日仅口服西替利嗪10 mg,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后A组、B组的总有效率2周时分别为42.85%和21.95%,4周时分别为69.05%和39.02%,6周时分别为83.33%和4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卡介菌素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西替利嗪能有效地控制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应华亨;吴力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 检索1997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刊物对雷贝拉唑的研究报道.结果 与结论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更强、更快地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的维持治疗及治疗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应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盛金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番茄红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番茄红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再给予番茄红素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或组织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胆碱酯酶(CHE)的活性或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与自然恢复组比较,番茄红素给药组血清AST及ALT的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血清中TG,CHO,LDL-C及FFA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血清及肝组织中的CHE活性降低;肝脏脂肪沉积减少,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显著.结论 番茄红素能够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所具有的调血脂及抗氧化等作用有关.

    作者:魏来;赵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DNA和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DNA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予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12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患者外周血HBV-DNA和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变化,并根据HBV-DNA复制指标及HBeAg/HBeAb转换情况将治疗组分为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均小于0.01).治疗12周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和HBV-DNA含量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有效组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IL-4水平和HBV-DNA含量则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均小于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阿德福韦既能抑制HBV-DNA复制又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

    作者:黄遵仁;罗利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几年国内外科技期刊文献,从左氧氟沙星的抗菌作用机制、体外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与结论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伍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绝经后取节育器妇女180例,均无应用前列腺素制剂的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于取节育器术前0.5~1 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取节育器.结果 观察组宫颈均软化、宫口松,不良反应多数为轻度,取节育器均成功;对照组有18例取节育器失败.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有助于取节育器成功,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会英;郑冰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香附挥发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前景

    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含量测定、制剂开发等方面对香附挥发油多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将香附挥发油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依据.

    作者:田友清;丁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柴胡安心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柴胡安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茯苓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时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对柴胡安心胶囊进行定性鉴别.

    作者:王淑红;杨继章;张振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40例常规吸入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5 mg/d,1次/d,睡前口服,连用3月.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IL-4和IgE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改善程度更高(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抑制嗜酸性细胞聚集,减少IgE分泌.

    作者:汤卫红;茹锦岩;管敏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混悬液、α-细辛脑联合氧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例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万托林)、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α-细辛脑联合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根据病情进行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46例给予万托林、普米克令舒、α-细辛脑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48例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1 h后哮鸣音消失或减少的例数和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万托林、普米克令舒、α-细辛脑联合氧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伟;曲素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艾叶油乳膏中桉油精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艾叶油乳膏中按油精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聚乙二醇(PEG)-20M和硅酮(OV-17)为固定相,涂布浓度分别为10%和15%,涂布后的载体以7:3的比例(质量比)装入同一柱内(PEG在进样口端),柱温100℃,理论塔板数按桉油精计算应不低于2 500.结果 加样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7.55%,RSD为2.40%(n=6),按油精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9~5.4μg.结论 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复方艾叶油乳膏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预防体外循环用鱼精蛋白所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目的 减少体外循环用鱼精蛋白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通过分析2例使用鱼精蛋白引起不良反应而抢救后仍然死亡的病例,讨论预防措施.结果 与结论掌握鱼精蛋白合适的用量、滴注速度及肝素/鱼精蛋白水平的评估方法等均是减少不良反应致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觅;王永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6-2008年我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6-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增长尤为明显.结论 临床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首选.

    作者:莫文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